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万历皇帝智商高,他的情商高不高呢?

万历皇帝智商高,他的情商高不高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736 更新时间:2024/1/30 18:41:33

看了一遍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万历皇帝朱翊钧亲政后悖逆性格的养成,责任全在张居正和李太后。万历皇帝智商很高可是情商却不足,朱翊钧刚懂事的时候,就被李太后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强爹胜祖的好皇帝,来改变自嘉靖和隆庆以来朝廷的一些弊政。

张居正教育小皇帝时,一味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却忽略了对朱翊钧情商方面的培养。

张居正给朱翊钧的课程表排得满满的,从来没有星期六星期天的休息时间。小时候,朱翊钧看待张居正的眼神是偶像级的,崇拜的同时带着些许的恐惧。随着年龄的增长,小皇帝心中你逆反心理的小火苗越来越旺,再加上张居正在夺情后在朝中越来越跋扈,更加加深了小皇帝的对张居正的厌恶。

每次放学回来,李太后都会让小皇帝从头讲述一遍当天学习的知识,每逢碰到该背的书没背过或被错时,小皇帝都会被李太后罚跪,还顺便加上一句:“去告诉张先生,看你怎么办!”。

虽然当面唯唯诺诺,逆反心理越来越重。这对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伤害是很大的。

长期的心理压抑在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找到了发泄的借口。万历十年,张居正逝世于北京,朱翊钧下令辍朝一日,加封了上柱国,赠了文忠的谥号,表面上看给了张居正崇高的荣誉。可是在背后,朱翊钧却在四处搜罗张居正和冯保的不法证据。在扳倒冯保后,善于钻营的陕西道御史杨四知上疏条陈了已故首辅张居正十四条罪状。朱翊钧觉得还不够,言道:“念张居正有十年的辅佐之功,暂且免罪”。同时加紧了对张居正所提拔官员的罢黜,御史言官们陆陆续续开始上疏揭露张居正的罪证,万历皇帝开始了对张居正的清算。

万历十二年,朱翊钧命司礼监太监张诚和刑部侍郎丘橓及锦衣卫指挥使曹应魁查抄了张居正的在老家和京城的家产。张居正的长子礼部主事张敬修不堪虐打,在狱中自缢,次子编修张敬修被发配。首辅继任张四维吸取了张居正擅自专权的教训,开始用了被裁撤的官员,反万历新政而为之,导致了万历中兴的结束。与商鞅变法对比,张居正的万历新政是失败地。

商鞅死后虽然被车裂了,可是秦惠文王知道商鞅变法是正确的。不像万历皇帝那样全盘否定了张居正万历新政的所有措施。万历新政到此结束,官员纲纪重新变得松弛,大明王朝重回旧路。

万历亲政后,李太后专心礼佛,在缺乏管束后的万历开始了声色犬马地生活。万历十一年定陵开始修建,耗银达八百余万两,相当于当时两年的田赋收入。在立皇太子的事情上万历倾向于立福王朱常洵,可是大臣们建议立皇长子朱常洛。由此产生了国本之争,导致了党争的产生,最终将大明带向了衰败。

从万历的成长来看,张居正在对朱翊钧的情商培养上犯了三个错误:

第一, 过于严苛,张居正对于朱翊钧的教育中,动辄发怒让朱翊钧每天战战兢兢,时有愤怒的情绪得不到适当的宣泄,表面上唯唯诺诺。一旦尝试到了权利的红利后,就不顾一切的后果。就像在张居正父亲逝世后,皇帝出面夺情,在大臣们反对的情况下,朱翊钧梃杖了官员。在梃杖时,朱翊钧以张居正的“为君者不能有妇人之仁”回怼冯保。把朱翊钧的刻薄寡恩刻画得淋漓尽致。

第二, 不懂鼓励孩子,朱翊钧勤奋练习书法,在夸赞几句后,张居正一盆冷水泼下拿隋炀帝宋徽宗做比喻,字练的再好也是没用的。卡耐基曾经说过:“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这一点恰恰是张居正没有给与朱翊钧的。

第三, 不顾孩子的感受,张居正平时不太顾及朱翊钧的感受,朱翊钧在自尊心严重受伤后,萌生了强烈地报复的念头。朱翊钧经常和小太监孙海,客用一起玩。酒后揍了冯保养子后,被冯保告状到李太后处,盛怒之下李太后要废黜朱翊钧另立潞王。孙海和客用被逐,不得已的情况下,由张居正代写了一份“罪己诏”,昭告天下。此事发生的时候,朱翊钧已经十八岁了,此事让朱翊钧大受打击。

张居正对朱翊钧的教育完全忽略了情商的培养。面对长期的压制,张居正死后,朱翊钧的约束突然消失,对张居正的清算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标签: 万历皇帝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下馆子是什么样的 单单小小的饭馆就有那么多人伺候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下馆子,历史解密

    清明上河图的风俗描述现代人吃饭大都讲究的是方便快捷,有时候你从进一家饭店到吃完结账出来,可能只会遇到服务员和送菜员两种人。可是如果你在宋朝下馆子,那可真不是一件普通的事情,宋朝的饭馆能让你感受到帝王般的待遇,这是因为在饭馆里伺候你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举例来说吧,我们经常在《水浒传》看到茶博士博士这个称

  • 她被称为公主皇后,丈夫是一代雄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歧国公主,宋朝,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一般公主都能够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尤其是生在盛世的公主,作为皇帝最宠爱的女儿,可以说吃穿都是要最好的,甚至选择抚夫婿也要经过千挑万选,婚后生活即便是在夫家,但是也能够仰仗皇帝的权威,可以说生前死后都是富贵。不过生活在盛世王朝的公主自然是能够有优厚的待遇,但是万一是乱世公主,或者说是和亲公主

  • 商朝,到底应该叫什么,殷、商、还是殷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商朝,历史解密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存在事件较长的王朝,当时商朝已经进入文字时代,殷墟发掘成功,甲骨文的出土,使得古文记载中很多关于殷商的事件得以相互印证,殷商时代现在已经是中国的信史。殷墟从公元前17世纪,成汤灭夏建立国家;公元前14世纪中叶,盘庚迁都殷;至公元前11世纪商王纣被周武王灭亡,共传17代,三十一王,历时

  • 康熙为什么要杀吴应熊,孝庄求情为啥没有效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朝代更替,不论是哪一时期,如果你迈入了朝廷,那也表面你终究背负着大多数人的利益,在往后面的人生中,你也只有为利益而活,为这一职位的老百姓而活,这件事情不相干对与错,只能得失。吴三桂对汉人而言是个两面三刀的卖国贼,可是对于清朝廷而言,确实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忠臣。当然这也是有证据的。吴三桂在投靠清朝廷之后

  • 为何说严嵩位高权重,却愚蠢至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严嵩,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享国276年,一直以刚强著称,面对外敌少有妥协。偏偏到嘉靖一朝,面对攻到北京城下的蒙古骑兵,明军竟然“怂”了,任凭敌人烧杀抢掠,无人阻拦。如若太祖、成祖看到这一幕,估计要从棺材中气得跳起来,咬死嘉靖。北方的蒙古人一直是大明的心腹大患,虽然分裂为鞑靼、瓦剌等部族,但依旧实力强大,不容小觑。到了嘉靖

  • 古代真的闻麝香就会流产吗 果然电视演的都是骗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麝香,历史解密

    《甄嬛传》说甄嬛发现自己流产的原因是所使用的舒痕胶中含有大量的麝香。 那麝香闻了真的会流产吗?麝香是鹿科动物林麝、马麝和原麝成熟雄体香囊分泌物的干燥品 ,具有开窍 、醒神 、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之功效 。麝香只有雄性在性成熟期才能分泌,所以产量十分有限。后来科学家研制出人工麝香——麝香酮,天然麝香才渐

  • 17岁嫁53岁乾隆,只因甄嬛一句话,被狂翻牌子?生下最小幼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惇妃的父亲汪氏是朝廷的一品大员,只不过他们家的出身还是包衣出身的,地位并不高,当时惇妃参加选秀入宫,那时候她也不过是一个小宫女,后来她被乾隆发现,成为了永常在,那一年她17岁,而乾隆是53岁。不过乾隆在后来就突然很少宠幸她了,不过这个汪氏并不简单,虽然乾隆并未再宠幸她,但是汪氏却选择从另一面入手,她

  • 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魏继宗,只因一个建议就得到王安石的提拔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魏继宗,宋朝,历史解密

    他是中国北宋城市经济建设改革的奠基人。因为向朝廷上奏设立市易司(相当于现在的发改委)而名闻天下,从一介布衣挤身朝堂,成为王安石变法的高级顾问。后来卷入变法派的内讧,被曾布利用,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位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的经济学家就是魏继宗。魏继宗,土生土长的开封人,出生年月已失考。从现有的历史资

  • 吴三桂起兵后,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吴三桂,清朝,吴三桂,历史解密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导致时局动荡,内忧外患严重。明朝内部各地农民纷纷起义,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自成、张献忠,但是,他们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而明朝面临的最大的敌人,则是外部的满清军队。在山海关之外,随着努尔哈赤势力的不断壮大,与明朝在边境上发生了许多的战争。最终,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选择“弃明投清

  • 汉军八旗跟满洲八旗相比谁更有优势?体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军八旗,清朝,历史解密

    汉军旗人,顾名思义,就是指入了满洲八旗的汉人。清朝汉军旗人作为一类特殊群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备受清朝统治者的重视。他们不仅出任清廷要职,而且大多都在地方任督抚、巡抚等职,对巩固清朝巩固起了关键作用,成为清朝“治天下”的重要举措。早在满清入关前的皇太极时期,为了加强对汉人的统治,便在满洲八旗制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