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隋炀帝和唐太宗为什么拼了命都要打高句丽?

揭秘:隋炀帝和唐太宗为什么拼了命都要打高句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603 更新时间:2023/12/12 11:55:32

因为高句丽不是高丽,实际这个在唐朝就类似于北宋时候的辽,南宋时候的金,明朝时候的后金。其实就是现在的东北朝鲜韩国一线。

与那些游牧民族不同,高句丽这是一个真的有机会发展成高度明强国的势力,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哪怕伤筋动骨大伤元气,能除了它都是值得的。

在军政态势上,高句丽在辽东的扩张势必会成为华北平原的直接威胁,双方缺乏战略缓冲地带。

更重要的是高句丽的所处位置处于中原朝鞭长莫及之处,但高句丽却能够直接威胁到中原王朝的北部边疆。

民族文化文化方面,作为间杂了汉、夷、夫三者的山地民族,经济生活上渔猎与农业并行,在文化沟通层面与中原文化区别很大。

所以对突厥形成一定压制之后,隋唐王朝便会将战略重心转移到对高句丽的征服。

隋炀帝战略方针非常激进,而他所采取的行动使得双方的矛盾完全激化,但隋王朝倾国之力所发动的远征却最终压垮了隋帝国的国力。

唐太宗在另立太子治之后,意识到必须在自己这一代尽早铲除边境威胁,才能够保证在唐王朝的下一代边疆问题才能够实现缓和,于是在贞观十九年发动了对高句丽的战争,联合新罗瓦解高句丽的实力,之后李治时期才得以在公元655年到公元688年的一系列战争当中最终实现消灭高句丽的战略目的。

东北的地理非常特殊,外部地处偏远,又是苦寒之地,内部四通八达,资源丰富。一旦有一个强大的政权组织起来,南下占据中原几乎是必然的选择(就像日本吞并朝鲜)。和漠北那些始终在打打杀杀的的游牧部落不同,东北是农耕文明,汉化程度更高,更稳定,也更容易入主中原。所以历代朝廷对东北方是高度戒备的。把东北看成中原附近的区域就容易理解了,如果九州之内有人造反也会立刻镇压的。其它边疆方向都没有东北这么特殊。

国际政治素来都是国内政治的延续,不可割裂来看。所以,打高句丽的主因不在国外,而在国内。那么,到底为要打高句丽呢?这就要看当时的时代背景了。

隋炀帝是江南小门阀势力拱出来的皇帝,在关陇集团和山东集团面前实在不占优势。所以,隋炀帝迫切需要军功。换句话说,这是隋炀帝的政治集团的一次赌博。

至于唐太宗的征伐,那时是唐初,陈寅恪先生讲过,唐初奉行关中本位的政策。对高句丽的征伐,正是扩大陇右集团的力量,削弱山东门阀力量的关键一步。所以,这些国际政治行动的背后,其实是精明的政治算计。

当然,做政治决策嘛,只看党派利益不够,也要考虑下其他的得失。

标签: 李世民唐朝唐太宗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金朝不算中国的一个朝代呢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金朝,南宋,历史解密

    唐、宋、元、明、清之所以被视为中国正统王朝,主要是因为它们有着非常明确的继承关系。唐朝虽在五代灭亡,但汉人建立的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统一了中原。宋朝虽然势力相对薄弱,但因其蓬勃的文化和经济发展而受到后人的推崇。北宋毁于金朝,后随南宋占领中原,统治长江。那么金朝和南宋之间的正统王朝是哪一个呢?传

  • 太后为了美艳的小鲜肉,杀掉孙子,把他捧上君王之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文公,宋国,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有一位男子,因为长得俊美,竟然被推起来当国君。他怎么会有这么好的际遇呢?这个美男子,就是宋国的公子鲍,公子鲍是宋成公庶出的儿子。关于他的美,在《左传》上有说:“公子鲍美而艳。”这个“美而艳”我们很熟悉,曾经华父督遇到孔父嘉的妻子时,就说过:美而艳。公子鲍既然生得美而艳,自然成了宋国女人心目

  • 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挺活跃的,为何会走向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国,春秋,历史解密

    宋国是我国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国君姓子,宋国当时的国土在现在河南商丘一带地区,当时宋国的都城是睢阳。宋国领土最大的时候包括河南东北部、安徽北部、山东西南部和江苏西北部。位于北方的晋国和位于南方的楚国争霸的时候,宋国被夹在晋国和楚国之间,战乱多年连续不断。八十年里,宋国经历了四十次以上的战争。公元前54

  • 历史上最强四大军团之一虎贲军有多强?一人能抵夏朝挡50个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虎贲军,夏朝,历史解密

    历史上最强四大军团:虎贲军一人能抵挡50个,岳家军垫底!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关于3000虎贲军战15万匈奴军的故事,相当于是以一抵挡50人,后来,使北匈奴向北撤退数千里,不敢来犯,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历史上最强的十大军队中的第一位。秦军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以及统一后秦朝的军队。秦军是当时强大的铁军,横扫六国

  • 萨满教作为一种民俗现象 在东北上的三个现状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萨满教,历史解密

    萨满教,近存晚期原始多神教的一种,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因为通古斯语称巫师为萨满,故得此称谓。从广义上来说,萨满信仰作为一种民俗现象,曾经广泛分布在世界各个大洲,海地的巫毒术、印尼的扶乩、印第安的图腾崇拜、凯尔特的德鲁伊、鄂伦春的跳神以及佩鲁的迷幻植物使用等等,全都是萨满文化

  • 秦桧除了“莫须有”还说了什么其他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桧,莫须有,历史解密

    说起秦桧,这个在《宋史》中被列入奸臣名录的家伙,很少有中国人不知道的。说起秦桧的“名言”,天下人知道的可能是那句诬陷害死岳飞的“莫须有”。但是,除了“莫须有”,很少有人知道秦桧还有一句真正的“名言”,就是“私史害正道”。千万别看轻了这几个字的“名言”,因为它所牵涉的不仅仅是三几个人的命运,它还对中国

  • 郯国:少昊后裔中的炎族首领就封于炎地,称(Tan)国,属人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郯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商王武丁封其子于炎地(今山东郯城)建立侯国,称炎国。周灭商后,周武王将其封给商王帝乙长子、商纣王的长兄微子启,归附于宋国所辖制,并允许享爵位,子爵。微子启派其裔孙子鸷管理炎地,成为宋国的附属国,后为楚所灭。郯国在西周的资料非常少,仅有两件青铜器令簋和召尊可以透露若干信息。周公东征

  • 万历并非历史上最懒的皇帝,他这是有苦说不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我国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有400多位皇帝。在众多的皇帝中,有些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并受到后人的称赞。有些皇帝无动于衷,受到历史的辱骂。在中国封建的那个时代,皇帝的带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皇帝拥有最大的权力并控制着当朝的大事。说到历史上勤奋的皇帝,大家都清楚是朱元璋皇帝和雍正皇

  • 在辽国时权倾朝野的宰相,却以节俭出了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辽国有个宰相叫张俭,年轻的时候地方官拿他当宝贝一样推荐给了前来游猎的辽圣宗。刚一见面张俭就跟皇帝上奏了三十几件事儿,每一件都说到了辽圣宗的心坎儿里。然后张俭就成了辽圣宗的心腹。张俭步步高升,引起了其他人的眼红。有一个叫吴叔达的大官,一直跟张俭闹矛盾。辽圣宗看不过去,直接把吴叔达贬出京城到了外地当刺史

  • 奴隶:失去人身自由并被他人任意驱使的,为他们做事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奴隶,奴隶制社会,历史解密

    奴隶,通常指失去人身自由并被他人(通常是奴隶主)任意驱使的,为他们做事的人。“奴”和“隶”这两种奴隶名称在先秦时代都已存在,“奴隶”一词却是在汉代之后的著作里才出现的。世界历史上,人们因为战争、犯罪、破产、血统等原因成为奴隶,在成为劳动工具的同时也被当成一种有价值的货物进行赠赐与交易。奴隶可以通过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