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桓公晚年为何会活活饿死?与管仲有什么关系?

齐桓公晚年为何会活活饿死?与管仲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452 更新时间:2023/12/12 2:45:44

史学界对于春秋五霸究竟是哪五位霸主一直存在争议,但都认同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齐桓公。齐桓公之所以能成为春秋第一霸,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任命管仲为相。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管仲在齐国为相之后在齐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得齐国的国力蒸蒸日上,进而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对外扩张,成就了齐桓公霸主的地位。那么,如此厉害的齐桓公最后得以善终了吗?当然没有,别看齐桓公称霸春秋时代,结局却十分凄惨。齐桓公晚年病重,身边讨好他的几个奸臣见齐桓公没有了利用价值,便将他置之不顾,最终齐桓公活活饿死在宫中,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齐桓公之所以会有如此下场,自然与自己不能慧眼识人有关,管仲去世后,齐桓公任用对自己逢迎拍马的谄媚小人,导致自己结局悲惨。那么,管仲去世之前为何没有留下接班人,导致齐桓公无人可用只能奸佞小人呢?

管仲在离世之前,齐桓公曾经来询问过管仲,谁可以为齐国的国相来接管仲的班,管仲唯一比较认可的就是公孙隰(xí)朋,他认为此人公私分明、目光远大可以为相国。但是这个公孙隰朋四十多年前就曾跟管仲一起共事,可见年纪很大了,即便是做接班人又能做多久呢?就连病危的管仲都知道公孙隰朋活不了多久了。果然管仲去世之后不久,公孙隰朋就去世了。

管仲去世之前,与之交好成为美谈的鲍叔牙还活着,管仲为何不去推荐鲍叔牙做齐国的国相呢?其一,鲍叔牙与管仲交好,应该年纪也很大了,并不是最理想的接班人。另外就是管仲深知鲍叔牙的秉性,鲍叔牙为人耿直倔强,不善于拐弯奉迎。这样的人很难做国相,与君主相处和谐。所以齐桓公询问管仲能不能让鲍叔牙接班时,管仲是否定的。

紧接着,齐桓公便将自己心目中的三个人选报了出来,他们分别是:易牙、开方、竖刁。这三人就是在齐桓公晚年病重期间不去照顾,导致齐桓公活活饿死的罪魁祸首。但是齐桓公身强力壮之时,三人为了奉迎齐桓公可是无所不用其极。

易牙烹饪手艺好,在知道齐桓公吃遍了各种珍馐美味之后,竟然杀了自己的儿子做成菜品送给齐桓公品尝。开方是卫国的贵族却来到齐国侍奉齐桓公,就连自己的家人去世他都不回去奔丧。要知道古代礼仪制度森严,这种事情在春秋时期可是十分被人所不齿的。竖刁则更狠,为了讨好齐桓公竟然挥刀自宫,让自己成为了一名宦官陪伴在齐桓公左右,可是将齐桓公感动坏了。

齐桓公提出的这三个人管仲都认为不能用,那些连自己、自己的亲人都漠视的人,怎么会将君主的死活放在心上呢?管仲死后,接班的公孙隰朋不久便病逝了,紧接着不适合做国相的鲍叔牙被迫坐上了国相的位置,不久也去世了。齐桓公实在是无人可用只能任用易牙、开方、竖刁三个小人。

管仲如此之有能耐,能辅佐齐桓公上位做霸主,为何就留不下一帮能接班的年轻人呢?

其实这跟管仲自己创办的人才选拔制度有关。在管仲改革期间将齐国人分为四等,即士、农、工、商。农、工、商想要成为士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因为选拔官员只能从士这个阶层中挑选。这就大大封锁了人才上升的渠道,导致很多有才华的人,因为阶级原因无法做官。另外管仲将选拔官员制度分为三级,先是乡选,就是全国各地名人举荐,然后是官选,由当地官员经过考核之后提拔,然后是君选,经过官选之后的官员再由君主挑选可用的人才。

可如果社会阶层一旦固化,即便是这样的选拔制度也很难挑选出人才。另外,齐桓公并不是特别自律而且能力超强的君主。他在任用管仲之后便大大减少了对于齐国的管理,将齐国交给了管仲这个大管家。

管仲在齐国要管理经济、政治、军事等方方面面的改革,可谓是只手遮天,根本也不愿意放权给别人,锻炼接班人,就如蜀汉时期的诸葛亮一般,万事自己去操心,以至于蜀汉难有接班人。管仲的旧事,不过是在诸葛亮身上重演了一遍罢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时期的八旗是什么样的?他们的战斗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1601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创立了八旗制度,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文章。“八旗”曾经是女真一族标志性的兵制,这种兵制结构有其独特的区域优越性,在提升综合国力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清军入关后,曾经战功赫赫的八旗军,在晚清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总的来说,他们的战斗力非常弱,可是,虽然说他们战败了,但历史证明

  • 都说吕布是三姓家奴 那他都投靠过那些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吕布,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吕布先后投靠过丁原、董卓,并拜他们当了干爹(电视剧《新三国》中又认了王允当干爹),是演义小说中不多见的“认干爹专业户”,所以张飞嘲笑他为“三姓家奴”。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吕布究竟投靠过哪些人呢?一投丁原吕布祖籍是并州五原郡九原县,那时丁原在并州担任刺史、武猛都尉。吕布年轻时就展现出了过人的

  • 东林大将孙承宗要清君侧?魏忠贤被吓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早在魏忠贤捕捉东林六君子时,他就担心一个人会反。这个人就是掌兵的东林系官员孙承宗。孙承宗,河北保定人,相貌奇伟,声音浑厚,文武全才,忠烈刚勇,是见证晚明败亡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是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初授翰林院编修,而后转拜中允。万历四十五年即公元1617年,孙承宗出任应天乡试主考官,因试题上引用了自己语

  • 隐忍不发,唐睿宗真的是庸主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唐睿宗李旦,唐朝第五位皇帝。唐高宗与武则天所生第四子,初名李轮、李旭轮,出生不久便被封为殷王,遥领冀州大都督、单于大都护、右金吾卫大将军。他在兄弟中排行最小,因而,深受父亲唐高宗的宠爱。李轮成年后,谦恭好学,精通书法,对文字训诂方面的学问很有研究。他担任右卫大将军、洛州牧,历封豫王、冀王、相王。永淳

  • 都说满蒙亲如一家 为何清朝有事蒙古却不来救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蒙古,历史解密

    都说满蒙亲如一家为何蒙古不来救清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和蒙古的关系,可以称得上是中原王朝处理北方少数民族的一段佳话。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在处理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时,一般都有打击与和亲两种方式。清朝在处理蒙古的问题上,当然也是采用这两种方式

  • 明朝时期为何会存在宦官专权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存在着宦官专权的情况,宦官专权,他们的权力来源在于皇帝,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东汉、唐朝和明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宦官专权极为严重的朝代,而明朝宦官由于其他两朝不同,明朝宦官虽然权势滔天,但却牢牢地依附于皇权,因而并不像东汉和唐朝那样威胁到皇权。明朝宦官专权局面的形

  • 黄祖屡战屡败,为何却能得到刘表的重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诸侯争霸,在三国鼎立的局面还没有正式形成之前,其实各个诸侯手中都握有一两张“王牌”,即各路虎将。然而,随着战事越来越复杂,诸侯们手中的大将也纷纷各自投奔新主,其中,获得人才最多的其实并非是名声响当当,但实力不足的刘备,而是一直以来被小说所“抹黑”的曹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 唐朝:万国来朝之强盛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万国来朝,隋朝,历史解密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那唐朝国立最强盛的时期到底有多强?唐朝最为强盛的时期应该是在开元盛世期间,开元盛世或称开元之治,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唐玄宗登基以后治国之道以道家

  • 配享太庙是多大的荣誉?清朝只有26人获此殊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一个大臣官员能获得的最高荣誉就是“配享太庙”,无论是几朝老臣或是爵位,都没有能配享太庙的荣誉高,那么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荣誉呢?太庙在古代皇帝的宗庙,就是供奉祖先的地方,这种供奉祖宗的地方在夏朝时就有了,自秦汉之后,供奉皇帝祖先的地方就叫太庙,历代皇帝都要下跪磕头烧香的。作为皇帝自己家的

  • 十六国时期的国家:南燕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南燕,十六国,历史解密

    南燕(398年-410年),十六国时期慕容氏诸燕之一,由慕容德所建,398年建都滑台。统治范围包括今山东及江苏的一部分,国号为燕。慕容德原是后燕宗室范阳王。397年,当后燕君主慕容宝于参合陂之战为北魏所败之后,后燕被截成南北两部分。398年慕容德于滑台(今河南滑县)自称燕王。次年滑台为北魏攻占,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