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十八陵中为什么只有武则天的墓没被盗?乾陵地宫中有哪些宝物?

唐十八陵中为什么只有武则天的墓没被盗?乾陵地宫中有哪些宝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333 更新时间:2023/12/19 1:15:28

唐十八陵中为什么只有武则天的墓没被盗?乾陵地宫中有哪些宝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乾陵位于陕西咸阳乾县城北十二华里的梁山,是两位皇帝合葬墓,即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

在唐十八陵中,是唯一没有被盗,完好保存至今的陵墓。

李治夫妻统治期间,大唐正处于鼎盛时期,其中藏有极为丰富的陪葬珍宝。

一千多年来,引发无数后人遐思不已,心驰神往。

根据唐中宗李显手书的乾陵《述圣记》碑记载:唐高宗临终前留有遗言,要求儿子们将自己生前珍藏的书籍、字画等全部葬入陵中。

据考古学家推测,乾陵地宫中的随葬珍宝分为六大类。

一是金银铜铁等金属类器物;

二是陶瓷、玻璃等器物;

第三种是珍珠、玛瑙、象牙、犀牛角等工艺品和装饰物;

第四类是石棺石椁、玉石、石像、石雕等;

第五类是壁画、石碑等墨宝;

六是典籍、书画等纸制品,包括丝绸、皮革等编制类器物。

六大类随葬珍宝,最吸引世人的是第六种,尤其是其中的书画、典籍等。

武则天生前写有自传著作《垂拱集》一百卷。

《垂拱集》是武则天的手书,被称为女皇的宫廷日记,同时也是一部包含治国理政经验的政论随笔。

加之其内容上自唐太宗在位时期,一直到自己称帝统治时期,记录了诸多宫廷事件,对研究唐朝、武周朝历史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女皇模仿王羲之的行书写成,记述了自己从才女、昭仪,到被册立为皇后,最终称帝的过程。

武则天临终之前,特意叮嘱儿子李显,把《垂拱集》作为重要的随葬品葬入乾陵地宫。

民间相传,武则天最初侍奉唐太宗李世民的时候,受皇帝的影响,非常喜爱临摹王羲之的书法。

做才人的时候,就写得一手神似王羲之的行书,并对书法有着独特的见解。

某日,李治进宫拜见父皇。

唐太宗考问儿子《兰亭集序》书法有哪些特点。

李治吭哧了半天,回答不上来。

武才人见状,赶紧过来悄悄提示李治。

唐太宗发现后勃然大怒,厉声训斥武才人:“朕今天问你几个关于书法问题,回答不上来,将被乱棍打死!”

结果,武才人的回答令唐太宗非常满意,不得不对她刮目相看。

值得一提的是,女皇陵寝之中,还有一张写真画像。

唐太宗在位时期,曾命著名画家阎立本为后妃画像。

武才人看过阎立本为自己画的真容,极为满意,一直珍藏了一生,死后随葬墓室。

标签: 唐朝武则天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韩子高是怎么从一代重臣走到后宫之主得位置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韩子高,南北朝,历史解密

    先让我们看看《陈书·韩子高传》是怎么记载的“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所以这怎么看,也是一个美貌值max,武力值max,谁攻谁受还说不定的人设啊。那么编剧你告诉我,

  • 揭秘:唐高宗李治为何要将妹妹以皇后之礼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治,唐朝,历史解密

    李治,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嫡子,自小颇受宠爱,在众人眼里的他温和仁孝。但身为皇子,又能在众皇子中脱颖而出,坐上那个位子的又岂会是良善之辈。上位后,又借着废王立武为后的事情,以雷霆手段贬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铲除世家大族势力,将皇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样果决的一个帝王,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 有情有义的程四爷:程砚秋的个性与为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程砚秋,民国,历史解密

    程砚秋刚出道不久,他就与文亮臣、曹二庚、郭仲衡三人,结为兄弟,他最小,行四,这程四爷的称呼是由这一盟传出来的。兄弟情同手足,有恩必报!而演出方面,程砚秋对义演很热心,无论义务戏是大型还是小型,只要他在北平,他都当仁不让参加。做人洒脱的程砚秋我们都知道靠声音来赚钱养家的人,一般特别爱惜自己的嗓子。那就

  • 古希腊文明和爱琴文明有什么区别 两者间有什么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古代,希腊,历史解密

    古希腊文明又叫做爱琴文明?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主要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及南部海中诸岛屿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其海外移民西至意大利半岛南部、西西里岛和地中海西北部沿岸,南至北非,东至西亚和黑海沿岸广大地区。古希腊文明首

  • 曹魏五子良将,谁能排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曹魏势力有5个比较有名的将军,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他们战功累累,赫赫有名,后陈寿在写《三国志》时,将此五人合传,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他们五个人的名号就是因此而来。他们五人都有不小的战功,那么谁的功劳最大呢?首先,我们从他们归顺曹操的时间来做一个大致

  • 汉武帝晚年逼死妻儿,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武帝,汉朝,历史解密

    汉武帝时期,王太后宣召亲家母也是自己的小姑子馆陶长公主入宫叙话。作为先皇的妹妹、窦太后的亲闺女、皇帝的丈母娘和亲姑姑,馆陶长公主在汉景帝和汉武帝初年时期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但是随着窦太后病故和皇后陈阿娇被废黜,此时馆陶长公主已经今非昔比。馆陶长公主得到王太后的召唤受宠若惊,赶紧整理行装乘坐马车入宫觐见

  • 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谁的官职更大?都分别是管理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刑部尚书,六部,历史解密

    在明清时期,清朝的京师官场有这样的顺口溜:部是管事的,院是看热闹的。寺是办事的,监是打杂的。部自然说的就是六部,在明清时期,六部的地位确实非常高,实权也非常大。但是有两个部门例外,几乎能够与六部对抗,那就是都察院和大理寺。在昨天的文章中,小编讲了都察院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另一个权力机构大理寺。

  • 古代皇帝龙袍禁止用水清洗,那夏天怎么办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在影视节目当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皇帝穿着龙袍坐在大殿上,冷峻严肃地看着下面的臣子,帝王气概一览无余。龙袍是皇帝的专属服装,它生来就是为了体现皇家的权威,因此每当有人造反时,他们总会先穿上龙袍,等待自己属下为自己带来好消息。不过抛开龙袍的权威性而言,对于真正的皇帝来说,龙袍更像是枷锁,虽然龙袍是天下制

  • 二战的苏军士兵为什么不佩戴备用子弹袋?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二战,苏联,历史解密

    有人问,二战的苏军士兵为什么不佩戴备用子弹袋?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其中的原因。其实苏军也是有自己的单兵装具体系的,其中就包括弹药袋等这些极为重要的装具。早在线列步兵时代,各国都为其装备火枪、燧发枪等热兵器的士兵研发了一系列装具,用以携带子弹、发射药、通条等各种所需的装备。而在后来的也是如此,只是单兵

  • 赵云一枪刺死了裴元绍,三枪却没有刺死周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云,三国,赵云,历史解密

    赵云刺了周仓三枪这件事,发生在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之后。关羽听说刘备在袁绍处,就挂印封金,带着糜、甘两位嫂嫂离开许都,不远千里去投奔刘备。路上,关羽遭遇了占山为王的黄巾军残部裴元绍和周仓。两人带着数百人准备抢关羽的赤兔马,在二人认出关羽之后,关羽劝二人改邪归正。周仓先随关羽继续去寻刘备,而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