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陶谦三让徐州的真实意图是什么?陶谦是真心的吗

陶谦三让徐州的真实意图是什么?陶谦是真心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292 更新时间:2024/2/28 1:04:53

在仁君刘备的光辉一生中,陶谦三让徐州,无疑是刘备人生履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谁不会,可瓜甜不甜得买家说了算,一如刘备仁德与否得别人说了算。陶谦对刘备,就可以说是仰慕之至,竟然接连三次把自己十多年精心打理的家业徐州拱手供给刘备。

可是,当我们细细品读原文的时候,就会发现,事实并非那么光鲜,陶谦三让徐州用心良苦,而刘备三拒徐州更是步步谨慎。那么真相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先看陶谦第一次让徐州。

当时刘备和孔融一同来到徐州,陶谦急忙打开城门,将孔融和刘备迎入府邸。之后是宴会聊天,陶谦看到刘备气宇轩昂,谈吐不凡,就让糜竺取来徐州的印信,交给刘备。这就是陶谦一让徐州。

陶谦经营徐州十多年,曹操打着为父报仇的名义,多番攻打徐州,陶谦寸土必争,丝毫没有退让。可是刘备前来,竟然主动想让。两人早有交情?非也。之前陶谦和刘备根本不认识。就因为刘备长得帅,伶牙俐齿就拱手让徐州?根本不可能。刘备也很意外,问陶谦到底什么意思。

陶谦说出理由:“今天下扰乱,王纲不振,公乃汉室宗亲,正宜力扶社稷。老夫年迈无能,情愿将徐州相让。公勿推辞。谦当自写表文,申奏朝廷。”陶谦的理由有二,天下大乱之即,刘备是汉室宗亲,应该帮助大汉维护社稷,而自己却老迈无能,无力继续经营徐州。陶谦和其他诸侯一样,很看重刘备的皇亲身份。不过,在诸侯之中有皇亲身份的人实在太多,陶谦同样不可能仅仅因为刘备是汉室宗亲,就诚心让出徐州。

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此次有三路军队前来救援徐州,青州刺史田楷,北海太守孔融,平原国相刘备。前两位都是孔融的至交好友,是孔融派糜竺发出邀请之后才来的,唯独刘备是孔融转手邀请的,和陶谦没有一毛钱交情。陶谦肯定会想,这刘备来我这徐州有何企图?莫非是来打我这徐州的主意?正因为陶谦对刘备有了猜忌之心,才会在一见面的时候就提出让出徐州,既可以试探刘备的真实意图,也可以向刘备示恩。这种做法和水浒中宋江对那些初到梁山的首领,动辄让出梁山之主的位置的手法,可以说异曲同工。

刘备是精明人,当然明白陶谦是在试探,于是刘备赶紧离开席位,非常郑重的表示,自己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功劳微薄,德行不够,做一个平原国相还担心不称职,怎么敢贪图徐州呢。刘备又表示,自己之所以前来救援徐州,没有什么其他图谋,完全是为了大义。刘备还以退为进,故意挑明陶谦的心思,你陶谦要让徐州给我,莫非是疑心我刘备有吞并徐州的意思吗?刘备当众发誓,要是自己有这种念头,老天都不原谅。古代人还是很看重发誓的,既然人家都已经发誓了,那就相信吧。陶谦表示,自己并非有别的想法,是真的想让徐州,大家彼此客套,搞些虚头八脑的礼仪。看看两人都谦让的差不多了,旁边的徐州文官代表糜竺发言了,现在曹操的军队还在徐州城下,让徐州的事情根本不用着急,还是先考虑怎么退敌军吧。

糜竺的话说的在理,大家都不再推让了。

席间,刘备表示,自己和曹操有旧,想写一份信给曹操,看能不能劝说曹操退兵。刘备这么说,有两个原因。

刘备和曹操在反抗董卓的时候确实有点交情。不过,刘备似乎忘记了,当初袁绍和袁术都看不起刘关张兄弟,是曹操对刘备有恩情,而非刘备对曹操有恩。现在写信要曹操退兵,曹操只会生气。

刘备当然知道自己和曹操的关系不足以消除曹操的杀父仇怨,那为何还要提出让他来写信呢?很简单,刘备要告诉其他几个人,我和曹操还是有交情的,我也愿意为了你们去讨好曹操,劝说曹操。至于曹操听不听,那就是他的事情了。

可是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刘备只有三千兵马,虽然同来的孔融和田楷也带了些兵马,可是他们地方广大,钱粮众多,可刘备就这么一丁点的老本,可不能在徐州都消耗了。曹操不同管亥那群草寇,他手下的青州兵训练多年,能征惯战,堪称是中原最能打的一只军队了。刘备必须精打细算,才能把小日子过下去。

曹操接到信,当然没有退兵,把刘备大骂一顿之后,下令再次发动进攻。就在这时,曹操收到线报,说吕布在自己的屁股后面放火,老家兖州差点给吕布端了。刘备、孔融等人来救援之后,曹操无法在短时期拿下徐州,继续耽搁,剩下的两座孤城也会被吕布拿下。郭嘉提议,不如卖个人情给刘备,就此退兵,回去扫平吕布要紧。曹操无奈,只能选择退兵。

这下就便宜了刘备。陶谦、孔融等人在城内观战,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还以为是刘备的书信发挥作用。陶谦大喜,派人邀请孔融、田楷、赵云三家人马共同赴宴,在宴会上陶谦请刘备坐上座,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二次提出让徐州一事。

陶谦这次的话说得非常恳切。陶谦说,自己已经年迈,无力打理徐州。而两个儿子又没有才华,不能够担当重任。陶谦先摆出自己的窘境。然后,陶谦说明刘备的优势。刘备是汉室宗亲,又有才德,刚刚一封信就退了曹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嘛。陶谦提出,自己宁愿退休养病,由刘备接管徐州。

陶谦二让徐州,是不是真心呢?

还不是。陶谦二让徐州,和第一次让徐州,时间间隔不久,当就是一二天的事情。之所以陶谦旧事重提,关键是因为刘备刚刚前来,就立下大功,无论陶谦心中多么怀疑曹操退兵的真实原因,但曹操确实就是在刘备写信之后就退兵了。事实摆在眼前。并且,前来的四路人马中,赵云是明确站在刘备一边的,而孔融是刘备的介绍人,自然倾向于刘备。再次提出让徐州,既可以进一步试探刘备,也可以看看其他三路诸侯对徐州有没有构成威胁。

说陶谦是虚让徐州的关键原因,当然还是陶谦陈诉的理由不够充分。陶谦年纪大不假,但是当时的身体还很康健,陶谦的两个儿子才能平庸不假,可是袁绍的三个儿子不也是庸才?刘表的两个儿子不也是毫无作为?可人家还是把家业留给了儿子们。父业子承才符合常理。至于说什么刘备的功劳也是瞎扯,没有那个人会真正从心里看重什么汉室宗亲的血脉,关键还是要有实力,有军马。看曹操收到刘备的信大怒,说:刘备何人,敢以书来劝我!就可以看出汉室宗亲在的身份,在曹操这样的公卿诸侯心中一文不值。

其实在前来救援的四路人马中,最有资格,最有实力接管徐州的是青州刺史田楷。田楷虽然说是公孙瓒任命的官员,却颇有才干,和袁绍争夺青州的管辖权多有斩获,在正史中刘备就是青州刺史田楷的部下呢。但陶谦偏偏没有说把徐州让给位高权重的田楷,这不就说明陶谦并非真心想要交出徐州控制权?

标签: 陶谦三让徐州

更多文章

  • 史上最牛的私生子如何坑爹?解密凯撒大帝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凯撒大帝,凯撒大帝之死

    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前100年7月13日-前44年3月15日),罗马共和国末期的军事统帅、政治家。公元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头同盟,三人中最没有资历的他分到了很多地方为不毛之地的高卢出任总督,他花了八年时间征服了高卢全境(大约是现在的法国),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成为罗马史

  • 二战最成功的骗局:德国成功掩盖进攻苏联的意图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二战,德国,苏联

    在进攻苏联前不久,德国进行了一次也许是最富于想像力的欺骗。他们大张旗鼓地准备迎接苏联政府贵宾,下令在柏林的德国政府宾馆摆满鲜花,挂起红旗,同时还下令在晚间秘密装饰柏林火车站,以迎接苏联贵宾……希特勒深知,要想达成对苏联“闪击战”的成功,就必须采取万无一失的欺骗手段,以迷惑对手。他在许多秘密场合反复强

  • 《山海经》第4山,杻阳之山,鹿蜀宜子孙,旋龟负青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山海经,杻阳之山

    原文:“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猨翼之山往东三百七十里有座山,名叫杻阳之山。这里出现了一个

  • 张世杰怎么死的?南宋名将张世杰的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宋,张世杰,南宋名将张世杰,张世杰怎么死的

    张世杰(?—公元1279年),涿州范阳(今属河北范阳)人。宋末抗元名将,民族英雄。太傅,枢密副使,封越国公。与陆秀夫、文天祥并称“宋末三杰”。先后拥立南宋二帝,誓不降元,最终兵败崖山海战,因飓风毁船,溺死于平章山下。 张世杰还想侍奉杨太后寻求赵氏的后代而立位,再图后举;但杨太后在听闻宋

  • 孔融真的让过梨吗?正史中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孔融,孔融让梨

    孔融是中国古代的名人,之所以有名,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是因为一件小事——孔融让梨。许多大人物在世的许多高尚德行,后人往往不知,而些许小事,却被后人铭记。世事之无常,让人一叹。 对于孔融让梨,千百年来,都受到人们的褒奖,多以之为道德的楷模,谦让的典范。可是最近几年却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比如

  • 宰相写下“青鹅”二字,却立刻被诛杀,武则天:把字拆开来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宰相,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中唯一一位女皇帝,她聪明睿智,胆识过人,一直让人敬佩之至。她为人坚忍,又具备女强人的潜质,为了达到目的,她可以牺牲一切,一直背负着杀子害女的骂名,正如外人评价她一样,她就是那种“为成大业,至亲可杀”的人,而最令人敬佩的是,她有着过人的智慧,据说徐敬业谋反之初常与宰相裴炎书信来

  • 如果赵国李牧不死,赵国有希望打败秦国吗?为什么赵国名将多?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国,李牧,秦国,赵国名将

    韩愈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开篇就说到“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这基本上是古时人们对燕赵地区人士的一个宽泛的概括。而他们独有的气质是在战国时期艰苦的生存环境下练就而成的。而今回眸群雄割据的年代,七雄的气质有着显著的差别:齐国富,楚国广,秦国硬,魏国狂,而燕赵则是累和苦。 赵国在与秦国

  • 金朝灭亡的惨烈之状,比北宋靖康之难有过之而无不及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金朝,北宋,靖康,金朝灭亡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朝大军分两路攻克北宋首都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沿郑州北上金国,其中还有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百姓男女不下10万人等北返。金兵更是在东京城中大肆抢掠,公私积蓄为之一空。这

  • 龙阳君与魏安釐王,爱只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龙阳君,魏安釐王

    龙阳君是历史上在正史里有明确记载的同性恋,他是一个很特别的男子。战国时候尔虞我诈打打杀杀,那是一段用刀剑和鲜血铸就的历史时期。而龙阳君的存在,无疑是给那个时代添上了一丝别样的色彩。他是绚烂多姿的,丝毫不比女子逊色,他长相俊美,同时他又是外交高手,在魏国政坛搅弄风云。 关于龙阳君的生平事

  • 左宗棠如何平定陕甘回乱,揭秘陕甘回乱汉人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左宗棠,陕甘回乱

    陕甘回乱是从1862年开始发生的陕西和甘肃地区由回民发动的暴动和动乱现象,这次暴动对陕甘地区的民族分布影响很大,也对清朝的局势造成了影响,这次动乱直到左宗棠出现才开始渐渐平复,而左宗棠平定陕甘回乱的事情也流传下来,那么左宗棠平定陕甘回乱的过程是怎样的呢?左宗棠平定陕甘回乱的过程还要从1866年开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