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朝,到底应该叫什么,殷、商、还是殷商?

商朝,到底应该叫什么,殷、商、还是殷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736 更新时间:2024/1/21 16:34:13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存在事件较长的朝,当时商朝已经进入字时代,殷墟发掘成功,甲骨文的出土,使得古文记载中很多关于殷商的事件得以相互印证,殷商时代现在已经是中国的信史。

殷墟从公元前17世纪,成汤灭夏建立国家;公元前14世纪中叶,盘庚迁都殷;至公元前11世纪商王纣被周武王灭亡,共传17代,三十一王,历时600年左右。

讲述殷商历史的古代文献,我们今天所能读到的,有较高可信度的首推司马迁先生的《史记·殷本纪》。这篇《殷本纪》所参考的史料,据司马迁先生自己说,是来自于《诗经》和《尚书》。话虽如此,司马迁在写《殷本纪》的时候实际上还参考了当时所能见到的其他材料,如《左转》、《国语》、《世本》、《大戴礼记·帝系》篇和其他的一些材料。而司马迁引用史料,其主张是“考信于六艺”,即 以六艺为标准进行考核以确定其真伪。六艺即六经,指的是《易》、《诗》、《书》、《礼》、《乐》、《春秋》这六本书。所以司马迁先生说《殷本纪》资料来源,以《尚书》、《诗经》最多。

我们现在称呼商代也叫殷商。司马迁先生在《殷本纪》中以“殷”来称呼这个朝代,记录其历史。“商”这个名字,是存在于比《史记》更早的书中。古本《竹年纪年》就称它为“商”,不过在今本中就被称作了“殷商”。

过去的史家,对这一朝代的称呼是“商”、“殷”、“殷商”并存的。这三种不同的称呼并见于先秦时期的记录。那么这三个不同的称呼的含义是否相同呢?是指绝对相同的一个历史时代还是不同的时间段呢?

甲骨在殷墟甲骨文中,“殷”字还没有出现过,但是“大邑商”出现过不止一次。显然,在盘庚迁都殷之后,这个国家的人,仍以“商”来称呼自己,“殷”则是这个国家以外的人对其的称呼。

上古时代的君王,好像均以其国度所在的地名作为国号,而不像后世的君王,是用国都地名以外的美称来作为国号。比如殷商时代,周人居于岐山脚下的周地时称作周,待周人灭商,将国度迁往丰镐之后,丰镐也被称作周,到东周时,国度再迁洛邑,也还是称为周。只是在周字前加上“宗”和“成”两字,分别称“宗周”、“成周”。

殷商两个字合用,虽然没在甲骨文中见到,但是其来源很是古老。周初的诗,见于《诗经》里面的,常用“殷商”一词来称盘庚以后的商朝人。《诗经·大雅·大明》中有“挚仲氏任,自彼殷商”,又有“殷商之旅,其会如林”。在《诗经·大雅·荡》中有“文王曰咨,咨女殷商”的句子,这句话出现了7次之多。

甲骨文《大明》和《荡》都是西周时代的诗篇,说明最迟在西周的时候,殷商这一称呼就已经产生了。在《尚书·盘庚》篇有“殷降大虐”,《诗经·商颂·玄鸟》篇有“殷受命咸宜”,《殷武》篇有“挞彼殷武”,这些均为殷人或宋人较早的文献。《尚书·多士》篇又有“周公初于新邑落,用告商王士”,《多方》篇有“乃惟尔商后王”,《诗经·大雅·文王》篇有“商之孙子”,《大明》篇还有“燮(xiè)伐大商”,这些均为周人早期的文献。可见殷和商的称谓对于殷人和周人并无差别。

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更习惯于称呼那个国家为商,而随着对殷墟甲骨文的解读,那个遥远时代的神秘面纱终会被我们揭开。

标签: 商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为什么要杀吴应熊,孝庄求情为啥没有效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朝代更替,不论是哪一时期,如果你迈入了朝廷,那也表面你终究背负着大多数人的利益,在往后面的人生中,你也只有为利益而活,为这一职位的老百姓而活,这件事情不相干对与错,只能得失。吴三桂对汉人而言是个两面三刀的卖国贼,可是对于清朝廷而言,确实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忠臣。当然这也是有证据的。吴三桂在投靠清朝廷之后

  • 为何说严嵩位高权重,却愚蠢至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严嵩,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享国276年,一直以刚强著称,面对外敌少有妥协。偏偏到嘉靖一朝,面对攻到北京城下的蒙古骑兵,明军竟然“怂”了,任凭敌人烧杀抢掠,无人阻拦。如若太祖、成祖看到这一幕,估计要从棺材中气得跳起来,咬死嘉靖。北方的蒙古人一直是大明的心腹大患,虽然分裂为鞑靼、瓦剌等部族,但依旧实力强大,不容小觑。到了嘉靖

  • 古代真的闻麝香就会流产吗 果然电视演的都是骗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麝香,历史解密

    《甄嬛传》说甄嬛发现自己流产的原因是所使用的舒痕胶中含有大量的麝香。 那麝香闻了真的会流产吗?麝香是鹿科动物林麝、马麝和原麝成熟雄体香囊分泌物的干燥品 ,具有开窍 、醒神 、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之功效 。麝香只有雄性在性成熟期才能分泌,所以产量十分有限。后来科学家研制出人工麝香——麝香酮,天然麝香才渐

  • 17岁嫁53岁乾隆,只因甄嬛一句话,被狂翻牌子?生下最小幼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惇妃的父亲汪氏是朝廷的一品大员,只不过他们家的出身还是包衣出身的,地位并不高,当时惇妃参加选秀入宫,那时候她也不过是一个小宫女,后来她被乾隆发现,成为了永常在,那一年她17岁,而乾隆是53岁。不过乾隆在后来就突然很少宠幸她了,不过这个汪氏并不简单,虽然乾隆并未再宠幸她,但是汪氏却选择从另一面入手,她

  • 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魏继宗,只因一个建议就得到王安石的提拔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魏继宗,宋朝,历史解密

    他是中国北宋城市经济建设改革的奠基人。因为向朝廷上奏设立市易司(相当于现在的发改委)而名闻天下,从一介布衣挤身朝堂,成为王安石变法的高级顾问。后来卷入变法派的内讧,被曾布利用,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位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的经济学家就是魏继宗。魏继宗,土生土长的开封人,出生年月已失考。从现有的历史资

  • 吴三桂起兵后,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吴三桂,清朝,吴三桂,历史解密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导致时局动荡,内忧外患严重。明朝内部各地农民纷纷起义,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自成、张献忠,但是,他们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而明朝面临的最大的敌人,则是外部的满清军队。在山海关之外,随着努尔哈赤势力的不断壮大,与明朝在边境上发生了许多的战争。最终,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选择“弃明投清

  • 汉军八旗跟满洲八旗相比谁更有优势?体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军八旗,清朝,历史解密

    汉军旗人,顾名思义,就是指入了满洲八旗的汉人。清朝汉军旗人作为一类特殊群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备受清朝统治者的重视。他们不仅出任清廷要职,而且大多都在地方任督抚、巡抚等职,对巩固清朝巩固起了关键作用,成为清朝“治天下”的重要举措。早在满清入关前的皇太极时期,为了加强对汉人的统治,便在满洲八旗制度的

  • 明朝一大贪污案,朱元璋龙颜大怒,几乎杀光了全国官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他推行“重典治国”的政策,严厉打击那些贪官污吏,为此他几乎杀光了全国的官员!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发生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三月,御史余敏、丁廷举上书皇帝,说户部侍郎郭桓利用职权,与其他一些地方官员盗窃国家粮库、私吞国家赋税,存在着十分严重贪污行为。朱元璋闻讯,立即让审

  • 他是五代时期的传奇人物,最后死于狂妄自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存勖,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末之后比较混乱的时期,与三国时期差不多,众多诸侯割据一方,互相攻伐,但这个时期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只存在半个世纪,主要原因是内部矛盾太激烈,父子、兄弟相残屡见不鲜,而作为当时的开国统治者,打仗还真有几个是一把好手,但都因为成就大业,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短短几年就丢掉性命。李存勖就是

  • 南宫公主真的嫁给匈奴了吗 历史上确有此事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宫公主,西汉,历史解密

    西汉时期汉景帝有三个女儿,平阳公主、隆虑公主、南宫公主、南宫公主。是汉武帝刘彻的亲姐姐。在宋代的一本书中记载道,汉景帝时有一位皇族公主与匈奴进行和亲,这位公主就是南宫公主。可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却是另外记载的,南宫公主并没有跟匈奴和亲,而是嫁给了南宫侯张坐。南宫侯死后,她嫁给了张侯耏申。那么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