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耶胡迪·梅纽因有着哪些轶事典故?他为什么对中国向往

耶胡迪·梅纽因有着哪些轶事典故?他为什么对中国向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452 更新时间:2023/12/18 9:04:46

美国小提琴家,生于纽约。4岁开始学琴,7岁便在旧金山个人首演音乐会上演奏门德尔松协奏曲。1926年赴欧洲,师从布什和埃乃斯库。1932年16岁的梅纽因在伦敦首演埃尔加协奏曲,由75岁高龄的埃尔加本人指挥乐队协奏,并且录下一张历史性的唱片,至今仍是乐坛佳话。巴托克1944年为他写了独奏小提琴奏鸣曲。不幸的是,大约自60年代中斯起,梅纽因的右臂拉下半弓时开始出现摇晃,严重影响了技术上的控制,运弓不稳,致使他的音乐会演出屡屡出错。但我们也不必夸大梅纽因这种衰退,尤其在录音室制作的唱片中,他的魅力依旧不减。作为一个音乐天才,梅纽因一生中不仅多贵人相助,也得到了真诚的友谊与爱情。在梅纽因1929年的跨美国东西海岸巡回演出时,纽约著名慈善家和艺术资助人亨利·戈德曼在卡内基音乐厅听了他演奏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后,为其才华所倾倒,买下当时国际市场上唯一能买到的一把“斯特拉蒂瓦丽”小提琴送给他。梅纽因还曾求教于优秀的小提琴教师阿道夫·布希,即弗里茨·布希的哥哥。

11岁时,梅纽因结识了罗马尼亚著名音乐家埃乃斯库,他俩的忘年交在音乐界传为佳话。梅纽因曾说:“如果是布希教会了我严谨、精确和权威,那么是埃乃斯库点燃了我的想象力。”1932年,16岁的梅纽因同75岁的英国著名作曲家埃尔加同台演出后者的小提琴协奏曲,被认为是迄今为止这部作品最优秀的录音。在以后的岁月中,他还成为苏联小提琴家奥伊斯特拉赫的好友;在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的90岁生日庆祝晚会上演奏他的小提琴协奏曲;而当他1962年再次访问苏联时,不仅将肖斯塔科维奇引为新朋,作曲家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也加入了他日益扩展的演出曲目。有人说,梅纽因在音乐界的广泛友谊就是20世纪音乐史的写照。

梅纽因的个人生活虽有波折,但最终却是幸运的。1938年,他娶了一个澳大利亚百万富翁的千金诺拉·尼古拉斯为妻。但确如评论家所分析的,新娘虽然是他母亲选择的,这次不幸的婚姻却成为梅纽因挣脱母亲“围裙的绳索”的手段。

1943年梅纽因与英国皇家舞蹈团的戴安娜·古尔德一见钟情。不久,这位容貌秀丽、身材颀长的芭蕾舞演员便成为梅纽因的终生伴侣。尽管传记作家托尼·帕尔默在其拍摄的纪录片《梅纽因:一个家庭画像》中,称戴安娜是控制梅纽因的第二个“专制女人”,但毫无疑问,梅纽因生命的后50年是在美满的婚姻中度过的。更有一些评论家认为,本来自己也有着远大艺术前程的戴安娜,从一开始就将支持丈夫作为己任。否则,习惯于被人照料的梅纽因虽然仍是伟大的小提琴家,但恐怕难以获得超越音乐世界的更伟大的荣誉。不知是爱情与婚姻还是埃尔加的浪漫主义音乐使他加深了对英国的感情,梅纽因最终于1985年加入英国籍。虽然他早在1965年就被授予荣誉爵士称号,但直到1987年才真正成为勋爵,并于1933年成为英国上院终身议员。在他心目中,中国是一个令他神往的国家,一本德版的《老子》已经伴随他50多年之久。他认为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书籍之一。

梅纽因曾3次来华演出和讲学,他的艺术和道德风范给中国音乐家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第一次是在改革开放后不久的1979年,梅纽因与中央乐团在民族宫剧场演出。作为那次演出的指挥,德伦先生与梅纽因有过一段亲切的交往。“那次他演奏的曲目有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由我指挥,他自己还边独奏边指挥了莫扎特A大调第5小提琴协奏曲,他还与盛中国共同演奏了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他在排练和演出时都十分认真,他尊重中国艺术家,和我们共同讨论如达到最好的艺术表现。”李德伦记得,梅纽因对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并有相当研究,他的琴盒里总是放着一本德文版的《老子》。

在游览故宫时,他不断地李德伦提出各种问题。那次访华之后,他们成了好朋友。80年代初,梅纽因邀请李德伦担任巴黎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的评委。1997年,梅纽因作为指挥家再次访华,带着他的得意弟子、中国小提琴家胡坤,与中国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这一次,他又到李德伦家重叙旧情,共进晚餐。李德伦以一对夜光杯相送。1997年来华时,他已经81岁,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他给“国交”排练时,在指挥台上从不落座,每次自始至终都站着指挥。连很短的休息时间,他也和周围的人讲述着音乐和演奏上的方方面面。60岁时,在为他举行的贺寿音乐会上,他一登场竟对着台下的听众来了个倒立,引来全场观众热烈掌声。人们问他:“练瑜珈对拉琴有什么好处?”他说:“瑜珈功可以让人的精神得以高度集中,但又处于非常自然而放松的状态。这样,你就不再紧张,不再刻意思考,那种自然的感觉会随着你内心的某个点而不断地增进和扩大。身体的机能和自信心也就会随之加强。这对身体,对拉琴,对一切都有帮助。其实,人们经常缺少的就是那种自然的状态。”

更多文章

  • 齐桓公晚年为何会活活饿死?与管仲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史学界对于春秋五霸究竟是哪五位霸主一直存在争议,但都认同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齐桓公。齐桓公之所以能成为春秋第一霸,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任命管仲为相。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管仲在齐国为相之后在齐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得齐国的国力蒸蒸日上,进而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对外扩张,成就

  • 清朝时期的八旗是什么样的?他们的战斗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1601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创立了八旗制度,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文章。“八旗”曾经是女真一族标志性的兵制,这种兵制结构有其独特的区域优越性,在提升综合国力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清军入关后,曾经战功赫赫的八旗军,在晚清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总的来说,他们的战斗力非常弱,可是,虽然说他们战败了,但历史证明

  • 都说吕布是三姓家奴 那他都投靠过那些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吕布,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吕布先后投靠过丁原、董卓,并拜他们当了干爹(电视剧《新三国》中又认了王允当干爹),是演义小说中不多见的“认干爹专业户”,所以张飞嘲笑他为“三姓家奴”。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吕布究竟投靠过哪些人呢?一投丁原吕布祖籍是并州五原郡九原县,那时丁原在并州担任刺史、武猛都尉。吕布年轻时就展现出了过人的

  • 东林大将孙承宗要清君侧?魏忠贤被吓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早在魏忠贤捕捉东林六君子时,他就担心一个人会反。这个人就是掌兵的东林系官员孙承宗。孙承宗,河北保定人,相貌奇伟,声音浑厚,文武全才,忠烈刚勇,是见证晚明败亡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是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初授翰林院编修,而后转拜中允。万历四十五年即公元1617年,孙承宗出任应天乡试主考官,因试题上引用了自己语

  • 隐忍不发,唐睿宗真的是庸主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唐睿宗李旦,唐朝第五位皇帝。唐高宗与武则天所生第四子,初名李轮、李旭轮,出生不久便被封为殷王,遥领冀州大都督、单于大都护、右金吾卫大将军。他在兄弟中排行最小,因而,深受父亲唐高宗的宠爱。李轮成年后,谦恭好学,精通书法,对文字训诂方面的学问很有研究。他担任右卫大将军、洛州牧,历封豫王、冀王、相王。永淳

  • 都说满蒙亲如一家 为何清朝有事蒙古却不来救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蒙古,历史解密

    都说满蒙亲如一家为何蒙古不来救清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和蒙古的关系,可以称得上是中原王朝处理北方少数民族的一段佳话。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在处理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时,一般都有打击与和亲两种方式。清朝在处理蒙古的问题上,当然也是采用这两种方式

  • 明朝时期为何会存在宦官专权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存在着宦官专权的情况,宦官专权,他们的权力来源在于皇帝,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东汉、唐朝和明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宦官专权极为严重的朝代,而明朝宦官由于其他两朝不同,明朝宦官虽然权势滔天,但却牢牢地依附于皇权,因而并不像东汉和唐朝那样威胁到皇权。明朝宦官专权局面的形

  • 黄祖屡战屡败,为何却能得到刘表的重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诸侯争霸,在三国鼎立的局面还没有正式形成之前,其实各个诸侯手中都握有一两张“王牌”,即各路虎将。然而,随着战事越来越复杂,诸侯们手中的大将也纷纷各自投奔新主,其中,获得人才最多的其实并非是名声响当当,但实力不足的刘备,而是一直以来被小说所“抹黑”的曹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 唐朝:万国来朝之强盛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万国来朝,隋朝,历史解密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那唐朝国立最强盛的时期到底有多强?唐朝最为强盛的时期应该是在开元盛世期间,开元盛世或称开元之治,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唐玄宗登基以后治国之道以道家

  • 配享太庙是多大的荣誉?清朝只有26人获此殊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一个大臣官员能获得的最高荣誉就是“配享太庙”,无论是几朝老臣或是爵位,都没有能配享太庙的荣誉高,那么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荣誉呢?太庙在古代皇帝的宗庙,就是供奉祖先的地方,这种供奉祖宗的地方在夏朝时就有了,自秦汉之后,供奉皇帝祖先的地方就叫太庙,历代皇帝都要下跪磕头烧香的。作为皇帝自己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