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延能力碾压姜维,为何诸葛亮却偏爱姜维,打压魏延呢?

魏延能力碾压姜维,为何诸葛亮却偏爱姜维,打压魏延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萌叔说历史 访问量:914 更新时间:2024/2/21 16:23:20

大家看《三国演义》的时候,肯定都被这样误导过,那就是诸葛亮留计斩魏延,然而这完全是罗贯中让诸葛亮背的锅,不过事实上,诸葛亮确实也不太喜欢魏延,罗贯中只是把这点艺术放大了而已,那么作为蜀汉后期最有能力的将领之一,魏延能力上完全不输姜维,为何却偏爱姜维,打压魏延呢?

正史上,诸葛亮并没有算到魏延会造反,仅仅是认为魏延可能在他死后不听调度而已,理论上,诸葛亮也不会认为魏延会造反,魏延作为刘备一手提拔的老部下,对蜀汉有着深厚的感情,尤其是诸葛亮死后,魏延的权力有可能一步登顶,这也是诸葛亮认为魏延会不听调度的原因之一,但是终究逃不过小人的暗算。

01、蜀汉最具争议的武将

魏延可以说是蜀汉最具争议的武将之一,他是最早跟随刘备的一批将领,在入川作战之时屡立战功,这也让刘备对其能力有着高度的赏识。

当时,刘备进汉中王之时,所有人都以为会让张飞当汉中太守,就连张飞自己都这么认为,而刘备力排众议,钦点了魏延来当这个太守,震惊四座。

而魏延也说了一番豪言壮语,"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大有气吞万里如虎之势。

而魏延也并非吹牛,他在汉中镇守十余年,魏军寸步未进,魏延的守城能力可以说是毋庸置疑。

大家经常说刘备是哭出来的天下,这不过都是演义中所表现出来的,作为三国唯一一个白手起家的君主,刘备的魄力、胆识、眼光都是常人所不能比的,尤其是用人方面,刘备用人能力远高于诸葛亮,这点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我想肯定有人会拿夷陵之战来贬低刘备的用人统帅能力,但是那场战争所带的人也都是当时蜀汉能带出来的最优人选,之前萌叔曾经讨论过这个事情,感兴趣的可以翻一下历史记录。

就这样一个为蜀汉事业兢兢业业奉献二十余年的老将,在诸葛亮死后,竟然“造反叛国”了,并为此付出了被夷灭三族的代价,属实有点让人看不懂,因此,这也成为了魏延成为蜀汉最具争议武将的原因。

02、魏延能力如何?

我们先看一些大事件的时间表再来讨论魏延的能力:

211年,魏延随刘备入川作战,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力排众议封其为汉中太守,并从此为蜀汉守卫门户十余年;

223年,刘禅继位,魏延被封都亭侯;

228年,诸葛亮北伐,众人觉得可以让魏延当先锋,诸葛亮不用,反而任用了纸上谈兵的马谡,导致街亭之败;

230年,魏延大破魏将郭淮、费瑶,进封为南郑侯;

231年,魏延与高翔、吴班再破魏军,斩甲首三千级;

234年,魏延终于当了先锋,却被摆了一道,因诸葛亮病逝,魏延与杨仪在指挥权上发生冲突,最终导致魏延被马岱所杀。

那么,我们从这些时间节点来分析一下,魏延在刘备手下做事的时候,正史记载叫“数有战功”,而且能够从万人敌张飞手中抢走汉中太守的位置,并让所有人称赞,还能稳稳守住十余年,证明其在领军打仗上是有点东西的。

尤其是诸葛亮北伐中,魏延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其能力也在军中被普遍认可,只可惜最后被人算计了。

总的来说,魏延的能力在蜀汉后期属于顶级存在,被杨仪算计,只能说蜀汉自毁长城。

03、诸葛亮为何不重用魏延?

为何刘备敢用的人,诸葛亮却不愿意用,甚至于还在暗中打压呢?谈到诸葛亮和魏延,就必须要提到争论千年的“子午谷奇谋”,每当北伐的时候,魏延就像要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快速奔袭长安,出奇兵打曹魏一个措手不及,再由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两军会师潼关,一举击溃魏军,但是诸葛亮觉得这么做太凶险,并不同意,这也让魏延经常感慨自己怀才不遇。

从子午谷奇谋中我们就能看出,诸葛亮和魏延的性格是迥然不同的。诸葛亮更加的谨慎、细心,魏延则更偏向于冒险、胆大。

诸葛亮为何不重用魏延的一个原因我们就找到了,一个有能力却不听话的下属,你会愿意用吗?

而诸葛亮为何愿意用姜维呢?诸葛亮对其的评价是,“忠勤时事,思虑精密,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更重要的是姜维心存汉室,他的政治主张其实跟诸葛亮不谋而合,完全符合诸葛亮接班的人选。

你说,如果你手下有这么两个人,你会用哪个?

后来姜维虽然扛起了北伐的大旗,但是蜀汉的家底比其他两家都要薄上不少,纵然不可否认姜维的才华,却也无力回天,如果魏延还在为蜀汉效力的话,或许他就有机会联手姜维,亲自试验一下子午谷奇谋,即便失败了,也是辉煌的战死,总好过被自己人捅刀子,死得不清不白。

标签: 魏延姜维诸葛亮

更多文章

  • 蜀汉君臣博弈:魏延是被冤杀,还是真的叛变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夜阑听书雨标签:魏延,蜀汉,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

    读过三国演义,大家都知道,刘备的蜀汉在三国之中,实力是最为弱小的。因为益州之地虽然富庶,称为天府之国,但是从军事角度看并没有大的战略纵深,一旦被围之,蜀国无可奈何,只能被灭。所以诸葛亮北伐的战略基本没有错,即使不成功,也是以战为守。只不过蜀汉将相并没有拧成一股绳,相反互为掣肘,致使人才凋零,蜀中无大

  • 刘备讨伐东吴,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赵云、魏延、马超呢?

    历史解密编辑:清临讲故事标签:刘备,诸葛亮,赵子龙,魏延,马超

    公元219年,孙权派遣吕蒙偷袭荆州,并斩杀了关羽。对此,刘备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公元221年,在成都登基称帝后,刘备亲自率军征讨东吴,这就是夷陵之战。夷陵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前两大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对于夷陵之战来说,以陆逊击败刘备而告终。因为损失了数万兵马,蜀汉从此走向了衰落。针

  • 雾看《三国》第556 魏延这样强出头到底好不好(下)

    历史解密编辑:浩泽生活视频标签:魏延,刘备,蜀汉,张飞,诸葛亮,赵子龙,古装片,历史片,三国(电视剧)

    孔明为什么不喜欢魏延,这原因是很耐人寻味的,是因为魏延的长相,因为魏延与关公一样都是丹凤眼,在面相上两个人有相似之处,关公字云长,魏延字文长,读音写法相当接近,当然,关公与魏延的交集并不是很多,从年龄上看,关公也是大了魏延好几岁,换句话说,关公是前辈,魏延是后辈,蜀汉前期关公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将领,蜀

  • 三国魏延被诸葛亮说有反骨,最后被杀,你怎么看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魏延,蜀汉,蒋琬,姜维,诸葛亮,古装剧,三国(电视剧)

    站在一个人的角度,魏延之死是挺可惜的,这是一位对蜀汉忠心不二,而且是从刘备部曲出身,军事才能也没得说的一员大将,魏延的去世对于蜀汉将领方面来说的确是一重大损失,无论他的作战经验还是领军打仗方面在蜀汉都是超一流的。所以对于魏延的死有二个字表示:惋惜。站在蜀汉稳定,蜀汉大局的角度,魏延必须死,没得选。为

  • 庞统临死前,终于看穿刘备真面目!宴席上暗示魏延,可惜魏延没懂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庞统,刘备,魏延,诸葛亮

    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曹魏、蜀汉、东吴三方势力各自雄踞一方,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势力与地盘,三人手下的谋士与幕僚也互相较量,称得上是群雄逐鹿。这段历史十分精彩,罗贯中先生的一本《三国演义》更是把三国之间的斗争说给了千家万户,三国时期众多著名的谋士、将领也逐渐为人所知。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蜀汉刘备手下的谋士

  • 庞统临死之前,怒喊8个字提醒魏延,可惜魏延最后白白送了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凡人侃史标签:庞统,魏延,刘备,刘璋,三国,诸葛亮,曹操手下

    庞统道号凤雏,乃是三国时期公认的神机军师,而刘备正是因为有了庞统的辅佐才成功拿下益州。当年孙、刘联军之所以能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其主要原因就是庞统的“连环计”,如果不是庞统的连环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恐怕即使诸葛亮借来了东风,恐怕也无法将曹操打得大败而回。总体来说,庞统对于刘备立足西川来说,有着决定

  • 诸葛亮才是魏延的保护伞,临死前给魏延留了两条活路,他偏选死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魏延,诸葛亮,费祎,曹魏,姜维

    魏延是否有谋反之心?如今随着我们对历史越来越深入地了解,对于魏延谋反被杀这件事也越来越怀疑其真实性,因为这里面疑点确实有很多。首先,诸葛亮不管是在身体健康时还是将死之时都没有想过要杀魏延,正史中也并没有诸葛亮说“魏延有反骨,要杀魏延”之类的话。相反诸葛亮还非常欣赏魏延的才能,知道魏延与杨仪不和,在其

  • 魏延梦到头上生角,占梦师:这是大吉之兆,魏延不久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魏延,刘备,诸葛亮,张飞,蜀汉,魏国

    三国时期,魏延是蜀汉一等一的大将,军事能力非常强,然而最终他的结局却非常悲惨,他并没有死在魏国这个敌人手中,反而是死在了自己人手上,令人遗憾。事实上,魏延的结局,早在他出征的那一刻便已经注定,当时上天就已经托梦给魏延,说他此战不利,只不过魏延被别人给骗了!魏延正史中的魏延,原本是刘备的部曲,由于他作

  • 历史上马岱斩杀魏延后,为何他就神秘消失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魏延,马岱,马超,诸葛亮,蜀汉,刘备

    《三国志·马超传》:临没上疏曰:“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蜀汉章武二年(222年),马超患了重病,上疏给刘备:表示自己全家都被曹操诛杀殆尽,现在就剩下从弟马岱,现在就把他托付给您了。同年十二月马超病逝,年仅47岁。至于马超托付给刘备的马岱,

  • 刘备任命汉中太守时,为何放弃战功卓著的张飞,而是选择了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笑春风标签:刘备,张飞,魏延,张郃,诸葛亮

    刘备在夺取汉中后,便物色担任汉中太守的人选。汉中是蜀汉的北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时大家都认为,担任汉中太守的最佳人选是张飞。谁知道,刘备最后选择的汉中太守是魏延。当时,大家都深感意外,以至于“一军皆惊”。那么,刘备为何要做出这样的选择呢?一、 张飞与魏延的军事能力对比。张飞和魏延都是长期跟随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