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代,有一人被称为神机妙算,但此人却不是诸葛亮,而是贾诩。记得易中天先生在讲三国时,曾经重点提到贾诩此人,认为他的谋略之高世所罕见。
的确,在三国演义中,此人曾经贯穿于整个前三国时代,在三国志中,此人更是数次参与大事,几乎扭转了历史进程。不过,此人虽然宛如金鸡独立一般,但还是在史书中有着不好的评价,一个是指责他乱武,另一个就是指责他尸位素餐,不是良人。
而且有趣的是,在一些历史记载中,当假使被曹丕册封为太尉时,孙权居然哈哈大笑,认为曹魏必亡,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想要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可以直接根据历史,来剖析一下贾诩这个人物。
首先来看一下贾诩的优点。史书记载,贾诩的身家很清白,他的祖先乃是当年大名鼎鼎的贾谊,虽然生活于武威郡,但他是地地道道的儒门世家子弟。又因为他从小读书上进,所以很早就因聪明而闻名地方。
到公元192年,汉朝中央爆发可怕的动荡,先是董卓入主中央,紧接着就是王允暗杀董卓,然后又是李傕反攻长安。不客气的说,此时的长安就是菜市场,文武百官都是待宰的羔羊,百姓更是民不聊生。
不过,贾诩却站了出来,首先他因为聪明才智而被李傕封为侯,但他本人却拒绝了。而且,他又站出来,捍卫汉朝最后的血脉,每当这些暴君要杀人时,他都会以违背天下大事而劝诫。甚至,在他的运作下,他让汉献帝从这个祸害之地逃了出去。
到公元197年,贾诩归顺了张绣,并且与张绣一起怼上了曹操。史书记载,曹操此时顺风顺水,号称天下无敌,结果在遇上张绣的时候遇到了人生第1次惨败。贾诩提出建议,趁着曹操自大之余,让士兵们在车辆中藏兵器,并且将曹军的兵器销毁,然后有心算无心,来了一场可怕的暗杀。曹操本人仅以身免,大将儿子和侄子悉数阵亡。
之后曹操与张绣血战,假使又是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张绣不听建议追杀曹操惨败,刚刚失败,贾诩立刻让张绣再次追杀,结果居然取得胜利。张绣和曹操因此而称之为神,易中天也高度赞赏,认为他运筹帷幄,神机妙算。
不过,虽然取得短暂胜利,但贾诩始终高看曹操一眼,因此立刻在官渡大战之前,带着张绣投降于曹操。要知道当时张绣可是和曹操是血仇,结果贾诩就料定自己不仅不会受伤,而且还会得到重用。果不其然,曹操以隆重的礼节欢迎了他,他也趁机转入到曹氏内部。
来到曹操的地盘以后,贾诩又一次运筹帷幄,先是在渭南之战中给出计策,仅仅只用了一封书信,就使得马超和韩遂窝里反,最终让曹操轻易平定这股强大的西凉势力。
之后曹操老去,假使要立刻抓住时机,看准了最可靠的曹丕,公然倒向这位二世子。不仅如此,他还在曹操犹豫不决之时,直接提出当年袁绍之祸,以曹操内心中的梦魇逼迫曹操倒向曹丕。
果然,经过他这一系列的运作和传奇,终于在黄初元年,曹丕登基称帝时,他本人也被封为太尉。
从以上记录来看,假使此人无愧聪明才智之名,而且每每剑走偏锋,却总能取得出人意料之效果,此人较之诸葛亮实在是有过之而不及。
但是以上都是捡好的说,而贾诩这个人偏偏是好坏参半,一下子使得他的人物形象变得尴尬不已。
史书记载,在贾诩被封为太尉的时候,孙权哈哈大笑,并且直接指出,曹魏政权要完蛋了。
这一番话说出来,实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那么孙权到底是指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只需要将贾诩的另一面打开就行了。
史书记载,假使第1次登场就是长安之乱时,当时王允和吕布已经掌控了中央,李傕等人更是准备解散军队逃跑。可惜,贾诩这个混蛋居然阻拦住了这些西凉军,而且苦口婆心的劝说,如果解散了军队,一个小小的官吏就能抓获他们,还不如赌一把杀回长安,为董太师报仇。
结果这些混蛋真的杀回了长安,并且打败了吕布和王允,长安又一次陷入到可怕的深渊。所以,假使这个人一登场,就是一个纯粹的恶人。虽然他后来维护汉朝最后的血脉,但无法否认他是导致这一恶果的直接人,很难说汉献帝对他是什么感情,估计恨要居多。
之后就是暗算曹操,虽说曹操睡了别人的婶婶不靠谱,但他却怂恿张绣,以投降者的姿态居然公然反叛,而且还不顾道义,暗中伤人,虽然最终斩杀典韦这样的存在,但让张绣之名以何自处。
另外,贾诩带着张绣投降曹操,这是剑走偏锋的体现,也是智慧的体现,然而这也是一场可怕的阴谋。明知道曹操和曹操的儿子们对张绣恨之入骨,但贾诩还是将他当成了自己的跳板,让自己进入曹操内部。史书也有记载,曹丕后来指着张绣的鼻子骂,你杀死了我的兄长,我一定让你死无全尸,结果张绣被活活吓死,这就是贾诩干的事情。
当然,当年的赤壁之战也是的,虽说贾诩曾经向曹操建议,不要急着与孙权开战,应该安抚民心。结果,就因为曹操没有采纳他这一建议,他居然公然对曹操后来所有的战争不发表一句言论。然后我们都知道了,铁索连环曹操败,贾诩居然成了喝酒看戏的人,这又该如何评价?
因此,虽然贾诩的优点很突出,但是结合他的缺点,此人也是妥妥的问题军师,不客气的说,此人有些自私而且不顾大局。
当他成为帝国的军事最高领袖时,也难怪孙权会哈哈大笑,向贾诩这样的人物,在正规的政治框架中,绝不可能脱颖而出,毕竟他不要脸,面也不要名号,只要利益。但却偏偏因为唯才是举令,结果让贾诩这样的人物甚嚣尘上,无可否认他的才华,但也使得这个政权充满着背叛。
这就是孙权笑的理由,而且事实还真的证明了这一点。在45年以后,司马家三代吞掉了曹家政权,只为了利益而没有忠诚的这些贾诩们,最终终结了他们的主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