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十大特种部队有哪些,中国最好的特种部队是哪一支

中国十大特种部队有哪些,中国最好的特种部队是哪一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393 更新时间:2023/12/22 5:10:16

中国十大特种部队有哪些?

中国的特种部队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排名也是靠前,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中国国内都有哪些特种部队?其实中国有九支特种部队,分别是1.“东方神剑”特种大队;2.“飞龙”特种部队;3.“华南之剑”特种部队;4.“黑贝雷”“雄鹰”;5.东北猛虎”;6.“西南猎鹰”;7.“猎豹”;8.“暗夜之虎”9.“利剑”。

京军区特种大队,又称“东方神剑”特种大队,是中国特种大队之一,直属于北京军区,整个大队虽然仅有三千人,但却是从北京军区和地方数十万士兵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兵强将,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他们就是中国军人的杰出代表。他们也不负其“皇牌部队”之名,每一个兵士从战场侦察到反恐作战,不仅规装备运用自如,各种高科技装备也样样精通,不管是空中还是海上,他们都能够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北京军区:北京、河北、内蒙古、山西、蒙古。3个集团军,2个A类部队(38军、27军),1个重装集团军。虽然98年以来的两次裁军,北京军区先后撤并了28军、63军及24军三支部队,实力大大受损,但由全军第一牌主力第38重装集团军、骁勇善战的第27军和拥有“红1师”的65军组成的北京军区地面作战集群,实力仍然傲视群雄,再加上北京卫戍区的御林军,排在首位毋庸置疑。

中国十大特种部队

南京军区特种部队,又称“飞龙”特种大队,中国十支三栖特种部队之一,飞龙特种作战大队是解放军正规军的特种部队,训练残酷,可以更好的执行对外作战任务,适应各种复杂环境,并且可以装备军方重型武器。部队口号“大强度、高难度、多险度”。实战:1995年,“飞龙”大队官兵全副武装,每人携带一壶淡水、3两大米。开赴远离陆地的4座无人岛礁进行为期3昼夜的野外生存训练强化侦查能力。飞龙特种部队的退役士兵可以加入雪豹或蓝剑部队,但蓝剑和雪豹的队员绝对不可能加入飞龙特种部队。

中国十大特种部队

华南之剑”特种部队:广州军区特种兵大队成立于1988年,是解放军组建最早的第一支特种部队。特种兵大队的成员本来就是“百里挑一”,加上地处开放省份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广州军区特种兵大队的个人素质和高科技装备含量都比其它军区的高。“世纪大演兵”中的数字化战士就是这个大队。他们还派遣10名特战队员,代表全军特种部队参加了“2000年国际侦察兵比赛”。

中国十大特种部队

济南军区黑贝雷和雄鹰特种部队

雄鹰特种部队主要进行特种侦察、三栖作战方面的训练。特种部队士兵每天都要进行上体力量训练,以增强心脏血管的忍耐力。士兵在12分钟内跑完3300米为“及格”,如果在12分钟跑完3400米则为“良”,而在12分钟跑完3500米则为“优”。该部队士兵还练习中国传统武术气功以及徒手格斗等。

中国十大特种部队

西南猎鹰,隶属于成都军区的特种部队。自1992年组建以来,他们克服了一无教材二无模式、三无经验等困难,努力探索现代条件、特别是高科技条件下特种部队训练作战规律,不断深化战法研究和训练改革,在侦察引导、空中切入、破袭作战、紧急撤离这四个战场课目上取得了丰硕的训练成果。

中国十大特种部队

成都军区“猎豹”特种部队。它就是成都军区某特种大队。这支特种部队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几分神秘,高新装备广泛应用,军事行动神秘莫测,特种训练惊险刺激:飞车捕俘、攀登绝壁、擒拿格斗、踏冰卧雪、涉水泅渡等等,特种作战更令人惊诧:侦察谍报、秘密渗透、袭击破坏、联合作战、解救人质等等,无所不通。该部队2002年在西岭山实施了第一次反恐演练。

中国十大特种部队

兰州军区特种部队不是叫西北狼嘛也又叫老虎团,也叫夜老虎,也有叫兰州军区特种大队。也叫暗夜之虎,夜老虎------兰州军区特种兵大队原属21军的步兵第62师(撤销),其第184团被改编为兰州军区特种大队。该集团军组建后于1986-1987年参加老山地区防御作战,步兵第61师第182团第9连战后被中央军委授“攻坚英雄连”荣誉称号。赢得惟一国际特种兵最高荣誉的中国军人---兰州军区特种大队。“爱尔纳突击”国际特种部队侦察兵竞赛,中国队夺得全部22个竞赛项目中的9个单项第一、两个第二、3个第三和外国队组团体总分第一名,被举办国爱沙尼亚授予“最佳外国参赛队奖”。面对人高体壮、装备精良的对手,他们最终以绝对优势夺得全部22个竞赛项目中的9个单项第一、两个第二、3个第三和外国队组团体总分第一名,被举办国爱沙尼亚授予“最佳外国参赛队奖”(卡列夫勇士奖)。

中国十大特种部队

“利剑”特种部队(未知军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神秘的特种部队,无人知晓他们的基地在哪?也有可能这支特种部队无处不在。

中国十大特种部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青釭剑是谁的武器,青釭剑的民间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倚天剑倚天剑是三国时曹操佩剑,与青釭剑齐名并称绝世双剑,均为曹操所有。传为取宋玉的《大言赋》中的名句“长剑耿耿倚天外”命名。倚天剑锋锐无比,后成为宝剑之代称。一代诗仙李白,亦对之仰慕不已。倚天剑的相关记载倚天剑最早来自唐李白诗《司马将军歌》中,"手中电击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

  • 人临死前会看到什么,盘点人临死前的15个惊人征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们一般的认识上,人的死亡是所有的组织都死亡了,这期间会出现一些现象,或者说征兆吧,比如心脏跳动变缓,所有的器官停止工作等,这些都属于科学上的认识,但是在人死前相传会出现一些其他的征兆,虽然并没有科学的根据,但是很多人却宁愿相信这种征兆,并且以此来确定一个人是否即将死亡,而古人也根据这些征兆来提前

  • 云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古人把房事称为“云雨之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古人把房事称为“云雨之欢”呢?云雨是什么意思,古代小说写男女房事,无一例外地写道:共赴巫山云雨,或者不免云雨一番;《红楼梦》第六回宝玉初试云雨情中写的就是贾宝玉与丫环袭人房事之时的情景。为什么古人把房事称为云雨之欢呢?有人说,腾云驾雾如神仙!房事高潮就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

  • 方腊是被谁擒的,真实历史上没有宋江征讨方腊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但凡看过《水浒传》影视作品的朋友们,大家都知道,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梁山泊首领宋江领导下的108将,后来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伤亡惨重,宋江悲痛不已,誓死要生擒方腊。这是《水浒传》中最为经典的故事之一,同时也是民间流传最广的故事之一。一部《水浒传》让梁山泊英雄流芳千古,也使人们知道北宋历史上曾发生过方

  • 慈禧太后有几个儿子,清朝的哪位皇帝是慈禧太后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的哪位皇帝是慈禧太后的儿子慈禧太后(1835年1908年),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满洲镶蓝旗人(后抬入镶黄旗)。咸丰二年(1852年)被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后册封懿嫔。咸丰六年(1856年)生皇长子载淳(即同治帝),诏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崩逝后,与慈安两宫并尊,称圣

  • 吕蒙究竟是怎么死的,吕蒙之死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吕蒙之死《三国演义》里名将的死法各有不同,除自然原因死亡(老死、病死)外,中箭致死是最多的,如太史慈、甘宁、庞统、黄忠、徐晃、张郃等。其次,有各种死亡,忧死如诸葛亮、陆逊;气死如周瑜、王朗;战死如夏侯渊、典韦;被斩如吕布、关羽;被刺杀如孙策、张飞;自杀如荀彧、姜维。但有一个人的死却非常蹊跷,他就是东

  • 羊献容的资料生平,皇后羊献容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中文名:羊献容国籍:西晋→前赵民族:汉族逝世日期:公元322年职业:皇后相关事件:五废六立籍贯:泰山南城(今山东新泰)谥号:献文皇后起初,贾皇后被废死,孙秀决定给晋惠帝立一位新皇后。羊献容的外祖父孙旗是孙秀同族,他的儿子也多与孙秀结交,于是在永康元年(300年)立羊献容为皇后。但是将要入宫

  • 陶渊明怎么死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陶渊明怎么死的?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其是个代表主要有《饮酒》《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关于他的故事,我们最为熟知的就是不为五斗米这药。那么,性格如此清高的陶渊明,究竟是怎么死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于是毅然辞官,回到了家乡,跟夫人翟氏一起过着自耕自足的小农生活。最开始的时

  • 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画蛇添足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以后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画蛇添足这句成语,比喻有的人自作聪明,常做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办糟了。比喻节外生枝,多此一举,反而坏事。画蛇添足,语出《战国策齐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

  •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意思,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意思:人心不足蛇吞象:或为巴蛇吞象。传说古时四川有一条蛇,头大口大,以至于吞下了一头象,三年之后名胜的骨头才吐出来。比喻人心不足,贪午无厌,得寸进尺,这山望着那山高。成语出处:《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下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