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军入关有多少兵马?最后击败南明又有多少兵马

清军入关有多少兵马?最后击败南明又有多少兵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296 更新时间:2023/12/18 6:53:29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闯王”李自成率大顺军攻下了明朝首都北京,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今景山)自缢殉国,明朝灭亡。类似的一幕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回,这往往意味着一个旧王朝的终结和一个新王朝的诞生。但这一次,历史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1644年四月初,大顺军攻克北京的消息传到了满清这边。大臣范文程向摄政王多尔衮上书奏请出兵南下,夺取中原。多尔衮接受了这一建议,并立即展开战争动员。在清都盛京(今沈阳)的朝鲜使者对当时情况做了这样的记载:“顷日,九王(指多尔衮)闻中国本坐空虚,数日之内急聚兵马而行。男丁七十以下,十岁以上,无不从军,成败之判,在此一举。”四月九日,多尔衮“统领满洲、蒙古兵三之二及汉军恭顺等三王、续顺公兵,声炮起行”。从这些记载上可以看出,满清当时是举倾国之兵南下了。

镇守山海关的原明朝辽东总兵吴三桂在得知了崇祯皇帝殉国的消息后,起初接受了李自成的劝降,并率部前往北京朝见新主。可是,当吴三桂到达河北玉田县,离北京城已经只有一步之遥时,他却突然改变主意决定投降满清,并率部重新杀回山海关。李自成闻讯后急率大顺军赶赴山海关与吴三桂、满清组成的联军展开激战,结果以李自成大败告终。之后清军一路乘胜追击,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迅速击溃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和明朝残余势力在南方组建的南明弘光政权。那么问题来了,清军一路推进,锐不可当,到底在入关时带了多少人马呢?

关于清军入关时带了多少人存在好几种说法,有的说二十万,有的说十五万,也有的说十三万。事实上,这些说法都不准确。在雍正皇帝主持编著的清史文献《大义觉迷录》中其实已经给出了标准答案:“至世祖章皇帝入京师时,兵亦不过十万。夫以十万之众,而服十五省之天下,岂人力所能强哉!”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清军当时总兵力在十万左右。

既然知道了清军入关时仅有十万余人,那么另一个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清军凭十万之众就能在短短一年时间内,相继击溃了大顺政权和南明弘光政权呢?要知道无论是大顺还是南明,总兵力都不下百万。为什么人数占绝对优势的一方,反而被彻底碾压呢?

关于这个问题,《大义觉迷录》中也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其时统领士卒者,即明之将弁;披坚执锐者,即明之甲兵也。”清军入关后,原先明朝的文臣武将纷纷率部投降。起初投降的还是几千、几万人,而到了后来,竟然发展到整支部队数十万人看到清军过来就直接投降,比如南明“江北四镇”中的刘泽清、刘良佐都是如此。更让人无力吐槽的是,清军抵达南京前,南京还有二十余万大军,结果弘光皇帝朱由崧偷偷开溜,留守在南京的大臣赵之龙、王铎、钱谦益等人献城降清,清军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南明的京师。

因此,清朝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满清八旗军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很大,最主要依靠的就是利用这些投降的汉人军队,去攻打那些尚未投降的汉人军队。南明弘光政权覆灭后,各地抗清势力才纷纷崛起。但此时清朝已经拥兵百万,占据了绝对优势,再想逆风翻盘,显然已无力回天了。

标签: 清朝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兰陵萧氏:出了40多位宰相,21任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兰陵萧氏,汉朝,历史解密

    长期以来,河东裴氏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运城市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被人们称为“中国宰相村”,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

  • 揭秘:张飞真的曾一嗓门吓死一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飞,关羽,三国,历史解密

    张飞,字翼德,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因其勇武过人,而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此形象已深入人心。张飞很早就跟随刘备打天下,公元191年随刘备辗转来到了公孙瓒的手下,就一直跟随刘备,寝食起居都在一起。中途经历了许多坎坷,刘备集团的力量也并不是特别强大,但

  • 宋国时期的故事:宋宣公舍子让位于弟,宋穆公又还政于兄之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宣公,春秋,历史解密

    宋国的开国君主是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因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故改“启”为“开”,所以现在称微子开。宋国的建国是在周公旦平定三监之后,按照当时“灭国不绝祀”社会习俗让微子开管理殷地,以继续殷商先祖的事业,并作《微子之命》告诫他,国名为宋,赐爵位为公。微子本来就仁义贤能,代替武庚后,殷商的百姓十分拥戴他。

  • 古代青楼真的是窑子吗 里面的姑娘真的卖艺不卖身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青楼,窑子,历史解密

    青楼一词,唇齿一念,总会令人浮想联翩,这个名词太过于香艳,哪怕今时今日,青楼已经随着封建时代的结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依旧具有挑逗人心的力量,不难想象,当初它的魅力有多大,令古代男人流连忘返,全然不顾已有家室也要日日厮混其中,而且他们这样背叛婚姻的不忠行为,在当时还是合情合理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 贾诩:三国时期的智者,一生算无遗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贾诩,三国,历史解密

    贾诩,字文和,甘肃武威人,曹魏的开国功臣,也是一位著名的谋士和军事战略家。其实这个人物在罗贯中的笔下,他远没有司马懿、诸葛亮等人出名。但是要说到“三国人物究竟谁最聪明?”,非贾诩莫属。在三国那个盛产谋士、能人的群体之中,能在后世人眼中,担得起“第一谋士”美誉的,也就只有贾诩了。如果只是单纯的看电视剧

  • 集美貌智慧和胆识谋略于一身的女人:吴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吴皇后,宋朝,历史解密

    说起历史伟人,大家脑中想到的一般都是男子,其实在历史的长河当中也有着很多女子引领着整个时代向前发展,女子的力量当然不可小觑,如果我们还用封建时期的思想去看待女子,那便是一个人的迂腐之处。女子的力量并不弱于男子,特别是不弱于古代时期的帝王们。我们都知道,每一位帝王都有着很多的嫔妃,可是却只有一位皇后,

  • 清朝建立的皇族内阁是怎么回事?他们为什么没有实行立宪制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皇族内阁,清朝,历史解密

    清光绪末年,同盟会革命党人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感觉到巨大危机的清政府统治者和一些地方上的督抚大员,对国家的前途命运进行了深刻思考,结果他们做出了应该“实行立宪、拯救危局、延续统治”的判断。1905年日俄战争中俄国的失败,当时的清廷上下普遍认为俄国就是败在了没有实行宪政政治制度上。所以,以直隶总督袁世

  • 吕氏嫌儿子太丑不想养,最后却当上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坚,隋朝,历史解密

    隋朝的开朝皇帝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那就是我们的杨坚了。杨坚本身不是皇家的人,只是一个官宦人家的孩子。虽然说他家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家族,家里很多的人都特别的忠诚于皇上,为皇上做了很多件事情。但是他们家一直都是比较老实的。后来在逼不得已的时候杨坚只好出手,后来就有了隋朝。隋朝虽然没有坚持多久,只经历了两三

  • 黄元御: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黄元御,清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黄元御,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乾隆皇帝的御医,乾隆皇帝亲书“妙悟岐黄”褒奖其学识,亲书“仁道药济”概括其一生。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黄药师”、“一代宗师”,清军四川军医馆——久真堂的祖师爷。黄元御为

  • 尴尬合军二代舰 台军诺克斯级护卫舰改进真面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台军诺克斯级护卫舰具有较大的空间可供改装,对改善台湾海军的综合作战效能和兵力使用弹性有所帮助。 但由于经费不足且受到其他装备项目的排挤,台军的诺克斯级护卫舰还不至于很快被更新型的舰艇汰换。那么现在随着小编的步伐来看看台军诺克斯级护卫舰改进内幕到低是 借尸还魂的改造计划还是另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