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0岁当皇后,2次被废,后因祸得福,靖康之难仅她一人逃过一劫?

20岁当皇后,2次被废,后因祸得福,靖康之难仅她一人逃过一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416 更新时间:2023/12/31 12:30:01

孟氏全名是孟婵,名州平赫(今河北永年县)人。父孟彦弼,并不是赫赫有名,可是她的爷爷孟元却曾官至眉州(今四川乐山)防御力使兼军马都候。1092年,她16岁,因为出生名门世家,性情温柔贤能,因而被太皇太后高氏和向太后看好,觉得她是母仪天下的适合候选人,因此册封她为宋哲宗后。

元祐七年(1092年),赵煦已到了大婚和亲政的年龄,高太皇太后和向太后于是下令在百余名世家少女中选秀。经过认真挑选,与赵煦同岁的孟氏,由于生得静,端雅贤淑,而且出身名门,同时被两位太后看上。

两位太后亲自教她妇道礼仪,甚至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亲自言传身教。孟氏也是冰雪聪明,一学就会,不久宫中繁琐的礼仪,就都做得娴熟自如,优雅有度,于是这两个太后都决定立她为后,可是这件事情却没有得到新郎官的认同。

新郎官不是别人,正是宋哲宗,是北宋皇帝神宗的儿子。神宗死后,他继位为帝,由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

所以,此时在朝堂上掌权的并不是宋哲宗,而是高太后,婚姻大事哪里容得宋哲宗说一个不字!于是这桩包办婚姻就这样在新郎反对、新娘不知的情况下定下来了。

本来就对高太后掌权不满,现在连婚姻也来干涉,宋哲宗是恨屋及乌,还没有见面就已经开始对孟氏不满了,可是高太后已经发话了,这皇后是不娶也得娶啊。

本来就不喜欢皇后的宋哲宗,越来越疏离了皇后,但是也没到结仇的地步。直到元祐七年(1092年)十一月,赵煦前往南郊祀天,大文豪苏轼担任卤簿使。突然在前行的路上,出现了十余辆红伞青盖的牛车(宋时宫人乘坐牛车),面对皇上的仪仗,也不回避。

苏轼派御营巡检使上前查问,这一查不要紧,苏轼也吓出了一身冷汗,原来是皇后和高太后的女儿魏国大长公主。若是一般的百姓,苏轼定会给她定一个欺君罔上的罪名,即使不杀头流放也是免不了的。

可是,这是皇后,清官还难断家务事呢,这两口子的事情,苏轼他一个外臣也掺合不起啊,两边谁也得罪不起,还是乖乖地汇报了事。于是,苏轼向哲宗汇报了此事。赵煦觉得憋气,还说皇后贤德呐,连皇家的规矩都不懂。

与皇帝争道,皇后和大长公主也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赵煦越想越气愤,当即就命苏轼在车中草拟了一道急就奏疏,快马牒呈给高太后。虽然高太后第二天便下诏整肃仪卫,但是这样一个裂痕还是留在了夫妻二人之间:你不就是有高太后宠爱吗?就敢不给我堂堂一朝真命天子九五之尊让路?

那边的皇后就想了:不就是没有及时给你让路吗,就算你不宠爱我,我好歹也是名义上的皇后啊,在宫里你不宠幸也就罢了,到了皇宫外面这点面子也不留给我?

谁知还有更加不幸的事情等待着这位婚不逢时的皇后,那就是宋哲宗一纸诏书彻底结束了这段不逢时的婚姻。

事情的始末是这样的。绍圣三年(1096年)九月间,不到三岁的福庆公主突然得病,孟氏病急乱投医。一向对孟氏不满的刘贵妃终于抓住机会置孟氏于死地。

对哲宗大吹枕头风,添油加醋,捕风捉影,赵煦听到这些挑拨之言后,不禁触动心病,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勃然大怒。于是宋哲宗拿出皇帝的威严,下令入内押班梁从政、勾当御药院苏圭,到皇城司立案审查。

于是孟皇后的养母燕氏、尼姑法端与供奉宦官王坚等三十余人被逮捕。赵煦命侍御史董敦逸复审。董敦逸见宦官、宫女们一个个遍体鳞伤、血肉模糊的样子,就知道这是屈打成招。

可是真相却又没有那么容易在短时间内查明,也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孟皇后的黑或者白,董敦逸疑惑满腹,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下笔。

宰辅等人见他犹豫,就向他施加压力,甚至威胁恫吓。董敦逸权衡利害,立场发生了动摇,只求明哲保身,遂将原案(伪造的供词)奏呈皇上。哲宗赵煦于是立即下诏,废去孟后。

宋朝的历史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就是皇后被废之后,直接就是被废为道姑,不知道这是帝王们的什么用意,是让已经被自己所废的皇后在出家的时候有时间为自己念经来祈祷自己长命百岁吗?不管这用意是什么,随着这一纸诏书,两个人的婚姻结束了。

标签: 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王子婴的父亲是谁?是胡亥还是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王子婴,秦朝,历史解密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始皇帝嬴政灭六国而天下一统,此后开始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历史。秦始皇的伟大无需置疑,但可惜的是他所建立的伟大帝国,却只传了两代就灭亡了。许多人理所当然的认为秦朝亡于秦二世胡亥之手。的确是他将秦暴政推到极致,使得天下民心背向,群起而攻之。但真正的亡国之君,却是史料记载甚

  • 蒙古族为什么能建立元朝?元朝建立的客观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元朝,历史解密

    一、中原王朝封建社会由盛转衰得天地之恩惠,自然之精华而形成、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农耕文明,使得中原地区开文明风气之先,社会发展迅速,尤其是从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战国时代开始,到 公元7世纪中叶的盛唐时期,中原地区虽饱经战乱之苦,但从宏观上观察,封建社会的蓬勃发展始终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主旋律。但是与此形成鲜明

  • 李世民为何不杀武则天?因此人一席话,既救了武后命又保了李唐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唐朝是个人才济济的时代,三教九流皆有不凡的能人出现。唐朝在古代是较开明的,万邦来贺便是最好的佐证。唐朝出了许多传奇的人物,诸如李靖、袁天罡、李淳风等。关于他们的神奇传说可谓多如牛毛,比如由李淳风和袁天罡共同完成的著作《推背图》,预言之准堪称罕见。武则天影视形象(图)由于这袁天罡与李淳风预言之准,故而

  • 春秋战国时代游泳厉害的人,在水里能长时间潜水,还能杀掉蛟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自西周建国以来中国就是农耕文明国家,由于具有辽阔的高原、盆地和平原,部族与部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大多是通过车战、马战进行,中国之陆军自古以来就在战争中占据决定作用。而中国的水军力量则自两千年来就发展相对缓慢,甚至到近代以来竟被东边的邻国打得全军覆没。但中国人并非没有水军,在上古时代黄帝与九夷之间

  • 皇帝龙袍的价值 清朝皇帝的龙袍值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皇帝穿的衣服,大家估计都在疑惑到底这一套下来价值多少?作为万人之上一下之下的九五之尊身价不菲,因此穿的用得都是顶级的奢华。据史料记载,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服饰制度最为繁缛的一个朝代。然而最具有代表性的还是皇帝的服饰。 清代皇帝的服装基本上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和便服几大类。我们现在在影视剧

  • 60年代晚期美国加州北部一个恐怖凶手——黄道十二宫杀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美国,十二星座,历史解密

    黄道十二宫本指的是天上的十二星座,但在60年代晚期美国加州北部却是一个让你恐怖的杀手名称。黄道十二宫杀手属于杀手中的“堕天使”,亦称“上帝之手”或“恶魔之子”。在其活跃期间,十二宫曾宣称自己犯下过37桩杀人案件,但被警方确定只有7桩。不过真正让世人记住这名杀人者,却不是这些杀人数字,而是他的狂妄以及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兵作家:谢冰莹的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谢冰莹,近代,历史解密

    谢冰莹(1906年9月5日-2000年1月5日),原名谢鸣岗,字凤宝,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铎山镇(今属冷水江市),1921年开始发表作品。在谢婉莹、苏雪林、冯沅君等"五四"时期崛起的女作家中,她是小妹妹。而在这些作家中,她的人生和创作道路是最壮美、最坎坷的一位,也是和中国的命运连得最紧密的一位。她是中

  • 苏定方和李靖什么关系?他为什么能进凌烟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苏定方,唐朝,历史解密

    苏烈公元592年出生,卒于公元667年,字定方,他一直以字行走于天下。现今河北武邑县人(又是小编的老乡,与有荣焉呀!)。隋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苏烈原本是雍州豪族苏邕的儿子,和当时的李靖有一点沾亲带故的亲戚关系,小时候被李靖发现他是一个练武天才,就带到身边悉心调教。据说他从十二岁的时候就开始前往大隋各

  • 志怪小说简介 该小说的内容分类及发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南北朝,志怪小说,历史解密

    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与当时社会宗教迷信和玄学风气以及佛教的传播有直接的关系。虽然很多志怪小说中表现了宗教迷信思想,但也保存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内容分类志怪小说的内容很庞杂,大致可分为三类,炫耀地理博物的琐闻如托名东

  • 清廷为什么能打败百万人的太平军,为什么打不过几万人的八国联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太平军,清朝,历史解密

    八国联军的人数,确实并不是很多,最多的时候,也不过3万人。相对于太平天国的上百万人,区区3万人,而且远道而来,确实应该不算什么。但问题是,太平天国撼动不了北京城,八国联军却把慈禧撵到仓皇出逃,远远地躲到了西安,这是怎么回事呢?我觉得主要有这几个原因:第一,八国联军入侵,是清朝军队最弱的时候。清朝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