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有一座府邸到底有多难?四大铁律是老百姓必须面对的现实

古代有一座府邸到底有多难?四大铁律是老百姓必须面对的现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117 更新时间:2023/12/11 1:05:46

当今社会的房价飙升,令人望洋兴叹。许多中产阶级努力奋斗攒了一辈子钱,都换不来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栖身之所。但是,回首中国历史,“买房难”这一问题并不仅仅困扰着现代人,它同样也让古代的普通人乃至文人官吏犯愁。

按理说,古代地广人稀,不应该存在这种困扰,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拥有一间自己的住所都成为了一种难事?其第一个原因——战乱,和现代社会不同,除了歌舞升平、热闹非凡的都城附近,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乡村郊外,一旦发生战乱就容易变得居无定所,跟随着多数人进行逃难,很容易形成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这时候住房就会变得相当紧张。

而且就算是有着太平盛世称号的唐朝,他们的百姓也不能完全地避免战乱。例如由于爆发了安史之乱,杜甫一年内搬了四次家,他这期间没有工资,全靠朋友的资助和自己的辛勤劳作才拥有了自己的茅草屋。如果杜甫有朋友圈,那天他一定会感叹“我什么时候才能拥有几千所房子,这样就能装下这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以说是杜甫对于房子渴望的真实写照了。

第二个原因——城市扩建,例如北宋时期的开封,由于城市发展速度较快,导致外来人口陡增,这样朝廷必然会强制皇城脚下的百姓离开,必要的时候还会动用“特殊手段”,据史料记载,那时候的“拆迁款”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仅为四万多元,首都的百姓一定是双眼含泪的离开自己的家。

第三个原因——皇亲国戚的强占,由于古代的住房政策是“按人头来”,普通的三口之家有一亩的地基,而身份低贱的更甚,五口人才有一亩的地基。如果建造房屋超过了范围会怎么样呢?一般普通人家都不会强占他人土地,但是不排除有些皇亲国戚和朝廷命官,利用职务之便只手遮天,他们又有钱又有权,建造购置大量的豪宅,强占普通人家的土地,被占者只能忍气吞声。而这些人造了房子也不是留给自己住,一般就是出租,所以要价甚高。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工资低,比如白居易,在长安“北漂”了二十年,每个月的工钱虽然过万,但是由于京中房价过高他还是买不起房子。而且因为官职低,朝廷并没有安排他入住官舍,所以白居易还写诗还自嘲“连蜗牛都不如”。

一般史书记载的都是要臣的事,普通人家的房子忧愁市暂且不提。为皇帝办公,供吃供住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唐代的宰相李日知他买不起房,于是就住在自己的办公场所,这一住就是几十年。虽然朝廷供吃供住,家具等一应俱全,但是等到卸任或者调任时,这些杂物还是公家的。就像是安石的老婆将公房内的一把睡习惯的藤床带走了,也被后来的官吏给要了回去。

这种情况就是到了后来的元、明、清三朝也没有好转。官员买得起房子了,但是却不敢买,因为有明文规定,“不得于任职地购置私宅”,就是为了防止官员强占民房,引起公愤。其实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房子不仅仅是个住所或者是吃饭的地方,它更多的是“家”,是一个温暖的地方,只有真正拥有了这个建筑物,才觉得有一定的安全感。这也是从古至今,人人都对购房趋之若鹜的原因吧。

标签: 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既然乾隆知道和珅在贪污 为什么还是没有处理掉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和珅,乾隆,和珅,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是个智慧的皇帝,治理天下,政治清明,又能肃清雍正时代的流弊,无忧无虑活到80多岁才病逝,在他即位60年后,选择禅位给儿子嘉庆,自己当太上皇,此时他还是实际上的最高掌权者。和珅是当时最大的贪官,按道理来说,乾隆这么聪明的一个皇帝,难道会不知道和珅贪污吗?很多人都知道乾隆不杀和珅,主要

  • 古代蒙汗药这么的厉害 到底有没有解药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蒙汗药,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对于“蒙汗药”这种药物都有所耳闻,尤其是在一些经典的古装剧以及各类武侠小说中,几乎总能看到它的身影。一般来说都是装着粉末的纸包,趁人不注意时,可能下在饭菜酒壶里,也可能吹向空气中,总之目的就是要将对方迷晕直至陷入熟睡。但以古代的知识水平,这种药物是否是真的存在的,还是说,只是随意捏造的假象。

  • 后宫中的刑罚一丈红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一丈红,历史解密

    一丈红是一种用在后宫中的刑罚。在后宫中用来惩罚犯错的妃嫔宫人,取两寸厚五尺长的板子责打女犯腰部以下的位置,不计数目打到筋骨皆断,血肉模糊为止,远远看去,鲜红一片,故曰“一丈红”。在电视剧《甄嬛传》中被华妃提及到过。刑罚追溯在小说《后宫甄嬛传》(第四章 华妃世兰)中,华妃曾用“一丈红”教训常在夏氏 [

  • 项羽可以重用项家人 为什么刘邦却不重要自家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邦,项羽,刘邦,历史解密

    楚汉相争中的两位绝对主角,刘邦和项羽,他们二人的用人风格差异很大。用陈平的话来说,项羽所重用的,“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即项羽只重用项家人和他妻妾的娘家人,也就是说,只有跟项羽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的,才能得到重用,而像陈平这样极有才学的能人奇士根本就得不到项羽的重用。而刘邦这边,就不怎

  • 诸葛亮的“空城计”是真的吗?“空城计”有,却不是诸葛亮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孙权,历史解密

    诸葛亮的“空城计”是真的吗?“空城计”有,却不是诸葛亮的!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面对司马懿的大军,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但是,《三国演

  • 古代刑场为什么都在菜市口呢 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刑场,历史解密

    想必大家都曾在影视剧中看到过这样的场景:死囚被押送到刑场,刽子手等待命令准备行刑,周边围绕着众多的百姓,很显然,刑场设置在了公共场所,人人都可经过的地方,大都设置在“菜市口”,相信大家都非常的不解,为什么把刑场设置“菜市口”?其一:把刑场选在人流密集的地方,最大的作用就是“杀一儆百”,对所有官民起到

  • 春秋时期的州来国夹楚吴之间,最后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州来国,春秋,历史解密

    州来国是淮河流域的一个小国,镶嵌在星罗棋布的淮夷群国之中,下辖之地大概在今安徽淮南市凤台县、六安市寿县一带。其确切国姓不可考,先周及西周历史也知之甚少,关于“州来”的来历,一种说法认为姜姓州国和莱国的并称,西周初东夷之战时,山东东北部的姜姓州国(见淳于国篇)和莱国(见莱国篇)受到了战争的波及,其中两

  • 清军入关有多少兵马?最后击败南明又有多少兵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明朝,历史解密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闯王”李自成率大顺军攻下了明朝首都北京,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今景山)自缢殉国,明朝灭亡。类似的一幕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回,这往往意味着一个旧王朝的终结和一个新王朝的诞生。但这一次,历史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1644年四月初,大顺军攻克北京的

  • 兰陵萧氏:出了40多位宰相,21任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兰陵萧氏,汉朝,历史解密

    长期以来,河东裴氏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运城市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被人们称为“中国宰相村”,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

  • 揭秘:张飞真的曾一嗓门吓死一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飞,关羽,三国,历史解密

    张飞,字翼德,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因其勇武过人,而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此形象已深入人心。张飞很早就跟随刘备打天下,公元191年随刘备辗转来到了公孙瓒的手下,就一直跟随刘备,寝食起居都在一起。中途经历了许多坎坷,刘备集团的力量也并不是特别强大,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