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既然乾隆知道和珅在贪污 为什么还是没有处理掉他呢

既然乾隆知道和珅在贪污 为什么还是没有处理掉他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117 更新时间:2024/1/17 11:34:56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是个智慧的皇帝,治理天下,政治清明,又能肃清雍正时代的流弊,

无忧无虑活到80多岁才病逝,在他即位60年后,选择禅位给儿子嘉庆,自己当太上皇,此时他还是实际上的最高掌权者。

珅是当时最大的贪官,按道理来说,乾隆这么聪明的一个皇帝,难道会不知道和珅贪污吗?

很多人都知道乾隆不杀和珅,主要是因为他十分善于揣摩皇帝的心思,会拍龙屁,经把乾隆逗得喜笑颜开,因此深得乾隆喜爱。其次是和珅连太后都哄得明明白白,在乾隆母亲生病的时候,和珅表现得比乾隆这个亲儿子还亲,让太后十分感动。

1799年乾隆病逝,和珅的价值不复存在,嘉庆皇帝下令将其革职、查抄家产。

其实和珅也不傻,他知道乾隆去世后自己可能会被嘉庆用来立威,但是他也并没有太过担心自己的性命,因为乾隆生前给他留了一封信。在和珅眼里这无非就是一个乾隆皇帝留给他的免死金牌,所以这封信他从来都没有打开过,而是当宝贝一样供了起来。

被嘉庆皇帝定死罪时,和珅还不清醒,认为有先帝庇护,罪不至死,宫中太监急忙把乾隆留下的手谕交给和珅,打开一看,上面写着“留全尸”三个字,和珅这才意识到,乾隆皇帝原来早有安排,只得认命。

其实乾隆很聪明,他知道和珅的一举一动,但是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和珅自以为很潇洒,可以为所欲为,实则一直被利用,只是乾隆留给儿子的一笔财富,民间也因此有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一说法。

标签: 清朝和珅乾隆和珅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蒙汗药这么的厉害 到底有没有解药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蒙汗药,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对于“蒙汗药”这种药物都有所耳闻,尤其是在一些经典的古装剧以及各类武侠小说中,几乎总能看到它的身影。一般来说都是装着粉末的纸包,趁人不注意时,可能下在饭菜酒壶里,也可能吹向空气中,总之目的就是要将对方迷晕直至陷入熟睡。但以古代的知识水平,这种药物是否是真的存在的,还是说,只是随意捏造的假象。

  • 后宫中的刑罚一丈红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一丈红,历史解密

    一丈红是一种用在后宫中的刑罚。在后宫中用来惩罚犯错的妃嫔宫人,取两寸厚五尺长的板子责打女犯腰部以下的位置,不计数目打到筋骨皆断,血肉模糊为止,远远看去,鲜红一片,故曰“一丈红”。在电视剧《甄嬛传》中被华妃提及到过。刑罚追溯在小说《后宫甄嬛传》(第四章 华妃世兰)中,华妃曾用“一丈红”教训常在夏氏 [

  • 项羽可以重用项家人 为什么刘邦却不重要自家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邦,项羽,刘邦,历史解密

    楚汉相争中的两位绝对主角,刘邦和项羽,他们二人的用人风格差异很大。用陈平的话来说,项羽所重用的,“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即项羽只重用项家人和他妻妾的娘家人,也就是说,只有跟项羽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的,才能得到重用,而像陈平这样极有才学的能人奇士根本就得不到项羽的重用。而刘邦这边,就不怎

  • 诸葛亮的“空城计”是真的吗?“空城计”有,却不是诸葛亮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孙权,历史解密

    诸葛亮的“空城计”是真的吗?“空城计”有,却不是诸葛亮的!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面对司马懿的大军,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但是,《三国演

  • 古代刑场为什么都在菜市口呢 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刑场,历史解密

    想必大家都曾在影视剧中看到过这样的场景:死囚被押送到刑场,刽子手等待命令准备行刑,周边围绕着众多的百姓,很显然,刑场设置在了公共场所,人人都可经过的地方,大都设置在“菜市口”,相信大家都非常的不解,为什么把刑场设置“菜市口”?其一:把刑场选在人流密集的地方,最大的作用就是“杀一儆百”,对所有官民起到

  • 春秋时期的州来国夹楚吴之间,最后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州来国,春秋,历史解密

    州来国是淮河流域的一个小国,镶嵌在星罗棋布的淮夷群国之中,下辖之地大概在今安徽淮南市凤台县、六安市寿县一带。其确切国姓不可考,先周及西周历史也知之甚少,关于“州来”的来历,一种说法认为姜姓州国和莱国的并称,西周初东夷之战时,山东东北部的姜姓州国(见淳于国篇)和莱国(见莱国篇)受到了战争的波及,其中两

  • 清军入关有多少兵马?最后击败南明又有多少兵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明朝,历史解密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闯王”李自成率大顺军攻下了明朝首都北京,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今景山)自缢殉国,明朝灭亡。类似的一幕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回,这往往意味着一个旧王朝的终结和一个新王朝的诞生。但这一次,历史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1644年四月初,大顺军攻克北京的

  • 兰陵萧氏:出了40多位宰相,21任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兰陵萧氏,汉朝,历史解密

    长期以来,河东裴氏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运城市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被人们称为“中国宰相村”,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

  • 揭秘:张飞真的曾一嗓门吓死一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飞,关羽,三国,历史解密

    张飞,字翼德,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因其勇武过人,而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此形象已深入人心。张飞很早就跟随刘备打天下,公元191年随刘备辗转来到了公孙瓒的手下,就一直跟随刘备,寝食起居都在一起。中途经历了许多坎坷,刘备集团的力量也并不是特别强大,但

  • 宋国时期的故事:宋宣公舍子让位于弟,宋穆公又还政于兄之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宣公,春秋,历史解密

    宋国的开国君主是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因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故改“启”为“开”,所以现在称微子开。宋国的建国是在周公旦平定三监之后,按照当时“灭国不绝祀”社会习俗让微子开管理殷地,以继续殷商先祖的事业,并作《微子之命》告诫他,国名为宋,赐爵位为公。微子本来就仁义贤能,代替武庚后,殷商的百姓十分拥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