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崇焕矫诏杀毛文龙,为何会被崇祯皇帝猜忌?

袁崇焕矫诏杀毛文龙,为何会被崇祯皇帝猜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11 更新时间:2024/1/28 22:37:06

袁崇焕矫诏杀毛文龙这件事,在后世引起了很大争议。也让后世的人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袁崇焕这样做,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后世很不理解袁崇焕的这个行为呢?

其一,袁崇焕杀毛文龙是“矫诏”。所谓“矫诏”,就是假借皇帝的名义。皇帝本来就没有发过那样的命令,你却说皇帝发过那样的命令,你这不是大逆不道吗?袁崇焕之所以敢那么干,无非是因为他手中有皇帝赐给他的“尚方宝剑”。但是,“尚方宝剑”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它的意义只在于这把剑代表皇上,有皇上的威仪。别人看到这把“尚方宝剑”,会对它充满敬畏。但这并不表明,它可以拿出来随便杀人。如果拥有“尚方宝剑”的人,可以拿它随便杀人,那不乱套了吗?

其二,袁崇焕是大臣杀大臣。袁崇焕虽然是督师,但其实也是个大臣。他和毛文龙的关系,属于大臣和大臣之间的关系。古代,一个大臣显然是不能随便杀另一个大臣的。尤其是到了明朝那样高度集权的时代,这样的情况是更不允许的。大臣最多有弹劾其他大臣的权力,你在弹劾奏章中,可以说这个大臣“该斩”。但是,究竟该不该斩,最终还是得皇帝说了算。哪有没经过皇帝同意,就随便斩首别的大臣的?

其三,崇祯皇帝已有杀魏忠贤的先例。崇祯皇帝上台后,第一个杀的,就是魏忠贤。他为什么要杀魏忠贤,就是因为魏忠贤是权臣,把持了朝政,他要从魏忠贤的手中,把权力夺过来。由此可见,崇祯皇帝是非常忌惮大臣擅权的。而袁崇焕杀毛文龙,显然是擅权的表现。崇祯皇帝曾经干净利落地杀了魏忠贤,难道袁崇焕不怕崇祯皇帝杀自己吗?

有人说,袁崇焕之所以这样做,是他想做权臣,想夺崇祯皇帝的权。

我觉得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袁崇焕当时不过是一个蓟辽督师,差不多相当于皇帝的一个特派员。他在朝中并不具备很大的权力,他有什么能力夺权?再说了,如果想夺权的话,他正该拉拢像毛文龙这样的人,扩大自己的势力。杀毛文龙,那不是给自己添麻烦吗?

有人又说,袁崇焕之所以杀毛文龙,是他想像毛文龙一样,和满清眉来眼去,搞骑墙战术,以便自己将来做大。

这个说法,明显属于有罪推论。因为袁崇焕实际上并没有做过与满清眉来眼去的事情。最后还是皇太极对崇祯皇帝实施反间计,让多疑的崇祯相信了。

那么,袁崇焕究竟是什么原因,一定要杀了毛文龙呢?

我认为,袁崇焕之所以一定要杀毛文龙,不但不是他想擅权,不但不是他骑墙,恰好是他非常忠于崇祯皇帝的表现。

明朝末年,朝廷在对抗农民军和满清中,之所以陷入很大的麻烦,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朝廷中大臣们的派系争斗太激烈。大家各自为政,互相拆台,谁也不服谁。这样也就造成严重内耗,根本没有办法对起义军和农民军进行有效打击。

就拿农民军来说,其实,明末的农民起义虽然很多,但是,他们的力量其实并不强。从最后满清入关后,在没有其它阻碍的情况下,能够秋风扫落叶地打败李自成张献忠就可以看出,如果明军能够集中力量做事情,当初要消灭农民军,也是容易的。

袁崇焕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想要帮助皇帝树立权威,增强执行力。让所有的部队都能听从朝廷的命令,为朝廷考虑。毛文龙的那种骑墙作风,那种为了个人私利,不顾朝廷的做法,显然是袁崇焕不能容忍的。

袁崇焕明显就是一个书生,不是政治家。他觉得皇帝给了他一把“尚方宝剑”,让他当督师,就是很信任他的表现。所以,他全部心思都在为皇帝着想,从皇帝的角度,来考虑军队的正确方向。也正是在这种考虑下,他贸然地斩杀了毛文龙。

然而,袁崇焕实在是书生意气,完全猜不透帝王的心理。他不知道,当崇祯听说他杀了毛文龙后,不是感到欣慰,而是一下就怀疑上他了。不过,帝王的心思又是很深沉的,虽然怀疑上他了,却还假装表扬他干得好。最后想办法把他调回来,夺了他的兵权,并用残忍的凌迟手段,把他处死。

袁崇焕最终死在了他一生最忠诚的人手上。

标签: 袁崇焕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史上遭遇最悲惨的太后,被父亲夺江山降为公主,女儿也惨遭于弟弟毒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北朝,历史解密

    后宮嫔妃们的运势毫无疑问就两根,1个就是说一路上升职,从影响力不高的嫔妃一路上升至太妃乃至是王后;有一个就是说被诬陷,不仅被其他女性挤得无从存活,失去皇上的宠溺极有可能还会被打入冷宫。妃子们都没有自由,每天想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如何让皇帝宠幸自己,如何围着皇帝转。历代以来妃子们的生存都不易,但是这里还有

  • 武则天临终前留下遗言,为何引发唐朝8年动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唐朝,历史解密

    武则天晚年常常为立储之事发愁,最终听从宰相狄仁杰的建议,将三子李显(唐中宗)从流放地房陵召回神都洛阳,不久便重新册立他为太子,时在圣历元年(698年)九月。按照武则天的设想,一旦自己驾崩,皇位自然要传给李显,彼时后者不需要通过流血政变,便可以顺理成章地复兴唐朝。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神龙元年(705年

  • 她17岁丧夫,竟然守了79年活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当代社会,我们追求男女平等,希望女性可以拥有和男性相等的权利平起平坐,在婚姻中如果双方不合适,双方均可以提出离婚。然而在古代,不论是史书记载还是我们追的电视剧,均可以了解到古代女子地位低,不能提出离婚。只能男子写封休书提出休妻,这种“离婚”之后,男性的地位毫无影响,而女子可能被千人指万人骂。并且古代

  • 宋朝犯人关在哪里?沙门岛一个比宁古塔还恐怖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沙门岛,宋朝,历史解密

    《绣像本水浒传》第七十二回,玉麒麟卢俊义遭管家李固陷害,被脊杖四十,刺配沙门岛。卢俊义是要刺配沙门岛的。从五代到元朝,沙门岛专门安置犯人,一百个犯人到了这儿,九十九个会被虐待至死,侥幸有一个活下来,也会被折磨得没有人形。沙门岛在什么地方?现在的山东省蓬莱市长岛县。在宋朝,沙门岛土地肥沃,风景优美,农

  • 刘备为什么偏偏要选择资质平庸的刘禅做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刘备,曹操,刘备,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刘备就是草莽出身,他最终能够拥有一亩三分地,都是拼了性命打出来的。正是因为他是白手起家的创一代,所以,导致了他一直在忙碌自己的事业。在生儿育女的路上就落后别人了。刘备是在将近五十岁的时候,才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刘禅。在刘禅之前,刘备为了怕自己突然挂了。没有人继承自己的香火。所以,

  • 明朝设立锦衣卫监察百官,却依然遏制不了贪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在古代朝代中可以说是对贪官整饬最严酷的朝代了,朱元璋从元朝的黑暗统治中一步步走来,从平民,到和尚,再到起义军,他看到了太多的因官员昏庸无能、贪污腐败导致百姓家破身亡、穷困潦倒。所以自他当上皇帝后,他为了防止官员贪污腐败,想了很多办法,其中设立锦衣卫便是其中的一个办法。在洪武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3

  • 吴王阖闾和燕昭王为何没能攻下楚国齐国?败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春秋,阖闾,历史解密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亲自担任统帅,率领吴军和唐、蔡两个诸侯国的联军讨伐楚国(吴国第一谋臣伍子胥和兵圣孙武俱在军中),吴军从淮水流域西攻到汉水,五战五胜,攻克楚国都城郢都,楚昭王仓皇出逃,楚国境内没有了成建制大规模的军队抵抗,于是吴军分兵掠地,准备长期占领并进而将楚国吞并。然而,楚国臣子申包胥入秦

  • 艾克托尔·路易·柏辽兹的作品有什么特色?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艾克托尔·路易·柏辽兹,法国作曲家,历史解密

    “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在法国比任何其它地方都更为尖锐,艺术家的困苦和孤寂也更加悲惨!有一次,柏辽兹曾这样写过:“我感到我要大叫,为了拯救自己而大叫,…… 哦,残酷的病(我把这种病叫做道德的、神经的、虚构的、一切人们都可能有的孤立病)总有一天它少不了要把我弄死。……”柏辽兹深刻地感到一个事实,如果说梅

  • 古代故事:能忍自安为善最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能忍自安,历史解密

    几个惊人的古代故事是关于忍和善的,很实在,只要想做,谁都能做的到,做到后才能知道它的妙处所在。能忍自安 为善最乐唐朝时代有个叫张公艺的人,家里九代人都同住一块儿,没有分家,并且大家都非常友爱和睦。唐高宗十分惊奇,便问张公艺:「你们家有何特别的治家之道?」张公艺便请求拿纸笔写答案。待人拿来纸笔,只见张

  • 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是?灭亡商朝的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商朝,历史解密

    商朝多少年公元前约1600年汤建立了商朝,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所以大约经历了554年。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商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谁?帝辛,是中国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