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不破楼兰终不还中的楼兰指的是什么地方,为何中原人如此憎恨

不破楼兰终不还中的楼兰指的是什么地方,为何中原人如此憎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769 更新时间:2024/3/2 3:58:26

王昌龄在出使边塞之时,与边关的将士们饮酒作乐,一时兴起做出千古名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他对边塞官兵们斗志的赞美,充满着百折不挠的精神,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共鸣,成为了咱们中国文化当中一颗闪耀的明珠。与此同时,在杜甫的诗词作品当中同样出现了“楼兰”这个词,“蜀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那么为何古代文人都喜欢拿楼兰来描述自己的爱国精神呢?这个楼兰优势什么地方呢?

1、往昔楼兰

说起楼兰这个古代地名,人们既熟悉又陌生,每个人都听说过这个名字,但并不了解这其中的渊源。我们不禁心生疑惑,“不破楼兰终不还”中的楼兰到底是什么地方,为何中原人如此憎恨?

值得一提的是,当王昌龄出使边疆赞美守卫边塞的战士之时,楼兰这个国家早就不复存在了。在作者所在的唐朝时期,于汉朝同一时期楼兰早就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楼兰古国建立于公元前一百七十六年,于公元六百三十年因外族入侵而灭亡。楼兰国建立在今天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区,在罗布泊的西岸。

在西域三十六国中,楼兰是最赫赫有名的一个。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才揭开了他那神秘的面纱。与此同时东西方也形成了一条闭合的通道。

1895年瑞典地理和生物学家斯文·赫定在对新建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勘探时,意外地发现了楼兰古城的遗迹,这座千古之城又重新回到了世人的眼前。

楼兰所处的位置也使这个国家的命运注定“不平凡”。因为他正处于汉代丝绸之路向西的必经之路上,而且夹在大汉王朝和匈奴之间,况且楼兰国并不强大,只是一个弱小的邦国而已。

处在两个强大势力之间的楼兰处境必然是十分尴尬的,安分守己才是生存之道。楼兰却不是一个安分的国家,他多次斩杀汉使。如此,古人对楼兰仇恨万分,才有了“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一句。

2、与汉交恶

汉人第一次了解到楼兰国是在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当时汉王朝正处于与匈奴蛮族的不断袭扰之下,寻找盟友打破被动的状态迫在眉睫。

于是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商讨与大月氏结盟事宜,希望与大月氏联合包夹匈奴,但不幸在途中被匈奴俘虏。

大月氏在这件事情上模棱两可,并不了解大汉的实力,认为汉朝也是无法与匈奴相抗衡,面对近在眼前满身横肉的匈奴,大月氏也不敢站清立场,出使大月氏实际上没有达成预期的效果。

但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形成了丝绸之路。西域三十六国也被汉人所熟悉,楼兰这个小邦国也渐渐步入汉朝的视野之中。

楼兰毗邻匈奴属于匈奴的势力范围,汉武帝为了赢得战争的主动权,决定打通前往西域大宛等国的通道,其中派出的使节多次被楼兰国所截杀,并且楼兰国窜通匈奴,劫掠汉人。

楼兰国对丝绸之路的商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劫掠,使得自己的财富也越积越多,一举成为了三十六国中最富庶的一国。但多行不义必自毙,楼兰国的暴行也将为自己的灭亡埋下伏笔。

3、讨伐楼兰

此事传到了汉武帝的耳朵里,汉武帝震怒,于公元前一百零八年派赵破奴率兵攻打楼兰。楼兰毕竟还是一个绰尔小国,与大汉王朝定不可同日而语,汉人的军队轻易拿下了楼兰,并生擒楼兰王。

楼兰国被迫称臣于汉皇帝,这一举动也触怒了匈奴一方。汉军走后,匈奴又重新胁迫楼兰向自己称臣,楼兰不得不两面称臣。楼兰的处境一落千丈,成为了三十六国中最惨的那个。

楼兰看似两面讨好,但是汉都洛阳离自己有八丈远,哪有近在眼前的匈奴来得实在。一边不断和汉朝示好,另一边协助匈奴刺杀汉朝来使,期望有朝一日能够重新站起来。汉武帝自然看不得他们这样欺负自己的人,所以公元前一百零四年,汉武帝再度讨伐楼兰。

这一次楼兰王再度被俘,面对强大的汉军,楼兰王只能动之以情,将自己一肚子的苦水吐了出来。做为夹杂在两个强大集团的绰尔小邦,不像两边同时称臣就有可能被倾覆的危险,了解到楼兰国的处境之后,汉武帝决定赦免他,并与匈奴协商,希望在楼兰一代不再发生冲突,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

楼兰迎来了难得的平静,只可惜好景不长,老楼兰王不久便死在了自己的王国里,新任的楼兰王再次归顺匈奴。

这种墙头草的作风激怒了汉人,汉朝派使者出使楼兰,这次行程的目的明上说是要赏赐西域各国,实则是为了刺杀楼兰王。

新的楼兰王遇刺,死在了汉人设下的“鸿门宴”上。为了防止楼兰国再次反叛,在楼兰设置汉朝官吏,楼兰国也自此改名为鄯善国,自此划分到了汉朝的势力范围之内。

丝绸之路再没有了强盗的袭扰,后期在西域设置的都护府把楼兰划归到了汉朝的版图之中,楼兰由此便依附于中原。

鄯善国由于有大汉王朝的庇护,随之发展壮大,吞并了西域的各个小国,同时也对进攻匈奴提供了便利。

此后的东汉以及魏晋时期,鄯善国依旧归附于中原统治者,直到公元六百三十年被北魏所灭。这个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昙花一现的小国自此再没有了下文,但却戏剧性的留在了诗歌之中供人传唱。

4、总结

由此看来古人借助楼兰来表达战士们激昂的斗志也就不足为怪了。楼兰国在汉朝与匈奴之间反复横跳的操作激怒了汉皇帝,且又没有讨好匈奴,也难怪楼兰国的位置如此尴尬,也属实有些迫不得已。

如今楼兰古城的遗迹依然竖立在罗布泊的岸边,风沙漫天,像是那昔日的历史时而浮现,时而被埋进尘土,这不禁让人感叹历史的多变。时间是如何把一座喧闹的城市变得如此寂静?楼兰虽然早已不在,但它的身影却长久的留在了诗词之中。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元朝的疆域有多大,元朝的疆域是中国历史朝代中最大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历上的元朝,大家可能对这个朝代并不怎么了解,虽然元朝可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以少数名族建立起来的大一统王朝。那么关于元朝,它究竟是不是中国历史朝代中最大的呢?不得不说的是,元朝的前身可是蒙古帝国哟!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帝国。军事影响力远远超越汉唐。由于草原文化的原因

  • 李小龙的师傅是谁,李小龙与师傅叶问照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李小龙的师傅是一代宗师叶问。十四岁的李小龙,在好朋友张卓庆的介绍下,拜入叶问的门下学习咏春拳。在叶问的指导下,李小龙不仅练习了咏春拳,还学会太极拳等其他拳法。各种拳法中,李小龙以咏春拳最为擅长,是叶问最得意的弟子之一。李小龙与师傅叶问照片叶问(1893年1972年),原名叶继问,籍贯在广东省南海县桑

  • 高洋鞭打岳母是怎么回事,高洋醉酒疯魔做过哪些恐怖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喝酒有助于身心健康,但多数时候也误事误人。齐文宣帝高洋就是个被酒误了后半生的皇帝。高洋年轻时便有勇有谋,雄才大略,深得哥哥高澄的重用。哥哥死后,他逼迫东魏孝静帝禅位,终于在公元550年登上帝位,开始掌政北齐。刚称帝的时候,改革编法强国体制,修筑长城预防外敌,惩治贪官污吏等等,一切都照着明君的路走着。

  • 黄巢起义吃人真假,黄巢真的以人肉为粮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黄巢率领的军队吃人,乃是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甚至正史对此也多有记载。那么这种说法是真的吗?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搞清黄巢军队的性质,吃人的背景,以及史料可靠性三个问题。那么黄巢真的以人肉作为军粮吗?黄巢所统率的军队,有着明显盗匪性质关于黄巢和“黄巢起义”,一直以来不

  • 法正到底有多厉害,法正和郭嘉谁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郿(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名士法真之孙。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次年,

  • 明朝的火器有多厉害,明朝自主研发的火器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军队装备有大量火器这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影视剧在拍摄明朝军队作战时,对于火器的大量运用也有诸多展现,那么明朝的火器在当时世界处于一个什么水平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叙说一下。明朝军备鼎盛时期,火器水平略高于西方。为什么说“略”高呢?唐朝末年,火药最先被用于军事用途,到宋朝时,制

  • 赵云为什么不受重用,赵云的能力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赵云这个人,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他可是三国里面人气最高的一位武将了,而且他的武艺非常高强,长的也是非常的帅气。完全可以用现在的词来形容,那就是“高富帅”。但是为什么赵云这一辈子都没有被重用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关于赵云为什么不受重用,这种说法本身也许就不够严谨。

  • 孙悟空大战二郎神究竟谁赢了,二郎神激战孙悟空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在看《西游记》的时候,内心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孙悟空和二郎神究竟谁更强一些呢?天庭中,真正能和孙悟空抗衡的神仙屈指可数,而二郎神算是其中之一。大闹天宫时,孙悟空和二郎神有一次激烈的交手,双方大战百回合依然不分胜负。不过有些网友认为,这场战斗看似没有分出胜负,其实已经有了结果,二郎神还是要敢胜

  • 九子夺嫡的真相是什么,雍正杀害自己的亲兄弟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九子夺嫡的事件,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毕竟这个事情是发生在清朝康熙皇帝,他的九个儿子为了争夺皇位而发生的历史事件。不得不说,这个事件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最后雍正成功继承了皇位。但是关于这个“九子夺嫡”的真相到底是什么,雍正杀害自己的亲兄弟是不是真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

  • 郭嘉到底有多厉害,为什么历史上对郭嘉评价这么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中,对于谋士的评价一直都是以诸葛亮,司马懿,郭嘉,庞统等等为主。但是为什么后世对于郭嘉的评价一直都是非常高的,而且基本上都是好评。那么为什么历史上对郭嘉评价这么高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后世对于曹操几大谋臣评价中,荀彧的评价应该是最客观的。而郭嘉的智谋,仅仅展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