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丕的长子魏明帝曹叡什么评价那么高?

曹丕的长子魏明帝曹叡什么评价那么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136 更新时间:2023/12/18 14:52:49

魏明帝曹叡,字元仲,是三国时期曹魏的第二任皇帝。他作为曹操孙子曹丕的长子,与父亲和祖父并称为魏氏三祖。魏明帝曹叡可以说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虽然他的文采比不上曹操和曹丕,更不用说与曹植相比。但是他在政治上才能十分突出,他在执政期间成功防御了来自吴、蜀两国的的多次征战,并且平定了鲜卑,魏明帝在政治、文化等多方面都卓有成就。

在古代,谥号是给死去的后妃、大臣、诸侯等身份地位较高的人的一种评价。谥号能够体现一个人生前的所作所为,能够高度概括一个人的一生。而曹叡的谥号是“明”,“明”代表着什么呢?有记载说:“照临四方曰明,保民耆艾曰明,任贤致远曰明,总集殐异曰明,独见先识曰明,能扬仄陋曰明, 察色见情曰明,容义参美曰明,无幽不察曰明,圣能作则曰明,令闻不己曰明,奉若天道曰明,遏恶扬善曰明,视能致远曰明,内治和理曰明,诚身自知曰明,守静知常曰明,致常先觉曰明,远虑防微曰明,懿行宣著曰明,智能晰理曰明,昭晰群性曰明。”可见“明”是一个褒扬性的谥号,从“明”字的含义来看,就能看出后人对曹叡的评价有多高了。

曹操为自己的儿子曹丕留下了一番不小的事业,但是曹丕本人在政治上面并不擅长,因此没有对魏国的发展做出什么巨大的贡献。反而在司马懿的撺掇和诱导下,重用司马懿的亲信,打压与自己亲近的宗亲。如果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曹氏家族的江山很可能就得拱手让人。幸而,曹叡出现了。

黄初七年(226),曹叡即位之后,迅速开始了攘外安内。蜀国宰相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三个郡都归了蜀国,对此曹叡发话了:“诸葛亮本来可以依靠山岳固守,现在却主动出击,并且他贪心三郡,只知道进攻而不知退守,一定会被打败的。”曹叡派出亲信率兵抗敌,不久三郡都得到了平定。

其次就是与东吴的合肥战役。当时的孙权大张旗鼓地进军合肥,试图将合肥一举拿下。面对声势浩大的孙权大军,许多大臣提出放弃合肥,唯独曹叡坚持守住合肥。于是,曹叡再次带兵亲征,还没有到,孙权就选择了撤军。

那么安内是什么呢?当时司马懿的权势很盛,几乎已经有充足的能力来掀起一番腥风血雨了。但是司马懿迟迟不敢起兵造反,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魏明帝对其的利用和压制。

曹叡作为君主来说是十分合格的,他不仅平定了外部的战事,还防止了内部的动乱。陈寿曾经这样评价魏明帝曹叡:“明帝沉毅断识,任心而行,盖有君人之至概焉。于时百姓雕弊,四海分崩,不先聿修显祖,阐拓洪基,而遽追秦皇、汉武,宫馆是营,格之远猷,其殆疾乎!”在曹叡独揽大权之时,刘禅还沉浸在自己的玩乐之中。但是曹叡一生,败就败在他临终托孤时选错了人,司马懿当时虽然痛哭零涕,满口答应,但做出的实际举动却与自己的承诺相悖。景初三年(239),魏明帝曹叡驾崩,年仅三十六岁。

更多文章

  • 明史上是怎么记载王用汲的 有关于他的生平逸事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张居正,历史解密

    王用汲,字明受,隆庆二年中进士,历任推官、户部员外郎。后因上疏劾张居正,削籍归。张居正死后,起补刑部,累官南京刑部尚书。明史记载王用汲,字明受,晋江人。为诸生时,郡被倭,客兵横市中。会御史按部至,用汲言状。知府曰:“此何与诸生事?”用汲曰:“范希文秀才时,以天下为己任,矧乡井之祸乃不关诸生耶?”举隆

  • 宋国和辽国的第一次幽州之战,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幽州之战,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宋辽两国,一直都是宋朝时期的死对头,第一次幽州之战就是宋辽两国间的重大战役之一。这场战争使得宋朝并没能统一全国,辽国变成了宋朝的眼中钉,想灭掉辽国却有心无力。在公元979年5月,宋朝灭亡北汉后,辽国就变成了统一全国的最大障碍,是在宋辽边境中,幽州就是辽国十分重视的对象,所以这里有着很多的辽国大臣和将

  • 古代最有骨气的王朝,从未有过割地赔款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说起中国古代的王朝,很多人都会想起强汉盛唐。汉唐之后,其实还有一个伟大的王朝,这个王朝从未有过割地赔款,还大败西方侵略者。这个王朝就是明朝,也是中国最有骨气的王朝。大明一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他是中国唯一

  • 古代没有床,古人晚上是怎么休息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汉代以前,地处中原的汉人家庭是没有床的,现代意义上的床,直到汉代以后才由北方流传进来的。上古时期的中国家庭是没有桌椅、床榻这些家具的,上自天子,下至庶人,人们都是席地而坐,席地而卧,吃饭、工作、歌舞、祭祀、睡觉……一切活动,都在地上进行。中国古人这种席地而坐、择地而卧的生活方式称为“席居”。所谓“席

  • 秦始皇在自己墓里放置含剧毒的水银,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秦朝,历史解密

    我们大家都是知道的,秦始皇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中影响最大的皇帝之一,他的墓地也是中国古时候范围最大的皇帝墓地。自从他离开人世以后,社会上有关于这位始皇帝的墓地记载和传说慢慢的开始展现出来了,对于秦始皇墓地的说法是五花八门的,怎么说的都有,在民间是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版本,以至于一直到了现在依然始皇帝墓

  • 刘邦出身泗水亭长 那么这个职业到底是什么官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泗水亭长是什么样的官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常说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出身低微,是一个从底层经过一番努力才当上皇帝的人,可是我们明明记得刘邦出身泗水亭长啊,难道这不是秦朝时期的官?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刘邦的泗水亭长是个什么官职。亭长一职最初起源于战

  • 蒙文通有着哪些研究成果?在历史方面他有着怎样的理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蒙文通,考古学家,历史解密

    佛学蒙文通治佛学,发源于中国20年代初期的今古文的大论战。1918年蒙文通从四川存古学堂毕业后,返回家乡盐亭以办私塾为生,继续在破庙里从事经史研究,长达三年之久。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掀起一场新兴的文化革命。以鲁迅、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新文化干将与吴宓、章士钊等学衡派发生激烈论战。在这场莫衷一是的争论中蒙文

  • 清代司法制度是怎样的?“宰白鸭”的花钱买命现象怎么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在封建社会之中,王朝的制度如何是很关键的问题,虽说当时属于是帝制家天下的模式,皇帝个人的能力是个关键,但皇帝再圣明或者再不堪,终究是人而不是神,所以这时候制度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好的制度往往会使皇帝治国事半功倍,反之,不好的制度往往会酿成亡国之灾。诸如明朝独特的监、阁共理国政的制度,使皇帝可以放心的

  • 北朝割据政权:北齐的建立与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北齐,南北朝,历史解密

    北齐(550年-577年),又称"高齐",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割据政权。东魏权臣高欢死后,长子高澄继专魏政,将篡未篡之时,被家奴刺杀。其弟高洋袭位,这位"内虽明敏、貌若不足"的人,很快废掉东魏的傀儡皇帝孝静帝,于550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即帝位。国号齐,建元天保,建都邺(今河南安阳北),史称北

  • 宋国春秋五霸之一,为什么会成为诸侯调笑的对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国,春秋,历史解密

    纵观春秋战国数百年,若论笑话最多的诸侯国,不是郑国,而是宋国,地域黑这种事从那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堪称中国最早的地域黑。令人不解的是,宋国是周朝开国五公爵之一,殷商文化的直接继承者,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史记索隐》版),这么一个有地位、有实力、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国家,为何惨遭诸侯鄙视,沦为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