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年间,康熙帝苦寻几十年朱元璋后裔,却怎么也找不到,雍正帝找到后,却发现朱元璋后裔竟然已经是八旗子弟。
康熙在位期间,为了统治的合法性,就想找一位朱元璋的后裔,承袭爵位,承认清朝统治延续明朝,做给天下人看。可惜清朝入关后,杀了大量的明朝后裔,再加上李自成杀的,朱元璋的子孙已经遗留不多了。
而即使最后剩下的这些,也隐姓埋名,潜藏在民间。康熙帝找了几十年,没找到一个正牌的,冒牌货倒是很多。后来雍正帝即位以后,派了很多人到民间查访。
果然只用了一年就有了结果,访得直隶正定府知府朱之琏。明朝崇祯年间,朱之琏的祖父朱彝某是蓟辽总督洪承畴军中的监军,松锦之战后,洪承畴投降清朝,朱彝某和他的两个儿子皆成了清军的俘虏,为了活命,不得已投降清朝,加入了汉军旗镶白旗,已经成为了一位旗人。
朱之琏出生于清朝康熙时期,康熙三十一年,朱之琏凭真才实学考中进士,授亳州知州,朱之琏勤勤恳恳,造福一方,升任正定知府。
朱之琏是八旗子弟又是清朝官员,自然听话,雍正立刻派人把他接来京城,加封朱之琏为一等侯,世袭,列五等之班,世世代代负责明陵的祭祀及管理事宜,其族内人丁也由镶白旗全部转入正白旗。
不过他有祭祀明陵之命,但是清廷规定不服明服,不行明朔,不用明礼。每年春秋二祭,都有必须“呈明前往”,其实只相当于一个守墓人的身份,每年支俸银610两,俸米305石,爵位并不高。
乾隆十四年(1749年),赠一等延恩侯,世袭。他的子孙一直传承到清朝灭亡,第十二代一等延恩侯朱煜勋还在溥仪的流浪小朝廷里出没,自认是大清忠臣。
到了袁世凯称帝时(1915年),还曾召见朱煜勋,并且邀请其参加揖让皇位之礼,可没想到,这件事被朱煜勲一口回绝,严肃说到:我忠于大清,不干反清复明的勾当!
更具有戏剧性的是,后来溥仪还专门召见了他,两代皇室后裔坐在一起,倒像是难兄难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