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被称为“毒士”,他一生献过哪些毒计?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引子凡是读过或是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对其中精彩情节一定有着深刻的印象。在《三国演义》中,各路英雄豪杰纷纷登场,在属于他们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智慧,在哪个人才辈出的年代,诸葛亮,郭嘉,荀彧,周瑜等等都是三国时期智慧的化身。千百年来,他们的故事更是不绝于耳,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乐与讨论的话题。
事实上,除了以上笔者列举的人物之外,在三国时期还有其他许多颇具智慧的人才,其中就包括了被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的贾诩。之所以将其称为“毒士”并非是因为贾诩像武侠小说中那样善于使用毒药,而是因为他在三国时期,奉献了许多的计谋,而这些计谋往往都是毫无底线的毒计。
贾诩画像
那么贾诩究竟奉献了哪些毒计呢?
第一计:“反攻长安”众所周知,贾诩是在董卓军中任职的,在董卓祸乱国家的时候,贾诩自然也参与其中了。因此在王允联合董卓诛杀吕布之后,以王允为首的忠于汉室的臣子们便开始对董卓的旧部进行清算,当时仅仅和董卓有一丝关联的名士蔡邕都被王允杀死了,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的话,贾诩被杀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虽说在董卓死后西凉集团群龙无首,但其以李傕、郭汜为首的主力尚在,于是贾诩便提议说:听说近期长安城中有传言说朝廷将要吧凉州的人全部杀掉,我们与其在这里等死,还不如带领着剩下的部队向西行进,沿途收拾走失的士兵,之后再以为董卓报仇为名杀尽长安,即便是到时候失败了在逃走也不迟。
郭汜画像
贾诩的建议得到了采纳,于是李傕、郭汜收拾旧部再次杀回了几乎不设防的长安城,并随即在长安城中开始烧杀抢掠,期间司徒王允,以及司隶校尉黄琬等被杀害。由此导致长安城陷入一片混乱,并且这种动乱直到西晋建立才终于有所改善。
第二计:“挑拨离间”在董卓灭亡后,贾诩曾跟随了张绣,后来又劝说张绣跟随了曹操,由此张绣也得以进入了曹操的政治集团之中。后来,曹操南下征讨赤壁失败,于是便将目光放在了西北的凉州,当时凉州的首领是马超和韩遂,两家通力合作聚众十万,可以说是兵强马壮,并且还占据着潼关险要之地,也可以说是易守难攻。
曹操画像
但是执意要找回场子的曹操还是决心南下西凉,后来的战斗表明,西凉军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曹操率领大军与马超交战许久,期间还发生了“曹操割须弃袍”“许褚赤膊斗马超”等著名的历史事件。但是单纯的依靠武力,曹操始终没有办法将能征善战的西凉军击败,于是双方约定择日和谈。就在这个时候贾诩站了出来,为曹操提出了“挑拨离间”之计。
当时,韩遂作为签订停战协定的代表,前往曹操的军营中商谈,岂料两人在见面时并不谈军事,而是只谈小时候作为玩伴时的快乐时光,期间想起往事的马腾时而大笑时而与曹操勾肩搭背态度亲昵。这一切都被与曹操有杀父之仇的马超看在眼里。
曹丕画像
在韩遂回来后,马超向其询问谈判结果,但马腾却称二人没有谈论与战局有关的事宜,于是马超开始怀疑起了韩遂。为了彻底离间二人,曹操还在之后给马超的书信中特意写出不少错字,还在上面涂涂抹抹。让马超误以为是韩遂在中间捣鬼,于是二人的矛盾激化,互相不再信任,于是曹操趁这个机会突然出击,一举便将二人击败,平定了关中。
结语由此可见,贾诩是一个拥有聪明才智的人,这一点在他后来选择少主的时候也体现了出来,他巧妙的利用刘表和袁绍失败的例子来旁敲侧击的劝说曹操立曹丕为世子,并且自己也对曹丕十分忠心,终于在曹操死后,被曹丕封为太尉,一跃从一个后来加入的边缘人物,成为了曹魏集团中举足轻重的实权人物。
总览贾诩的一生,他一生为多人效力,期间也曾经跟过如董卓一般的国家罪人,但无论过程如何,贾诩最终还是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了曹魏集团的认可,并且最终也得以善终。参考资料:
【西晋】陈寿:《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