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延死后,蜀汉最后的顶梁柱断了,中兴汉室的梦想也破灭了

魏延死后,蜀汉最后的顶梁柱断了,中兴汉室的梦想也破灭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927 更新时间:2024/2/2 8:41:31

有的人天生很悲催,比如三国魏延

这是一个很有能力、很有作为的历史人物。年轻时,追随刘备南征北讨深得赏识,后半生跟着诸葛亮四次北伐立下不少汗马功劳。辗转做过蜀汉的镇远将军、汉中太守、镇北将军、凉州刺史,最后被封为都亭侯。

俗话说,本事再高,也怕“菜刀”。能力再大,也架不住悲催的命运。

刘备活着的时候,对魏延照顾有加。刘备驾崩后,他不受蜀汉“一把手”诸葛亮待见,但诸葛亮基于用人考虑,并没有对他动手。诸葛亮死后,蜀汉的襄阳系扛把子杨仪,立刻亮出明晃晃的屠刀。

不要以为人死了,以后的日子就能够安生。

魏延做梦都想不到,一千年后出了个文人叫罗贯中,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写了一部三国演义,当中把魏延描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天生叛徒。

然而,蜀汉文官集团以及罗贯中这群腐儒,并没有意识到。魏延是蜀汉最后的顶梁柱,魏延之死,意味着最后的顶梁柱断了,中兴汉室的火苗彻底被浇灭。

一、真实的魏延

魏延在历史上对蜀汉的贡献,要比密谋诛杀他的杨仪、马岱这些人的能力大多了。

早在刘备寄宿荆州时,魏延率领自己的私人力量,投靠到刘备的帐下,做了一个叫别部司马的武职。

在汉末三国,有五部一军的说法,“部”为一个军队编制单位,一部大约有1000人。

起初,魏延的官职很低,在早期的益州大战中,因为级别有限,并没有展现自己军事天赋的机会。

直到曹刘汉中大战时,刘备成功挫败曹操,并在战斗中发现魏延过人军事才能。从此,刘备封魏延做镇远将军、汉中太守负责汉中的军事防御。

在封赏宴会上,刘备问魏延镇守汉中有何打算。

魏延回答说:

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从魏延这段回答中,不难发现魏延是一位主战派且进攻类型的将领。

此时的刘备已经六十岁,他安排魏延这样进攻型的将领,也说明自己老当益壮、志在千里,光复汉室的雄心不减当年。

魏延在汉中一待便是八年。八年,人生能有多少八年?

在八年的汉中岁月里,魏蜀两家没有爆发任何战事,但魏延没有丝毫松懈,照常训练士卒,时刻为上战场做准备。

终于等来了机会。

公元227年,刘备刚死不满一年,诸葛亮拉开浩浩荡荡的北伐帷幕。

蜀军开始第一次北伐,由汉中出发,直击沔水。

魏延和他镇守的汉中,成为北伐最重要的战略跳板。

在过去的八年里,大部分蜀汉人已经习惯文恬武嬉的生活,魏延却时刻做战况模拟,把整个汉中地形了然于胸。

也正是在此时,魏延正式向诸葛亮提出著名的“子午谷奇谋”。但很不幸,被诸葛亮一票否决。

暂且不说“子午谷奇谋”是不是一条妙计绝计,但它能说明魏延对蜀汉的军事战略有过很深的思考,而不是像朝堂上那帮人为了“开府”斗得你死我活。

魏延的人生巅峰是在二次北伐,他成功完成诸葛亮交给的断后掩护大军撤退的任务。

并与吴懿合兵一处,挫败费耀、郭淮。因此,他被诸葛亮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授予假节、封南郑侯。

魏延的实力有多强,确实没法比较。至少在诸葛亮时代的蜀汉,魏延在行军打仗方面应该算得上“蜀汉一哥”。

人疏于众,众必非之。这样的大哥不易当,魏延最终在遭受排挤中,落得被诛三族的下场,这是为什么?

二、吃了太优秀的亏

魏延是刘备的铁杆心腹,这一点不用怀疑。

也恰恰是太受刘备器重,为魏延将来遭遇排挤埋下祸根。

刘备识人用人很有一套,他老早就相中魏延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在选定汉中掌门人时,所有人都认为张飞是唯一的人选。龙兴之地必须由自己人看护才放心。

而刘备认为忠诚不二,但嗜酒误事,故而钦定魏延为汉中太守。

这一幕,史书上用“一军尽惊”来形容。

魏延在刘备活着的时候,享尽皇恩浩荡。但无形中,惹得很多人醋意大发。凭什么大家都是从龙旧臣,你魏延可以如此受器重。

文化人的醋意从来都是如此莫名其妙!

三、与诸葛亮的思路不同

实际上,不单是刘备看好魏延,诸葛亮同样依仗魏延,但问题是魏延与诸葛亮的思路有严重的分歧。

玩政治的不在乎能力大小,更看重的是思路是否一致。

诸葛亮用兵谨小慎微,魏延用兵刚猛有力。两人最大的分歧,也是激化矛盾的要点,便是那条没有被验证的“子午谷奇谋”。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

魏延的想法是,亲自率领一万精兵,由子午谷火速赶往长安。出其不意,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

诸葛亮率领主力大军走大道,牵制魏军主力,由斜谷进兵长安和潼关。双方在潼关合兵一处,在魏军的地盘上与魏军决战。

结果,诸葛亮认为此计过于凶险,直接给否决了。

魏延因此对诸葛亮有些不满情绪,诸葛亮也对他有所提防。

因为用兵思路产生分歧,魏延与诸葛亮慢慢疏远。

真正击垮魏延的是,诸葛亮临死时召开的军事会议,居然没有让蜀汉二把手参加,还把蜀国军事指挥权交给了杨仪。

诸葛亮已死,魏延便把矛盾指向杨仪。魏杨二人相互上书指责对方谋反。

很可惜,蜀汉满朝文武没有人替魏延说话。因为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都是诸葛亮提拔起来的,纷纷站到魏延的对立面。

最后因为与杨仪发生军事冲突,满朝文武一番商讨,坐实了魏延“造反”的行为。

平心而论,说魏延“造反”应该是莫须有。

但有意思的是,在蜀汉旧臣老将凋零殆尽的时候,所有人的心思没有用在社稷大事上,而是忙于争权夺势。

实属悲哀。

标签: 魏延蜀汉诸葛亮刘备曹操太守

更多文章

  • 魏延之死,嫌疑最大的四个凶手,到底谁想置魏延于死地?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魏延,诸葛亮,马岱,马超,刘备,费祎

    魏延是蜀国后期的第一大将,诸葛亮北伐的御用先锋。在良将匮乏的三国后期他大显威风,但是他最后的结局却非常惨。其实早在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就已经有预感了,当时魏延被任为前锋,梦到自己头上生角,问占梦人赵直,赵直说:“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退后却对人说:“角之为字,刀下用也;头上用刀

  • 比窦娥还冤,千年“反贼”魏延,死于诸葛亮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窦娥,魏延,刘备,蜀汉,曹操,诸葛亮,天文学家,三国志战略版

    魏延是蜀国“五虎上将”之后,武力值最为强大的武将,本来他献城投靠刘备,后来又屡立战功,深受刘备器重。但是魏延和诸葛亮的关系,似乎从一开始就不怎么好。《三国演义》中直接安排了诸葛亮第一次见到魏延,就因为魏延叛主来归,要娶他的性命。在诸葛亮病重、在五丈原壤星的最后阶段,魏延更是踏灭了主灯,导致诸葛亮身死

  •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可行吗?

    历史解密编辑:伍子芳说剧标签:魏延,刘备,曹魏,蜀汉,三国,谷奇谋,诸葛亮,子午谷,曹操手下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妙计迭出,然有一人,因被诸葛亮认为天生具有反骨,不敢重用,所以一直没有使用其献出的妙计——自汉中通过子午谷直达长献出此妙计的人乃是魏延,诸葛亮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其建议。魏延不服,认为诸葛亮不采用其计策,纯粹是因为嫉妒其才能。事实真的是如此吗?诸葛亮亦有嫉妒心?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可行吗

  • 他和关羽马超齐名,张飞对他服服帖帖,魏延也甘心听他号令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关羽,马超,张飞,魏延

    千里马也需遇明主,否则成不了事。千里马如果遇不上伯乐会发生什么事情?答案很悲惨,现实很残酷!在三国时期,就有很多人因为没有遇上合适的伯乐,硬生生的虚度了光阴,像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如三国早期吊炸天的大将:颜良,文丑。此二人,乃河北名将,其声名之大,相信不用多说,然而此二人最终却死得窝囊,原因是什么?

  • 诸葛亮否决子午谷奇谋:魏延拿下长安,刘备很丢脸,刘禅也要玩完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诸葛亮,魏延,刘备,刘禅

    关于子午谷奇谋能都奏效建功,两千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此计是否可行,笔者才疏学浅不敢妄议。诸葛亮是军事家更是政治家,他应该知道:如果魏延真的拿下了长安,那么刘备会很丢脸,刘禅也会玩完——有一个棘手的问题,诸葛亮也处理不了,而蜀中门阀世族是一定会拿来大做文章的。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诸葛亮伐魏一

  • 诸葛亮的七星灯到底是什么?如果没有魏延干挠,真的可以续命吗?

    历史解密编辑:迅猛龙美食标签:魏延,刘禅,姜维,三国,诸葛亮,七星灯,刘伯温,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诸葛亮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在《三国演义》的夸张下,诸葛亮成了一个精通兵法天文地理,精通铠甲之术的“魔头”。诸葛亮以一己之力,辅佐刘备从一个居无定所的“平民”,最终逆袭成为川蜀之主,建立霸业,达到瓜分天下的既定目标分为三个部分。刘备在白帝城病逝时,留下诸葛亮一人,让他协助继任者刘禅。诸葛亮临危受命,忠

  • 平定南蛮的大功臣,深受刘备、诸葛亮信任,可与赵云、魏延比肩!

    历史解密编辑:白泽述异标签:刘备,魏延,南蛮,赵云,诸葛亮,赵子龙,天文学家

    221年,刘备刚刚称帝,他所任命的庲降都督就病逝了。他召来李恢询问谁能接替,李恢微微一笑:“陛下您看老臣怎么样?”刘备哈哈大笑:“朕原本就属意于你,正等着你自告奋勇呢!”就这样,李恢被刘备任命为“庲(lái)降都督”,与“江州都督”赵云、“汉中都督”魏延及“永安都督”李严同为刘备时期的四大都督。那李

  • 魏延能力碾压姜维,为何诸葛亮却偏爱姜维,打压魏延呢?

    历史解密编辑:萌叔说历史标签:魏延,姜维,诸葛亮

    大家看《三国演义》的时候,肯定都被这样误导过,那就是诸葛亮留计斩魏延,然而这完全是罗贯中让诸葛亮背的锅,不过事实上,诸葛亮确实也不太喜欢魏延,罗贯中只是把这点艺术放大了而已,那么作为蜀汉后期最有能力的将领之一,魏延能力上完全不输姜维,为何却偏爱姜维,打压魏延呢?正史上,诸葛亮并没有算到魏延会造反,仅

  • 蜀汉君臣博弈:魏延是被冤杀,还是真的叛变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夜阑听书雨标签:魏延,蜀汉,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

    读过三国演义,大家都知道,刘备的蜀汉在三国之中,实力是最为弱小的。因为益州之地虽然富庶,称为天府之国,但是从军事角度看并没有大的战略纵深,一旦被围之,蜀国无可奈何,只能被灭。所以诸葛亮北伐的战略基本没有错,即使不成功,也是以战为守。只不过蜀汉将相并没有拧成一股绳,相反互为掣肘,致使人才凋零,蜀中无大

  • 刘备讨伐东吴,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赵云、魏延、马超呢?

    历史解密编辑:清临讲故事标签:刘备,诸葛亮,赵子龙,魏延,马超

    公元219年,孙权派遣吕蒙偷袭荆州,并斩杀了关羽。对此,刘备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公元221年,在成都登基称帝后,刘备亲自率军征讨东吴,这就是夷陵之战。夷陵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前两大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对于夷陵之战来说,以陆逊击败刘备而告终。因为损失了数万兵马,蜀汉从此走向了衰落。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