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历史上出过多少位太上皇?各个朝代分别有几个?

盘点历史上出过多少位太上皇?各个朝代分别有几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603 更新时间:2023/12/5 21:04:53

太上皇一般是指对现任皇帝,尚在世的父亲的称谓。后来由于各种特殊情况的出现,比如晋惠帝就被自己的叔爷爷篡位,也被称为太上皇。所以,这个称谓变化为,对所有退位皇帝的统称。中国历史上,汉、唐、宋、明、清五个大朝,共出现十二位太上皇,其中汉朝1位,唐朝5位,宋朝4位,明朝1位,清朝1位。

此外还有,魏晋五代十六国6位,西辽1位,西夏1位,还有不被正史承认的若干位。我们详细说说五大朝的十二位太上皇。五大朝十二位太上皇汉朝:刘太公(高祖刘邦之父);唐朝:唐高祖李渊、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唐顺宗李诵、唐昭宗李晔;宋朝: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宋光宗赵惇;明朝:明英宗朱祁镇;清朝:清高宗弘历。十二位太上皇禅位缘由分类天上掉馅饼:刘太公自愿禅位:李旦、赵构、赵昚被逼禅位:李渊、李隆基、李诵、李晔、赵惇、弘历被敌国俘虏:赵佶、朱祁镇各唱各的歌这十二位太上皇,经历各异,我们按分类简单叙述他们的禅位经历。

天上掉馅饼的刘太公刘太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秦始皇曾经追尊秦庄襄王赢楚为太上皇,不能算。刘太公就是一介农夫,历史上连名字都没留下来,如果不是那个不事家业的浪荡子刘邦,造反成功做了皇帝,没人知道沛县有个刘太公。刘邦刚开始称帝的时候,定期去拜见父亲,直到有一天,刘太公一副下人打扮迎接刘邦,把刘邦吓一跳。

这时刘邦才意识到名分是个大问题,在大臣们的建议下,他册封父亲为太上皇。刘太公成了中历史上第一位,没有做过皇帝的平民太上皇。当皇帝是件苦差事历史上只有三位太上皇,是自觉自愿退位的。唐睿宗李旦是武则天的幼子,因为复杂的政治斗争,他意外登基。不过,从他登基的第一天起,他就是个傀儡,甚至过着囚徒般的生活,几年后又被老妈武则天废掉帝位。

李旦的三哥李显复位后,李旦被封安国相王。由于与韦后势力发生激烈冲突,李旦的儿子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拥立李旦第二次登基称帝。不久,因为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姑侄相争,厌倦于政治的李旦,禅位于三子李隆基。长寿皇帝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第一位皇帝,活了81岁,成为仅有的四位超过八十岁的皇帝之一。赵构还创造了一项记录:整整当了二十五年太上皇。赵构一生在金国人的铁蹄下,提心吊胆地生活,活得相当不容易,不光自己唯一的亲儿子被活活吓死,他自己也在颠沛流离中,丧失了生育能力,只好把帝位传给了赵匡胤一系的后裔。宋孝宗赵昚,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可惜他执政期间,经常受到太上皇赵构的掣肘,很多施政不能如愿以偿。

赵构驾崩后,赵昚也已经60岁,再无心力为政,两年后他选择了禅位给儿子赵惇。不过很不幸的是,继位的赵惇是个精神病患者,儿媳李凤娘又是个不孝的恶妇,弄得赵惇几年不去看望父亲,甚至连宋孝宗驾崩,赵惇都没出席葬礼!不得不跟皇位说拜拜其实,历史上大多数太上皇的禅位,是被逼无奈的。被他们下台的有儿子、太监、大臣,还有一位是自己逼自己。被儿子赶下台的两位皇帝都出现在唐朝,一位是玄武门事变中,被李世民逼下台的唐高祖李渊。有人说,玄门事变后,李世民当了一段时期太子,其实那都是假象,李渊那时候就已经被架空,否则绝没有李世民的活路,几个月的太子之路,无非是堵天下人耳目。相对于李渊有点“冤”的是,唐玄宗李隆基下台则是自作自受,大快人心。正是因为他的昏庸,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大唐的锦绣山河差一点就改姓。

马嵬驿事变后,太子李亨与父亲李隆基分道扬镳,在灵武登基称帝,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李亨的行为,本质上跟李世民一样,是政变,但考虑到李隆基的罪过,后人对李亨的行为多有包容。李隆基还算明智,主动给儿子“补办”了合法登基的手续。被太监废掉的两位皇帝也是出现在唐朝。晚唐的太监是一个“新品种”,他们掌握军权,名义上保卫皇帝安全,实则上控制皇帝的生死,弄得李世民的子孙活得像鼹鼠。连生死都被控制了,屁股下面的那张椅子,就是块柴火。力图干掉太监政治的唐顺宗李诵,和性情大变的唐昭宗李晔,被废掉皇位只是分分钟的事。宋光宗赵昚就是那位不给父亲送终的神经病皇帝,因为他的出格行为,惹得天怒人怨,太学生甚至因此游行示威。最后大臣们不得不请示太皇太后,下旨废了他。好玩的是,宋光宗很长一段时期,都不知道自己被废了,知道实情后很生气,很久都不接受儿子的拜见。

清高宗弘历,即乾隆皇帝,他很特殊,是自己逼自己下台,但为何没把他列入自愿禅位哪一类呢?因为他不情愿,是被逼的。原来,他即位之初就放话,自己的德行比不上祖父康熙皇帝,所以自己在位不能超过爷爷的六十一年,假如那时候他还没死,就禅位!其实他说这话太冠冕堂皇,连他自己都不信。乾隆即位的时候已经25岁,六十年后就是85岁,历史上最大岁数的皇帝,也就是梁武帝萧衍,85岁。

他能超过这个寿数的可能性,比给苍蝇做变性手术还难。谁也没料到,乾隆的信口胡诌,竟然成了事实,85岁的他活得还挺结实。怎么办,肯定不能把自己弄驾崩了,也不能不守承诺,于是忍痛禅位,都怪自己当初满嘴跑火车。不过,既然是自己逼自己,那就还有补救手段,名义上禅位了,权力不放。乾隆又以太上皇名义,实际执政四年,直到89岁驾崩。该死的蛮夷历史上有三位皇帝做了敌国的俘虏,并因此丢掉了皇位。

头两位是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靖康之变后,爷俩都成了金国人的俘虏,被强行搬家到冰天雪地的阿城,成了金国人的“侯爷”。不过俩人的待遇不一样,宋徽宗被继位的宋高宗赵构,遥尊为太上皇,宋钦宗则没获得这个待遇,成了废帝。宋徽宗在金国生活情况,说法不一,有的说活得很惨,死得更惨,也有的说他活得很滋润,还生了一堆孩子。但不管怎么说,赵佶是唯一一个客死敌国的太上皇,他死后七年,棺椁才被迎回中原。明英宗朱祁镇的经历,就有点“玄幻”。

他是唯一一位在战场上被俘虏的皇帝,因为误听太监王振的建议,兵败土木堡,被蒙古瓦剌部的俘虏。为了防止蒙古人以明英宗为人质,逼边关守将开门迎敌,大明王朝在于谦等大臣的建议下,迎立朱祁钰为新皇帝,尊朱祁镇为太上皇,绝了蒙古人的念头。蒙古人手上的股票,瞬间变成了废纸,失望之下,他们只好放朱祁镇回国。代宗朱祁钰晚年,爆发了著名的“夺门事件”,被“圈养”多年的朱祁镇,在石亨等人的支持下,发动政变,复位登基,他成了历史上唯一一位复位的太上皇!

标签: 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隋炀帝和唐太宗为什么拼了命都要打高句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唐朝,唐太宗,历史解密

    因为高句丽不是高丽,实际这个在唐朝就类似于北宋时候的辽,南宋时候的金,明朝时候的后金。其实就是现在的东北朝鲜韩国一线。与那些游牧民族不同,高句丽这是一个真的有机会发展成高度文明强国的势力,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哪怕伤筋动骨大伤元气,能除了它都是值得的。在军政态势上,高句丽在辽东的扩张势必会成为华北平

  • 为什么金朝不算中国的一个朝代呢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金朝,南宋,历史解密

    唐、宋、元、明、清之所以被视为中国正统王朝,主要是因为它们有着非常明确的继承关系。唐朝虽在五代灭亡,但汉人建立的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统一了中原。宋朝虽然势力相对薄弱,但因其蓬勃的文化和经济发展而受到后人的推崇。北宋毁于金朝,后随南宋占领中原,统治长江。那么金朝和南宋之间的正统王朝是哪一个呢?传

  • 太后为了美艳的小鲜肉,杀掉孙子,把他捧上君王之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文公,宋国,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有一位男子,因为长得俊美,竟然被推起来当国君。他怎么会有这么好的际遇呢?这个美男子,就是宋国的公子鲍,公子鲍是宋成公庶出的儿子。关于他的美,在《左传》上有说:“公子鲍美而艳。”这个“美而艳”我们很熟悉,曾经华父督遇到孔父嘉的妻子时,就说过:美而艳。公子鲍既然生得美而艳,自然成了宋国女人心目

  • 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挺活跃的,为何会走向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国,春秋,历史解密

    宋国是我国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国君姓子,宋国当时的国土在现在河南商丘一带地区,当时宋国的都城是睢阳。宋国领土最大的时候包括河南东北部、安徽北部、山东西南部和江苏西北部。位于北方的晋国和位于南方的楚国争霸的时候,宋国被夹在晋国和楚国之间,战乱多年连续不断。八十年里,宋国经历了四十次以上的战争。公元前54

  • 历史上最强四大军团之一虎贲军有多强?一人能抵夏朝挡50个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虎贲军,夏朝,历史解密

    历史上最强四大军团:虎贲军一人能抵挡50个,岳家军垫底!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关于3000虎贲军战15万匈奴军的故事,相当于是以一抵挡50人,后来,使北匈奴向北撤退数千里,不敢来犯,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历史上最强的十大军队中的第一位。秦军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以及统一后秦朝的军队。秦军是当时强大的铁军,横扫六国

  • 萨满教作为一种民俗现象 在东北上的三个现状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萨满教,历史解密

    萨满教,近存晚期原始多神教的一种,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因为通古斯语称巫师为萨满,故得此称谓。从广义上来说,萨满信仰作为一种民俗现象,曾经广泛分布在世界各个大洲,海地的巫毒术、印尼的扶乩、印第安的图腾崇拜、凯尔特的德鲁伊、鄂伦春的跳神以及佩鲁的迷幻植物使用等等,全都是萨满文化

  • 秦桧除了“莫须有”还说了什么其他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桧,莫须有,历史解密

    说起秦桧,这个在《宋史》中被列入奸臣名录的家伙,很少有中国人不知道的。说起秦桧的“名言”,天下人知道的可能是那句诬陷害死岳飞的“莫须有”。但是,除了“莫须有”,很少有人知道秦桧还有一句真正的“名言”,就是“私史害正道”。千万别看轻了这几个字的“名言”,因为它所牵涉的不仅仅是三几个人的命运,它还对中国

  • 郯国:少昊后裔中的炎族首领就封于炎地,称(Tan)国,属人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郯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商王武丁封其子于炎地(今山东郯城)建立侯国,称炎国。周灭商后,周武王将其封给商王帝乙长子、商纣王的长兄微子启,归附于宋国所辖制,并允许享爵位,子爵。微子启派其裔孙子鸷管理炎地,成为宋国的附属国,后为楚所灭。郯国在西周的资料非常少,仅有两件青铜器令簋和召尊可以透露若干信息。周公东征

  • 万历并非历史上最懒的皇帝,他这是有苦说不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我国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有400多位皇帝。在众多的皇帝中,有些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并受到后人的称赞。有些皇帝无动于衷,受到历史的辱骂。在中国封建的那个时代,皇帝的带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皇帝拥有最大的权力并控制着当朝的大事。说到历史上勤奋的皇帝,大家都清楚是朱元璋皇帝和雍正皇

  • 在辽国时权倾朝野的宰相,却以节俭出了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辽国有个宰相叫张俭,年轻的时候地方官拿他当宝贝一样推荐给了前来游猎的辽圣宗。刚一见面张俭就跟皇帝上奏了三十几件事儿,每一件都说到了辽圣宗的心坎儿里。然后张俭就成了辽圣宗的心腹。张俭步步高升,引起了其他人的眼红。有一个叫吴叔达的大官,一直跟张俭闹矛盾。辽圣宗看不过去,直接把吴叔达贬出京城到了外地当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