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贾诩被称为“毒士”,他一生献过哪些毒计?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贾诩被称为“毒士”,他一生献过哪些毒计?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晓晓聊历史 访问量:2965 更新时间:2023/12/12 2:17:48

贾诩被称为“毒士”,他一生献过哪些毒计?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引子凡是读过或是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对其中精彩情节一定有着深刻的印象。在《三国演义》中,各路英雄豪杰纷纷登场,在属于他们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智慧,在哪个人才辈出的年代,诸葛亮,郭嘉,荀彧,周瑜等等都是三国时期智慧的化身。千百年来,他们的故事更是不绝于耳,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乐与讨论的话题。

事实上,除了以上笔者列举的人物之外,在三国时期还有其他许多颇具智慧的人才,其中就包括了被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的贾诩。之所以将其称为“毒士”并非是因为贾诩像武侠小说中那样善于使用毒药,而是因为他在三国时期,奉献了许多的计谋,而这些计谋往往都是毫无底线的毒计。

贾诩画像

那么贾诩究竟奉献了哪些毒计呢?

第一计:“反攻长安”众所周知,贾诩是在董卓军中任职的,在董卓祸乱国家的时候,贾诩自然也参与其中了。因此在王允联合董卓诛杀吕布之后,以王允为首的忠于汉室的臣子们便开始对董卓的旧部进行清算,当时仅仅和董卓有一丝关联的名士蔡邕都被王允杀死了,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的话,贾诩被杀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虽说在董卓死后西凉集团群龙无首,但其以李傕郭汜为首的主力尚在,于是贾诩便提议说:听说近期长安城中有传言说朝廷将要吧凉州的人全部杀掉,我们与其在这里等死,还不如带领着剩下的部队向西行进,沿途收拾走失的士兵,之后再以为董卓报仇为名杀尽长安,即便是到时候失败了在逃走也不迟。

郭汜画像

贾诩的建议得到了采纳,于是李傕、郭汜收拾旧部再次杀回了几乎不设防的长安城,并随即在长安城中开始烧杀抢掠,期间司徒王允,以及司隶校尉黄琬等被杀害。由此导致长安城陷入一片混乱,并且这种动乱直到西晋建立才终于有所改善。

第二计:“挑拨离间”在董卓灭亡后,贾诩曾跟随了张绣,后来又劝说张绣跟随了曹操,由此张绣也得以进入了曹操的政治集团之中。后来,曹操南下征讨赤壁失败,于是便将目光放在了西北的凉州,当时凉州的首领是马超韩遂,两家通力合作聚众十万,可以说是兵强马壮,并且还占据着潼关险要之地,也可以说是易守难攻。

曹操画像

但是执意要找回场子的曹操还是决心南下西凉,后来的战斗表明,西凉军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曹操率领大军与马超交战许久,期间还发生了“曹操割须弃袍”“许褚赤膊斗马超”等著名的历史事件。但是单纯的依靠武力,曹操始终没有办法将能征善战的西凉军击败,于是双方约定择日和谈。就在这个时候贾诩站了出来,为曹操提出了“挑拨离间”之计。

当时,韩遂作为签订停战协定的代表,前往曹操的军营中商谈,岂料两人在见面时并不谈军事,而是只谈小时候作为玩伴时的快乐时光,期间想起往事的马腾时而大笑时而与曹操勾肩搭背态度亲昵。这一切都被与曹操有杀父之仇的马超看在眼里。

曹丕画像

在韩遂回来后,马超向其询问谈判结果,但马腾却称二人没有谈论与战局有关的事宜,于是马超开始怀疑起了韩遂。为了彻底离间二人,曹操还在之后给马超的书信中特意写出不少错字,还在上面涂涂抹抹。让马超误以为是韩遂在中间捣鬼,于是二人的矛盾激化,互相不再信任,于是曹操趁这个机会突然出击,一举便将二人击败,平定了关中。

结语由此可见,贾诩是一个拥有聪明才智的人,这一点在他后来选择少主的时候也体现了出来,他巧妙的利用刘表和袁绍失败的例子来旁敲侧击的劝说曹操立曹丕为世子,并且自己也对曹丕十分忠心,终于在曹操死后,被曹丕封为太尉,一跃从一个后来加入的边缘人物,成为了曹魏集团中举足轻重的实权人物。

总览贾诩的一生,他一生为多人效力,期间也曾经跟过如董卓一般的国家罪人,但无论过程如何,贾诩最终还是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了曹魏集团的认可,并且最终也得以善终。参考资料:

【西晋】陈寿:《三国志》

标签: 贾诩董卓马超王允张绣曹丕三国曹操手下

更多文章

  • 26位功勋进了曹操太庙,为何荀彧、贾诩、许褚等五人没资格进?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曹操,贾诩,许褚,荀彧,于禁

    荀彧是曹操手下最厉害的战略规划大师,其才能不逊色于诸葛亮;贾诩是三国第一毒士,是曹操手下五大谋士之一;曹纯是曹魏的宗亲八虎骑之一,更是曹操的特种部队虎豹骑的主帅;于禁是五子良将之一;许褚是曹操的贴身护卫,多次在战场拯救曹操的性命!这五人对曹魏可谓是劳苦功高,但是他们最终却无法进入曹操的太庙,令人非常

  • 因为缺乏这项能力,郭嘉、贾诩的军事才能永远比不过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郭嘉,贾诩,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因为缺乏这项能力,郭嘉、贾诩的军事才能永远比不过诸葛亮,张良也曾在此方面吃亏最近,由于某些学者的拔高,从前不是那么受重视的郭嘉、贾诩,大有超越诸葛亮之势。在很多人看来,诸葛亮擅长治国,但并不擅长打仗;更擅长治军,但不擅长谋略。更有激进者认为,诸葛亮是欺世盗名的骗子,没有多大本事。相反,在大众眼里,郭

  • 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45年才懂他的先见之明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曹丕,贾诩,孙权,曹操,曹魏

    在三国时代,有一人被称为神机妙算,但此人却不是诸葛亮,而是贾诩。记得易中天先生在讲三国时,曾经重点提到贾诩此人,认为他的谋略之高世所罕见。的确,在三国演义中,此人曾经贯穿于整个前三国时代,在三国志中,此人更是数次参与大事,几乎扭转了历史进程。不过,此人虽然宛如金鸡独立一般,但还是在史书中有着不好的评

  • 贾诩,三国算无遗策的聪明人,一句话竟改变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朝文社标签:贾诩,曹操,张绣,董卓,刘表,马超,李傕,三国

    引言:说起三国时代,那绝对是一个将星闪耀、能人辈出的时代。这一时代的聪明人如同过江之鲫,实在太多、太多。但如果非要在这些聪明人中,找出一个特立独行的“大聪明”,那一定非贾诩莫属!他曾两次操弄风云:第一次,仅仅一句话就彻底改变了东汉末年的天下格局;另一次,一条计谋则险些要了北方霸主曹操的命。在汉末三国

  • 贾诩在《三国志》里得到的评价很高,为何他的名声还是那么臭?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贾诩,曹操,董卓,袁绍,刘表,荀攸

    贾诩是曹操“四大谋士”之一,一生机变百出,用计无数,算无遗策,鬼神皆惊,有“三国第一等奇才、怪才和鬼才”之称。陈寿作《三国志》,将他和著名的颍川士族领袖荀彧及其侄子荀攸合传,说:“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称赞贾诩具有张良、陈平之才,这评价不可谓不高。贾诩是凉州武威郡人,

  • 贾诩为什么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大鱼爱历史标签:贾诩,张绣,袁绍,李傕,董卓,马超,三国,曹操手下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他被誉为:“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拥有第一毒士的称号”。他利用计谋害死曹操儿子、子侄,却还能被曹操以上宾之礼款待,最终成为曹魏开国功臣。他只是一介谋士,却能够使用计谋搅得天下大乱。他就是三国著名谋士-“贾诩”贾诩字文和,是甘肃武威人。贾诩少年时期举察孝廉为郎官,后因病辞去官职。在返回

  • 张绣的命运深渊,聪明如贾诩,又怎会想不到曹操终要报杀子之仇?

    历史解密编辑:奇闻野记标签:张绣,贾诩,袁绍,董卓,三国,汉朝,东汉,曹操手下

    贾诩,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也可算是一个绝顶聪明之人,他的聪明体现在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体现在他从一开始就看明白了乱世之中,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天下大乱,城头变换大王旗,贾诩早早就意识到,高官厚禄皆不真实,真正重要的唯有生存,贾诩之后的一切行动都围绕着生存二字进行。贾诩对于建功立业似乎没

  • 毒士贾诩,精明降臣从未被曹操猜忌,才智过人只能保一己荣华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天下标签:贾诩,曹操,董卓,曹丕,王允,刘表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贾谊是与屈原同名的人物,两位清流如同周敦颐笔下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司马迁为祭奠二人为其作合传,毛主席缅怀他们写下来这首《七绝·贾谊》,感叹屈原受奸佞陷害投江而死,惜贾长沙因怀王坠马抑郁而亡。商贾走卒,清白过一生已是难事。

  • 贾诩一生奇谋百出,临死却进献个“馊主意”,本可兵不血刃灭吴蜀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贾诩,吴蜀,孙权,曹丕,曹魏,吴国,三国,曹操手下

    贾诩一生奇谋百出,临死却进献个“馊主意”,本可兵不血刃灭吴蜀贾诩,字文和,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谋士,同时也是易中天口中“三国最聪明的人”。一生中,贾诩奇谋百出,可以说是算无遗策。而他每次献出的巧计,均能让自己的主公旗开得胜。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却给曹丕出了一个难以置信的“馊主意”。贾诩是凉州人,原

  • 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贾诩,荀攸,荀彧,袁绍,刘表,董卓

    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荀彧字文若,颖川颖阴人也。祖父淑,字季和,朗陵令。当汉顺、桓之间,知名当世。有子八人,号曰八龙。彧父绲,济南相。叔父爽,司空。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才也。”永汉元年,举孝廉,拜守宫令。董卓之乱,求出补吏。除亢父令,遂弃官归,谓父老曰:“颖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