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0月,毛主席去世一个月后,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传到贺子珍的耳朵里:“四人帮”被打倒了。
此时的贺子珍67岁,已经满头白发,闲散20多年没做工作。四人帮被粉碎后,贺子珍认为阻挡她重新工作的拦路石已经被搬走,她认为应该让她恢复工作了。
在此背景下,她不止一次向女儿李敏提出:“我可以干点工作了!”
20多年,许多事情早已物是人非,她心中的爱恨情仇早已被消磨殆尽,她唯一剩下的,只有当年那一股革命的热情。
文化大革命,四人帮胡作非为,贺子珍迟迟不能恢复工作。“四人帮”倒台后的1977年,贺子珍兴冲冲地去了一次福建,见到了哥哥何敏学。
两人同为四人帮倒台而庆祝,共同回忆井冈山时期的往事,兄妹互相激励,准备再为党和国家做贡献。
看完哥哥回到上海后,她正满怀希望地等着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然而命运再次没站在她的这一边。
一天上午她醒觉时,发现左手突然抬不起来了,左腿也不听使唤,送到医院后医生得出的结论是中风,她的左半身完全瘫痪,从此贺子珍再也没能站起来。
贺子珍还沉浸在痛苦中,另一个不幸的消息让她更加难过。她患上了糖尿病。
接踵而来的打击,让贺子珍痛苦万分,本以为自己马上就能重新回到岗位上了,却没料到自己的身体却已经撑不住了。
“四人帮”倒台,但党和人民不会忘记曾为共和国浴血奋战的功勋们。
1979年6月1日,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贺子珍的老战友们向中央和政协提出建议:贺子珍是妇女界中参加革命最早,也是参加井冈山武装斗争的女红军战士,又曾是毛泽东的妻子,很有代表性和影响力,建议增补她为全国政协委员
10月,新华社播发了贺子珍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消息,第二天这条新闻连同贺子珍的照片登上了各大报纸,这位销声匿迹将近四十年的“毛夫人”再一次重回大众的视线。
消息公布之后,上海市市委书记王一平亲自赶到医院看望,并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正在医院养病的贺子珍。
贺子珍听闻这个消息后,贺子珍十分兴奋,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我的心情太激动了,感谢党和国家,没想到组织上还记得我。”
王一平走后,贺子珍心情大好,在护士的陪同之下,去楼下花园散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甚至在护士的建议之下,拍摄了两张照片。在这样的年纪,贺子珍还能得到组织的重用,充分说明了党对她的信任。
这份迟到的殊荣,就像是春风细雨,让贺子珍找到了新的慰藉。贺子珍从疾病中挣脱,与病魔对抗,就像是与天斗一样。
她对身边的医护人员说:“我还要努力,要为四个现代化出力,你们要帮我恢复健康,我也要同你们一起努力把身体搞好。”
自此以后,贺子珍成了医院里公认的,最听话的病人,每天都坚持花很长时间地恢复。
但造化弄人,1984年4月初,75岁的贺子珍又住进了华东医院。她的体温持续升高,出现了便血症状。4月19日,经过一晚上的抢救,贺子珍没能苏醒,永远地离开了。
关于贺子珍的后事,邓小平作出了指示:“我们中央的领导人都要送花圈,贺子珍的骨灰放一室。”
4月25日,贺子珍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龙华革命公墓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送来了花圈,包括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内的各个党政机关也发来了电唁。
当天下午她的骨灰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贺子珍逝世的消息刊登于各大报纸的头条。新华社对她做了最为公正的评价:贺子珍同志是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艰苦奋斗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