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代官场各省知县、知州,人手一本《福惠全书》,这些书籍的出版,为新入仕的官员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清代官场各省知县、知州,人手一本《福惠全书》,这些书籍的出版,为新入仕的官员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025 更新时间:2023/12/15 21:11:36

清代时京城、各省的官员数量近三万人,当时由于信息不发达,官场中人很难了解同僚之间的信息,比如武百官的品级、出身、籍以及字号等等。

康熙年间,京城琉璃厂荣禄斋有一位老板看准了这个良机,便花重金从吏部、兵部书吏手中弄来了全国的官员名单,编撰成了一部名叫《爵秩全书》的手册。

对于《爵秩全书》,史料中也称《缙绅全书》或《缙绅录》,此书中详细记载了在京、在外九品以上官员的各种信息。

此书一经出版便风靡一时,几乎成了官员的必备手册,而且一些富商大贾也争相购买,据说当时价格最高时炒到了30多两一本。

因为官员调任、升降变数很大,哪怕是一年的时间,各种人事关系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琉璃厂老板是个很会做生意的人,他每年出版四次,分春夏秋冬版本。如此,官员们就得不停得购买。

没过几年,琉璃厂老板便发了家,其他商人也都眼红,于是都走吏部书吏的门路,纷纷取得版权予以刊刻出版。

乾隆时期,荣禄斋老板花了一万多两银子贿赂珅,从吏部书吏那取得独家出版权,但到了晚清时期为了避荣禄的名讳,将“禄”改为“录”。

事实上,清代官场还有很多必备的“官员手册”,如各省知县、知州,人手一本《福惠全书》,这些书籍的出版,为新入仕的官员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标签: 福惠全书官场

更多文章

  • 今本、古本《竹书纪年》,谁更可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竹书纪年

    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烧的都是地面上的书,对那些早已埋到地下的书就鞭长莫及了,因为你不确定哪个坟墓里埋有书,总不能把别人的祖坟一个个挖开来看吧?否则用不着等到陈胜、吴广,当时的全国人民就揭竿起义了。于是,很多古书就在地底下得以保存下来。 以前没有专业的朝廷考古队。文人们虽然都喜欢考古,但掘

  • 人类是怎样从石器时代跃迁到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我们都知道,人类是由猿人进化而来的,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人类是如何从猿人进化到智人的?说到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看猿和猿的区别。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猿人生活在距今400万年前至距今约100万年前这个时段内的地球上,这段时间内的生物类型以原核生物为主,包括细菌、古细菌和真核生物等。 在距今约2

  • 商鞅变法中,为何扩大了化户数就能保证国家财政和兵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商鞅变法,化户数

    商鞅变法的核心是加强中央集权和实行法治,以达到统一国家、富国强兵的目的。其中,扩大化户数是商鞅变法中的一个重要措施,它试图通过扩大化户数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兵役,从而增强国家的实力和稳定性。 商鞅变法前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地方诸侯割据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各个诸侯国之间形成了一种分封制度,国君将

  • 为什么古代的妃子不给皇子喂奶,反而要找奶娘喂?不是妃子们不愿意给皇子喂奶,她们是有苦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妃子,喂奶,奶娘

    我们看历史剧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皇宫里的皇子们每人都有乳母,而他们的亲生母亲是从不给孩子喂奶的。这是什么情况呢? 如果说是习俗,但自古以来,无论哪个民族的人做皇帝,乳母都是必须有的。 也就说,皇子们的乳母是标配。 为什么古代的妃子不给孩子喂奶,反而要找奶娘。 其实,不是妃们不愿意喂,她

  • 仅300里的郑国渠,为何能成为秦国崛起的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郑国渠

    长平之战的爆发,可以说是秦国与赵国之间的一次实力的直接较量,这场战争被秦国称为“五国伐秦”,而赵国则被称为“五国抗秦”。随着长平之战的爆发,秦国在这场战争中惨败,几乎失去了全部家底,仅仅剩下了一座空城。当时赵孝成王刚刚继位,赵括被任命为前线主帅。这

  • 明初明太祖、明成祖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再造了汉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太祖,明成祖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和他的继任者明成祖朱棣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文化和艺术领域,他们的才华和智慧使他们能够再造汉唐的文化传统,创造出了独特的文化和艺术风格。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明太祖和明成祖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再造了汉唐文化,并且如何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明

  • 明宫三大案是指哪三案?晚清四大奇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刺马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

    明宫三大案与晚清四大奇案皆以情节曲折离奇,过程匪夷所思,真相讳莫如深而著称。 明宫三大案指的是“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如果再加上之前的“妖书案”,可称之为明宫四大案。 “妖

  • 同为科举,为何文举考试越发兴盛,而武举考试却屡遭废除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文举,武举,科举

    历史上的中国,曾长期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科举分为文举和武举两大类,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文举逐渐兴盛,而武举却屡遭废除。这其中,究竟有哪些历史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呢? 在追溯武举衰败时,不妨先从我国古代的治国理念作为切入点,儒家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占据主导地位,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

  • 东晋和南宋相比,两个偏安江南的王朝孰强孰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晋,南宋,偏安江南

    东晋和南宋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王朝,它们都是偏安江南的王朝,有很多共同点。但是,这两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状况都不尽相同。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比较东晋和南宋这两个王朝,探讨孰强孰弱。 政治比较 东晋时期,政治动荡不安,王朝多次更迭。其中,东晋初期(公元317年至420年)政治相对稳定

  • 为什么朱元璋用重刑解决不了贪腐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重刑,贪腐问题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通过采取严厉的手段来整顿官场,打击贪腐问题,建立了一个相对清明的政治环境,对于中国的治理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开始对官场进行整顿。他认为,官场上的贪腐问题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信誉,阻碍了政府的发展。因此,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整顿官场。 制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