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世凯复辟的时局的关键在什么地方 西南还是东南

袁世凯复辟的时局的关键在什么地方 西南还是东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553 更新时间:2023/12/9 19:10:54

洪宪帝制的一片骂声中,袁世凯开始幡然悔悟,用他的话来说,内忧外患之下,撒手不管,危亡立见,不忍心至此。这里的内外忧患,显然指的是在日军支持下杀回国的南方诸公。悔过后的布局大刀阔斧,先是取消帝制,接着将段祺瑞以及黎元洪等北洋柱梁官复原职,寄望北洋之虎的威望安定北洋军心,而黎胖子坐镇之下的湖北阵营,自然不会掀起大浪,腾出手来收拾西南军阀只是时间问题。袁世凯先是让北洋之龙士珍去段祺瑞府上当说客,邀请段氏出山组阁。然而这位在洪宪帝制中未获任封赏的北洋元老,是否还会给他这个大家长几分薄面仍然是个未知数,紧接着袁世凯又叫来牵线人张国淦传话,意在加强与副总统黎元洪之间的联系。

但是,张国淦虽然和黎元洪是同乡,人却是很实在,虽然不一定不偏不倚,开口说话在袁世凯这里却很受用,两人聊完正事自然也会闲谈。袁世凯看似不经意地问道:“你看我是退好,还是不退好?”张国淦没有想到以倔强著称的袁世凯会这样提问,毫无思想准备,只有如实地和稀泥:“应当从外交、声望和军事三个方面考虑。”袁世凯明显不是很认可这样大锅烩的说法,况且在北洋乱世谈声望,自然每个人都懂得包装自己,名义上的声望也就不存在真实性与可靠性,洋人那边他有把握,在他看来只有军事值得考虑。接着袁世凯抛出了自己的忧虑:“你看西南打得倒我吗?”张国淦接着答道:“时局的关键不在于西南而是东南。”袁世凯当即一惊,开始皱眉道:“你是说华甫?”

其后,宦海浮沉多年的张国淦也精明了一回,直接答复:“冯华甫是总统多年的老部下,没有人比总统更了解他。”滴水不漏,却又一切尽在不言中。袁世凯陷入沉思,冯国璋是北洋军阀中坐镇东南的元老,实力最为强劲,作为长江三督的首领,也是日后直系军阀的雏形,他开始担心冯国璋最终的押注方,偏向南北方的任何一方,胜利的天平也将会眷顾。张国淦借机补充道:“不怕他左偏或者右袒,就怕他不左不右。”袁世凯哼了一声,接着便不再开腔,他不愿意相信看似忠厚的冯国璋会倒戈,更不愿意相信半生交情就这样付诸浮云,他知道冯国璋的胃口好,喜欢吃红烧猪蹄,但是可能想不到,此时冯国璋的胃口,已经不再限于区区三省地盘。

最终,袁世凯改制之初,也曾力邀冯国璋任职总参,希望其能够与段祺瑞联手匡扶大业,殊不知冯国璋毅然抗命,先是要求在江苏遥领此职,拒绝赴京,接着护国战争爆发后,再次力邀其担任征滇军总指挥,冯国璋不仅再次拒绝,而且密谋“五将军密电”,率先联合北洋诸将向袁世凯发难。原因也很简单,帝制实行之后,作为北洋军阀中最大的实权派,袁世凯之后,大总统之位不是没有机会登顶,但是对于洪宪皇帝的宝座,那就只有洗干净脖子,等着太子削藩了。归根结底,袁世凯面对的时局困境,关键在于东南的冯国璋,而非扯旗放炮的西南军阀,毕竟一直到袁世凯撒手西去,这些人都没有折腾出西南几省,倒是因坐镇东南的冯国璋倒戈,将袁世凯的贪念与幻想彻底埋葬。

标签: 民国袁世凯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海上画派的画风及风格介绍,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海上画派,民国,历史解密

    海上画派,国画画派之一,又称"海派",或"沪派",一般指的是发生于十九世纪中叶(1843年),至廿世纪初期(1927年)时,一群画家活跃于上海地区,并从事绘画创作的结果与风尚。画风海上画派,上承唐宋传统技艺,吸取明清陈淳(白阳)、徐渭(青藤)、陈洪绶(老莲)、八大山人、石涛和"扬州八怪"等诸家之长,

  • 揭秘:后赵是怎么衰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后赵,十六国,历史解密

    公元321年,祖逖去世,部众由其弟祖约接掌,北伐的大好局面就此搁置,不久被石勒重新收于囊中。这一年石勒也消灭了幽州的段匹磾,323年消灭青州的曹嶷,实力强大的羯胡人开始着手全力对付匈奴人的前赵,公元329年,前赵灭亡,中原匈奴几乎被杀个干净,剩下的,东迁辽东,南迁河南,融合于汉族之中,也有的西迁在陇

  • 赵匡胤成为皇帝后,一个政策让英雄都成刀下魂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匡胤,北宋,赵匡胤,历史解密

    北宋是宋太祖赵匡胤一手建立的,赵匡胤也是出生军人世家,所以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赵匡胤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在这个战乱的年代,只有军人才能享受荣华富贵,所以在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参军打仗,在父亲的关系下,又加上自己的功绩,所以就开始在军中崭露头角。当时“安史之乱”后唐朝就进入了“节度使”的时代,所以皇帝就

  • 清朝阅兵是怎么举行的 他们都是怎么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康熙,历史解密

    满族人强壮骁勇,号称“马背上得天下”,素来重视武功,康熙皇帝曾言:“国家武备不可一日懈弛。”入关以后,清朝统治者采取了很多方式来维持自己的这一民族优势,比如木兰围猎,比如阅兵。早在天聪年间,皇太极就曾在沈阳北郊举行过阅兵式以激发士兵破关志气,仪式装备齐全,要求严格,规模相当盛大。入关以后,清代统治者

  • 揭秘:为什么说诸葛亮不是郭嘉的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郭嘉,三国,郭嘉,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割据混战时代。随着东汉王朝统治的崩解,汉献帝沦为有名无实的傀儡,四方英雄并起,逐鹿中原。曹操、刘备、孙权,先后在乱世中崛起,成为当时最具竞争力的三大武装集团。曹操、刘备、孙权之所以能三分天下,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都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在辨识人才、引进人才、驾驭人才方面都有

  • 大清对官员有着什么样的禁令?迎娶两种女人将被严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官员,禁令,清朝,历史解密

    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大清律例》充满着许多匪夷所思的奇葩禁令。其中,就明文规定,官员不能与两种女人结婚,否则将受到严厉的惩罚。哪两种女人呢?一是辖区范围内的民女。《大清律例·户律·婚姻》规定:“凡府、州、县亲民官,任内娶部民妇女为妻、妾者,杖八十。若监临官,娶为事人妻妾及女为妻、妾者,杖一百。女家并同

  • 明朝灭亡时,崇祯到底有多少家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崇祯,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末年,崇祯继位当了皇帝,他上台第一件事就是干掉了魏忠贤。一时间举国欢庆,但是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朝廷没钱了。以前魏忠贤在的时候,虽然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但好歹还能弄点钱,维持国家正常的周转。魏忠贤倒了之后,朝廷穷啊。崇祯皇帝以身作则,推行勤俭节约,好好的一个皇帝将自己的日子过的紧巴巴。

  • 战后流落中国的日本孤儿有多少?多数为日本开拓者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日本孤儿,二战,历史解密

    所谓日本遗孤,是指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日本侵略者撤退和遣返期间,遗弃在中国并被中国人抚养长大的日本孤儿。遗孤中既有军政人员的子女,又有工商界的后裔,但最多的是日本开拓团的后代,总人数在4000人以上,分布于中国的2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90%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如此众多的战争孤儿遗

  • 司马懿千算万算,却算掉了一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司马懿,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有众多出色的谋士。诸如郭嘉,诸葛亮,许攸,徐庶等人。然而,真正笑到最后的却只有“司马懿”一人而已。司马懿凭借自己的聪明才华,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最后更是辅佐曹丕上位,成为了真正的辅政大臣。后来兜兜转转,天下最终落得到了他们司马一家的头上。而司马懿与诸葛亮一样,也不是神人。也有算不到的时候,就

  • 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秀才,科举,清朝,历史解密

    科举制度,是古代成千上万读书人当官的唯一出路——如果你是清朝时期的八旗贵族,当我没说——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科举制度有三大关:童子试、乡试、会试。通过了童子试,就考取了秀才功名。通过了乡试,就考取了举人功名。通过了会试,就考取了进士功名——其实,贡士还需要参加殿试获得进士功名。不过,由于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