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陆逊四次北伐无一败绩,东吴怎么不趁机消灭曹魏呢?

陆逊四次北伐无一败绩,东吴怎么不趁机消灭曹魏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秀才吃瓜 访问量:2277 更新时间:2024/2/14 7:10:27

在赤壁之战中,孙权和刘备联手击败了强大的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等到汉中之战和襄樊之战后,三国鼎立的格局已经形成,也即其他诸侯基本上都告别了汉末三国历史的大舞台。在三国之中,虽然蜀汉的国力相对较弱,但是,面对强大的曹魏,蜀汉先后有诸葛亮北伐和姜维北伐,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对此,可能很多人要问了,蜀汉都可以北伐中原,为何实力超过蜀汉的东吴,却不北伐曹魏呢?

值得注意的是,在东吴历史上,实际上对曹魏发起了多次进攻。其中,就陆逊北伐来说,甚至取得了三胜一平的战绩。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陆逊北伐指的是陆逊4次参与的东吴与曹魏的作战。陆逊四次对魏作战未尝一败,战绩辉煌,战果丰硕。于敌境中来去自如,可见其过人的军事才能。那么,问题来了,陆逊四次北伐无一败绩,东吴怎么不趁机消灭曹魏呢?

陆逊第一次北伐

首先,就陆逊第一次北伐来说,实际上就是著名的石亭之战。公元228年,吴国鄱阳(今江西鄱阳)太守周鲂用诈降诱敌之计致书魏国曹休,表示愿意叛吴归魏,请求曹休派兵接应。对此,曹休中计,率军10万向皖(故治今安徽潜山),与另外两路魏军同时深入吴地。孙权率军进驻皖口(今安徽怀宁皖水入江处),派陆逊、朱桓全琮各率兵3万,迎击曹休于石亭(今安徽桐城境)。在石亭之战中,陆逊等三路吴军同时向曹休的军队冲杀、追击,斩俘魏军1万余人。对于石亭之战来说,直接导致曹魏大司马曹休病逝,还为孙权正式登基称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陆逊第二次北伐

公元236年,陆逊与诸葛瑾进攻襄阳。此战,陆逊与诸葛瑾立下计策,令诸葛瑾率领水军,自己率领兵马向襄阳进发。敌人素来害怕陆逊,赶紧回城。诸葛瑾引水军出,陆逊队伍整齐,张拓声势,敌人不敢交战。在此基础上,东吴成功斩杀了上千曹魏士兵。江夏功曹赵濯、弋阳备将裴生及夷王梅颐等,并率支党来依附陆逊。

陆逊第三次北伐

东吴中郎将孙布用诈降之计引诱魏将王凌,王凌中计,率领大军前来迎接孙布。孙权派遣大军在阜陵埋伏,准备袭击王凌,王凌最终察觉到了吴国的阴谋,率军逃走。在陆逊第三次北伐时,曹魏大将满宠整军前往杨宜口,想要夹击陆逊。陆逊得知曹魏援兵东下支援便在夜里撤退,满宠未能得逞。因此,对于陆逊第三次北伐来说,既没有取胜,也没有吃到败仗,可以说是和曹魏打了一个平手。

陆逊第四次北伐

赤乌三年(另有记载为赤乌二年与赤乌四年),陆逊拔邾城(邾县故城,今湖北黄州府黄冈县治),筑城置戍,以为重镇,常驻3万之众。其地始为吴有,魏人息志。由此,对于陆逊四次北伐曹魏来说,取得了三胜一平的战绩,可谓无一败绩。不过,陆逊和东吴并没有趁机消灭曹魏。究其原因,实际是非常无奈的,也即这是因为东吴不具备消灭曹魏的实力。

一方面,这是因为东吴的实力和曹魏之间存在太大的差距,只要后者不犯严重的错误,前者根本没有可乘之机。虽然从地图上来看,蜀汉和东吴的疆域,并不比曹魏少多少。但是,在人口和兵力上,蜀汉、东吴之和,也远远比不上曹魏。根据《三国志》、《晋书》等史料的记载,在三国鼎立的格局形成后,曹魏的人口超过400万人,兵力则超过40万人。与此相对应的是,蜀汉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人口不到100万人,兵力更是只有10万人。至于孙权建立的东吴,人口超200万人,兵力超20万人。

虽然东吴的兵力强于蜀汉,却仍然不到曹魏的一半。更为关键的是,曹魏当时控制的黄河流域,科技、文化等比较先进和繁荣,而东吴的大部分疆域,在三国时期都是人烟稀少的偏远之地。因此,在整体实力存在巨大差距的背景下,东吴想要消灭曹魏,必须要后者出现较大的内乱。不过,当曹魏爆发淮南三叛的时候,司马懿家族很快平定了叛乱,并没有给东吴趁乱消灭自己的机会。

最后,另一方面,虽然陆逊北伐的战绩非常好看,三胜一平,可谓无一败绩,但是,在规模上,除了第一次北伐时的石亭之战,余下几次北伐,基本上都是小规模的进攻,这注定其对于曹魏的损伤,是非常有限的。或者说,陆逊凭借个人能力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却难以在战略上击败曹魏。并且,即便是第一次北伐,也只是造成曹魏一万人左右的阵亡,这和曹魏的整体兵力比起来,实在不能说是元气大伤。

进一步来说,对于陆逊北伐曹魏来说,更多的是为了自保,而不是为了消灭曹魏。也即这和诸葛亮北伐一样,都是攻势防御理念的体现。如果陆逊不多次北伐的话,那么曹魏就会集中兵力来进攻东吴,在敌强我弱的背景下,被动的防御也是极大的消耗。于是,陆逊通过北伐曹魏,可以让后者疲于应付,从而难以集中人力和物力来进攻自己,这就是攻势防御带来的好处。总的来说,在三国时期,诸葛亮、陆逊都多次北伐曹魏,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因为曹魏强大的国力,这些损失不至于伤筋动骨,最终也没有扭转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实力差距。

更多文章

  • 陆逊家族在东吴灭亡后是什么下场?灭族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陆逊,东吴,蜀汉,贾南风,司马炎,陆机

    晋武帝咸宁六年(公元280年),晋朝灭掉了东吴,自汉末天下三分后,中国再次一统。因为东吴是战败后无条件投降,所以,原本依附于东吴这架大车上的江东豪族们,全部从天上跌倒到地上,原有的政治地位和爵位、特权等,都没有了。这样的转变,显然让曾经的江东大族们难以承受。但他们又无可奈何,谁让他们辅助的东吴灭亡了

  • 陆逊究竟干了什么?孙权后期为什么对待陆逊那么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陆逊,孙权,东吴,孙策,刘备

    提起三国时期的东吴重臣,大家首先就会想到周瑜,继而鲁肃吕蒙,除此之外,似乎陆逊也还是不错。不过事实上,当时的东吴,最厉害的臣子其实并非周瑜鲁肃吕蒙等人,而是陆逊!可以说,陆逊就是东吴版本的“诸葛亮”,在东吴的地位非常高!可就是这么一个厉害的人物,为何会被孙权残忍的对待呢?他究竟干了什么?孙权与陆逊陆

  • 陆逊是吴国的重臣,孙权为何却容不下他?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陆逊,孙权,吴国,刘备,关羽,曹操

    古人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但三国时代的名将却如云一般多,其中以蜀五虎将与魏五子良将非常著名。吴国也不甘寂寞,拥有甘宁、太史慈、丁奉等虎将。其实,以上这些猛将多是能征惯战型的武将,而像诸葛亮、周瑜、陆逊这样谋略型的奇才却并不多见。就拿陆逊来说,他在大多数人眼里只不过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然而

  • 让刘备、关羽、张飞都覆灭的神人,为何历史不提?牛人陆逊

    历史解密编辑:及所幼标签:刘备,关羽,张飞,陆逊,蜀汉,三国,曹操手下

    陈寿老,老师写的《三国志》,除了独立的刘备,曹操和孙权,其他人都在和别人挤,只有两个人例外。一个人是在全宇宙都很受欢迎的诸葛亮,另一个人是不太了解的陆逊东吴,名人周瑜帅哥,吴下阿,吕蒙蒙古等。都与他人分享一篇文章。为什么这么几个认识的人可以独立拿起一篇文章?你会惊讶地说,刘备,关羽和张飞都是因为他而

  • 荒唐的国本之争:陆逊被逼致死,东吴因此而没落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陆逊,孙权,孙和,东吴,孙鲁班,孙亮

    孙吴集团占据江东六郡,又有长江天堑为险,按理来说是不会这么快灭亡的。但可惜的是,孙权晚年昏庸无能,其后代子孙为了皇位又自相残杀。到了末代皇帝孙皓继位之时,他更是荒淫残暴,一手加剧了东吴灭亡。对此,史学家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之时,便总结了两点根本原因。“孙权横废无罪之子,虽为兆乱,然国之倾覆,自由

  • 三国之乱世,刘备军事水平堪忧,陆逊是其最大的克星

    历史解密编辑:洪都烟客标签:刘备,陆逊,孙权,吕布,蜀汉,汉朝,曹操手下,三国之乱世

    汉末三国,很多人对刘备的军事才能评价很高,曹操把他当作好对手,刘巴称他为“雄人”,张松评价他“善用兵”,这个和我们潜意识中的刘备差距很大,那么刘备的真实军事水平究竟如何?刘备虽是皇室血脉,但因家道衰落,成为一个底层百姓,经常游荡于街市,沾染了一身匪气,才敢一怒之下暴打督邮。他的军事生涯起点也很低,在

  • 陆逊对东吴劳苦功高,为何晚年被孙权活活气死?

    历史解密编辑: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标签:陆逊,孙权,东吴,吕蒙,刘备,周瑜,军事制度,汉朝,三国

    来源:头条号元哥说历史陆逊是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东吴的第四位大都督。他曾协助吕蒙袭击荆州,后来又火烧八百里连营,大败刘备七十万大军。毫不夸张地说,陆逊是一个文武全才,他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为东吴政权的建立作出了杰出贡献。但是陆逊的结局是非常凄惨的,是东吴四位大都督中,唯一一个不得善终

  • 陆逊作为东吴的将领孙权为何将人活活骂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陆逊,孙权,东吴,关羽,孙策,刘备

    还不知道:东吴的神将陆逊,为何被孙权活活骂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孙权为什么和陆逊是世仇?陆逊的家族是江东大族,在东汉末年。世家门阀就代表了统治阶级,陆逊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做官的,但很可惜,他们都去世得很早,但陆氏家族一向同气连枝,于是陆逊就由祖父辈的陆康抚养成才。

  • 孙权为何非要逼死陆逊?有3个根本原因,陆逊还是败给了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孙权,陆逊,东吴,孙策,刘备

    俗话说得好:“ 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因此在古代有很多大臣也都因为皇帝下令而结束生命,正所谓伴君如伴虎,皇帝身边的很多大臣,大将,古往今来也有很多因为功高而死。最常见的就是初汉三杰之一的兵仙、神帅韩信,他其实也就是死于功高。相比韩信而言,三国时期的陆逊要逊色很多,但是即使如此,陆逊最终还是被孙

  • 孙权对陆逊多年相信之后为何残忍对待——深析文化背景与权力斗争

    历史解密编辑:小炎谈体育标签:孙权,陆逊,东吴,丞相,汉朝,权力斗争,史说三国

    孙权是三国时期东吴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在治理东吴期间极富眼光和胆略,为东吴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陆逊则是孙权最得力的幕僚和将领之一,为东吴的战略和实力取得了重要胜利。但是,在孙权后期,他却对陆逊表现出了残忍和猜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本文将从文化背景和权力斗争两个方面进行剖析。一、文化背景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