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45年才懂他的先见之明

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45年才懂他的先见之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364 更新时间:2024/2/13 15:23:58

在三国时代,有一人被称为神机妙算,但此人却不是诸葛亮,而是贾诩。记得易中天先生在讲三国时,曾经重点提到贾诩此人,认为他的谋略之高世所罕见。

的确,在三国演义中,此人曾经贯穿于整个前三国时代,在三国志中,此人更是数次参与大事,几乎扭转了历史进程。不过,此人虽然宛如金鸡独立一般,但还是在史书中有着不好的评价,一个是指责他乱武,另一个就是指责他尸位素餐,不是良人。

而且有趣的是,在一些历史记载中,当假使被曹丕册封为太尉时,孙权居然哈哈大笑,认为曹魏必亡,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想要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可以直接根据历史,来剖析一下贾诩这个人物。

首先来看一下贾诩的优点。史书记载,贾诩的身家很清白,他的祖先乃是当年大名鼎鼎的贾谊,虽然生活于武威郡,但他是地地道道的儒门世家子弟。又因为他从小读书上进,所以很早就因聪明而闻名地方。

到公元192年,汉朝中央爆发可怕的动荡,先是董卓入主中央,紧接着就是王允暗杀董卓,然后又是李傕反攻长安。不客气的说,此时的长安就是菜市场,文武百官都是待宰的羔羊,百姓更是民不聊生。

不过,贾诩却站了出来,首先他因为聪明才智而被李傕封为侯,但他本人却拒绝了。而且,他又站出来,捍卫汉朝最后的血脉,每当这些暴君要杀人时,他都会以违背天下大事而劝诫。甚至,在他的运作下,他让汉献帝从这个祸害之地逃了出去。

到公元197年,贾诩归顺了张绣,并且与张绣一起怼上了曹操。史书记载,曹操此时顺风顺水,号称天下无敌,结果在遇上张绣的时候遇到了人生第1次惨败。贾诩提出建议,趁着曹操自大之余,让士兵们在车辆中藏兵器,并且将曹军的兵器销毁,然后有心算无心,来了一场可怕的暗杀。曹操本人仅以身免,大将儿子和侄子悉数阵亡。

之后曹操与张绣血战,假使又是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张绣不听建议追杀曹操惨败,刚刚失败,贾诩立刻让张绣再次追杀,结果居然取得胜利。张绣和曹操因此而称之为神,易中天也高度赞赏,认为他运筹帷幄,神机妙算。

不过,虽然取得短暂胜利,但贾诩始终高看曹操一眼,因此立刻在官渡大战之前,带着张绣投降于曹操。要知道当时张绣可是和曹操是血仇,结果贾诩就料定自己不仅不会受伤,而且还会得到重用。果不其然,曹操以隆重的礼节欢迎了他,他也趁机转入到曹氏内部。

来到曹操的地盘以后,贾诩又一次运筹帷幄,先是在渭南之战中给出计策,仅仅只用了一封书信,就使得马超韩遂窝里反,最终让曹操轻易平定这股强大的西凉势力。

之后曹操老去,假使要立刻抓住时机,看准了最可靠的曹丕,公然倒向这位二世子。不仅如此,他还在曹操犹豫不决之时,直接提出当年袁绍之祸,以曹操内心中的梦魇逼迫曹操倒向曹丕。

果然,经过他这一系列的运作和传奇,终于在黄初元年,曹丕登基称帝时,他本人也被封为太尉。

从以上记录来看,假使此人无愧聪明才智之名,而且每每剑走偏锋,却总能取得出人意料之效果,此人较之诸葛亮实在是有过之而不及。

但是以上都是捡好的说,而贾诩这个人偏偏是好坏参半,一下子使得他的人物形象变得尴尬不已。

史书记载,在贾诩被封为太尉的时候,孙权哈哈大笑,并且直接指出,曹魏政权要完蛋了。

这一番话说出来,实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那么孙权到底是指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只需要将贾诩的另一面打开就行了。

史书记载,假使第1次登场就是长安之乱时,当时王允和吕布已经掌控了中央,李傕等人更是准备解散军队逃跑。可惜,贾诩这个混蛋居然阻拦住了这些西凉军,而且苦口婆心的劝说,如果解散了军队,一个小小的官吏就能抓获他们,还不如赌一把杀回长安,为董太师报仇。

结果这些混蛋真的杀回了长安,并且打败了吕布和王允,长安又一次陷入到可怕的深渊。所以,假使这个人一登场,就是一个纯粹的恶人。虽然他后来维护汉朝最后的血脉,但无法否认他是导致这一恶果的直接人,很难说汉献帝对他是什么感情,估计恨要居多。

之后就是暗算曹操,虽说曹操睡了别人的婶婶不靠谱,但他却怂恿张绣,以投降者的姿态居然公然反叛,而且还不顾道义,暗中伤人,虽然最终斩杀典韦这样的存在,但让张绣之名以何自处。

另外,贾诩带着张绣投降曹操,这是剑走偏锋的体现,也是智慧的体现,然而这也是一场可怕的阴谋。明知道曹操和曹操的儿子们对张绣恨之入骨,但贾诩还是将他当成了自己的跳板,让自己进入曹操内部。史书也有记载,曹丕后来指着张绣的鼻子骂,你杀死了我的兄长,我一定让你死无全尸,结果张绣被活活吓死,这就是贾诩干的事情。

当然,当年的赤壁之战也是的,虽说贾诩曾经向曹操建议,不要急着与孙权开战,应该安抚民心。结果,就因为曹操没有采纳他这一建议,他居然公然对曹操后来所有的战争不发表一句言论。然后我们都知道了,铁索连环曹操败,贾诩居然成了喝酒看戏的人,这又该如何评价?

因此,虽然贾诩的优点很突出,但是结合他的缺点,此人也是妥妥的问题军师,不客气的说,此人有些自私而且不顾大局。

当他成为帝国的军事最高领袖时,也难怪孙权会哈哈大笑,向贾诩这样的人物,在正规的政治框架中,绝不可能脱颖而出,毕竟他不要脸,面也不要名号,只要利益。但却偏偏因为唯才是举令,结果让贾诩这样的人物甚嚣尘上,无可否认他的才华,但也使得这个政权充满着背叛。

这就是孙权笑的理由,而且事实还真的证明了这一点。在45年以后,司马家三代吞掉了曹家政权,只为了利益而没有忠诚的这些贾诩们,最终终结了他们的主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曹丕贾诩孙权曹操曹魏

更多文章

  • 贾诩,三国算无遗策的聪明人,一句话竟改变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朝文社标签:贾诩,曹操,张绣,董卓,刘表,马超,李傕,三国

    引言:说起三国时代,那绝对是一个将星闪耀、能人辈出的时代。这一时代的聪明人如同过江之鲫,实在太多、太多。但如果非要在这些聪明人中,找出一个特立独行的“大聪明”,那一定非贾诩莫属!他曾两次操弄风云:第一次,仅仅一句话就彻底改变了东汉末年的天下格局;另一次,一条计谋则险些要了北方霸主曹操的命。在汉末三国

  • 贾诩在《三国志》里得到的评价很高,为何他的名声还是那么臭?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贾诩,曹操,董卓,袁绍,刘表,荀攸

    贾诩是曹操“四大谋士”之一,一生机变百出,用计无数,算无遗策,鬼神皆惊,有“三国第一等奇才、怪才和鬼才”之称。陈寿作《三国志》,将他和著名的颍川士族领袖荀彧及其侄子荀攸合传,说:“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称赞贾诩具有张良、陈平之才,这评价不可谓不高。贾诩是凉州武威郡人,

  • 贾诩为什么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大鱼爱历史标签:贾诩,张绣,袁绍,李傕,董卓,马超,三国,曹操手下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他被誉为:“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拥有第一毒士的称号”。他利用计谋害死曹操儿子、子侄,却还能被曹操以上宾之礼款待,最终成为曹魏开国功臣。他只是一介谋士,却能够使用计谋搅得天下大乱。他就是三国著名谋士-“贾诩”贾诩字文和,是甘肃武威人。贾诩少年时期举察孝廉为郎官,后因病辞去官职。在返回

  • 张绣的命运深渊,聪明如贾诩,又怎会想不到曹操终要报杀子之仇?

    历史解密编辑:奇闻野记标签:张绣,贾诩,袁绍,董卓,三国,汉朝,东汉,曹操手下

    贾诩,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也可算是一个绝顶聪明之人,他的聪明体现在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体现在他从一开始就看明白了乱世之中,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天下大乱,城头变换大王旗,贾诩早早就意识到,高官厚禄皆不真实,真正重要的唯有生存,贾诩之后的一切行动都围绕着生存二字进行。贾诩对于建功立业似乎没

  • 毒士贾诩,精明降臣从未被曹操猜忌,才智过人只能保一己荣华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天下标签:贾诩,曹操,董卓,曹丕,王允,刘表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贾谊是与屈原同名的人物,两位清流如同周敦颐笔下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司马迁为祭奠二人为其作合传,毛主席缅怀他们写下来这首《七绝·贾谊》,感叹屈原受奸佞陷害投江而死,惜贾长沙因怀王坠马抑郁而亡。商贾走卒,清白过一生已是难事。

  • 贾诩一生奇谋百出,临死却进献个“馊主意”,本可兵不血刃灭吴蜀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贾诩,吴蜀,孙权,曹丕,曹魏,吴国,三国,曹操手下

    贾诩一生奇谋百出,临死却进献个“馊主意”,本可兵不血刃灭吴蜀贾诩,字文和,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谋士,同时也是易中天口中“三国最聪明的人”。一生中,贾诩奇谋百出,可以说是算无遗策。而他每次献出的巧计,均能让自己的主公旗开得胜。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却给曹丕出了一个难以置信的“馊主意”。贾诩是凉州人,原

  • 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贾诩,荀攸,荀彧,袁绍,刘表,董卓

    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荀彧字文若,颖川颖阴人也。祖父淑,字季和,朗陵令。当汉顺、桓之间,知名当世。有子八人,号曰八龙。彧父绲,济南相。叔父爽,司空。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才也。”永汉元年,举孝廉,拜守宫令。董卓之乱,求出补吏。除亢父令,遂弃官归,谓父老曰:“颖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

  • 魏延死后,蜀汉最后的顶梁柱断了,中兴汉室的梦想也破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魏延,蜀汉,诸葛亮,刘备,曹操,太守

    有的人天生很悲催,比如三国魏延。这是一个很有能力、很有作为的历史人物。年轻时,追随刘备南征北讨深得赏识,后半生跟着诸葛亮四次北伐立下不少汗马功劳。辗转做过蜀汉的镇远将军、汉中太守、镇北将军、凉州刺史,最后被封为都亭侯。俗话说,本事再高,也怕“菜刀”。能力再大,也架不住悲催的命运。刘备活着的时候,对魏

  • 魏延之死,嫌疑最大的四个凶手,到底谁想置魏延于死地?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魏延,诸葛亮,马岱,马超,刘备,费祎

    魏延是蜀国后期的第一大将,诸葛亮北伐的御用先锋。在良将匮乏的三国后期他大显威风,但是他最后的结局却非常惨。其实早在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就已经有预感了,当时魏延被任为前锋,梦到自己头上生角,问占梦人赵直,赵直说:“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退后却对人说:“角之为字,刀下用也;头上用刀

  • 比窦娥还冤,千年“反贼”魏延,死于诸葛亮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窦娥,魏延,刘备,蜀汉,曹操,诸葛亮,天文学家,三国志战略版

    魏延是蜀国“五虎上将”之后,武力值最为强大的武将,本来他献城投靠刘备,后来又屡立战功,深受刘备器重。但是魏延和诸葛亮的关系,似乎从一开始就不怎么好。《三国演义》中直接安排了诸葛亮第一次见到魏延,就因为魏延叛主来归,要娶他的性命。在诸葛亮病重、在五丈原壤星的最后阶段,魏延更是踏灭了主灯,导致诸葛亮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