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唐高宗李治为何要将妹妹以皇后之礼下葬?

揭秘:唐高宗李治为何要将妹妹以皇后之礼下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333 更新时间:2023/12/5 8:27:25

李治,唐太宗李世民长孙皇后的嫡子,自小颇受宠爱,在众人眼里的他温和仁孝。但身为皇子,又能在众皇子中脱颖而出,坐上那个位子的又岂会是良善之辈。上位后,又借着废王立武为后的事情,以雷霆手段贬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铲除世家大族势力,将皇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样果决的一个帝王,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毫不犹豫的逼死亲舅舅,真的是太宗口中那个天真软弱之人吗?

除了为争夺皇位,不念亲情,算计自己一母同胞的哥哥,又为了争权,连自己的结发妻子都能眼睁睁的看着她被武则天做成人彘,在折磨中死去外。李治还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把自己的亲妹妹新城公主,以皇后之礼藏到了皇陵中,让人难以理解,好奇这其中是否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经过一番研究后,发现李治还真的是有够心狠手辣,变态的。

众所周知,李世民一生只有一位长孙皇后,其余的后宫女子再得宠也只是妃位,所以死后能与他同墓的也只有长孙皇后一人。可随着昭陵的开掘,周边出了不少他儿女的墓外,还出现了一座皇后规格的陵寝,经过研究发现这并不是李世民的妃子,而是他与长孙皇后的幺女新城公主。她的一生也是跌宕起伏,前半生受尽宠爱,被父母和哥哥们捧在手心,后半生却情路坎坷。

新城公主作为唐太宗最小的女儿,又是妻子长孙皇后生的嫡女,九岁的时候就被衡山郡公主,既有封地又有俸禄。那时候的人为了给女儿找个好婆家,都会早早的开始相看,以免好儿郎都被别人占了去,李世民作为皇帝也不例外。所以在新城公主才九岁的时候,就给她定了一门亲事,是唐朝有名的贤臣魏征的长子。可帝王总是多疑的,当魏征去世后,因为他当初推荐的人都出了事,唐太宗就觉得他生前也有参与,于是大怒并取消了他儿子与新城公主的婚约。之后又在她15岁的时候,将之许配给了长孙诠,婚后俩人感情很好,生活过的很是甜蜜。

可是好景不长,李治登基后为了皇权集中在自己手里,大伺打压士族,而长孙诠作为长孙家的人,也被扣了顶帽子,被发落到了巂州。为了以防万一,不让他们有翻身的机会,李治还专门派人打了长孙诠一顿,流落的地方条件本就不好,又是要治他于死地,所以根本就没人帮他请大夫看病,没过多长时间就死了。新城公主知道自己的丈夫出事后,很是伤心,每天都泪流满面,心情低落。

到底是自己从小疼到大的妹子,李治见新城公主这样,也是担忧的,于是就给她另找了亲事,希望她可以投入到新的感情。千挑万选选了彭城郡公韦庆嗣的第八子——韦正矩,可是新城公主心里始终只有长孙诠一人,即便是再婚,对于新的丈夫也是不冷不热。韦正矩作为一个男人,还是豪门子弟,自小也是骄傲,对新城公主那样子很是不满,可有没办法,于是两人各过各的。

新城公主一直活在过去,走不出来,没多久就郁郁而终,当时才30岁。李治接到消息后大怒,觉得是韦正矩对他不好,使之受到了虐待。于是就将他处死,就连韦家其他人也受到牵连被流放。当时伺候公主的奴才们也全部没了性命,理由是没有照顾好主子。明明新城公主的悲剧,他才是那个源头,可偏偏到头来却将罪名都推到了别人身上,还为此伤了那么多无辜之人的性命,也是够变态的。最后又因为自己心中的愧疚,下令新城公主以皇后礼仪下葬,人都不在了,再豪华的葬礼又有什么用?并且还给留下了非议,指不定当时的人们怎么想呢。

标签: 李治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有情有义的程四爷:程砚秋的个性与为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程砚秋,民国,历史解密

    程砚秋刚出道不久,他就与文亮臣、曹二庚、郭仲衡三人,结为兄弟,他最小,行四,这程四爷的称呼是由这一盟传出来的。兄弟情同手足,有恩必报!而演出方面,程砚秋对义演很热心,无论义务戏是大型还是小型,只要他在北平,他都当仁不让参加。做人洒脱的程砚秋我们都知道靠声音来赚钱养家的人,一般特别爱惜自己的嗓子。那就

  • 古希腊文明和爱琴文明有什么区别 两者间有什么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古代,希腊,历史解密

    古希腊文明又叫做爱琴文明?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主要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及南部海中诸岛屿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其海外移民西至意大利半岛南部、西西里岛和地中海西北部沿岸,南至北非,东至西亚和黑海沿岸广大地区。古希腊文明首

  • 曹魏五子良将,谁能排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曹魏势力有5个比较有名的将军,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他们战功累累,赫赫有名,后陈寿在写《三国志》时,将此五人合传,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他们五个人的名号就是因此而来。他们五人都有不小的战功,那么谁的功劳最大呢?首先,我们从他们归顺曹操的时间来做一个大致

  • 汉武帝晚年逼死妻儿,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武帝,汉朝,历史解密

    汉武帝时期,王太后宣召亲家母也是自己的小姑子馆陶长公主入宫叙话。作为先皇的妹妹、窦太后的亲闺女、皇帝的丈母娘和亲姑姑,馆陶长公主在汉景帝和汉武帝初年时期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但是随着窦太后病故和皇后陈阿娇被废黜,此时馆陶长公主已经今非昔比。馆陶长公主得到王太后的召唤受宠若惊,赶紧整理行装乘坐马车入宫觐见

  • 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谁的官职更大?都分别是管理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刑部尚书,六部,历史解密

    在明清时期,清朝的京师官场有这样的顺口溜:部是管事的,院是看热闹的。寺是办事的,监是打杂的。部自然说的就是六部,在明清时期,六部的地位确实非常高,实权也非常大。但是有两个部门例外,几乎能够与六部对抗,那就是都察院和大理寺。在昨天的文章中,小编讲了都察院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另一个权力机构大理寺。

  • 古代皇帝龙袍禁止用水清洗,那夏天怎么办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在影视节目当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皇帝穿着龙袍坐在大殿上,冷峻严肃地看着下面的臣子,帝王气概一览无余。龙袍是皇帝的专属服装,它生来就是为了体现皇家的权威,因此每当有人造反时,他们总会先穿上龙袍,等待自己属下为自己带来好消息。不过抛开龙袍的权威性而言,对于真正的皇帝来说,龙袍更像是枷锁,虽然龙袍是天下制

  • 二战的苏军士兵为什么不佩戴备用子弹袋?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二战,苏联,历史解密

    有人问,二战的苏军士兵为什么不佩戴备用子弹袋?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其中的原因。其实苏军也是有自己的单兵装具体系的,其中就包括弹药袋等这些极为重要的装具。早在线列步兵时代,各国都为其装备火枪、燧发枪等热兵器的士兵研发了一系列装具,用以携带子弹、发射药、通条等各种所需的装备。而在后来的也是如此,只是单兵

  • 赵云一枪刺死了裴元绍,三枪却没有刺死周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云,三国,赵云,历史解密

    赵云刺了周仓三枪这件事,发生在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之后。关羽听说刘备在袁绍处,就挂印封金,带着糜、甘两位嫂嫂离开许都,不远千里去投奔刘备。路上,关羽遭遇了占山为王的黄巾军残部裴元绍和周仓。两人带着数百人准备抢关羽的赤兔马,在二人认出关羽之后,关羽劝二人改邪归正。周仓先随关羽继续去寻刘备,而裴

  • 万历皇帝智商高,他的情商高不高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万历皇帝,明朝,历史解密

    看了一遍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万历皇帝朱翊钧亲政后悖逆性格的养成,责任全在张居正和李太后。万历皇帝智商很高可是情商却不足,朱翊钧刚懂事的时候,就被李太后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强爹胜祖的好皇帝,来改变自嘉靖和隆庆以来朝廷的一些弊政。张居正教育小皇帝时,一味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却忽略了对朱翊钧

  • 古代下馆子是什么样的 单单小小的饭馆就有那么多人伺候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下馆子,历史解密

    清明上河图的风俗描述现代人吃饭大都讲究的是方便快捷,有时候你从进一家饭店到吃完结账出来,可能只会遇到服务员和送菜员两种人。可是如果你在宋朝下馆子,那可真不是一件普通的事情,宋朝的饭馆能让你感受到帝王般的待遇,这是因为在饭馆里伺候你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举例来说吧,我们经常在《水浒传》看到茶博士博士这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