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孙子》看汉武帝对匈奴战争的战略得失(上)

从《孙子》看汉武帝对匈奴战争的战略得失(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989 更新时间:2024/1/7 23:20:40

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的汉武帝,他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亦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正是他实施的一系列经济政治政策,开创了一个中国文明史上的一个一个英雄时代,他一生的功绩最引以为傲也更让后人瞻仰的一点,就是他对匈奴的征战上。

从大多数人观点上认为,汉武帝的对匈作战非常对成功。慧眼识珠“帝国双璧”卫青霍去病,统帅大军旗开得胜,

自此以后汉朝从战略防守转为战略进攻,让匈奴屡次遭到强汉军队的冲杀,多次使匈奴惨败,汉匈之间攻守易型的格局也得以实现。

汉匈之战对峙时间长达三百年之久,尽管战火连连,但是最终汉朝的胜利对历史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即使汉武帝对匈作战的确是一件常常令人称赞的战争与决策,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汉匈战争亦不例外。

孙子兵法》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兵书,自从创作以来一直被奉为兵家经典,对我国后世的战争也有着非常深重的影响。

后世战争也常常借助《孙子兵法》中的思想进行两军间的作战,因此从《孙子兵法》来分析汉武帝对匈奴战争的战略得失可以得到一个十分合理的结果,亦可以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一、《孙子兵法》之占据战略主动权

汉朝自从刘邦“白登之围”被冒顿单于围困逃脱之后,与匈奴结下了和亲之约,但其实也就是从此刻开始,汉匈之间攻守形势基本上就确立,以至于一直到汉武帝初期,匈奴仍然经常发兵南下侵略汉朝,

汉朝都处于被动防御的局势,战争的主动权数百年间一直都握在匈奴人手中,对汉朝十分不利。

但是自从汉武帝执政以来,就对汉朝与匈奴的这种卑躬屈膝的关系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从小就开始筹划着汉匈之战。

汉武帝自小就熟读各种兵法类的书籍,从孙子兵法中他发现了一句话,那就是:致人而不致于人。

意思就是在双方战争中,我们需要做的是支配敌人,而不是被敌人所支配。

很明显在汉武帝之前的汉朝历史上,汉匈之间的战争一直都是被匈奴人所支配的,战争主动权被牢牢的攥紧在匈奴人手中。

孙子兵法中认为在作战中要时刻掌握战略主动权,要做到牵制敌人而不为敌人所牵制,不管是战略进攻还是战略防守都要时刻注意战略主动权的得失。

汉武帝在对匈奴发动首战时,就对出征的各位将军讲述了掌握战略主动权的重要性。

以往汉匈战争的主战场都是在汉朝疆域之上,但是这次汉武帝让将军们率军主动出击,在漠北草原之上寻求匈奴人进行战争,这对于汉朝来说可谓是前所未有。

因为一旦进入漠北草原,匈奴人必将紧急制定方略,整个战场形势为我所控,可以讲战争胜利最大化。

卫青在这一场首战中出其不意,率领一万骑兵千里奔袭龙城,也正是此战成为了汉匈之战的开端,更是汉匈之间攻守易形的标志。

汉武帝随后进行的对匈奴的军事行动,均是由汉朝主动发起,基本上已经掌握了汉匈之间战略主导权,也成功让匈奴进入汉朝进攻的节奏之中。

从孙子兵法上来看,汉武帝的确是一个优秀的军事统帅,以一己之力掌握了汉匈之间的军事动向。

因此汉武帝在这场汉匈战争中受益匪浅,最为重要的成果就是掌握了后世汉匈之间的攻守形势,为后世彻底解决了这样一个潜在的大问题,为后世营造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外部环境。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这就是说善于统兵作战的人总能想出办法调动敌人的进攻与防守,需要先到达两军交战之地方能进行有条不紊的军事调动,

使敌人一直在我方的节奏中进行军事行动,这就是掌握了作战双方战略主动权。

汉武帝对匈作战中正好很灵活的运用了这一战略思想,

在对匈奴首战以及后续战争中都在贯彻着这一思想,将战略主动权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这才使得匈奴屡次败倒在汉军手中,这便是汉匈之战中汉武帝最大的“得”

标签: 孙子汉武帝汉匈战争

更多文章

  • 赵普第一次罢相是由于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普

    北宋时期人才辈出,有许多的人才,一个宰相接着一个宰相,每一位都有勇有谋,现在我们谈论到北宋开国宰相:赵普。他在北宋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赵匡胤的得力干将,他一共当了三次宰相,也被罢了三次。 一:他怎么当上宰相的? 赵普不是文人出身的,一开始是小吏,在转到赵匡胤的手下,他一步步脚踏实地,坐上了

  • 元代汉人受蒙古文化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蒙古文化,元朝历史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蒙古人统治中国的时期,元代汉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了蒙古文化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宗教、文化等方面来探讨元代汉人受蒙古文化影响的情况。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外族政权,元朝政权的创立,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朝建国初期,以蒙

  • 古代经济的稳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经济

    古代经济的稳定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又多层次的主题,涉及到各种不同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在这篇论文中,我将探讨古代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包括它们的起源、演变和重要因素。 古代经济的起源和发展 古代经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最早的定居时期。在这个时期,人类通过打猎、采集、渔猎等方式获取食物。随着时间的推

  •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历史时期是从960年至1279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历史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历史时期是从960年至1279年。在这个时期内,中国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宋朝的规章制度和文学思想是这个时期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都根据了哪些因素呢?本文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社会背景 宋朝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多次战争和政治动荡

  • 对待北方的草原民族,哪朝最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草原民族

    古代统一的汉人王朝在兴起时,北方都会存在一个强大的政权 ,都会出现双雄并峙的现象。但各朝表现不一。 秦汉是反击最艰辛的,北方有匈奴,汉强时恰恰也是匈奴最强盛的时候。两汉四百年余年打击匈奴的结果是:匈奴远遁或融入,后期也不是汉朝的主要威胁。。有趣的是,匈奴人刘渊自称是刘汉后裔,故国号为汉。 唐

  • 北宋灭亡竟全因募兵制?全民皆兵征兵制和掌钱买命募兵制谁更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宋灭亡,募兵制,征兵制

    在古代,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经常是战争不断。因此,军队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老百姓服役的重要一环。都知道在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男性不仅是生产劳动力,还是军队的战斗力。 为了能够保证军队运行,如何管理军队往往都是统治者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北宋的时候,基于前朝教训,北宋采取

  • 为什么古代很少出现强奸案?其实和男人没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强奸案

    明宪宗曾经下过一道很特殊的圣旨,内容大致是要凌迟处死一个名为桑冲的男人,这个人既不是贪官污吏,也没有企图篡位,但他10年里强奸了182个良家妇女。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桑冲的行为引起百姓的口诛笔伐,但纵观史书,关于强奸案的记载寥寥,被凌迟的人也不多,难道桑冲这样的是个例吗? 众所周知,古

  • 原石雕刻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约2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原石雕刻,艺术形式,旧石器时代

    在此之后,原石雕刻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出现并消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原石雕刻在人类历史上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开始发展抽象思维和创造性的表达能力。最早的原石雕刻往往是为了祭祀、纪念、装饰和交流目的而创作的。 它们通常描绘了野兽、狩猎场景、神秘符号和神话传说等内容,反映了当时人类的生存环境、信

  • 隋炀帝杨广怎么死的?隋炀帝杨广是昏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的皇帝,人们对他十分熟悉,因为他不仅出现在史料里,还出现在一些电视剧里,人们因此也了解到隋炀帝杨广是一个登基后并没有多大作为的人,人们甚至觉得杨广的一些行为不仅让中国的隋朝受到了磨难还让他自己死在了叛军的手里。那么在历史上隋炀帝杨广是怎么死的呢,他真的是一个昏君吗? 隋炀帝杨广

  • 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的措施及历史启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反腐倡廉

    自古以来,腐败问题一直是各国政府面临的难题。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悠久的文明古国,其反腐倡廉的措施与历史启示更是为后世所称道。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分析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的措施,并探讨其对当今反腐斗争的启示。 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的措施 1.官员选拔制度的完善 中国古代从汉朝开始,便实行科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