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子高是怎么从一代重臣走到后宫之主得位置的?

韩子高是怎么从一代重臣走到后宫之主得位置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333 更新时间:2024/1/21 1:59:01

先让我们看看《陈书·韩子高传》是怎么记载的“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所以这怎么看,也是一个美貌值max,武力值max,谁攻谁受还说不定的人设啊。那么编剧你告诉我,这个上来就被撕衣服的人是谁,那是谁。更况有载“性恭谨”懂不,懂不懂。

“子高本名蛮子,帝改名之”,“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可以说韩子高与文帝是众多腐妹子们值得联想的对象。但是这不代表我们能接受这种除了性别是男,人设完全就像是女的剧情。这样的话,我们还不如看言情剧呢。

撇开电影,历史上的韩子高则是一个重臣,从《陈书》记载韩子高虽男生女相,但绝非后世中以色示人的形象。韩子高与文帝也是正常的君臣关系,而非掺杂了丝丝肉欲的不明不白的关系。

至于为何会出现后世中“男宠”“佞臣”甚至于“男皇后”的情况,这就与后世的风俗,社会情况,以及人们的八卦之心等有关。最重要的是韩子高长的帅啊,还是那种帅的一塌糊涂,重点是没整过容的天然美少年,自然而然的让人浮想联翩啊。冯梦龙在他的《情史》里为了写韩子高,还动用了《诗经》里的典故,说他“容貌艳丽、纤妍洁白、螓首膏发、自然蛾眉,见者靡不啧啧”。所以说啊这要是换成《三国》中张飞的形象,哪有来的这么多八卦新闻,虽然历史上张飞也是一个白净白净的书生。

韩子高的人设出现了三次改变,而狗仔队小队长兼明代著名的h作家世贞以《艳异录·男宠部》一书,用一己之力彻底扭转了韩子高的形象,从一代重臣成为后来人所说的“男皇后”。可以说黑粉头子做的非常的棒。对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应该知道明代可以说是继魏晋之后另一个奇葩的王朝,明代的皇帝也各各都刷新人们的认知。

这俗话说的好“上梁不正下梁歪”,再加上当时社会的风气好男风,这也自然而然的给了作家们以素材和想象空间。于是“男皇后”就应时而出了。而韩子高的形象也彻底的被扭转了。可能编剧的灵感是来自这本书的吧,毕竟在《艳异录》中,韩子高成为一个纠缠与公主与文帝之间,且喜好女装,恨生为男儿的男宠。更是成为一个依靠美貌将所有人迷的颠三倒四的乱世妖孽。不得不说,古往今来大家的八卦之心和脑洞是止都止不住的。

不过韩子高要是知道自己后世的情况,棺材板怕是被拍的稀碎吧。毕竟被人八卦到这种地步也是没几个了,更不用说还是被强行组了cp还是个受,更是让人无奈啊。

另外,我很想说一句那些想要拍耽美题材电视剧的导演编剧们,能不能稍微了解一下腐妹子们真正喜欢的是什么的,至少目前作为腐女的小编表示本人喜欢的是强攻强受,而不是那种刻意女性化一人的剧情。

标签: 韩子高南北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唐高宗李治为何要将妹妹以皇后之礼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治,唐朝,历史解密

    李治,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嫡子,自小颇受宠爱,在众人眼里的他温和仁孝。但身为皇子,又能在众皇子中脱颖而出,坐上那个位子的又岂会是良善之辈。上位后,又借着废王立武为后的事情,以雷霆手段贬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铲除世家大族势力,将皇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样果决的一个帝王,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 有情有义的程四爷:程砚秋的个性与为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程砚秋,民国,历史解密

    程砚秋刚出道不久,他就与文亮臣、曹二庚、郭仲衡三人,结为兄弟,他最小,行四,这程四爷的称呼是由这一盟传出来的。兄弟情同手足,有恩必报!而演出方面,程砚秋对义演很热心,无论义务戏是大型还是小型,只要他在北平,他都当仁不让参加。做人洒脱的程砚秋我们都知道靠声音来赚钱养家的人,一般特别爱惜自己的嗓子。那就

  • 古希腊文明和爱琴文明有什么区别 两者间有什么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古代,希腊,历史解密

    古希腊文明又叫做爱琴文明?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主要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及南部海中诸岛屿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其海外移民西至意大利半岛南部、西西里岛和地中海西北部沿岸,南至北非,东至西亚和黑海沿岸广大地区。古希腊文明首

  • 曹魏五子良将,谁能排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曹魏势力有5个比较有名的将军,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他们战功累累,赫赫有名,后陈寿在写《三国志》时,将此五人合传,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他们五个人的名号就是因此而来。他们五人都有不小的战功,那么谁的功劳最大呢?首先,我们从他们归顺曹操的时间来做一个大致

  • 汉武帝晚年逼死妻儿,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武帝,汉朝,历史解密

    汉武帝时期,王太后宣召亲家母也是自己的小姑子馆陶长公主入宫叙话。作为先皇的妹妹、窦太后的亲闺女、皇帝的丈母娘和亲姑姑,馆陶长公主在汉景帝和汉武帝初年时期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但是随着窦太后病故和皇后陈阿娇被废黜,此时馆陶长公主已经今非昔比。馆陶长公主得到王太后的召唤受宠若惊,赶紧整理行装乘坐马车入宫觐见

  • 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谁的官职更大?都分别是管理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刑部尚书,六部,历史解密

    在明清时期,清朝的京师官场有这样的顺口溜:部是管事的,院是看热闹的。寺是办事的,监是打杂的。部自然说的就是六部,在明清时期,六部的地位确实非常高,实权也非常大。但是有两个部门例外,几乎能够与六部对抗,那就是都察院和大理寺。在昨天的文章中,小编讲了都察院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另一个权力机构大理寺。

  • 古代皇帝龙袍禁止用水清洗,那夏天怎么办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在影视节目当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皇帝穿着龙袍坐在大殿上,冷峻严肃地看着下面的臣子,帝王气概一览无余。龙袍是皇帝的专属服装,它生来就是为了体现皇家的权威,因此每当有人造反时,他们总会先穿上龙袍,等待自己属下为自己带来好消息。不过抛开龙袍的权威性而言,对于真正的皇帝来说,龙袍更像是枷锁,虽然龙袍是天下制

  • 二战的苏军士兵为什么不佩戴备用子弹袋?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二战,苏联,历史解密

    有人问,二战的苏军士兵为什么不佩戴备用子弹袋?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其中的原因。其实苏军也是有自己的单兵装具体系的,其中就包括弹药袋等这些极为重要的装具。早在线列步兵时代,各国都为其装备火枪、燧发枪等热兵器的士兵研发了一系列装具,用以携带子弹、发射药、通条等各种所需的装备。而在后来的也是如此,只是单兵

  • 赵云一枪刺死了裴元绍,三枪却没有刺死周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云,三国,赵云,历史解密

    赵云刺了周仓三枪这件事,发生在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之后。关羽听说刘备在袁绍处,就挂印封金,带着糜、甘两位嫂嫂离开许都,不远千里去投奔刘备。路上,关羽遭遇了占山为王的黄巾军残部裴元绍和周仓。两人带着数百人准备抢关羽的赤兔马,在二人认出关羽之后,关羽劝二人改邪归正。周仓先随关羽继续去寻刘备,而裴

  • 万历皇帝智商高,他的情商高不高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万历皇帝,明朝,历史解密

    看了一遍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万历皇帝朱翊钧亲政后悖逆性格的养成,责任全在张居正和李太后。万历皇帝智商很高可是情商却不足,朱翊钧刚懂事的时候,就被李太后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强爹胜祖的好皇帝,来改变自嘉靖和隆庆以来朝廷的一些弊政。张居正教育小皇帝时,一味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却忽略了对朱翊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