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蒙古族为什么能建立元朝?元朝建立的客观条件

蒙古族为什么能建立元朝?元朝建立的客观条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416 更新时间:2023/12/30 6:20:40

一、中原王朝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得天地之恩惠,自然之精华而形成、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农耕文明,使得中原地区开文明风气之先,社会发展迅速,尤其是从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战国时代开始,到 公元7世纪中叶的盛唐时期,中原地区虽饱经战乱之苦,但从宏观上观察,封建社会的蓬勃发展始终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主旋律。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由于北 方草原地区隆冬苦寒和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等一系列消极因素,导致北方民族在文明门槛面前蹒跚了漫长岁月,游牧社会发展步履维艰,呈“螺旋”式的缓慢进步之 态势。蒙古人之前,匈奴、突厥和回纥等游牧民族都曾“控弦百万”,强盛至极,但是天不作美,他们强盛的时代,却也是中原王朝封建社会蒸蒸日上的时代。因 此,这个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可能性不大。他们都和中原王朝作过一番较量之后都甘拜下风,结果是或融入中原汉民族中,或远走西域。

一般认为,汉武帝之前,汉朝政府对匈奴的和亲关系是迫于匈奴的军事胁迫。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说,在强大的匈奴政权面前,西汉王朝此时是一个 弱不禁风、苟且偷生的国家,是值得商榷的。由于秦末农民战争和继而发生的楚汉战争,刚刚建立的西汉王朝,与其前的秦朝相比,确实是积贫积弱,满目疮痍。但 是也没有贫弱到被匈奴一击即溃的程度。匈奴人攻太原时,汉高帝能动员三十二万兵力解救,虽赶不上匈奴四十万精骑,但汉朝兵力还是算很强大的。高帝白登被 围,是因为他带领部分人马先到那里,他的三十二万大军却“未尽到”,结果兵力分散,“汉兵中外不得相助”所致。从“使使间厚遗匈奴阏氏”后得以解围后,刘 邦才“与大军合”的记载来看亦是如此。因此,对和亲制度的产生,不能认为汉朝在濒临国家灭亡时为了挽救国家命运的被迫之举,而应是为了羁縻匈奴南下掠夺, 以达到休养生息、恢复国力,最后控制匈奴的缓兵之举和权宜之计。古人说:“汉高祖始纳奉春之计,建和亲之议,岁用絮缯酒食奉之,非惟解兵息民,亦欲渐而臣 之,为羁縻长久之策耳。”这里虽存在一些为保全中原王朝面子而寻找遁词之嫌,但讲的还是很实际。况且在匈奴人心目中,汉朝是强大秦朝的延续,不久前被秦将 蒙恬十万大军追打逃出河套地区的情景,恐怕在匈奴人的脑海里记忆犹新。匈奴有时也许感到自己力量不足而试图联合其他势力攻汉,如南方吴楚反时,匈奴就曾想 乘机“欲与赵合谋入边”。当匈奴好汉缯絮食物时,投降匈奴的中行说提醒单于说:“匈奴人众不能当汉之一郡,然所以强者,以衣食异,无仰于汉也。今单于变俗 好汉物,汉物不过什二,则匈奴尽归于汉矣。”说明匈奴国人对汉朝存有戒备心。当汉朝给匈奴单于写信时“牍以尺一寸”,中行说又“令单于遣汉书以尺二寸牍, 及印封皆令广大长”,刻意表现出与汉朝争强,实反衬出匈奴国人在汉朝面前的卑怯心。总之,在匈奴人心目中汉朝不是一个能轻举妄动的弱国小邦。汉武帝北伐, 更彻底地打碎了匈奴人侵暴中原的美梦。因此,即使武帝之前,汉朝呈弱势时,匈奴人举国南下,入居中原,恐怕不是现实的问题。况且汉朝采取的通关市、和亲等 一系列消极措施在阻挡匈奴人南下方面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6世纪突厥人兴起时,时值北周、北齐争雄中原。从实力上来看,与刚刚步 入国家阶段,蓬勃向上的突厥人相比,这两个分裂王朝不算强盛。尤其是佗钵可汗即位后,突厥“控弦数十万,中国惮之”,并多次挥兵侵入幽州、酒泉等地大肆掠 夺。但终未大规模南下,主要是因为这两个王朝“竭生民之力,供其来往,倾府库之财,弃于沙漠”,满足了突厥人最需要的东西,从而削弱了大规模侵扰中原的动 力。隋唐王朝建立之初,也都受到突厥人不同程度的威胁,但随着国力转盛,隋朝成功地推行了离间计,终于使强大的突厥汗国分裂。唐朝灭掉东突厥汗国和后突厥 汗国后,突厥人退出中国历史舞台。

回纥汗国是在唐朝扶持下建立起来的,盛唐时期唐朝对回纥汗国的政治地位是宗主国。但安史之乱后唐朝 国势转衰,乘唐衰弱,回纥汗国也不是没有产生过大规模南下中原的意图。如宝应元年(762年)代宗刚刚即位后,回纥登里可汗受史朝义的诱惑,误认唐朝无 主,便率众南向,想“收拾”唐朝府库。但安史之乱后,回纥终没有灭掉唐朝而占据中原,我们认为原因如下。

其一,传统的唐回友好关系继续存在,并更趋紧密。

在北方草原建立的游牧国家中,只有回纥汗国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最为密切。不仅回纥汗国的兴起是受唐朝扶持的结果,而且回纥汗国建立后,与唐朝保持着十分密 切的友好关系和从属关系。回纥汗国在北方草原存在的百年间,在相继即位的十五位可汗中共有十一世可汗受唐朝册封(其中除第一代可汗怀仁可汗是在安史之乱以 前被唐册封之外,其余都是在安史之乱后被册封)。回纥助唐平安史之乱后,唐回关系更加亲密。至德三年(758年),唐肃宗把亲生女儿嫁给葛勒可汗。中原王 朝的皇帝把亲生女儿作为和亲公主嫁给周边民族的首领,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继安史之乱后登位的回纥汗国第四代可汗毗伽可汗是一坚决的亲唐派,贞元四年 (788年),唐德宗也将亲女咸安公主嫁给他,将唐回友好关系推至高峰。回纥汗国自第五代可汗忠贞可汗(789年~790年在位)起,国力急趋衰微。回纥 第十代可汗(821年~825年在位)即位后,向唐求亲甚切,唐穆宗妻以妹太和公主(唐宪宗女)。

其二,安史之乱后,唐朝仍是回纥人心目中的强大宗主国。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九月,回纥和吐蕃合兵围泾阳,唐将郭子仪免胄释甲来回纥军营质问:“汝回纥有功于唐(谓助唐平安史之事),唐之报汝亦不薄, 奈何负约,深入吾地,侵逼畿县,弃前功,结冤仇,背恩德而助叛臣,何其愚也!……今吾挺身而来,听汝执我杀之,我之将士必致死与汝战矣。”对此,回纥大帅 合胡禄都督药葛罗回答说:“怀恩欺我(指唐将仆固怀恩叛唐,诱回纥寇唐),言天可汗已晏驾,令公(指郭子仪)捐馆,中国无主,我是以敢与之(指吐蕃)来。 今知天可汗在上都(自贞观四年四夷君长请太宗为天可汗,是后夷人率谓唐朝皇帝为天可汗。上都,长安也),令公复总兵于此,怀恩又为天所杀,我曹岂肯与令公 战乎!”于是与郭子仪为盟,遣其酋长入见唐天子。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九姓胡附回纥者,说登里可汗以中国富饶,今乘丧伐之,可有大利,登里从之, 欲举国入寇。其相顿莫贺达干谏曰:“唐,大国也,无负于我,吾前年侵太原,获羊马数万,可谓大捷,而道远粮乏,比归,士卒多徒行者。今举国深入,万一不 捷,将安归乎!”

标签: 元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为何不杀武则天?因此人一席话,既救了武后命又保了李唐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唐朝是个人才济济的时代,三教九流皆有不凡的能人出现。唐朝在古代是较开明的,万邦来贺便是最好的佐证。唐朝出了许多传奇的人物,诸如李靖、袁天罡、李淳风等。关于他们的神奇传说可谓多如牛毛,比如由李淳风和袁天罡共同完成的著作《推背图》,预言之准堪称罕见。武则天影视形象(图)由于这袁天罡与李淳风预言之准,故而

  • 春秋战国时代游泳厉害的人,在水里能长时间潜水,还能杀掉蛟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自西周建国以来中国就是农耕文明国家,由于具有辽阔的高原、盆地和平原,部族与部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大多是通过车战、马战进行,中国之陆军自古以来就在战争中占据决定作用。而中国的水军力量则自两千年来就发展相对缓慢,甚至到近代以来竟被东边的邻国打得全军覆没。但中国人并非没有水军,在上古时代黄帝与九夷之间

  • 皇帝龙袍的价值 清朝皇帝的龙袍值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皇帝穿的衣服,大家估计都在疑惑到底这一套下来价值多少?作为万人之上一下之下的九五之尊身价不菲,因此穿的用得都是顶级的奢华。据史料记载,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服饰制度最为繁缛的一个朝代。然而最具有代表性的还是皇帝的服饰。 清代皇帝的服装基本上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和便服几大类。我们现在在影视剧

  • 60年代晚期美国加州北部一个恐怖凶手——黄道十二宫杀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美国,十二星座,历史解密

    黄道十二宫本指的是天上的十二星座,但在60年代晚期美国加州北部却是一个让你恐怖的杀手名称。黄道十二宫杀手属于杀手中的“堕天使”,亦称“上帝之手”或“恶魔之子”。在其活跃期间,十二宫曾宣称自己犯下过37桩杀人案件,但被警方确定只有7桩。不过真正让世人记住这名杀人者,却不是这些杀人数字,而是他的狂妄以及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兵作家:谢冰莹的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谢冰莹,近代,历史解密

    谢冰莹(1906年9月5日-2000年1月5日),原名谢鸣岗,字凤宝,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铎山镇(今属冷水江市),1921年开始发表作品。在谢婉莹、苏雪林、冯沅君等"五四"时期崛起的女作家中,她是小妹妹。而在这些作家中,她的人生和创作道路是最壮美、最坎坷的一位,也是和中国的命运连得最紧密的一位。她是中

  • 苏定方和李靖什么关系?他为什么能进凌烟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苏定方,唐朝,历史解密

    苏烈公元592年出生,卒于公元667年,字定方,他一直以字行走于天下。现今河北武邑县人(又是小编的老乡,与有荣焉呀!)。隋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苏烈原本是雍州豪族苏邕的儿子,和当时的李靖有一点沾亲带故的亲戚关系,小时候被李靖发现他是一个练武天才,就带到身边悉心调教。据说他从十二岁的时候就开始前往大隋各

  • 志怪小说简介 该小说的内容分类及发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南北朝,志怪小说,历史解密

    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与当时社会宗教迷信和玄学风气以及佛教的传播有直接的关系。虽然很多志怪小说中表现了宗教迷信思想,但也保存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内容分类志怪小说的内容很庞杂,大致可分为三类,炫耀地理博物的琐闻如托名东

  • 清廷为什么能打败百万人的太平军,为什么打不过几万人的八国联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太平军,清朝,历史解密

    八国联军的人数,确实并不是很多,最多的时候,也不过3万人。相对于太平天国的上百万人,区区3万人,而且远道而来,确实应该不算什么。但问题是,太平天国撼动不了北京城,八国联军却把慈禧撵到仓皇出逃,远远地躲到了西安,这是怎么回事呢?我觉得主要有这几个原因:第一,八国联军入侵,是清朝军队最弱的时候。清朝为什

  • 清朝官员到达什么级别才会配师爷?一般人还真没这种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他们之间有一套极为严密的关系,或者师承,或者以血缘联系。有可能是一个家族,一个地方聚集。“绍兴师爷”就是最典型的代表。这些幕僚并非是印象中那些獐头鼠目的形象。过去幕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对诗词歌赋极为擅长,甚至还有一些懂得科学、治理黄河的本事。而且,幕僚为了传承,也为了把自己本事留下,还会撰写逐级。

  • 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为什么会死在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韩非子,春秋,历史解密

    有了商鞅推行的秦法,秦国才真正有了灵魂,有了横扫六国的可能。战国七雄中法制最完备的,非秦莫属,那么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为何无法立足于秦国,最终身死他国呢?由商鞅到韩非,秦国有个怪现象:秦国因秦法越来越强,但推行秦法之人却大多不得善终。师从儒家,却成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师从当世大儒荀子,与李斯同门。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