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故事:能忍自安为善最乐

古代故事:能忍自安为善最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59 更新时间:2024/1/2 1:23:55

几个惊人的古代故事是关于忍和善的,很实在,只要想做,谁都能做的到,做到后才能知道它的妙处所在。

能忍自安 为善最乐

唐朝时代有个叫张公艺的人,家里九代人都同住一块儿,没有分家,并且大家都非常友爱和睦。

唐高宗十分惊奇,便问张公艺:「你们家有特别的治家之道?」

张公艺便请求拿纸笔写答案。待人拿来纸笔,只见张公艺只写了一个字「忍」。继而又将忍字重复写了一百来个,便将这「答案」上呈给高宗。人们便也明白,原来张公艺九代同居而不分家,和睦友爱之道就在于一「忍」字呀。

宗族所以不和睦,皆是由「不忍」而遭致呀!

一大家子人在一起,长幼尊卑很多,免不了有不均、不备之处,若互相责备争吵,不能相互忍让宽容,哪能九代同住一起而不起纷争呢?

耕评论说:处家之道,当然也不是单一个「忍」就能一字道尽的。但忍则是基本,一切争端、憎嫌,起初往往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常常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不忍,慢慢便发展得大了,嫌隙便深了,所以若人人都能忍,则一切不快、不当,都泯灭于萌芽中了。

古代有一联语:「能忍自安;为善最乐!」真是金言呀!

靠善心中状元

五代时代,有个叫张士选的人,年幼时就没了父母,与叔叔住在一起。他的祖父遗留下不少家产,还没分,等到张士选十七岁时,他的叔叔就说:「你已成年,可以不用我抚养了,我们把你祖父的家产一分为二吧,我们两家平均,各分得一份。」

没想到,十七岁的张士选却这样回答叔叔说:「叔叔您有七个儿子,那么,我们该把家产分做八份才好。」叔叔觉得不好意思这样做,但张士选却坚持要分为八份,张士选只要一份。没法,叔叔只好听从了。

当时,十七岁的张士选常在书馆认真读书,有个相面的人偶尔经过书馆,看到张士选的面相,便对书馆的先生说:「这个人满脸仁厚之气,是个有善心、有主意的人,以后会高中状元的。」后来张士选果然中了状元。

人们以为能够中状元,是因为那人最有学问,其实是因为那人最有善心,因而得到神明所赐。当然,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追求行善,却不去读书求学,甚至于逃学、当个「学混子」;那么,这人一定考不上状元,因为他也算不上是好人。

司马光 做弟弟的典范

宋朝的司马温公,即司马光,是个友孝忠信的人,所以能成为一代名儒贤相。他和哥哥司马旦十分友爱情深,感情很好。

司马旦八十岁的时候,司马光也是一个老人了。但他对待哥哥,就像对待父亲一样敬重,又像对待小婴孩一样关怀备至。每餐吃饭若稍稍迟了点,他就赶紧去问哥哥:「你饿了吗?」天气稍稍一些,他又赶紧试一试哥哥的背部,问他:「哥哥的衣服够不够?」

李文耕评论说:「司马光真是一代贤人。孝行友道出自于天性。他对待哥哥像父亲般,那是极敬;如婴儿般关怀,那是极爱。又敬又爱,那就是友悌的典范了。」

《孝经》云: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试观乌鸟反哺,羔羊跪乳,禽兽尚知孝,可以人而反不如乎?

「悌者,所以事长也。无论伯叔、姑姊、兄嫂、师友,凡长于我者,皆应敬以事之,而友爱若弟、若妹。」

「是悌也者,在家则谓善于事兄,出外则谓善于事长。举凡年长于我,分长于我,职长于我者,固无论已;推之,德行长于我,学问长于我,皆长也。」

章溢 舍身救侄

元朝顺帝至正年间,黄州地方经常有一帮匪寇,从福建过来骚扰、祸害百姓。章溢带着他的侄子章存仁避乱山中,但章存仁还是不小心被匪寇抓去了。章溢心想:「我哥哥就只留下这个儿子,我怎能让哥哥无后代啊!」

于是章溢不顾自身安危,便跑到匪寇那里说:「章存仁还是个小孩,无知无识,你们杀了他也没有什么意义,我愿意代替他被你们杀。」

匪寇不理会他,章溢便苦苦哀求,号啕大哭,又说章存仁是自己的亲侄儿,而自己的哥哥只有这一根独苗留在世上,看在这孩子可怜的份上,请放了他。如此这般,匪寇终于被他感动了,于是便把他们俩人都释放了。

在处变之时,最是能检验一个人的真情真意。章溢对兄长侄儿的深情笃志,可以算得上是烈士大丈夫的所作所为了。

标签: 能忍自安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是?灭亡商朝的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商朝,历史解密

    商朝多少年公元前约1600年汤建立了商朝,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所以大约经历了554年。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商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谁?帝辛,是中国商朝

  • 刘璋手中有三万精兵,为什么却投降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璋,三国,历史解密

    刘备派遣李恢前往马超营寨劝降,马超当即应允,并将张鲁的部将杨柏斩杀,之后与李恢一起来到葭萌关面见刘备,刘备大喜,待以上宾之礼。马超表示,自己愿意亲自赶往成都城下,劝说刘璋投降。没过几天,马超率部来到成都城下。刘璋还以为马超是来援救自己的,便亲自来到城头。当得知马超已经归顺刘备后,刘璋面如土色,晕倒在

  • 古代端茶送客到底是什么样 为何端起茶杯就是送客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送客,历史解密

    “客官,来了,请喝茶”,先将茶上起,客人请上座,今天小编聊聊“端茶送客”这件事儿。端茶送客最早源于官场。——一巡茶官场上等级制度森严,讲究礼仪规矩是最基本的为官之道。清朝时,下级拜见上级,上级都会叫人奉茶,这是待客之道。下属呢,不能真的拿起来就喝,应该在落坐之后,等上级做出摆手请茶的姿势后,上级先尝

  • 三国特种部队陷阵营简介 该部队在文献中的记载是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陷阵营,历史解密

    陷阵营是东汉末期一支独特的部队,人数不多,但作战极为勇猛,它的指挥官是吕布手下的大将高顺。人称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全军仅有七百余人,个个骁勇善战,装备配制精良。吕布逃出长安包括一干将领,才百余骑兵。加上后勤军工补给问题,能让吕布放手高顺

  • 宋朝经济实力最强,为何被历朝历代称为“弱宋”?没有武功哪来文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宋朝经济,宋朝,历史解密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宋朝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算是最为发达的了。仅从铸币数量就可见一斑。据史籍记载,自宋太祖时代开始,铸币数到了每年五百万的数量。其两年的铸币数就要超过四百年后明朝二百七十六年间所铸造的总和。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三项在宋朝,唐宋八大家也有六位在宋朝。然而匪夷所思的是,这样一个社会、文化、

  • 曹操杀吕布的时候,为什么先勒死再砍头示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三国,吕布,曹操,历史解密

    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可谓是家喻户晓,曾被多次拍成影视作品,也有很多评书大家进行过播讲,里面的很多桥段也多次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出现过,即使你没看过《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完整版,但你一定知道《桃园三结义》是怎么回事,《刘备三顾茅户》的目的是什么,以及《草船借箭》有个什么背景,这就是经典名著的

  • 揭秘:李隆基被夺妻的儿子后来怎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瑁,唐朝,历史解密

    一、李瑁其人唐玄宗第十八子叫做李清,后来改名为李瑁(720年-775年),。 开元13年,5岁的李瑁被封为寿王。开元22年 ,李瑁的姐姐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时,14岁的李瑁遇到了15岁的杨玉环, 李瑁一见倾心,于是求自己的母亲找唐玄宗赐婚。武惠妃当时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唐玄宗当然对此事言听计从,

  • 李中梓有着哪些治病轶事?他是怎么给人治病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中梓,明朝,历史解密

    在明朝的时候,有个著名的医学家,名唤李中梓。他的医术颇高,有的病人即便是远隔千里,也要请他来治疗。李中梓是上海人,有一个安徽新安郡的吴文邃患者,因病情难愈,不远千里请李中梓前去治疗。李中梓赶到患者家里的时候,患者告诉李中梓,说他头目眩晕已经三年了,但是李中梓给他诊治的时候却发现,他还有恶寒战栗的表现

  • 张兰德有四个老婆是真的假的 他不是自宫当太监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慈禧,历史解密

    在清朝末年,有一个人叫做张兰德,但是他进宫以后,换了一个名字,那就是小德张。他是太监,从十二岁的时候他就自宫,然后在15岁的时候他进了宫里,成为了一名太监。他有演戏的天赋,还曾经是宫里边的戏班子重要力量呢。他扮的是小生,扮相非常惊人,而且惊艳,而慈禧这个女人最爱看的就是这种戏曲,所以有这个能力的小德

  • 黄马褂在清朝代表着什么?为什么最后会烂大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黄马褂,清朝,历史解密

    黄马褂是清朝时期一种尊贵的服饰,是当时皇权的特殊象征,除了规定可以穿黄马褂的人之外,其他人是不可以穿的。在一些影视剧中,黄马褂常常被赋予特殊的含义,比如在《九品芝麻官》中,李公公给他的干孙子穿上了黄马褂,那么就算是八府巡按也不能打他。而在历史上,黄马褂也是真实存在过的,不过历史上的黄马褂并没有影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