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之死,正史和传说不一样:赵云是被误杀的?

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之死,正史和传说不一样:赵云是被误杀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文史鉴赏观 访问量:3604 更新时间:2024/1/8 22:28:06

诸葛亮伐魏的时候,五虎上将仅存常胜将军赵云赵子龙。其他四位虎将先后凋谢,他们最后的日子,在演义小说和正史记载中,张飞被范疆张达杀害、马超郁郁而终基本一致外,关羽、黄忠的死因都有两种说法,赵云离世的故事更是充满了传奇,甚至在传说中他是被妻子误杀的。

张飞和马超就不用说了,咱们按照先后顺序来说一说其他三位虎将的死因。

五虎上将中最先辞世的,在正史和演义中都是关羽,但是孙权有没有劝降,关羽是不是宁死不屈痛斥孙权,这一点正史和演义,甚至正史之间也不尽相同。《三国志》说“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而《蜀记》则说“权遣将军击羽,获羽及子平。权欲活羽以敌刘、曹。”是属下一致反对:“狼子不可养,后必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议徙都。今岂可生!”

裴松之先生认为孙权招降关羽之说不靠谱,他认为还是《吴书》的记载靠得住,也符合当时战场实情:“孙权遣将潘璋逆断羽走路,羽至即斩。”也就是说,当时关羽被害的临沮距离孙权的大本营江陵,有二三百里地,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前线指挥官们没有经过请示,就先斩后奏的。

如果关羽真被送到孙权面前,以孙权的见利忘义和枭雄本色,可能是要拿关羽做筹码,跟妹夫刘备达成一些交易的。这就是前线将军与枭雄主公之间的差距:孙权后来两次主动向刘备求和,说明他只想要荆州,而不想跟刘备结血仇。如果关羽真被送到江陵,孙权或囚或放,直接斩杀的可能性极小。

关羽牺牲后不久,老将黄忠也病逝了——他根本就没有跟着刘备参加夷陵之战,甚至都没有熬到刘备称帝那一天,所以他的最高职位是后将军,爵位是比亭侯还小的列侯。

在《三国演义》中,黄忠跟着刘备伐吴,先是遇到了手持关羽青龙偃月刀的潘璋。潘璋这个原先打酱油的角色,有宝刀在手,居然跟黄忠“交马数合,不分胜负”。最后是“五虎上将克星”马忠出现,“一箭射中黄忠肩窝”,黄忠“年老血衰,箭疮痛裂”,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

但是在正史中,黄忠既没有跟关羽不打不相识,也没有什么神箭之术,甚至年纪可能也没有那么老:“(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与羽等齐位,赐爵关内侯。明年卒,追谥刚侯。子叙,早没,无后。《三国志·蜀书六》”

这就说得很明白了:黄忠卒于建安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220年。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称帝,改元章武元年,而刘备伐吴,是在称帝之后的事情了。黄忠是“卒”而不是“殁”,当年魏蜀之间并无大战,刘备筹备登基,也没开始对吴宣战,由此可见黄忠是病故,马忠这个“五虎上将克星”的称号是要打一个折扣的。

关羽被东吴将军擅自斩杀(那可是扬名立万的大好时机,一般人都不会错过,潘璋因擒斩关羽有功,被孙权封为固陵郡太守、振威将军、溧阳侯,最后当上了右将军,于孙吴嘉禾三年(234年)病逝,并没有被关兴斩杀。按照《三国志·吴书十》的记载,“璋为人粗猛,禁令肃然,好立功业”,所以擅权斩杀关羽这种蠢事,潘璋是干得出来的。

赵云赵子龙在演义小说中是无敌的存在,在正史中也是威严庄重深受刘备器重,入蜀之战中也是立功最多:“(建安)十九年,赵云自江州分定江阳、犍为,飞攻巴西,亮定德阳。《华阳国志·卷五》”

赵云的战功这里就不说了,否则又会有人说:“赵云的功劳都是陈到的!(《三国志》中陈到仅有一句话介绍,也不知陈到之功哪来的)”

正史和《三国演义》中,赵云都是寿终正寝,而在民间传说中,赵云则是被妻子(一说为妾侍)误杀的。

在民间传说中,赵云本是上天灯笼神。当时上天看桓灵二帝实在太不像话,大汉气数已尽,就派曹操刘备下界搞事情:曹操赢了,说明汉朝该灭,刘备赢了,西汉东汉之后出现个季汉,也未尝不可。

作为灯笼神,恩怨分明的赵云对刘备很客气,一直把他送到了汉室宗亲家里。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成了他最大的资本。曹操一直背着“阉宦之后”的恶名,也是拜灯笼神赵云所赐:赵云把曹操仍在黑地里不管了,曹操伸手不见五指,误打误撞成了宦官曹腾孙子

上天也觉得赵云这事儿做得有点过分:“你不是看好刘备而恶搞曹操吗?那你就下去在刘备手下当个将军吧!”

因为是天神下界,所以凡间武将都打不过赵云,直到七十多岁了,赵云全身仍然光洁如玉,让他妻子看了也十分羡慕:“您征战一生,怎么连一处战伤都没有?”赵云很自豪:“这世间还有什么东西能伤到我吗?”

妻子童心大发,在赵云睡觉的时候,用绣花针在他身上刺了一下。这一个小玩笑搞出大事情了:被绣花针扎了一下的赵云流血不止,当天就归位了。

当然,子不语怪力乱神,这都是故老相传的民间故事,当不得正史。但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赵云被妻子误杀也不是没有可能,现在也有些人受伤之后血液不会凝结,小伤口也真能要命……

更多文章

  • 黄忠在斩了夏侯渊之后,才逐渐明白,关羽为什么会不喜欢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闻史奇谈标签:黄忠,夏侯渊,关羽,刘备,赵子龙

    三国时代的建立,是从曹操的死亡开始的。曹操一去世之后,曹丕就开始了自己取代汉朝的计划,让汉献帝将禅让的圣旨内容修写好了,然后手下臣子也是相当懂事的准备好了各种禅让礼仪,让皇帝挑选。从曹丕称帝开始,刘备和孙权借连称帝,实际上的三国时代总算是到来了,这个时候的各国武将文臣基本上都是围绕自己的主公而奋斗。

  • 孙策骁勇善战,对付区区一个王朗,为何要太史慈出马单挑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孙策,王朗,周瑜,大军,单挑,三国,汉朝,太史慈,五虎上将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发生在孙策攻占会稽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孙策、周瑜、王朗和严白虎。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孙策收降太史慈后,挥军向严白虎把守的吴郡发动进攻,严白虎命其弟严舆在城外枫桥与孙策交战。在这场较量中,韩当勇不可当,将严舆击败。孙策随即向吴城发动围攻,严白虎惊恐不已,派严

  • 吴国牛人:使用与张飞一样的兵器,战平了太史慈,不服都督周瑜

    历史解密编辑:无声告白PLUS标签:太史慈,周瑜,张飞,孙策,孙坚,吴国

    就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描写而言,罗贯中老师似乎非常看重蜀国,其次比较关注魏国,而对吴国则明显有点忽视。像关羽、张飞、赵云、许褚、典韦、庞德等猛人都来自于蜀、魏两国,吴国也就孙策、太史慈等屈指可数的顶流猛将而已。实际上,吴国也有属于他们的名将。这里来看吴国的一位牛人:使用与张飞一样的兵器,战平了太史

  • 孙权一生未显露武功,他的武艺算几流?太史慈早已心中有数

    历史解密编辑:哪吒论知识标签:孙权,张辽,孙坚,东吴,刘备,三国,汉朝,太史慈,曹操手下

    三国之中是很少有对三位掌权人武力值的描述。因为身为领导者自有手下人给拼命,自己只要发号施令就好了。而东吴领导者孙权应该是三个领导者中战力最强的,毕竟孙权出身将军世家,有家门的熏陶和培养。书中并未仔细描述过孙权的武力值。那么到底孙权的武力在三国中算几流呢?东吴的孙家据传是战国军事家孙武的直系后代。有这

  • 山越大帅祖郎:与太史慈都给孙策造成威胁,投降后的命运却有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孙策,太史慈,祖郎,袁术,孙坚,太守

    山越势力是江东地区一个比较重要的力量,但是往往被人忽视。因为各个山越首领很难进入到江东集团或者东吴的核心。山越势力虽然是孙氏政权一个长期困扰的问题,但也不像黄巾军那样造成太大的冲击,而是一些持续且零碎的麻烦,都成为江东将领的经验包和江东的兵源。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山越势力中一个比较有名的首领——祖郎。

  • 吴国有个人很厉害,打平过太史慈,看不起周瑜,用的武器堪比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陌路风景PLUS标签:周瑜,张飞,太史慈,孙坚,孙策,吕布

    说起三国时期的名将,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吕布,蜀国的五虎将,魏国的五子良将,吴国的孙策、太史慈等猛将。不过想想也是,这些名将之间的战例经典,战绩辉煌,自然受人关注多点。在《三国演义》中,当时的吴国也有个人非厉害,他打平过太史慈,还看不起周瑜,用的武器堪比张飞。吴国的最早创业者严格来说是长沙太守孙坚

  • 三国中东吴5大猛将究竟都有谁?孙策仅能排第三,太史慈位列第四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孙策,甘宁,孙权,周泰,周瑜,张辽,汉朝,太史慈,古装剧,三国(电视剧)

    在三国时期,北方最强大的曹魏有八虎骑和五子良将,西部蜀汉也有威震天下的五虎上将,似乎东部的东吴为众人所知的唯有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东吴就没有猛将了吗?当然有,现在来看看东吴排名前五的猛将都有谁。TOP、5 周泰周泰最初和蒋钦一同在江中劫掠为生,后归顺孙策,并助孙策攻刘繇营寨。孙策攻取

  • 太史慈孙策神亭岭之战已分出胜负:再打十回合,谁会被对方斩杀?

    历史解密编辑:说史道明标签:太史慈,孙策,吕布,许褚,马超,刘备

    三国正史中有三首著名的单曲,即长安城吕布单挑郭汜、郭阿多、白马之战、关羽万骑大斩神庭岭太史慈颜良大战江东小霸王孙策,许褚赤膊上渭水。战马超,那只是言情小说的虚构。吕布在长安城单挑郭汜,胜利的是吕布;在白马坡面前,颜良当然丢了性命;胜负已定,再过十个回合,肯定会有一个人被对方干掉——这个问题,《三国志

  • 东吴的最强将领太史慈战张辽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张辽,太史慈,孙权,曹操,东吴,乐进

    关于太史慈,想必很多人都记得他那句“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汉末建安年间,虽然时局混乱,生灵涂炭,可是无数英雄豪杰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慷慨赴难,前仆后继,太史慈正是诸多豪杰中的一位。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郡黄县人。最初,太史慈在东莱担任奏曹吏,正巧郡守和州牧有过节,而朝

  • 他是刘备征战西川的四将之首,拜名师学刀法,救刘磐勇斗太史慈

    历史解密编辑:丹青史迹闲话标签:刘备,太史慈,刘磐,黄忠,关羽,刘表

    黄忠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物,晚年的他有天荡山之谋,定军山之威与长沙城之勇,他也是刘备入西川的四将之首,宝刀未老之名他的老年时代光环无限,其实他在年轻时代就已经成名了。拜名师学艺练出一身本领的他,与刘磐义结金兰,东征西讨屡建军功的他,他的宝刀与神箭绝技之威,也有着令叛匪闻名而降的盛名,不过他与刘磐遭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