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灭北宋之战概述

金灭北宋之战概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759 更新时间:2024/1/24 12:59:19

金灭北宋之战是金天会三年至五年(宋宣和七年至靖康二年,1125~1127),金军南下攻灭北宋的战争。

金国建立后,其周围先后并立着宋、辽、西夏等政权。多民族政权的盘踞错节让当时的局势错综复杂。天会三年(1125),辽国灭亡。女真族长期遭受的奴役、盘剥从此结束。金国权倾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然而,这对于金国统治者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为了谋求更多的财富,赢得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他们把铁骑冲向了中原。

北宋是中原大国。当金全力打击、攻克辽国的时候,就已经留意宋廷的一举一动。为了能够尽快消灭辽国,金对北宋采取了结盟的方式,以清除南顾之忧。

“海上之盟”即是金与宋订立的盟约。

北宋从建立之初,即与辽国有宿怨,其主要的矛盾是“燕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燕云十六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向来是中原抵御北方少数名族南侵的屏障。

五代十国中的儿皇帝石敬瑭将其献给了辽国,使得中原政权的北大门洞开,无险可守。为此北宋王朝一直想收复该地区,以解除来自辽国的威胁。然而,多次武力征讨,亦未能如愿。

随着金国的崛起,辽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北宋徽宗采纳了辽国降官马植的建议,决定与金国共同抗击辽国,以期夺回“燕云十六州”。

金太祖天辅二年(1118),徽宗派使者出使金国。此时的金国国势蒸蒸日上,已经攻占了辽国东京道50多个州的土地。

但辽毕竟是大国,仅凭金的力量在短时间内难以达到灭辽的目的。在与辽国几年的角逐中,阿骨打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欣然接受了北宋缔结盟约的提议。阿骨打亲自接见来使,给予热情款待,并明确表达了愿与宋朝联手灭辽的愿望。

天辅四年(1120),北宋派使者马植再次出使金国。此次徽宗提出,双方联合灭辽后,宋朝要收复“燕云十六州”。此刻的金国,对辽作战已经取得了全面的胜利。战事告捷,令其对北宋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面对宋朝的提议,阿骨打提出了更为苛刻的条件回应,包括要给金国大批的岁币。徽宗收复燕云失地心切,全盘接受。其中这一盟约的签订,为北宋赢得了短暂的和平。金也从中受益,扫除了南顾之忧。

金太宗天会三年(1125)二月,金军俘虏了天祚帝,辽国灭亡。

金灭辽后,即将矛头直指中原,宋金之战拉开序幕。为迷惑宋朝,金不断遣使至宋,佯示友好,使宋廷放松了戒备。

天会三年十月,金突然兵分两路南下:西路由左副元帅完颜宗翰率领,自西京(今山西大同)攻太原;东路由南京路都统完颜宗望率领,自南京(今河北卢龙)攻燕山府(今北京)。战争伊始,金西路军轻取朔(今山西朔县)、武(今山西神池)、代(今山西代县)等州,继而围攻太原,遭宋军顽强抗击,遂改为长期围困,一时无法向南推进

。金东路军则迅速向南行进,进抵燕山府,宋守将郭药师投降。宗望以郭药师为向导,移军直扑汴京(今开封)。十一月,宋徽宗赵佶见形势危急,令各路军入援,同时遣使向金求和,次月传位于太子赵桓(即钦宗)。

金军一路上攻掠了邢州、相州等地,四年正月初,金东路军迫近黄河北岸,进攻浚州(今河南浚县),宋军梁方平部奔溃,南岸守桥的何灌部亦焚桥溃散。金军进占浚州后,以小船渡河。徽宗闻讯南逃。钦宗也欲弃城西走,经兵部侍郎李纲力谏,才决定留在东京。

面对抗敌情绪高涨的军民,一心想求和的北宋王朝,不得不顺从民意组织抗金。钦宗提拔任用主战派大臣李纲为尚书右丞、东京留守,主持汴京防务。

正月初七,金东路军6万兵临东京城下。李纲率军民日夜坚守,重创金军。不久,宋军20余万陆续来援,金军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窘境。李纲等主张坚壁勿战,待金军粮尽力竭后再行攻击。

然而钦宗屡变决心,后遣军夜袭金营失利,遂再与金人议和。金乘机迫宋钦宗接受屈辱的和议条件: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地方给金国;每年给金国进贡黄金500万两,白银5000万两,帛绢100万匹,牛马1万头;宋朝派亲王和宰相到金国做人质,护送金国安全渡河北还。

北宋为了休战,对于屈辱的条约全部接纳,并派康王赵构、少宰张邦昌前往金营护送后撤军北归。北宋政府的倒行逆施,立即激起了一片声势浩大的讨伐声浪。汴京军民群起响应,纷纷表示抗金、反对求和的意愿。

天会四年(1126)初,北宋政府迫于形式,再次组织抵抗,重新部署了都城的防御力量。未能顺利撤离的宗翰留军一部继续围攻太原,东路军亦展开新一轮的攻势。他们多次集中兵力攻打西城门,均被击退。

汴京之战金宋相持了一个多月。北宋军在李纲的带领下,越战越勇,随着援军从四面八方陆续赶来,金军被迫撤退,汴京之战以北宋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徽宗返回东京,宋廷轻信和议不修战备,李纲等主战大臣相继被贬,宋廷遂为主和派大臣所掌控。

金军撤退后,经过了半年的休整。

天会四年(1126)八月,金军再次兵分两路大举南下:西路由完颜宗翰领兵自西京攻取太原,宗望率东路军自保州(今河北保定)进军直逼真定(今河北正定)。

同年九月,完颜宗翰攻破太原,宋朝守将王禀战死。真定亦很快陷落,知府李邈被俘,不屈而死。金兵顺利攻占了庆元府(今河北赵县)、经恩州(今河北清河)、大名府,并在李固渡过黄河,随即抵达黄河北岸的河阳(今河南孟县)。

黄河南岸的12万宋军被金兵吓倒,连夜溃逃。金兵再次顺利渡过黄河,直扑汴京。当得知金军二次南下后,统治者竟把祸事归罪在李纲等人身上,以打击主战派并幻想继续遣使议和,求金国退兵。而金一面佯许和议,一面遣军直趋东京。

同年十一月,金西路军进占河阳(今河南孟县南)。宋廷令宣抚副使折彦质统兵12万、佥书枢密院事李回率骑兵万余,在黄河南岸据守,阻止金军南渡;令河北、河东路宣抚使范讷统兵5万,驻守滑州(今河南滑县)、浚州,以阻金东路军。

金东路军见宋有备,转兵恩州(今河北清河),趋大名(今属河北),在李固渡(今河北魏县西)过河。西路军则虚张声势,击鼓吓退守河宋军,从孟津(今属河南)、河阳等地,相继渡河。完颜宗望的部队抵达汴京城东北的陈桥驿,完颜宗翰也抵达汴京,两路成功会师。汴京再次告急。

钦宗惊恐万状,急许与金划黄河为界,金不理会,继续进攻。由于北宋当权者倾向割地求和,京城百姓义愤填膺,汴京城内军民自发组织起来抗击金军。

金人乘机一举登上东京城头随即将其它城门相继攻破。悲愤的东京市民纷纷前往军械库领取武器,准备与金兵展开巷战。

闰十一月二十五,金军乘大雪攻破东京。十二月初二,钦宗投降。天会五年(1127)四月,金军携宋徽、钦二帝以及宋廷嫔妃、宗室等3000人,在将宋廷库藏金银、帛绢、图籍洗劫一空后,撤出汴京,班师北还,北宋遂亡。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鄢郢之战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鄢郢之战,是指周赧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前279年-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伐楚,攻破楚国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重创楚军主力的大规模作战。鄢郢之战是秦国将领白起率军攻打楚国,攻陷楚国国都郢(今湖北省江陵市西北),夺取楚国洞庭湖周围的水泽地带、长江以南以及北到安陆(

  • 海上之盟:北宋灭亡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宋徽宗在其皇帝“任内”,重用奸相蔡京、宦官童贯等,弄得朝政日非,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使北宋的政治进入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宣和元年(1119年)和宣和二年,先后爆发了宋江、方腊领导的两次大的农民起义。宋徽宗虽然镇压和瓦解了这两次农民起义,渡过了农民起义带来的一场统治危机,但是东北地区女真

  • 鄢郢之战的战争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鄢郢之战是秦国将领白起率军攻打楚国,攻破楚国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重创楚军主力的大规模作战。在战争中,秦将白起选择最佳出兵时机和进军路线,取得攻楚的战略主动。秦军孤军客战楚境,期于死地求生,乘楚王城池不修,边备废弛之机,采取掏心战术攻入楚国,并采用了决水攻城的战术攻克楚

  • 郾城之战:岳飞以少胜多 高宗断送成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郾城之战是宋金战争的一次著名战役。史载此役宋朝岳飞所率岳家军以少胜多,予以金军沉重打击。绍兴九年(1139),金朝统治集团内完颜宗弼一派得势,主张再次以武力迫使南宋屈服,夺回河南、陕西。次年,金朝分兵四路,东起两淮,西至陕西,向宋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宋廷被迫命令各路宋军进行抵抗。南宋绍兴十年、金天

  • 伊阙之战的战争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伊阙之战,是前293年,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各个歼灭韩国、魏国、东周联军的作战。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当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联军的主力韩军,以主力猛攻较弱的魏军。魏军无备,仓促应战,迅即惨败。韩军震慑,且翼侧暴露,遭秦军

  • 伊阙之战的战争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伊阙之战,是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各个歼灭韩国、魏国、东周联军的作战。两军对峙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秦昭王在丞相魏冉的推荐下,将白起升任左更,接替向寿出任主将。同年,秦国军队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与以魏将公

  • 垂沙之战的战后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垂沙之役的第二年,楚攻韩之庸氏,秦即遣华阳君(芈戎,宣太后同父弟)攻楚,大破楚军,斩首三万,杀其将景缺,攻占了襄城(新城,今河南襄城)。襄城地处方城北,与宜阳邻近,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楚怀王恐惧,命太子横到齐国做人质,与齐结好。秦为讨好齐,也派泾阳君(秦昭王同母弟)到齐国做人质,秦、齐修好。公元前29

  • 绍兴和议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绍兴和议是南宋与金在1141年签订的和议。宋军在反击金的入侵中已取得一定的胜利,但宋高宗与宰相秦桧唯恐有碍对金议和,解除了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的兵权,甚至制造岳飞冤狱,使抗战派对投降议和活动无法进行反对。绍兴十一年(1141)双方达成和约:宋向金称臣,金册宋康王赵构为皇帝;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

  • 垂沙之战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垂沙之战发生于公元前301年,齐国、韩国、魏国联军攻打楚国的一场战争。历史背景战国中期,齐与楚,本来坚持“合纵”,但是楚怀王改变联齐抗秦政策,转而与秦昭王联合。齐国便伺机报复楚国。齐在孟尝君执政时,继续采用“合纵”之策,并远交近攻,联合魏、韩两国结为同盟。韩、魏两国迫于秦国的威逼,也需要投靠齐国寻求

  • 完颜亮迁都燕京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位期间,因战争繁忙,并未修建宫殿。第二代皇帝金太宗完颜吴乞买继位后,于1124年命汉人卢彦伦主持修建都城。都城的格局是集当时辽、宋风格于一身。大金朝上京城的建治,大致采取近似中轴线、近似均衡和近似对称的手法,规划街道里坊,营筑宫室官邸,使上京城为中国宋元时期最北部的都城大邑,也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