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贵妃喜欢吃什么水果?荔枝如何送达长安?

杨贵妃喜欢吃什么水果?荔枝如何送达长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904 更新时间:2023/12/24 2:06:43

古代北方达官贵人为了吃到新鲜的荔枝,专门开辟了从南到北专运荔枝的“荔枝道”。从理看,南国距长安千里之遥,再快的马也不可能在荔枝保质期内抵达。那么,贵妃所食荔枝来自哪里?荔枝如送达长安?

杨贵妃嗜食荔枝。经过晚唐诗人杜牧的演绎,世人一提到杨贵妃与荔枝,总会记起他的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于是,千里驰贡,博美人欢颜,成了唐玄宗滥用国器、荒弛朝政的一大表现。那么,荔枝从何而来,“走数千里”,究竟为几千里?

贵妃所食荔枝,自何处来?

历史学家严耕望先生曾有意排列对比了唐人和人的记载,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唐人多言荔枝来自岭南,而北宋中叶以后的记载则多云荔枝来自四川涪州(今重庆涪陵区)。

实际上,荔枝为一种典型的南方水果,现今的主产区在两广和福建,四川仅泸州合江县一带还有规模生产。

在唐人的心目中,杨贵妃所食荔枝来自岭南,既符合荔枝地望,其长途传贡、伤折民力的故事,又符合了时人讽谏朝政的用意。但是,荔枝有一个特性不易保存。依照驿马的速度,岭南的新鲜荔枝在四五日内送抵长安,断无可能。所以,贵妃所食荔枝,应来自他处。

严耕望先生搜检宋代史料时,发现《舆地纪胜》中引旧志云:“杨妃嗜生荔枝,诏驿自涪陵,由达州,取西乡,入子午谷,至长安才三日,色香俱未变。《涪州志》云,七日到长安,不同。”这一路程,约略计算,二千里上下,依唐代急驿日行五百里的极限,三至七日间到长安,尚不至荒谬。

蜀地产荔枝,可信吗?

西南师范大学的蓝勇教授曾对历史上四川荔枝的种植和分布进行过细致的考察。唐宋时期,北纬31度以南的成都、重庆、宜宾、泸州、涪陵、乐山、万县和雅安等地的河谷地带均有荔枝种植的记载。其中,北纬30度以南的宜宾、泸州、乐山和涪陵四地产量最大,质量最好,此四地中,又以宜宾和泸州两地的荔枝最负盛名。可见,历史上四川地区荔枝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纬带状。

荔枝的生长,需要基本的热量条件。而由历史气候研究可知,唐代是中国的一个暖期,气候比当代温暖。唐时,四川的荔枝分布,基本上就是沿着荔枝生长的北界。所以,宋代的史籍开始透露贵妃所食荔枝出自涪陵,并非违背植物种性的空穴来风。《舆地纪胜》中提到,涪州城西十五里地方,有妃子园,植有荔枝“百株,颗肥肉肥,唐杨妃所喜。‘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谓此”。

荔枝如何送达长安?

无论是乐温县,还是妃子园,均大体指向今天重庆市涪陵区西部至长寿区一带。要知道这里的荔枝如何快马送往长安,便需要先对川陕之间的地貌和交通作一了解。

四川盆地内部,并非一马平川。以南北走向的龙泉山和华蓥山为界,龙泉山以西是著名的川西平原,又称川西坝子。这是一块由岷江等河流冲积而成的扇状平原,地表平坦、土壤肥沃、河渠密布,此处是四川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成都即坐落其中。

龙泉山和华蓥山之间为川中丘陵。这一片区域地表岩性复杂,嘉陵江、涪江、沱江及其支流在此蛛网密布,将地表侵蚀切割成大小形状各异的丘陵。其中,自西向东,最重要的3条山脉依次为华蓥山、铜锣山和明月山。唐时盛产荔枝的涪州乐温县,即今重庆市涪陵区西部至长寿区一带,就位于明月山南端的东侧。

而秦岭的地势,北陡南缓,北坡属渭河流域,南坡属汉水流域,但是,没有一条河流能切穿秦岭。早在秦汉时期,穿越秦岭的川陕通道就基本形成,从西至东,共有四条。其中,子午道,自西安正南,沿沣河谷地,穿秦岭子午谷,经宁陕县、洋县,抵汉中。汉中盆地,是为穿越秦岭的四条道路的总枢。

但是,由关中至四川,至此仅穿越了秦岭,还需穿越大巴山。穿越大巴山的通道共有三条。自西向东,依次为剑阁道、米仓道和洋巴道。洋巴道,经万源、达县,往重庆、涪陵。所以,出产于川东平行陵谷地区的荔枝,欲北运往关中,势必取道秦巴山地通路中最东端的一组子午道和洋巴道。

洋巴道在大巴山南麓的开口在达州宣汉县,此处大致位于川东平行陵谷铜锣山的北端。因此,明月山南端东侧涪陵西部的荔枝,欲经宣汉进入洋巴道,必须至少穿越明月山。但川东平行陵谷的诸条山脉海拔多在700至1000米左右,并不易翻越。所以,涪州乐温荔枝的外运,最初乃是贴着明月山北行。

总而言之,唐玄宗时的荔枝道,自今天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畔出发,大体依循S102、S202省道,沿明月山北上。至开江县讲治镇,向西绕过明月山。利用开江县新宁河,穿越七里峡山,入宣汉县。沿宣汉县州河,在达州罗江镇转入G210国道,先后穿越大巴山和秦岭,抵达关中平原。全程约1800余华里。路程途中,有着川东平行褶皱山脉和秦巴山地的阻隔,荔枝道不作强行翻越,而是巧妙地利用天然河谷,突破了这些障碍。

荔枝道,虽然有名,却相对次要

从当时的地图来看,穿越秦岭的四条通路中,陈仓道和褒斜道最为重要。褒斜道相对近捷,在和平时期最受重用。陈仓道虽路途迂远,但较为平坦,又兼有水运之便,所以在战争时期备受重视。傥骆道和子午道,在秦岭北坡开口虽然更接近西安,但因为南北坡之间绝水地带过长,交通并不方便,所以重要程度远不如陈仓道和褒斜道。有唐一代,穿越秦岭的四道之中,可以说利用最少的就是作为荔枝道的子午道。

穿越大巴山的三条通路,在历史上的地位也并不相同,其重要程度和与之相通的四川盆地三个地理单元的经济状况有关。剑阁道,连通成都,最为重要。米仓道,连通巴中,地位其次。洋巴道,连通的是宣汉、达州,经济地位不及前两个地区。加之洋巴道在大巴山的穿越地段,分水岭高峻,绝水地段比较长,通路条件也不及前两道,洋巴道的重要性自然并不占优。因此可以说,荔枝道因其传奇色彩,名声颇大,但它在川陕诸道中,受沿线地貌条件和经济条件制约,还是一条相对次要的道路。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永嘉之乱的历史影响,永嘉之乱对历史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衣冠仕族臣民南渡,史称“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主要有林、陈、黄、郑、詹、邱、何、胡八姓。“衣冠”是文明的意思,衣冠南渡即是中原文明南迁,晋朝迁都建康。开启五胡乱华之局:永嘉之乱后,北方五胡民族相继建国,匈

  • 燕云十六州的历史变迁,燕云十六州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五代十国时期907年,唐朝灭亡,朱温篡唐建立后梁,911年,幽州节度使刘守光不顾众将臣的反对,登极称帝,国号大燕,改元应天。桀燕建立后,即不断受到晋王李存勗(沙陀人)的攻击,应天三年(913年),晋军攻陷幽州,俘获被囚禁已久的刘仁恭,而刘守光逃亡后不久亦被擒。914年刘仁恭和刘守光父子被杀。923年

  • 刘裕北伐成功了吗?刘裕北伐有什么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东晋自偏安以来,时时面临着北方的威胁。祖逖、庾亮、殷浩、桓温都曾先后北伐,但无一成功。为了国家的强大,刘裕决定兴师北上。义熙五年(409),南燕主慕容德死,其侄慕容超袭位,纵兵肆虐淮北,掳去晋两郡太守,驱掠百姓千余家。刘裕因此上表北伐。三月,他统领晋军向北挺进。南燕大将公孙五楼见晋师威猛,向慕容超建

  • 李渊晋阳起兵真相是什么?李渊父子为什么要反隋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617年,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事件莫过于李渊父子的“晋阳起兵”。它就像一记劈裂天空的绚丽闪电,一举刺破隋帝国的茫茫黑夜;又像是一道穿越浓云的熠熠曙光,瞬间照亮了大唐王朝的清晨。这个令天地变色、令历史改辙的大事件有诸多人物参与,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大唐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开国功臣。他们

  • 和尚不准吃肉是怎么来的?南朝的梁武帝萧衍首先提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和尚可不可以吃肉,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不搞一概而论。素食之风,古已有之,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十分盛行。古时吃素,倒不是由于当时经济落后,没有肉吃,只好以瓜菜裹腹。而是那时,已经出现了“养、助、益、充”的饮食观念,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这

  • 西晋名将羊祜是怎么死的?羊祜是病逝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祜hù羊祜是病逝的。羊祜(221年-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人。著名战略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博学能文,清廉正直,娶夏侯霸之女为妻。曾拒绝曹爽和司马昭的多次征辟,后为朝廷公车征拜。司马昭建五等爵制时以功封为钜平子,与荀勖共掌机密。晋代魏后司马炎有吞吴之心,乃命羊祜坐镇襄阳,都督荆州诸

  • 小乔救诸葛亮的原因是什么?小乔喜欢诸葛亮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小乔,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大美女,历史上关于小乔的记载并不多,关于她的资料介绍更多的来自于文学作品中。这也给了后人对小乔进行联想的空间。有人说小乔喜欢诸葛亮,这是真的吗?如果不是,小乔为什么要就诸葛亮呢。关于小乔的历史介绍很少的三国志中有一处: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

  • 陶谦在史实里实力如何? 陶谦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陶谦(132年-194年),字恭祖。丹阳郡(治今安徽宣城)人。汉末群雄之一。最初为诸生,在州郡任职,被举茂才,历任舒、卢二县令、幽州剌史、议郎,性格刚直,有大志。后随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对抗北宫伯玉,任扬武校尉,之后又随张温征韩遂、边章。188年,徐州黄巾起,陶谦被朝廷任为徐州刺史,击破徐州黄巾,并推行

  • 成语“管中窥豹”、“拂袖而去”的由来,王献之的夫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王献之和王羲之相同的是:清高孤傲,随性而为,但小小的“任性”都被残酷的命运撕扯得粉碎。相反的是:王羲之官场失意,幸好有个爱着的人相伴一生;王献之无意官场,只愿做水中鸳鸯。然天有不测风云,一个痴心的“小三”硬生生插足进来,手拿“大棒&rdqu

  • 陶谦三让徐州的故事,陶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上面写得清楚,陶谦是一个很谦虚厚道的老者,为了让徐州的老百姓能有一个好的归宿,不把自己的官位传给儿子,而是不惜三让徐州给刘备。似乎陶谦就是一个柔柔弱弱的人,那么历史上真实的陶谦究竟是怎样的人,是不是只讲仁义,没有手段的君子,如果是那样的话,为何能长期占据徐州?,难道他有很大的背景和后台,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