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39年,现实版林黛玉,孙凤竹拖着肺病嫁给张兆和的弟弟张宗和,24岁吐血而亡

1939年,现实版林黛玉,孙凤竹拖着肺病嫁给张兆和的弟弟张宗和,24岁吐血而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671 更新时间:2023/12/9 9:32:21

1939年,孙凤竹拖着肺病,嫁给富家少爷张宗和。

洞房花烛夜,她就吐了血,忍不住哭道:

“这是不好的兆头啊!”

张宗和连忙安慰妻子:

“见红是喜事。”

可是,他心中隐约觉得不祥,预感到了什么。

01

叶圣陶曾说:

“九如巷张家四姐妹,谁娶了都会幸福一辈子!”

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个个都拥有传奇的爱情故事。

而她们的弟弟张宗和,也有一段缠绵悱恻的生死虐恋!

1936年,22岁的张宗和从清华大学毕业,跟着四姐去青岛度假。

四姐是个曲迷,一下船就带着弟弟直奔昆曲曲会。

一个留着短发、脂粉不施,看起来像个中学生模样的女孩,闯入了姐弟俩的眼帘。

四姐悄悄对张宗和说:

“这姑娘唱的不错,人虽不十分漂亮,却很迷人。”

张宗和红着脸,点了点头。

这姑娘就是16岁的孙凤竹,她如一朵出水芙蓉,令张宗和心中泛起涟漪。

孙凤竹大方、活泼、热情,总是以东道主的身份,陪张家姐弟四处游玩。

她教他们游泳,还请他们来家里吃饭。

张宗和喝不了酒,她便在他的玻璃杯中,倒上很多汽水、一点儿啤酒。

旁人看了都笑:

“凤竹,你为什么这么帮他忙?”

孙凤竹吐吐舌头,不理他们。

之后的一个月,孙凤竹和张宗和见了十几次面,一起去看电影、吃小馆子,在海边散步……

02

就在两人情意渐浓的时候,张宗和的父亲催儿子去苏州教书。

那天天刚亮,孙凤竹就来给张宗和送行。

张宗和站在船沿上,孙凤竹站在岸上,两人拉着一根紫色的纸带,你望着我,我望着你。

然后,船开远了,纸带断了。

张宗和这才带着十分喜悦、三分惆怅的心情进了舱。

经过上海,他买了一盒三花牌胭脂寄给孙凤竹,又给她写一封又一封长信。

一天,孙凤竹的母亲看到信,忍不住笑道:

“张宗和真是没事做,尽说些没要紧的废话,五分邮票白花了。”

老太太哪里知道,这就是恋爱的乐趣啊!

1937年,四姐禀明父亲,便跑去青岛给弟弟提亲。

张家是妥妥的名门望族,孙家爽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

不过,四姐回来后,稍微有点担心:

“凤竹得了肺病,不过看起来并不严重的样子。”

张宗和不以为然,一边教书,一边等待着婚期的降临。

正在这时,抗日战争爆发!

张家离开苏州,前往武汉避难;孙家则离开青岛,前往广州避难。

于是,婚事便耽搁了。

直到1938年7月底,孙父从广州前往汉口,两家长辈见面后,以连登3天报的形式,宣布张宗和与孙凤竹正式订婚。

订婚后,张宗和常常伏在蓝桌布上写情书,或者跑去小山里,偷偷读未婚妻的来信、看她的照片。

渐渐地,他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念头:

“去广州看她!”

03

一个月后,张宗和请了假,不顾兵荒马乱跑去广州。

孙凤竹一见到他,就扑到他身上来!

张宗和有点窘,又有点甜蜜。

这是青岛一别后,时隔两年的重逢。

此时,孙家受战争之苦,家境一落千丈

孙父去成都找工作,孙母得了 子 宫 癌。

孙家大哥天天抽鸦片,二哥又在外地未回。

因此,家里连个赚钱的人都没有,积蓄早就花光了,只能靠典当度日。

而孙凤竹肺病更严重了,饭也吃不下,瘦了很多。

对此,孙母心中不安,试探准女婿说:

“宗和,你为什么偏要娶这么一个棺材瓤子?”

张宗和回答道:

“初次见面,我就认定凤竹了!”

这对小情侣,常常并肩站在露台上喁喁私语,一天到晚有着说不完的话。

而日寇的飞机就在头上飞过,炸弹在附近爆炸。

不久,惠州、博罗失守,广州的人都准备逃难。

张宗和决定带孙凤竹走,这样两人都能定下心来。

分别之时,孙母拉着女儿的手,放声大哭。

她知道,这一别就是永别了!

“女儿,你从来没有离开我上过路,我怕你不会照应自己,宗和也是个小孩子……”

孙凤竹哭得死去活来,张宗和在旁看着,心中惨然:

“这世上居然会有比小说中所写的还要不幸的事!正是此情此景,此时此刻!国之不存,何以为家?”

出发之前,张宗和去当铺赎回孙凤竹的冬衣,钱不够,只好把订婚戒指变卖。

在金子店,店伙计把戒指一剪两段!

两人心里都非常难受,也隐约感到不祥。

04

之后,张宗和带着孙凤竹颠沛流离,经广州、柳州、贵阳、重庆,最终抵达云南。

在贵阳的时候,孙凤竹吐血了。

张宗和跑遍各大药房,却买不到止血的药。

他感到穷途末路,直想哭!

而孙凤竹一天要哭四五场,她形容自己像一个气球:

我就像一个新年时候小孩玩的气球,里面装着一包苦水,只要稍微碰它一下,苦水就流出来了。

到了重庆的时候,张宗和收到岳父病逝的噩耗。

他不敢告诉孙凤竹,骗她说岳父去庙中养病去了。

孙凤竹便给父亲写信:

“真是!爸爸,你一个人住在庙里,即使不病,这情景也很凄凉了,何况又有病呢!我也是病着,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想你,流着泪我的爸爸不是寻常的父亲,只是没想到,我们一家的命运,竟走到这一步!”

然而,她不知道,这封信是永远寄不出去了。

到了昆明,张宗和决定正式迎娶孙凤竹。

一些朋友偷偷劝他:

孙小姐有病,结婚对她不利,对你也不利何必娶一个病秧子呢?”

张宗和却坚定地说:

“凤竹的父亲已死,她是个无家可归的人,身体不好,不能升学,又不能做事。我必须娶她,否则她会落得个无依无靠的下场!”

1939年2月5日,张宗和与孙凤竹在蒋梦麟的家里结婚。

当时请了五桌客,大半是清华师友,出席的人有杨振声、梅贻琦、朱自清等人。

张宗和的三姐、四姐都在,孙家没有一人前来参加,孙凤竹非常伤心。

05

当天晚上,张宗和吹笛子,一直闹到十二点之后,客人才尽欢而散。

然而,洞房花烛夜,孙凤竹再次吐血。

她忍不住哭了:

“这是不好的兆头啊……”

张宗和心惊不已,却勉强宽慰妻子:

“见红是喜事。”

可是,他心中忐忑不安,心中不好的预感更甚:

“为什么刚结婚就吐血呢?”

婚后,张宗和为了妻子着想,将她送去三姐、四姐那养病,自己孤身一人去宣威教书。

孙凤竹整天想念丈夫,写信道:

“你不知道一个人在家是多么寂寞啊。”

加上身体不好,她心情抑郁,脾气变坏。

好不容易夫妻团聚,她总是故意闹别扭、撒娇,常常说“偏不”“一定”“一生”“一辈子”“从此”等一类太绝对的话。

而她跟丈夫吵嘴的原因,只是因为丈夫不在她旁边,她一个人太寂寞了的缘故。

面对妻子的无理取闹,张宗和总是耐着性子哄她。

有一段时间,几乎天天吵,张宗和便记在日记里:

夜间凤竹醒来要喝水,我起迟了一点,她便生气了,自己起来倒,又把水泼在红绸被面上,她更生气。一个人穿穿衣裳起来,坐在小床上。

晚上九点前回家,凤竹已睡了,假装睡着,留张条子叫我封火,并且留有热水给我洗脚。太太总是体贴的,若是她没有病,她一定会好好服侍我的。

夜醒,凤竹哭着说脚冷。她说她所以常常和我吵,就是希望我多多在家里和她谈天。

张宗和日记里的妻子,俨然是林黛玉转世,又矫情,又惹人怜爱。

不过,孙凤竹看了日记,噘嘴道:

“我不要看你的日记,日记上尽记吵架,没有一点好的。”

06

一次,孙凤竹大病一场后,告诉丈夫:

“我只要我再活十年,为了我的丈夫活十年,我就满足了。”

这年年底,她有了身孕。

她不顾丈夫反对,坚持生下来:

“就算拼了我的命,也要留下一个孩子!”

1940年7月8日,孙凤竹生下女儿张以靖。

母女平安,张宗和松了一口气。

孙凤竹开心极了,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一大早就起来,煮奶、煮奶瓶、喂奶、加炭、换尿布。

这些事情似乎永远做不完似的,连半夜里都要炖奶、喂娃娃、换尿片。

为了孩子,孙凤竹更消瘦了,却甘之如饴。

一天,夫妻俩抱着女儿上街,许多乡下人围拢来看,赞不绝口:

“这个娃娃真白呢,真俏呢!”

孙凤竹听了,大为高兴。

偶尔,身体好一点,她兴之所至,还会跟丈夫对唱《折柳阳关》《受吐》等。

1942年,汪曾祺就记下了张宗和夫妇,参加晚翠园曲会的一幕:

“给大家吹笛子的是张宗和,几乎所有人唱的时候笛子都由他包了。他笛风圆满,唱起来很舒服。

夫人孙凤竹也善唱曲,常唱的是折柳阳关,唱得很宛转。

‘叫他关河到处休离剑,驿路逢人数寄书,闻之使人欲涕。

她身弱多病,不常唱。

张宗和温尔雅,孙凤竹风致楚楚,有时在晚翠园并肩散步,让人想起‘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

他们有一个女儿,美得像一块玉。”

可见,在外人眼中,这对夫妻是多么般配,一家三口是多么幸福!

07

因为战时通货膨胀,物价也越来越高。

渐渐地,张宗和教书的工资已经养不活一家三口了。

孙凤竹便去图书馆工作,以补贴家用,可还是入不敷出。

深思熟虑后,张宗和带着妻女回到了合肥张老圩老家。

由于一路上奔波劳累,他刚到家就病了。

这一病,就是一个多月。

期间,孙凤竹无微不至地照顾丈夫,应酬着来往不绝的长辈。

张宗和因为生病心情烦躁,动不动就发脾气。

孙凤竹这时不跟他吵了,常常偷偷躲起来哭。

一天,有人替他们夫妻去山上求签。

孙凤竹的是支下下签:

病患时时命蹇哀,何需打瓜宫攒龟。

直叫重见一杨复,始可求神见佛持。

孙凤竹看了,倒也不难过,反而说:

“真灵!说得一点没错!”

两个月后,张宗和恢复了,孙凤竹却累病了!

08

1944年5月11日,亲戚请张宗和去吃饭。

中午时分,张宗和把女儿哄睡了,夹了一本《史记》,准备出门。

躺在床上的孙凤竹,突然叫住丈夫:

“还早,你陪我睡个中觉吧。”

张宗和便坐在床边,和妻子腻了一阵,说了几句话。

之后,他去到亲戚家,跟人天南地北地聊天,心情大好,喝了一杯酒。

不过,心里时时挂念着妻子:

“一下午没有回家了,也许凤竹又要生气了。”

正在酒酣耳热之际,佣人慌慌张张地跑来,说:

“少奶奶吐血了!”

张宗和听了,一歪一歪地沿着壕沟走回家。

他心里并不着急,因为妻子以前也吐血,吐几口也就好了。

然而,当他回到家,却看见妻子躺在凉床上,脸色煞白,眼睛直直地发愣,一点光也没有!

张宗和一下子酒醒了,慌得一会拉拉她的手,一会摸摸她的下巴。

这时,佣人抹着眼泪,低声对张宗和说:

“给少奶奶做寿衣吧。”

这年,孙凤竹24岁,嫁到张家不过5年光景!

她曾经许愿说:

“我只要我再活十年,为了我的丈夫活十年,我就满足了。”

可怜,她到底没有能够活到十年!

09

妻子去世后,张宗和常常点一支香入梦,希望看见妻子来。

一天上午,他躺在妻子睡过的凉床上。

恍惚间,他看见妻子站在玻璃门口,在太阳底下,穿一件绿衣裳,笑眯眯的……

在梦里,张宗和泪流满面。

五个月后,他开始动笔,写悼念亡妻的回忆录《秋灯忆语》。

每天下课后,在水声风声雨声中的灯下,追述过去的事。

张宗和从青岛之行,两人相识、相知、相恋、结婚生子,一直写到最后送妻子下葬的种种。

写完后,他想象着妻子的反应。

她一定会嗔怪道:

“倒头的张宗和,尽写些丑事,好的他全不说。”

后来,张宗和将这本书稿,用草粉纸简印,赠送亲友。

时人评价道:

《秋灯忆语》以质朴蕴藉的笔调,记叙了在那个颠沛流离的战乱时代,一对年轻人相爱偕行、相濡以沫,却天人永隔的凄美故事,真如秋雨青灯,娓娓竟夜,堪与巴金的《寒夜》相比。

10

1947年,张宗和再婚,娶了表妹刘文思,两人白头偕老。

刘文思温柔善良,曾主动提出为孙凤竹的遗像拜祭,也对张以靖视若己出。

可以说,这是一个无可挑剔的好女人。

只是,张宗和仍然时不时想起孙凤竹。

晚年的时候,他还在为孙凤竹写诗:

三十五年一梦烟,依然故态展眼前。

清脆歌声犹在耳,缠绵病榻欲升天。

娇女二儿均已大,老夫终夜不成眠。

地下相逢应不识,风姿怎得似当年。

诚然,刘文思各方面都无可指摘。

但是,张宗和终究有些意难平。

正如《红楼梦》里的那段话:

空对着

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

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

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

到底意难平

1973年,张宗和重游昆明,特意去看了以前和孙凤竹住过的老房子。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977年5月15日,张宗和去世,享年63岁。

这就是张宗和与孙凤竹的虐恋故事。

孙凤竹就像林黛玉,早年父母双亡,生着肺病。

她敏感、没有安全感,爱哭爱闹爱发脾气。

她跟林黛玉一样都是薄命人,慧极必伤情深不寿,令人唏嘘不已!

好在,孙凤竹短暂的24年人生中,遇到了愿意哄她爱她宠她的“宝哥哥”张宗和。

也许,她也是幸运的吧!

标签: 孙凤竹张兆和林黛玉张宗和

更多文章

  • 古代高中状元就会被选为驸马?别做梦了,865位状元只出了1位驸马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高中状元,驸马

    某些古装剧里会出现这么一个情节:考上状元的人能当驸马娶公主。科考中了状元后,都会被皇帝封个不小的官,历练几年再逐步提拔。 状元的起点高,升职速度快,仕途一片光明,要是再当上驸马,那在朝中的势力,将无人能及。 可实际上,中状元当驸马只是做梦而已,古代状元娶公主的概率,甚至小到几百年只有一个。

  • 李鸿章死后为他的子孙留下4000万两白银的巨额遗产,可是他的孙子李子嘉最后沦为乞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鸿章,巨额遗产,李子嘉,乞丐

    李鸿章死后为他的子孙留下巨额遗产,光白银就高达4000万两,可他的孙子李子嘉,却成了乞丐,最后病死无人收尸,那么多钱花哪去了? 历史上对李鸿章的评价一直褒贬不一,他虽然在政界建立了丰功伟业,但他却不是一个清官。 因为他太有钱了。 李鸿章死后留给后人的家产,光白银就多达4000万两,按照现代

  • 历史上和亲都是用“假公主”,而清朝却用货真价实的皇家女子,为什么清朝不能偷偷换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假公主,和亲,皇家女子

    历史上和亲都在用“假公主”,不是宗室旁支就是宫廷婢女,可唯独清朝是个例外,全都是货真价实的皇家女子,为什么唯独清朝不能偷偷换人呢? “和亲”这一现象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史料中就频繁出现,但是,那个时候的性质似乎有些不同,主要是用来巩固与周

  • 古代人行军打仗之前,都要占星问卜看吉凶如何,那么古人推崇的占星术到底准不准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行军打仗,占星问卜,占星术

    在古代历史上,占星问卜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上至军国大事,下至百姓福祉,概莫能外,行事之前都要算一算,问问天意如何。 行军打仗也是如此,别看随军的占星师没什么实权,但是,却能决定三军的坐卧起行、攻防进退。 不仅如此,按照《淮南子·兵略》中的记载,在古代想要

  • 台湾夺嫡案:蒋纬国受兵变牵连,后丢掉兵权,晚年自述被人阴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台湾夺嫡案,蒋纬国

    提起蒋氏一族,那不少人都会想到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蒋介石,除了蒋介石外不少人也知道作为蒋介石接班人的蒋经国。 蒋经国作为蒋介石的长子,在蒋介石逝世后成功顶替其位,当上了“总统”,但很多对蒋介石的另一子不熟悉,要知道蒋介石的这个儿子不仅曾在地位紧逼甚至超越蒋经国,

  • 古代寡妇如何排遣寂寞?女人就应该守活寡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寡妇,守活寡

    我国古代一直遵循着夫死从子的规矩,甚至还有少数民族恪守夫死从叔的习俗。但是最特殊的情况就是年轻的寡妇根本还未生育,可谓是无依无靠了。在很多史料记载中,很多寡妇的年龄都小于30岁。而这种年龄的女性生理和心理都是非常需要男性的陪伴,但是在封建社会却不准她们再嫁或者做出不轨之事,这样无疑是对人性的折磨

  • 宋朝是如何没落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

    公元1126年,宋高宗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登基,建立南宋享国152年。那么南宋赵构把国家又推向了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北宋时的国土280万平方公里到了南宋只有200万,那个80万土地又去了哪里? 众所周知,宋朝是个重文轻武的时代,出了一大批文坛能人,范仲淹、王安石、李清照、陆游等一大批文人墨客。赵构

  • 崇祯皇帝继承哥哥明熹宗皇位后,是如何处理21岁的皇嫂张嫣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嫣,崇祯皇帝,明熹宗

    崇祯继承哥哥皇位后,是如何处理21岁的皇嫂呢,崇祯皇帝的这位皇嫂可不简单,这位女子名叫张嫣,人如其名,张嫣长得十分漂亮,娇滴滴的人儿,也正是因为这样,明熹宗对她是极其的宠爱。 明熹宗在驾崩之前,单独将其弟弟崇祯喊到寝宫之中,“若我死后,你定要尽全力保护好嫂嫂张嫣,宫中人心险恶,唯独

  • 太监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太监

    太监在夏朝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但是挥刀自宫的第一人到春秋时期才出现。这人便是齐桓公的宠臣,中国第一位名留史册的大太监:竖刁。公元前 643 年的 11 月,齐国的王宫中发生了骇人的一幕,无数尸虫从国君齐桓公居住宫殿的窗户爬了出来。两个月前,春秋首霸齐桓公在饥饿的折磨下,以袖遮面,以一种近乎难堪、耻

  • 清朝为什么没有把朝鲜半岛纳入版图?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朝鲜半岛,版图

    在大清帝国的版图中,我们并未看到朝鲜,那么,为什么满清没有将朝鲜半岛纳入版图呢? 原因有二: 首先,是统治者觉得没有必要; 其次,是皇帝没有余力对付朝鲜。 在距今六百多年里,朝鲜在明清两代都是作为中国统一王朝的附属国而存在的。但在明清之前的元朝,中国人曾经统治朝鲜半岛,使朝鲜真正纳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