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魏五子良将,谁能排第一?

曹魏五子良将,谁能排第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736 更新时间:2024/1/27 16:03:21

三国时期,曹魏势力有5个比较有名的将军,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他们战功累累,赫赫有名,后陈寿在写《三国志》时,将此五人合传,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他们五个人的名号就是因此而来。他们五人都有不小的战功,那么谁的功劳最大呢?

首先,我们从他们归顺曹操的时间来做一个大致的梳理。最先在曹操手下干事的是乐进,可以说是从基层干起,还为曹操回自己的家乡征兵。于禁是在曹操占领兖州时候归复的,名列第二。徐晃本是跟着杨奉的,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徐晃也跟着归复了曹操,名列第三。张辽原来是跟着吕布的,曹操破吕布后,张辽跟了曹操,名列第四。张郃是官渡之战后才跟着曹操的,基本上是最后。 因此,从跟曹操混的时间长短来说,乐进》于禁》徐晃》张辽》张郃。

其次,我们来看下最关键的战绩因素,这是评价一个武将的最重要因素。乐进基本上随曹操经历了所有的战争,但很少作为主将,基本上都是先锋或断后,最能拿出手的成绩就是在合肥,不过合肥之战,张辽是主角,乐进的功劳是次要的。张辽的功绩就不必详说了,威震逍遥津绝对是第一大功绩。于禁前期有不少功绩,不过在樊城之战中,被关羽生擒,做了俘虏,可谓其人生一大败笔。徐晃同乐进相似,没有太多能拿出手的成绩。反倒是最后归顺的张郃,在后期诸葛亮北伐中,有不少的战绩。但从战绩来评比,张辽》张郃》乐进》徐晃》于禁。

最后,我们以曹魏给他们的官职和谥号来看。谥号最能看出朝廷对他们功过是非的一个评价。官职上看,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后将军徐晃。正常顺序来看,是前后右左的顺序排的,不过后期魏国西部面临蜀国北伐,征西将军位子也比较大。从谥号来说,张辽是刚候,乐进是威候,张郃和徐晃都是壮候,唯独于禁是厉候,显得不太好。

综上所有条件来说,张辽功劳是第一是毫无疑问的,剩下的乐进和张郃,我更倾向于张郃排第二,乐进第三,剩下的就是徐晃第四,于禁最末了。关于我的这个排名,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标签: 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武帝晚年逼死妻儿,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武帝,汉朝,历史解密

    汉武帝时期,王太后宣召亲家母也是自己的小姑子馆陶长公主入宫叙话。作为先皇的妹妹、窦太后的亲闺女、皇帝的丈母娘和亲姑姑,馆陶长公主在汉景帝和汉武帝初年时期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但是随着窦太后病故和皇后陈阿娇被废黜,此时馆陶长公主已经今非昔比。馆陶长公主得到王太后的召唤受宠若惊,赶紧整理行装乘坐马车入宫觐见

  • 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谁的官职更大?都分别是管理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刑部尚书,六部,历史解密

    在明清时期,清朝的京师官场有这样的顺口溜:部是管事的,院是看热闹的。寺是办事的,监是打杂的。部自然说的就是六部,在明清时期,六部的地位确实非常高,实权也非常大。但是有两个部门例外,几乎能够与六部对抗,那就是都察院和大理寺。在昨天的文章中,小编讲了都察院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另一个权力机构大理寺。

  • 古代皇帝龙袍禁止用水清洗,那夏天怎么办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在影视节目当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皇帝穿着龙袍坐在大殿上,冷峻严肃地看着下面的臣子,帝王气概一览无余。龙袍是皇帝的专属服装,它生来就是为了体现皇家的权威,因此每当有人造反时,他们总会先穿上龙袍,等待自己属下为自己带来好消息。不过抛开龙袍的权威性而言,对于真正的皇帝来说,龙袍更像是枷锁,虽然龙袍是天下制

  • 二战的苏军士兵为什么不佩戴备用子弹袋?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二战,苏联,历史解密

    有人问,二战的苏军士兵为什么不佩戴备用子弹袋?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其中的原因。其实苏军也是有自己的单兵装具体系的,其中就包括弹药袋等这些极为重要的装具。早在线列步兵时代,各国都为其装备火枪、燧发枪等热兵器的士兵研发了一系列装具,用以携带子弹、发射药、通条等各种所需的装备。而在后来的也是如此,只是单兵

  • 赵云一枪刺死了裴元绍,三枪却没有刺死周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云,三国,赵云,历史解密

    赵云刺了周仓三枪这件事,发生在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之后。关羽听说刘备在袁绍处,就挂印封金,带着糜、甘两位嫂嫂离开许都,不远千里去投奔刘备。路上,关羽遭遇了占山为王的黄巾军残部裴元绍和周仓。两人带着数百人准备抢关羽的赤兔马,在二人认出关羽之后,关羽劝二人改邪归正。周仓先随关羽继续去寻刘备,而裴

  • 万历皇帝智商高,他的情商高不高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万历皇帝,明朝,历史解密

    看了一遍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万历皇帝朱翊钧亲政后悖逆性格的养成,责任全在张居正和李太后。万历皇帝智商很高可是情商却不足,朱翊钧刚懂事的时候,就被李太后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强爹胜祖的好皇帝,来改变自嘉靖和隆庆以来朝廷的一些弊政。张居正教育小皇帝时,一味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却忽略了对朱翊钧

  • 古代下馆子是什么样的 单单小小的饭馆就有那么多人伺候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下馆子,历史解密

    清明上河图的风俗描述现代人吃饭大都讲究的是方便快捷,有时候你从进一家饭店到吃完结账出来,可能只会遇到服务员和送菜员两种人。可是如果你在宋朝下馆子,那可真不是一件普通的事情,宋朝的饭馆能让你感受到帝王般的待遇,这是因为在饭馆里伺候你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举例来说吧,我们经常在《水浒传》看到茶博士博士这个称

  • 她被称为公主皇后,丈夫是一代雄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歧国公主,宋朝,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一般公主都能够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尤其是生在盛世的公主,作为皇帝最宠爱的女儿,可以说吃穿都是要最好的,甚至选择抚夫婿也要经过千挑万选,婚后生活即便是在夫家,但是也能够仰仗皇帝的权威,可以说生前死后都是富贵。不过生活在盛世王朝的公主自然是能够有优厚的待遇,但是万一是乱世公主,或者说是和亲公主

  • 商朝,到底应该叫什么,殷、商、还是殷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商朝,历史解密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存在事件较长的王朝,当时商朝已经进入文字时代,殷墟发掘成功,甲骨文的出土,使得古文记载中很多关于殷商的事件得以相互印证,殷商时代现在已经是中国的信史。殷墟从公元前17世纪,成汤灭夏建立国家;公元前14世纪中叶,盘庚迁都殷;至公元前11世纪商王纣被周武王灭亡,共传17代,三十一王,历时

  • 康熙为什么要杀吴应熊,孝庄求情为啥没有效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朝代更替,不论是哪一时期,如果你迈入了朝廷,那也表面你终究背负着大多数人的利益,在往后面的人生中,你也只有为利益而活,为这一职位的老百姓而活,这件事情不相干对与错,只能得失。吴三桂对汉人而言是个两面三刀的卖国贼,可是对于清朝廷而言,确实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忠臣。当然这也是有证据的。吴三桂在投靠清朝廷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