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国名将太史慈: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信义为先,智勇双全,神箭手

吴国名将太史慈: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信义为先,智勇双全,神箭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妈耶冯宝宝 访问量:1641 更新时间:2024/2/8 20:00:04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他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猛将。提起太史慈,最有名的恐怕就是他的信义了。其实,他还是文武双全,武艺高超,很有智谋。本文给大家展现一个比较全面的、真实的太史慈形象: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太史慈从小喜欢学习,他曾在郡里担任奏曹史的官职。当时,州牧和郡守闹矛盾,是非曲直分不清楚,而朝廷一般看谁先报告,谁先报告就有理或有利。【这也是古代为何盛行恶人先告状的一个原因】因此,州牧和郡守就要比赛,看谁的奏折先送到朝廷。

实际情况是,州牧的奏折先送走了。郡守就很担心自己的奏折会落后,于是经过一番思索,决定让时年21岁的太史慈来完成送达奏折的任务。太史慈接到任务后,就日夜兼程,快马加鞭,赶到了京都洛阳。他来到公车门下,看到州吏正准备把奏折递进去,就问:“您想呈报奏折吗?”州吏回答:“是的。”“奏折在哪里?”“在车上。”“奏折的题目不会有错吧?拿来我看看。”州吏不知道太史慈是东莱人,就把奏折拿来给他看。太史慈拿出事先藏好的刀,把州牧的奏折割碎了。

州吏大惊,跳起来大喊大叫:“有人毁了我的奏折!”太史慈把他扶到一边,劝他:“如果您不把奏折交给我,我就没机会毁掉它。如果要问罪,我俩都有罪。不如我俩都逃走,免得遭罪受罚。”州吏认为太史慈说得有理,同意与他一起逃走。太史慈与他一起出城后,又找了个机会,把自己的奏折递了上去。于是,郡守获胜。太史慈从此名气大震,但也得罪了州牧,就逃到辽东避祸。

妙计冲出重围,帮助孔融刘备求救北海相孔融听说太史慈的事迹后,觉得太史慈与众不同,就多次派人去慰问太史慈的母亲,并送去礼物。一次,孔融在都昌被黄巾军包围。太史慈的母亲听说此事后,就让太史慈去报恩、帮助孔融。太史慈一个人步行来到都昌,当时黄巾军的包围还不是很严密,所以,太史慈在夜间找机会冲了进去,见到了孔融。太史慈要求带兵攻打黄巾军,但孔融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想等待外面的援兵,但救兵没有来,而黄巾军的包围圈在一天天缩小。孔融想向平原相刘备求救,但无法出去。太史慈要求完成这个任务,孔融答应了他。

第二天天亮,太史慈吃饱饭,换一身轻装,带上弓箭,骑着马,让两名骑兵跟在他后面,骑兵的手里都拿着一个靶子。城门一打开,他们三人冲出城去。外面的黄巾军看见此种情景,都很惊骇,准备和太史慈三人战斗。可是,太史慈把马骑到城墙下,把两名骑兵拿来的靶子竖立起来,在那里练习射箭。射完后,他们就回城去了。第二天早晨还是这样做,此时黄巾军有的起来,有的卧地不动。

第三天早晨,仍然这样做,黄巾军已经习惯了,以为太史慈又是在练习射箭,就没有人起来,没有人紧张、防备。此时,太史慈突然抽打战马,直冲包围圈而去。等到黄巾军察觉到的时候,太史慈已经冲出去了;太史慈又射箭射死了几个黄巾军,都是应弦而倒,所以没有人敢去追赶他。后来,太史慈搬来了刘备的三千精兵,解了都昌之围。此后,孔融更加器重太史慈。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太史慈的勇敢、智谋。

言而有信,信义为先太史慈带着一名骑兵,奉扬州刺史刘繇之命,去侦察敌情。孙策带着韩当黄盖等十三人,路上遇到了太史慈,于是太史慈与孙策对打起来。孙策刺了太史慈的马,并把太史慈背后的手戟抓了过来,太史慈抢到了孙策的头盔(《三国演义》中,孙策抢到了太史慈的战袍)。此时,双方兵马赶来,两人得以解脱。

后来,孙策打败了刘繇,俘虏了太史慈。孙策很欣赏太史慈的勇武,就马上任命太史慈署理门下督,不久又给他兵马,任命他为折冲校尉中郎将。后来,刘繇在豫章死去,他的部下一万多人没有归宿,孙策就命太史慈去安抚他们。孙策的部下都说:“太史慈一定去了就不再回来。”孙策说:“子义除了我,还能再追随谁呢?”于是,孙策在昌门为太史慈饯行,握着他的手,问:“您何时返回?”太史慈回答:“不过六十天。”后来,太史慈真的如期带兵返回。所以,他的确是言而有信、信义为先之人。他承诺的事情,一定会做到。

武艺超群,威震诸侯太史慈身高七尺七寸,胡须很漂亮,两只手臂像猿猴那样长,且很有力量。他擅长射箭,且箭无虚发,可谓神箭手。他曾跟随孙策讨伐麻屯、保屯的强盗,当时有一个强盗在军营的楼台上叫骂,手托着楼台的护梁。太史慈弯弓搭箭,一箭射去,那个强盗的手被钉在护梁上。孙策军中上万人都喝彩叫好!

刘表的侄子刘磐十分勇猛,多次入侵艾县、西安各县。于是,孙策任命太史慈为建昌都尉,率兵抵御刘磐。刘磐从此不敢再入侵孙策的地盘。曹操听说太史慈的名气,给他写了一封信。太史慈看了看,又退了回去。孙权执政后,让太史慈镇守南方,以对付刘磐。最后,太史慈四十一岁去世。

学法太期点评太史慈的信义是出了名的,凡是他答应他人的事情,都一定会做到;他文武双全,善于射箭,可谓百发百中;从他为郡守送达奏折、帮助孔融冲出黄巾军的包围圈,都可看出他的智谋,并非匹夫之勇;他与孙策单挑,二人可谓旗鼓相当,不分上下,可看出他的武艺高超;曹操想拉拢他,但他不为所动,体现了他的忠心。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战国策》,《三国演义》等

标签: 太史慈吴国孙策刘备孔融曹操

更多文章

  • 弓马震雄师——三国演义东吴第一猛将太史慈

    历史解密编辑:齐遇念别离标签:太史慈,弓马震,张辽,甘宁,孙策,张飞

    在《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基调下,相对于主角蜀汉势力、反派曹魏势力,东吴势力仅仅作为配角存在,作者对于东吴的笔墨也远及不上蜀、魏,将很多东吴的故事一笔带过,甚至蜀汉灭亡到东吴灭亡这十七年的时间仅仅用一回描写便草草收尾。但是东吴仍然有人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太史慈正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太史慈太史慈为何是东

  • 太史慈为何没有位列江东十二虎臣?是那12个人不足以和他并列

    历史解密编辑:及所幼标签:太史慈,孙策,孙权,刘备,江东,孔融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最后形成了统一北方曹氏,割据益州的刘备,以及江东的孙氏三方鼎立的局面,可以说乱世之中,打天下靠的就是人才。在武将人才上,曹氏有宗亲集团以及五子良将,刘备有五虎上将,而提到江东孙氏,相信大家都知道十二虎臣,而有意思的是,在这十二位江东虎臣的名单中,没有太史慈的名字。太史慈可是孙策崛起

  • 要说有情有义真英雄,太史慈还真算得上

    历史解密编辑:清川知行标签:太史慈,孙策,刘备,孙权,孔融,周瑜

    太史慈,东莱黄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士兵。他是建昌人。接下来,有趣的历史边肖将为您带来相关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三国》一书120回,6万字。罗贯中先生生动地为我们描绘了无数仁人志士和英雄人物。虽然完美的人物很多但很少,天下第一的吕布背信弃义,关羽骄横跋扈,英勇善战的周瑜嫉贤妒能,但其中一个虽然部分

  • 赶吴郡许贡,驱会稽王朗,收降太史慈,孙策势如破竹定江东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王朗,孙策,太史慈,吴郡,太守,袁术

    作者:握中悬璧,授权读史发布。百年东吴连载11刘繇为孙策所败后逃出曲阿,他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跑到哪去。首先江北是不用考虑的,九江和庐江都是袁术的地盘,徐州又兵祸连连,他只能选择江南。此时丹阳郡已经基本被孙策势力占领,而笮融受到孙策的压力在丹阳站不住脚,也被迫向西逃亡豫章。另一方面,曲阿所在的吴郡也不

  • 孙策勇猛如项羽,他打得过五虎将吗?张辽与太史慈早已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静嘉小可爱说故事标签:张辽,太史慈,孙策,项羽,五虎将,关羽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一百八十讲一:孙策勇猛如项羽,他打得过五虎将吗?张辽与太史慈早已给出了答案。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描写了不少的名将猛人,不过因为刘备男主光环的原因,其麾下的五虎将硬是成了原著中非常受欢迎的名将,关羽、张飞、赵

  • 汜水关勇挑西凉骁将战太史慈的程普,他的实力在三国是什么水准?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程普,太史慈,西凉,张飞,吕布,孙策

    相比刀枪成群的三国英雄,吕布、曹彰、鄂焕与典韦凭着英勇的事绩,成为了三国时代的四大戟法高手;武安国与越吉元帅两位铁锤战将,也造就了三国闪现的战绩。张飞的一杆丈八蛇矛留下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而在江东也有一位实力猛将,靠着一杆五十斤的铁脊蛇矛,立下了赫赫战功,汜水关勇挑西凉骁将,砚山之战建功,他就是江东的

  • 三国志战略版:程昱满红没曹操?带太史慈走三势,爆打各种盾兵!

    历史解密编辑:三国志诸葛村夫标签:程昱,曹操,太史慈,左慈,司马懿,陆逊

    理性游戏,适度氪金。大家好,我是诸葛村夫。程昱在三战中也是可以媲美司马懿、张角这类的法王选手,不过也有着法王的通病,就是发动的概率非常的低,所以围绕着这点给程昱的搭配思路是单核输出,携带三势阵和太平道法来增加自身的战法发动率,今天村夫给大家带来一队不错的三势程昱。这队由程昱、太史慈和左慈组成的三势法

  • “东吴十二虎臣”中的太史慈,打得过马超、关羽这样的猛将吗?

    历史解密编辑:承承故事汇标签:关羽,马超,太史慈,张郃,张辽,张飞

    说起三国演义中的东吴这边的名将,那就不得不提到“东吴十二虎臣”,他们都是东吴境内武艺高强且能征善战的将领。而说到能够堪称东吴第一猛将的人,比较公认的就是太史慈。那么在演义中太史慈的武艺究竟是如何呢?如果与马超、关羽这样武力值超强的人比试,他能赢吗?其实仔细分析太史慈的本领,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若是单轮

  • 黄忠:壮年不敌太史慈,老年一人独斩夏侯渊,五虎将中战力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黄忠,夏侯渊,太史慈,刘备,曹操,赵子龙

    黄忠这个人可以说是一个励志的存在。在古代,人均寿命本就不长,武将更是吃“青春饭”的职业,未能在年少立功基本就与报国的志向无缘了。曾几何时,范仲淹曾无可奈何地发出“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感叹;辛弃疾也由词抒怀,以一句“可怜白发生”,将壮志难酬的悲愤表达得淋漓尽致。可见,要在日落黄昏的晚年建立战功,是何等的

  • 他壮年不敌太史慈,晚年却一人独斩夏侯渊,在五虎将中战力最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萍姑娘说历史标签:夏侯渊,太史慈,黄忠,刘备,张飞,曹操

    刘备的成功离不开身边那些勇猛的将领,除了军师诸葛亮之外,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前面四位都一路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其能力受到众人的认可,但是最后一位黄忠却颇受质疑。很多人都认为他不能同关羽张飞等人相提并论,主要原因是他当时已是个年迈的老者,再勇猛也能力有限。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