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贾诩一生奇谋百出,临死却进献个“馊主意”,本可兵不血刃灭吴蜀

贾诩一生奇谋百出,临死却进献个“馊主意”,本可兵不血刃灭吴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故事上集 访问量:1449 更新时间:2023/12/15 6:32:49

贾诩一生奇谋百出,临死却进献个“馊主意”,本可兵不血刃灭吴蜀

贾诩,字文和,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谋士,同时也是易中天口中“三国最聪明的人”。一生中,贾诩奇谋百出,可以说是算无遗策。而他每次献出的巧计,均能让自己的主公旗开得胜。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却给曹丕出了一个难以置信的“馊主意”。

贾诩是凉州人,原本从属于董卓。董卓死后,王允扬言欲诛杀所有的凉州人,贾诩听闻此事后,拦住了向凉州逃亡的同僚——李榷、郭汜,并撺掇他们杀回长安,酿成了惨烈的“李傕郭汜之乱”。

后来,贾诩看出了李傕、郭汜的暴戾无能,于是再次施展计谋,救出了被挟持的天子汉献帝。之后,贾诩又去宛城,投靠了自己的同乡张绣

在张绣处,贾诩帮助主公两次击溃曹操,杀掉了曹操的儿子曹昂以及爱将典韦。但在官渡之战时,贾诩又出人意料地给张绣出主意,要他投降曹操。而最终结果也一如贾诩所料,曹操并没有计较张绣杀害其子的仇恨,而是将张绣和贾诩委以重任。

在加盟曹操后,贾诩又帮助曹军出征关西,以离间之计挑拨了马超韩遂的关系。之后,贾诩又随夏侯渊“虎步关中”,彻底消灭了当地的军阀以及羌胡势力。

可以说,在对付其他军阀方面,贾诩都是积极出谋划策,并帮助主公击败了对手。然而在对待吴国和蜀国势力的问题上,贾诩却一反常态,表现得非常消极。

例如曹操平定荆州,准备一鼓作气,平定江东。就此,曹操询问了贾诩的意见。而贾诩却说:

“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极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简单翻译来就是,曹操已经平定了荆襄之地,应利用这个机会安抚士民,让百姓安居乐业。而这样做,江东将不战自服。然而志得意满的曹操并不听劝,最终在赤壁败给了周瑜。不仅没有平定江东,反而使荆州为孙、刘两家所瓜分。

赤壁之战后,曹操曾哀叹道:“若郭嘉不死,必不使孤至此。”隐隐中,曹操实际在表达自己对贾诩这位谋主消极态度的不满。在智谋上,贾诩明明不下于郭嘉,为何却一言不发。

曹操死后,曹丕继位。而在曹丕继位方面,贾诩可谓居功至伟。正是他一句“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才让曹操下定决心,让曹丕继承他的位置。为了报答贾诩,曹丕将之破格提升为三公,而这个任命,甚至让孙权哈哈大笑。

在贾诩临终前,曹丕曾询问他击破吴蜀之计。在当时,吴蜀关系已经破裂,孙权在表面上已经向曹魏称臣。因此在曹丕看来,现在是将两国各个击破的最好时机。然而曹丕却拿不准,到底是先灭蜀国,还是先灭吴国。

对此,贾诩却说:

“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陛下应期受禅,抚临率土,若绥之以文德而俟其变,则平之不难矣。吴、蜀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议见兵势,据险守要,汎舟江湖,皆难卒谋也。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臣窃料群臣,无备、权对,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也。昔舜舞干戚而有苗服,臣以为当今宜先文后武”。

简单归纳他的意思就是,吴国和蜀国虽然是蕞尔小国,却凭借天险,易守难攻。蜀国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而孙权知道虚实之道,陆逊明瞭兵势。因此,两国国家并不是那么好应对的。而能胜过刘备、孙权的将领,到现在还没有。因此贾诩建议,应该偃武修文,发展经济,培养人才。

但在曹丕看来,贾诩之计完全是个笨办法。如今吴蜀交锋,简直是千载难逢的统一天下的机会,岂能放过。因此他不听贾诩劝阻,在吴国获得夷陵之战胜利后,起兵数十万,亲征吴国。然而对于魏国的进攻,吴国早有防备。孙权立即转移夷陵兵力,布放于江上,导致曹丕无功而返。

而这次失败,也让曾经“恭顺”的孙权公然走向曹魏的反面。而在曹魏的强大压力下,蜀汉又放下了夷陵之战的仇恨,选择与东吴重修盟好。

那么贾诩的“笨办法”高明在哪呢?首先,东吴之所以敢与蜀国交战,很大程度是因为曹丕将孙权封为大魏吴王,两国建立了事实上的联盟。没有曹魏的压力,东吴才敢放心大胆地和蜀国交战。

而吴蜀交锋时,曹魏最好的方法就是坐山观虎斗,偃武修文,等吴蜀斗得不可开交、不可和解、两败俱伤时,再一举而灭之。毕竟天下十分之七的土地都在曹魏手中,无论是经济、人口还是人才,都远胜两国。只要能静下来恢复经济,吴蜀根本无法对敌。

然而曹丕却急功近利,在夷陵之战后突袭东吴,最终打草惊蛇。而正是如此,让吴国和蜀国重新建立联盟。而吴蜀联盟依山带河,在诸葛亮和孙权的统领下,其防御更加牢不可破。因此,贾诩的方法看起来很笨,很消极,但实际上很高明,甚至可以兵不血刃地击败吴蜀。而曹丕的方法是欲速而不达。

标签: 贾诩吴蜀孙权曹丕曹魏吴国三国曹操手下

更多文章

  • 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贾诩,荀攸,荀彧,袁绍,刘表,董卓

    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荀彧字文若,颖川颖阴人也。祖父淑,字季和,朗陵令。当汉顺、桓之间,知名当世。有子八人,号曰八龙。彧父绲,济南相。叔父爽,司空。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才也。”永汉元年,举孝廉,拜守宫令。董卓之乱,求出补吏。除亢父令,遂弃官归,谓父老曰:“颖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

  • 魏延死后,蜀汉最后的顶梁柱断了,中兴汉室的梦想也破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魏延,蜀汉,诸葛亮,刘备,曹操,太守

    有的人天生很悲催,比如三国魏延。这是一个很有能力、很有作为的历史人物。年轻时,追随刘备南征北讨深得赏识,后半生跟着诸葛亮四次北伐立下不少汗马功劳。辗转做过蜀汉的镇远将军、汉中太守、镇北将军、凉州刺史,最后被封为都亭侯。俗话说,本事再高,也怕“菜刀”。能力再大,也架不住悲催的命运。刘备活着的时候,对魏

  • 魏延之死,嫌疑最大的四个凶手,到底谁想置魏延于死地?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魏延,诸葛亮,马岱,马超,刘备,费祎

    魏延是蜀国后期的第一大将,诸葛亮北伐的御用先锋。在良将匮乏的三国后期他大显威风,但是他最后的结局却非常惨。其实早在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就已经有预感了,当时魏延被任为前锋,梦到自己头上生角,问占梦人赵直,赵直说:“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退后却对人说:“角之为字,刀下用也;头上用刀

  • 比窦娥还冤,千年“反贼”魏延,死于诸葛亮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窦娥,魏延,刘备,蜀汉,曹操,诸葛亮,天文学家,三国志战略版

    魏延是蜀国“五虎上将”之后,武力值最为强大的武将,本来他献城投靠刘备,后来又屡立战功,深受刘备器重。但是魏延和诸葛亮的关系,似乎从一开始就不怎么好。《三国演义》中直接安排了诸葛亮第一次见到魏延,就因为魏延叛主来归,要娶他的性命。在诸葛亮病重、在五丈原壤星的最后阶段,魏延更是踏灭了主灯,导致诸葛亮身死

  •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可行吗?

    历史解密编辑:伍子芳说剧标签:魏延,刘备,曹魏,蜀汉,三国,谷奇谋,诸葛亮,子午谷,曹操手下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妙计迭出,然有一人,因被诸葛亮认为天生具有反骨,不敢重用,所以一直没有使用其献出的妙计——自汉中通过子午谷直达长献出此妙计的人乃是魏延,诸葛亮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其建议。魏延不服,认为诸葛亮不采用其计策,纯粹是因为嫉妒其才能。事实真的是如此吗?诸葛亮亦有嫉妒心?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可行吗

  • 他和关羽马超齐名,张飞对他服服帖帖,魏延也甘心听他号令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关羽,马超,张飞,魏延

    千里马也需遇明主,否则成不了事。千里马如果遇不上伯乐会发生什么事情?答案很悲惨,现实很残酷!在三国时期,就有很多人因为没有遇上合适的伯乐,硬生生的虚度了光阴,像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如三国早期吊炸天的大将:颜良,文丑。此二人,乃河北名将,其声名之大,相信不用多说,然而此二人最终却死得窝囊,原因是什么?

  • 诸葛亮否决子午谷奇谋:魏延拿下长安,刘备很丢脸,刘禅也要玩完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诸葛亮,魏延,刘备,刘禅

    关于子午谷奇谋能都奏效建功,两千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此计是否可行,笔者才疏学浅不敢妄议。诸葛亮是军事家更是政治家,他应该知道:如果魏延真的拿下了长安,那么刘备会很丢脸,刘禅也会玩完——有一个棘手的问题,诸葛亮也处理不了,而蜀中门阀世族是一定会拿来大做文章的。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诸葛亮伐魏一

  • 诸葛亮的七星灯到底是什么?如果没有魏延干挠,真的可以续命吗?

    历史解密编辑:迅猛龙美食标签:魏延,刘禅,姜维,三国,诸葛亮,七星灯,刘伯温,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诸葛亮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在《三国演义》的夸张下,诸葛亮成了一个精通兵法天文地理,精通铠甲之术的“魔头”。诸葛亮以一己之力,辅佐刘备从一个居无定所的“平民”,最终逆袭成为川蜀之主,建立霸业,达到瓜分天下的既定目标分为三个部分。刘备在白帝城病逝时,留下诸葛亮一人,让他协助继任者刘禅。诸葛亮临危受命,忠

  • 平定南蛮的大功臣,深受刘备、诸葛亮信任,可与赵云、魏延比肩!

    历史解密编辑:白泽述异标签:刘备,魏延,南蛮,赵云,诸葛亮,赵子龙,天文学家

    221年,刘备刚刚称帝,他所任命的庲降都督就病逝了。他召来李恢询问谁能接替,李恢微微一笑:“陛下您看老臣怎么样?”刘备哈哈大笑:“朕原本就属意于你,正等着你自告奋勇呢!”就这样,李恢被刘备任命为“庲(lái)降都督”,与“江州都督”赵云、“汉中都督”魏延及“永安都督”李严同为刘备时期的四大都督。那李

  • 魏延能力碾压姜维,为何诸葛亮却偏爱姜维,打压魏延呢?

    历史解密编辑:萌叔说历史标签:魏延,姜维,诸葛亮

    大家看《三国演义》的时候,肯定都被这样误导过,那就是诸葛亮留计斩魏延,然而这完全是罗贯中让诸葛亮背的锅,不过事实上,诸葛亮确实也不太喜欢魏延,罗贯中只是把这点艺术放大了而已,那么作为蜀汉后期最有能力的将领之一,魏延能力上完全不输姜维,为何却偏爱姜维,打压魏延呢?正史上,诸葛亮并没有算到魏延会造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