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的战争影响

长平之战的战争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856 更新时间:2024/2/12 19:01:33

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

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秦国数战连胜,致使赵军损失惨重,战场上的局面对赵国极其不利。赵王由于战争接连失利,遂求和秦国,不成被戏耍,再加上廉颇兵败城毁使赵国蒙羞,赵王便起用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秦国暗中换帅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见战国历史分期)。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战争影响

长平之战,秦军取得了巨大胜利,大大地削弱了赵国,为秦完成统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长平之战胜利后,白起又分秦军为三路,扩张战果:命王龁率一军攻占赵国的皮牢(地名);命司马梗率一军北上,夺取太原(今山西中部地区);白起亲帅大军准备攻打赵国首都邯郸,想一举灭亡赵国。

秦军东取武安、西取皮牢、北占太原的时候,韩国、赵国都异常恐惧。赵国与韩国合谋,派使者携带重金赴秦,游说范雎。范雎被赵国使者说服,便向秦王建议接受议和,秦王采纳了范雎的意见,允许韩国割垣雍,赵国割六城,达成和议,于周赧王五十六年(前259年)一月下令罢兵。白起得知此事后与范雎产生矛盾。

秦昭襄王没听白起的建议,在失去时机的情况下攻打邯郸,结果在后来的邯郸之战中,秦国战败。

长平之战结果,赵军固全军覆没,秦亦伤亡近20万,即双方伤亡超过60万。此役成为春秋战国时代一次持续最久、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诚如古人论及东周500年的战争时,唯推晋阳、长平两役,所谓“晋阳之围,悬釜而炊;长平之战,血流漂橹”。

长平之战中,秦军前后共歼灭赵军45万人,从根本上削弱了当时关东六国中最为强劲的对手赵国,也给其他关东诸侯国以极大的震慑。这场战争由于秦取得全胜,由其统一的形势已成不可逆转,从此急转直下。长平之役,标志着以列国林立、兼并战争频发为时代特征的战国一代行将终结,一个史无前例的中央集权大帝国即将临降。

长平一役,为战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史上最大的战争,其惨烈程度在世界冷兵器时代也是罕见的。不仅仅有着列国中最主要国家最高决策层战略成败得失值得研究,也集中了战国一代最优秀最杰出的军事战略家——廉颇、白起等将领的参与,包含着这群千古名将指挥如神的运筹帏幄,因此凝聚着中国古代悠久的发达的军事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的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周赧王四十五年(前270年),秦军越过韩国进攻赵国,被赵将赵奢击败于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北)。这时,魏人范雎入秦,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秦昭王根据"远交近攻"的策略,首先攻魏,然后转向韩国。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韩

  • 长平之战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那么长平之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呢?时代背景战国时期,范雎觐见秦昭襄王阐述其秦一统天下的战略。范雎认为,只有做到"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才能真正消化所取得

  • 宋金和战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金朝在灭辽朝后,即有意南下灭宋朝。金太宗以宋收留平州之变中的辽将张觉违反宋金双方前议为由,于1125年发动金灭宋之战。他派勃极烈完颜斜也为都元帅,分兵两路从山西、河北南下,最后会师北宋首都开封。在宋将李纲死守开封的情况下,双方宣布议和。1126年金太宗再以宋廷毁约为由,再派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兵分二路

  • 出河店之战:大金立国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出河店之战是女真建国前与辽的一次战争。辽天祚帝天庆四年(1114)﹐女真部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同年十月,攻克宁江州。辽天祚帝命都统萧嗣先﹑副都统萧挞不也统兵七千进攻女真﹐集结于鸭子河北。11月﹐阿骨打率三千七百甲士迎敌。阿骨打乘大风骤起,尘埃蔽天,纵兵进击,大败辽兵,追辽军于斡论泺,斩俘辽兵及缴

  • 陉城之战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陉城之战发生于前264年,战国时代秦国攻打韩国的一场战争。魏国人范雎因受魏国相国魏齐迫害而逃往秦国。到了秦国,范雎以客卿身份向秦昭襄王进言,针对穰侯魏冉屡次带领秦军跨越韩、魏两国进攻齐国,劳师动众却又收获很小的缺点,向秦昭襄王提出了著名的远交近攻的策略。即是以恩威并用的办法亲近魏、韩两国,威胁楚、赵

  • 鄢郢之战的战争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鄢郢之战是前279年至前278年秦国将领白起率军攻打楚国,攻陷楚国国都郢(今湖北省江陵市西北),夺取楚国洞庭湖周围的水泽地带、长江以南以及北到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云梦县一带)的大片土地的战役。此战过后,楚国国力大损,此后一蹶不振。在战争中,秦将白起选择最佳出兵时机和进军路线,取得攻楚的战略主动。秦

  • 金灭北宋之战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金灭北宋之战是金天会三年至五年(宋宣和七年至靖康二年,1125~1127),金军南下攻灭北宋的战争。金国建立后,其周围先后并立着宋、辽、西夏等政权。多民族政权的盘踞错节让当时的局势错综复杂。天会三年(1125),辽国灭亡。女真族长期遭受的奴役、盘剥从此结束。金国权倾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然而,这对于金

  • 鄢郢之战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鄢郢之战,是指周赧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前279年-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伐楚,攻破楚国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重创楚军主力的大规模作战。鄢郢之战是秦国将领白起率军攻打楚国,攻陷楚国国都郢(今湖北省江陵市西北),夺取楚国洞庭湖周围的水泽地带、长江以南以及北到安陆(

  • 海上之盟:北宋灭亡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宋徽宗在其皇帝“任内”,重用奸相蔡京、宦官童贯等,弄得朝政日非,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使北宋的政治进入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宣和元年(1119年)和宣和二年,先后爆发了宋江、方腊领导的两次大的农民起义。宋徽宗虽然镇压和瓦解了这两次农民起义,渡过了农民起义带来的一场统治危机,但是东北地区女真

  • 鄢郢之战的战争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鄢郢之战是秦国将领白起率军攻打楚国,攻破楚国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重创楚军主力的大规模作战。在战争中,秦将白起选择最佳出兵时机和进军路线,取得攻楚的战略主动。秦军孤军客战楚境,期于死地求生,乘楚王城池不修,边备废弛之机,采取掏心战术攻入楚国,并采用了决水攻城的战术攻克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