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和亲都是用“假公主”,而清朝却用货真价实的皇家女子,为什么清朝不能偷偷换人呢?

历史上和亲都是用“假公主”,而清朝却用货真价实的皇家女子,为什么清朝不能偷偷换人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129 更新时间:2024/1/2 18:07:17

历史上和亲都在用“假公主”,不是宗室旁支就是宫廷婢女,可唯独清朝是个例外,全都是货真价实的皇家女子,为什么唯独清朝不能偷偷换人呢?

“和亲”这一现象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史料中就频繁出现,但是,那个时候的性质似乎有些不同,主要是用来巩固与周边邦国之间的和睦关系。

直至到了汉朝时期,和亲才成了一种稳固边陲、巩固国本的国策,并且一直延续到清朝。

公元前200年,初建汉帝国的刘邦信誓旦旦,亲率数十万大军北征匈奴,想要借此立威塞外。

只可惜,理想和现实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他率部轻敌冒进,没想到中了匈奴的圈套,被几十万匈奴大军围困在白登山上,差一点就被迫下线了。

世人对刘邦的评价,历来都是各执一词,说好听点,是大丈夫能屈能伸,识时务者为俊杰,说难听点,就是有傲气无傲骨,没有一点风骨气节。

刘邦被围在白登山上孤立无援,心情跟当时的严寒天气一样,拔凉拔凉的。

眼看汉军就到了绝境,好在心思机巧的陈平想了一个好主意,用重金贿赂冒顿单于的媳妇,才成功解除了“白登之围”。

白登脱险的刘邦回去之后,想起这件事就倒吸凉气,于是就想出了一个馊主意,主动向匈奴示好,开了中原公主远嫁番邦的历史先河。

不过,有句老话说得好:出身决定出手。通过和亲这件事,也能看出市井出身的刘邦,在耍心眼上也是很有一套的。

当时,远嫁匈奴最合适的人选是刘邦的大女儿,但是,吕雉爱女心切,死活不同意女儿去塞外受罪,把刘邦气得一点招儿也没有。

可是,后来他眼珠子一转,心想这匈奴怎么知道中原公主长啥样呢?当即计上心来,从宗室旁支中找了个“女儿”嫁了过去。

这就是刘邦的出手,骗死人不偿命,不管真假,只要能达到目的就行。

他这一手玩得高,不仅开启了公主远嫁番邦和亲的先河,同时也开启了“假公主”代替“真公主”远嫁的先河。

从此之后,封建王朝对外和亲,都是真真假假相互掺杂,不仅有损风骨气节,而且还不讲诚信。

历史上最有名的几个“假公主”,比如汉代的王昭君出嫁之前就是个平民,唐代的文成公主也是宗室旁支之女。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其他王朝都有假公主和亲的例子,唯独清朝是个例外呢?

根据史料中的记载,大清三百多年历史,爱新觉罗氏为了稳固满蒙关系,嫁到蒙古的格格就有118位,而且,都是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的真格格。

其实这个问题说起来很简单:人口基数小,不容易造假。

满蒙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习俗都有比较明显的差异,但是,毕竟都是草原民族,从根本上来说还有割舍不下的渊源,不管是早年的相互攻伐,还是后来的相亲相爱,联系都非常密切。

尤其是努尔哈赤崛起之后,满蒙之间就一直存在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既然是相互和亲联姻,又相互征讨攻伐,反正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总是扯不清楚,要不然也不会被称为“满蒙一家”了。

正是因为两个民族之间的联系密切,人口基数又小,尤其是生活在顶端的满蒙贵族,谁家有几个女儿基本上没有什么秘密可言,造假很容易就露馅了。

再加上,草原民族的性子烈,要是发现娶了个假格格,引起一场大战,那可就成了得不偿失的大事了。

当然,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很多其它的原因,比如政治需要、利益动机等等。

但是,归根结底,封建王朝用弱女子来维护国本的举措,自始至终都是遭人诟病的,比如唐朝诗人就曾写下“遣妾一生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的千古名句!

标签: 假公主和亲皇家女子

更多文章

  • 古代人行军打仗之前,都要占星问卜看吉凶如何,那么古人推崇的占星术到底准不准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行军打仗,占星问卜,占星术

    在古代历史上,占星问卜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上至军国大事,下至百姓福祉,概莫能外,行事之前都要算一算,问问天意如何。 行军打仗也是如此,别看随军的占星师没什么实权,但是,却能决定三军的坐卧起行、攻防进退。 不仅如此,按照《淮南子·兵略》中的记载,在古代想要

  • 台湾夺嫡案:蒋纬国受兵变牵连,后丢掉兵权,晚年自述被人阴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台湾夺嫡案,蒋纬国

    提起蒋氏一族,那不少人都会想到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蒋介石,除了蒋介石外不少人也知道作为蒋介石接班人的蒋经国。 蒋经国作为蒋介石的长子,在蒋介石逝世后成功顶替其位,当上了“总统”,但很多对蒋介石的另一子不熟悉,要知道蒋介石的这个儿子不仅曾在地位紧逼甚至超越蒋经国,

  • 古代寡妇如何排遣寂寞?女人就应该守活寡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寡妇,守活寡

    我国古代一直遵循着夫死从子的规矩,甚至还有少数民族恪守夫死从叔的习俗。但是最特殊的情况就是年轻的寡妇根本还未生育,可谓是无依无靠了。在很多史料记载中,很多寡妇的年龄都小于30岁。而这种年龄的女性生理和心理都是非常需要男性的陪伴,但是在封建社会却不准她们再嫁或者做出不轨之事,这样无疑是对人性的折磨

  • 宋朝是如何没落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

    公元1126年,宋高宗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登基,建立南宋享国152年。那么南宋赵构把国家又推向了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北宋时的国土280万平方公里到了南宋只有200万,那个80万土地又去了哪里? 众所周知,宋朝是个重文轻武的时代,出了一大批文坛能人,范仲淹、王安石、李清照、陆游等一大批文人墨客。赵构

  • 崇祯皇帝继承哥哥明熹宗皇位后,是如何处理21岁的皇嫂张嫣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嫣,崇祯皇帝,明熹宗

    崇祯继承哥哥皇位后,是如何处理21岁的皇嫂呢,崇祯皇帝的这位皇嫂可不简单,这位女子名叫张嫣,人如其名,张嫣长得十分漂亮,娇滴滴的人儿,也正是因为这样,明熹宗对她是极其的宠爱。 明熹宗在驾崩之前,单独将其弟弟崇祯喊到寝宫之中,“若我死后,你定要尽全力保护好嫂嫂张嫣,宫中人心险恶,唯独

  • 太监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太监

    太监在夏朝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但是挥刀自宫的第一人到春秋时期才出现。这人便是齐桓公的宠臣,中国第一位名留史册的大太监:竖刁。公元前 643 年的 11 月,齐国的王宫中发生了骇人的一幕,无数尸虫从国君齐桓公居住宫殿的窗户爬了出来。两个月前,春秋首霸齐桓公在饥饿的折磨下,以袖遮面,以一种近乎难堪、耻

  • 清朝为什么没有把朝鲜半岛纳入版图?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朝鲜半岛,版图

    在大清帝国的版图中,我们并未看到朝鲜,那么,为什么满清没有将朝鲜半岛纳入版图呢? 原因有二: 首先,是统治者觉得没有必要; 其次,是皇帝没有余力对付朝鲜。 在距今六百多年里,朝鲜在明清两代都是作为中国统一王朝的附属国而存在的。但在明清之前的元朝,中国人曾经统治朝鲜半岛,使朝鲜真正纳入中国

  • 汉武帝多次远征,为什么也没能彻底消灭匈奴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武帝,消灭匈奴人

    因为汉武帝压根就没想过要灭匈奴。 首先从情理上说,汉武帝北伐匈奴的原因是匈奴频频侵扰汉朝边境,以至对汉朝乃至汉武帝本人构成威胁。为了消除威胁,汉武帝便选择了北伐。显然后来“漠南无王庭”,威胁解除,目的达到了,就收手呗。 然后从道理上来说,“灭匈奴&rdqu

  • 与3000个男子发生关系的余美颜,究竟是这样炼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余美颜

    年轻漂亮迷人的余美颜,是许多男人心中的女神,想娶余美颜的人,就能排成一条长队了,可余美颜最后为何会成为浪荡女子,一代才女也会被世俗拉进色欲的深渊。 余美颜本以为自己此生就要稳定了,丈夫跟自己一拍即合,可婆婆的刁难和丈夫远走,让余美颜终究伤透了心,愤怒之余就离家出走去了广州,但是当时广州正在抓可

  • 五千年文明史对于中国来说是好是坏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五千年文明史

    好坏得辩证地说,但肯定好的居多,至少五千年的历史是中国现代化的基础,不经历原始,奴隶,封建社会,要一步跳到当今社会的发展程度是不可能的。虽然历史沉淀良莠不齐,但我们提倡也基本能做到批判继承,将好的化为己用,即古为今用,至少历史的借鉴作用是影响重大的,更勿论古代劳动人民留传下来的生产技艺及结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