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公孙瓒明知道赵云很能打,为什么愿意让他跟刘备走?

公孙瓒明知道赵云很能打,为什么愿意让他跟刘备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小武哥 访问量:1977 更新时间:2024/1/22 20:03:21

与谋士不同,一个武将能不能打,上了阵就一清二楚,不是那么容易“怀才不遇”。

公孙瓒认得赵云,赵云也曾随公孙瓒征讨,按理说,赵云的武艺人品,公孙瓒应当是看在眼里的,赵云本应是一块“宝”。

然而,刘备投公孙瓒后,公孙瓒却将赵云“支走”,让他做了刘备的主骑。

以赵云的勇猛,让其留在身边,随从作战不好吗?为什么公孙瓒要将他“分配”给刘备呢?

公孙瓒必须“支走”赵云

公孙瓒的对手袁绍,四世三公,影响力很大。

因此,当时,赵云家乡的人都纷纷投奔袁绍,倒是赵云往投公孙瓒。

公孙瓒“善云来附”,对赵云自然是格外重视的。

因此,公孙瓒与赵云“打趣”:我听说你们州的人都想追随袁绍,为什么你能迷途知返呢?

赵云答:天下汹汹,不知谁是明主。我们常山人经过商议,决定追随能够施行仁政的地方,并不是我非要疏远袁绍而偏向将军!

此话一出,公孙瓒自然知道:赵云,不是他的人!

当时,幽州牧是,公孙瓒虽名义上在刘虞之下,但与刘虞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

其中,公孙瓒以军功闻名,刘虞以仁政闻名。

赵云明确表示自己不是偏向公孙瓒,明确表示自己追随能够施行仁政的地方,虽然没有点名,但意思很明确:我来幽州,是冲着刘虞来的。

如此,公孙瓒当然不可能留赵云在幽州!他当然要把赵云“支走”!

公孙瓒“不需要”人才。

然而,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公孙瓒就真的不考虑再争取赵云吗?

还真不会!

公孙瓒曾表达过自己的“人才观”:衣冠大族和品格高尚的人,认为自己得到荣华富贵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不会感谢你!

因此,公孙瓒喜欢的,多是一些“商海人士”:算命先生、卖布的、商人等等。

公孙瓒不喜欢依赖人才,也不喜欢人才依赖自己。

后来,袁绍讨伐公孙瓒,公孙瓒认为诸将以为依赖自己救援而不尽力作战,于是,下令不再救援诸将!同时,公孙瓒疏远宾客,身边不要亲信,只让大嗓门妇人传达自己的命令。

一句话:公孙瓒似乎不需要什么人才···

既然如此,公孙瓒自然不会对赵云特别珍惜了。

为何让赵云跟随刘备?

如此,让赵云跟随刘备,自然是很好的安排了。

首先,刘备是公孙瓒的老同学+下属,当时,刘备连“孔北海亦知世间有刘备”都能激动不已,无论名望、能力都很弱。

这样的刘备,看起来完全不具备“单飞”的能力!

所以,对公孙瓒来说,不怕刘备太强,只怕刘备太弱,对他公孙瓒帮助有限。

而刘备与赵云深相接纳,关系不错。

既然如此,让赵云跟着老同学刘备,何乐而不为呢?

同时,刘备当时的任务是配合田楷,攻略青州!

当时,在幽州,公孙瓒与刘虞已经到了“摊牌”的时候。“追随仁德”的赵云如果在幽州,大概率会站在刘虞一边!

既然如此,让赵云跟着刘备去青州,也算是“支走”了。

如此来说,让赵云跟随刘备,对公孙瓒、刘备、赵云,都有好处,算是“三赢”。

何况,赵云虽是刘备的主骑,但他的“组织关系”,还在公孙瓒那里呢!

赵云的“组织关系”

尽管跟随刘备,但赵云的“组织关系”,与关羽张飞是不同的。

关羽、张飞,是刘备的“部曲将”,是刘备的“私人武装”。

而赵云,虽然是刘备“主骑”,但他并非刘备部曲,仍是公孙瓒手下将领。

这一点,从赵云“离职”的过程就能看出来。

赵云“离职”,是“辞瓒暂归”,直接跟袁绍“打报告”。

刘备知道赵云肯定不会再回来了,捉着赵云的手依依不舍,赵云表示:我终不背德也!

赵云甚至没有“将来你开公司我跟你混”之类的承诺,只是相约不背离道德!

由此来看,赵云虽是刘备下属,但两人本质上仍然是志气相投的“同事”!

所以,严格来说, 公孙瓒虽然安排赵云到了刘备的“部门”,但并不意味着让赵云成了刘备的人。相反,赵云,在离开公孙瓒集团前,一直是公孙瓒的直接下属!

公孙瓒,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特别的德行。

这样的情况下,他却一度得到了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这样的良将贤才,算是运气爆棚!

然而,公孙瓒虽能征惯战,但并没有用人之能,甚至没有重视人才的意识。

如此,白白浪费了运气,兵败身死,不在话下。

标签: 公孙瓒赵子龙刘备袁绍关羽赵云汉朝三国

更多文章

  • 老同学公孙瓒兵败被围,刘备为什么不去救援?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刘备,公孙瓒,袁绍,曹操,袁术,吕布,孙瓒,汉朝,三国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中记载:(刘备)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熹平四年(175年),刘备十五岁时,母亲让他外出行学。刘备与同宗刘德然、辽西人公孙瓒一起拜原九江太守、同郡人卢植为师学习。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对于

  • 三国志11大浪淘沙公孙瓒:这波还是草率了,看来还是得伪报截粮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公孙瓒,赵子龙,孙礼,刘虞,援军

    继续继续。第三年10月10月21日消灭了刘虞的进攻之后,终于可以腾出手来继续支援赵云方面了。公孙度源源不断的援军还是消耗的我难受,再加上赵云又经常性的不给力。第三年11月11月1日有了援军,赵云方面军压力大减。只是貌似后面还有敌人的援军,真的烦。本来想着公孙瓒亲自出马来帮忙的,结果刘虞又来人了,真是

  • 赵云是在何时追随的刘备?他为何会放弃公孙瓒?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赵子龙,公孙瓒,刘备,袁绍,文丑,关羽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赵云跟随刘备,公孙瓒左右不了,因为那时候,赵云已经离开公孙瓒7年,早已不是公孙瓒的手下,与公孙瓒一毛钱关系没有。即使赵云是公孙瓒的手下,公孙瓒也管不了。再者,赵云虽然能打仗,但是公孙

  • 汉末势力鲜于辅,推翻公孙瓒统治的重要力量,袁曹争霸中倒向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公孙瓒,曹操,汉末,袁绍,曹魏,袁术

    汉末三国时期不仅有二袁、曹、孙、刘这些比较大的军阀,还有很多比较弱小的、影响力较低的小势力。这些势力在大军阀的倾轧下很难独立生存,不过有的时候也能在特定情况之下发挥出特别重要的作用,从而影响历史走向。下面小编要介绍的就是汉末一支不太强大,也不太出名的势力——鲜于辅,他是推翻公孙瓒在幽州统治的重要力量

  • 刘备为什么不救援被困的公孙瓒?只因为公孙瓒做了这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刘备,公孙瓒,袁绍,曹操,太守,汉朝,三国

    历史犹如滔滔江水,淘尽了许多英雄,只留下了最后的王者。公孙瓒拥有一个天胡的开局,出身贵族人家,长得又高大帅气被涿郡太守看重,招为女婿,从此进入官场顺风顺水。公孙瓒教育也是非常好的,他拜了当时庐江太守卢植为老师,卢植实力可不一般,剿灭了庐江一带的南蛮叛乱,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公孙瓒在他那里求学,约到了

  • 刘备投公孙瓒后,为何公孙瓒却将赵云“支走”,“分配”给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黄元说体育标签:刘备,公孙瓒,赵子龙,袁绍

    与谋士不同,一个武将能不能打,上了阵就一清二楚,不是那么容易“怀才不遇”。公孙瓒认得赵云,赵云也曾随公孙瓒征讨,按理说,赵云的武艺人品,公孙瓒应当是看在眼里的,赵云本应是一块“宝”。然而,刘备投公孙瓒后,公孙瓒却将赵云“支走”,让他做了刘备的主骑。以赵云的勇猛,让其留在身边,随从作战不好吗?为什么公

  • 公孙瓒傲慢失礼,赵云绵里藏针,小说为什么要抹去赵云一件大功?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公孙瓒,赵子龙,刘备,袁绍,关羽

    不管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对赵云的出身描述基本都是一致的:此公一开始投奔的是公孙瓒,但是看公孙瓒难成大事,就找机会离开,并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毅然追随,从此不离不弃。公孙瓒是刘备的同学,关系也很不错,《三国演义》是“尊刘贬曹”的,自然不能写“瓒遂骄矜,记过忘善,多所贼害”,当然也没有写他对赵云

  • 曹操有战将千员和公孙瓒单挑,有多少人能20回合内斩杀公孙瓒?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曹操,公孙瓒,吕布,许褚,袁绍,文丑,典韦,艺术家,汉朝,三国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主公们大多是在中军大帐内指挥,很少上战场厮杀。但是也有少数几个主公,战力高强,多次在战场上和别人单挑,如孙坚、孙策、公孙瓒、刘备等人。其中公孙瓒的战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曹营有战将千员,如果他们和公孙瓒单挑,有几个人能在20回合内杀了公孙瓒呢?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分析如下,只有两

  • 解析东汉战争:袁绍界桥大战!神将麹义击溃公孙瓒,打残4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娘惹烹饪标签:袁绍,公孙瓒,袁术,董卓,刘表,孙坚

    公元191年,七月。袁绍顺利将冀州收入囊中,坐拥河北最大的一块地盘。先看看当时的天下局势。董卓已经退守长安,袁绍刚刚吞并冀州,刘虞则坐拥幽州,公孙瓒占据右北平。洛阳以南方向,袁术占据荆州最繁华的大都市南阳,孙坚则以阳城为大本营提领豫州刺史,协助袁术防卫豫州。四方乱象之际,后方的荆州却被刘表成功的收入

  • 公孙瓒犯下什么大错,他最终被袁绍攻灭和一个人的死有很大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山海藏意深标签:袁绍,曹操,太守,刘虞,汉朝,公孙瓒

    #历史开讲#袁绍之后打赢了决定河北归属的界桥大战,详见这篇:袁绍中部:取冀州,空手套白狼的经典案例(袁绍具不具备名将的水准?)袁绍站住脚后,河北官吏又重新倒向了这位东汉末年最大牌、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随后双方在青州战场又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对决双方是公孙瓒的青州刺史田揩和臧洪(臧洪的事迹可以移步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