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神农氏,上古皇帝,是熊氏国君少典的儿子,“三皇”之一。他在姜水之滨长大,所以娶“姜”姓,并发明了农业之事。被称“神农”,又叫“炎帝”,因为它以火德(一个朝代的五行相配之德)称王,而炎五行属火,所以又称“炎帝”。
神农最初是作为华夏太古三皇之一,也是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太古三皇指伏羲,燧人和神农,而炎帝和黄帝作为少典和有峤氏附宝的儿子,显然不能与三皇共处一个时代。所以很多人认为神农皇帝并非一人。
在神农之前,百姓没有掌握耕种技巧,也没有粮食收成。在神农时期,谷物种子从天而降,神农将落下的种子种到土壤中,从而教会了百姓耕种。神农是农业生产的发明者,所以被称为“神农”。
神农不仅教人们耕种和灌溉,并发明了农具,耒耜、锄头、斧子等,还发明了娱乐用的乐器,五弦琴等乐器。根据传说,神农还发明了陶器和种植桑麻来制作衣服。神农也是市场交易的创造者,制定日中为市。神农是医学的始祖,曾亲尝百草,就开始有了草药之学。每种草药都是自己先试用,确定药性在记录于册,以供百姓使用。
在后期,炎帝与黄帝结盟而居,组成炎黄部落。后来,据说炎帝在晚年游历南方时因过度劳累而死。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他被称为炎帝,而来自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传位530年。
而且炎帝处于新石器时代,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争。分别是陕西宝鸡,湖南会同县连山,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北的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可见炎帝的活动范围在黄河一带。
这样看来第一世炎帝叫神农,他所处的时代比与黄帝早几百年,同时代的黄帝炎帝,是炎帝榆罔。这种说法把炎帝和神农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炎帝和神农是同一个部落首领。同一个部落首领有不同的名字并不奇怪,但无论神农是七十代还是十七代,显然都与炎帝的八个世代不符。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炎帝和神农是同一个人是值得怀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