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灭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的原因

朱元璋灭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044 更新时间:2024/1/17 14:26:47

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实现了从放牛娃到至尊皇帝的华丽转身,登基之后他迫切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大封功臣,这些跟随他征战四野的开国元勋,哪一个不是劳苦功高、功勋卓著。徐达、刘伯温、常遇春、胡大海,这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即便是在六百多年以后,依旧在被世人熟识和传诵。

而在朱元璋的功劳薄上,排在最前列的就是韩国公李善长,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一度身居宰相高位的头号大功臣,最后却被朱元璋满门抄斩,76岁已经年逾古稀的李善长,至死也许都没弄明白,压在他脊梁上诸多罪名的虚实与真假。

曾几何时,李善长可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他不止一次地称赞李善长是自己的”在世萧何”,就是这位“在世萧何”形影不离地跟在朱元璋的身后,把朱元璋从一个草莽一步步地推上了权力的顶峰。朱元璋每一步成功的背后,都能看到李善长的身影。

大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大封功臣,李善长位列众人之首,荣耀至极。朱元璋之所以如此信任李善长,除了在关键时候,李善长忠贞怀二地站在朱元璋一边之外,他还做了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竭尽全力地帮助朱元璋一步步地登上了皇帝宝座。

从投靠到朱元璋的队伍中,到大明建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李善长与朱元璋之间都配合默契,相互信赖,对朱元璋交办的事情李善长无不尽心尽力,不敢有丝毫怠慢。然而,就在李善长受到皇帝给予的莫大荣耀之后,两个人的关系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朱元璋不太信任李善长了。因为李善长权力越来越大,直接威胁到了朱元璋皇帝的权力。所以朱元璋就撤了李善长的丞相职位,而李善长也对朱元璋不像以前那么谦卑和恭敬了。

洪武九年,朱元璋把自己的女儿临安公主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封他为驸马都尉。

朱元璋这个女儿虽然是皇帝的女儿,却根本没有大小姐的脾气,特别守妇道,对李善长尊敬如父。李善长荣誉达到了极致。可是这一下,就遭到了同僚们的嫉妒。有人弹劾李善长,说儿子娶了皇帝的女儿,他就从此不知道天高地厚了。陛下病了十几天不上朝,你连问都不问一句?朱元璋也觉得,李善长也太不像话了,一生气,就扣了李善18000石奉禄。

史书说,”帝始微厌之”(《明史李善长传》),也就是皇帝开始有点讨厌李善长了。

朱元璋对李善长的定罪依据,无论是参与胡惟庸谋反,还是擅自带兵,如果其中有一件是真的,都是灭门的大罪,然而通过推理,却发现其中漏洞百出,无法令人信服。对于这样的无力指控,甚至连朱元璋都无法说服自己,于是,他需要更为充足的理由。

就在朱元璋不知如何处理李善长的时候,负责观测天象的官员来报,说观测到了"填星犯灵台”。所谓“填星”就代表大臣,“犯灵台”就是要遭灾了。意思是说,将要有大臣遭灾了。这一下,朱元璋心想,杀李善长可是天意。朱元璋终于找到了杀李善长的借口。就这样一声令下,把李善长一家70多口人满门抄斩。

当李善长被杀之后,太子朱标对父亲朱元璋说,父皇啊,您杀人太多太滥,这会有伤和气的。他说这个和气,不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和气,而是大自然之间和社会中的生命的能量。朱元璋听完之后没吱声。

第二天,他把太子叫到跟前,往地下扔了一根长满了刺的棍,让太子捡起来。太子为难,不知如何是好。朱元璋就说,这棍上有刺你不敢捡是吧?我替你把刺去干净了。我杀的这些都是天下的坏人,我把内部整理清楚了,你才好当家啊。

朱元璋和太子的这番对话,暴露了朱元璋滥杀功臣的真实动机。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明灭元之战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明朝灭元的战争,此次战争是明军与元军在中原和西北广大区域内进行的一次决战。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常遇春等攻占中原各地,孤立大都,最终取得全面胜利。1352年,明太祖朱元璋起兵,四年后即位吴王,设置百官。建立政权后,明太祖先后夺取了湖广、江西、江浙等地,为北上灭元扫平障碍。1367年十月二十一日,朱

  • 明灭夏之战:为朱元璋平定西南奠定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明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至八月,在明统一战争中,明朝消灭四川明升夏政权的战争。当时明朝已基本统一全国,惟北方尚有塞外元残余势力,南方有四川夏政权和云南故元梁王政权。洪武三年,明军北征沙漠,稳定了北方的形势,出兵消灭四川夏政权的时机已经成熟。关于灭夏的战略部署和进军路线,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蜀人闻

  • 1952年1月2日:罗盛教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1952年1月2日,罗盛教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崔莹而英勇献身。罗盛教,原名罗雨成,1931年生于湖南省新化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时在维新、文德小学读书,后因家贫辍学。1945年冬,去乾城县所里镇(今吉首)叔父家。1946年入省立九师附小(吉首大学师范院附属小学)就读。1947年

  • 元末农民起义的几大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初期的反元斗争早在泰定二年(1325年),河南息州赵丑厮、郭菩萨的起义,提出了“弥勒佛当有天下”的口号,揭开了元末农民起义的序幕。至元三年(1337年),又有广东朱光卿、聂秀卿的起义,称“定光佛出世”。同年又有河南棒胡的起义,棒胡烧香聚众,起义者“举弥勒小旗”。至元四年(1338年),彭和尚、周子旺

  • 2019年1月2日:顾方舟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2019年1月2日,顾方舟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顾方舟(1926年6月16日-2019年1月2日),男,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宁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内科学院(伦敦)院士,欧洲科学、艺术、文学学院院士,医学科学家、病毒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长、一级教授。顾方舟对脊髓灰质

  • 1900年1月2日:黄子卿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1900年1月2日,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槐子岗村。黄子卿(1900年1月2日—1982年7月23日),字碧帆。广东梅县人。物理化学家、化学教育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四、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常委。黄子卿从事过电化学、生物化

  • 元末起义为什么只有朱元璋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朱元璋出身低微,早年的时候帮地主家放过牛,当过和尚、乞丐。可就是这样一个身份如此“卑微”的人,竟然能在元朝末年社会大动荡和群雄竞争激烈的角逐中,出类拔萃,一举推翻元朝的统治,建立起了大一统王朝——明朝。这其中究竟是何原因呢?依附龙凤政权朱元璋起兵之后以应天为中心,这一地理位置严格来说并没有那么好,因

  • 1999年1月2日:《今日说法》开播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今日说法节目于1999年1月2日中午12:38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原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次日04:29为重播。播出时长,每一集28分钟左右。节目以“点滴记录中国法治进程”的理念,以“重在普法,监督执法,促进立法、服务百姓”为宗旨,全力打造“中国人的法律午餐”。《今日说法》是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 明朝统一战争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元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在各路大军接连获胜之际,朱元璋于应天(今南京)即帝位,国号大明,建元洪武。随即进行了长达22年的统一战争,遣军推翻元朝、消灭各地割据政权及元朝残余势力。明朝统一战争持续的时间非常长,明朝统一战争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发生了这样的一系列作战:攻取河南、山东;攻取河北;攻占大都;攻取山西与

  • 1920年1月2日: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1920年1月2日,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生在俄罗斯莫斯科西南约250英里的一个名叫彼得罗维奇的小村庄里,父母是俄国犹太人。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美国科幻小说作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快到2岁时,艾萨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