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陆逊作为东吴的将领孙权为何将人活活骂死

陆逊作为东吴的将领孙权为何将人活活骂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543 更新时间:2024/1/21 6:24:23

  还不知道:东吴的神将陆逊,为何被孙权活活骂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一、孙权为什么和陆逊是世仇?

  陆逊的家族是江东大族,在东汉末年。世家门阀就代表了统治阶级,陆逊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做官的,但很可惜,他们都去世得很早,但陆氏家族一向同气连枝,于是陆逊就由祖父辈的陆康抚养成才。

  兴平元年,孙策率兵攻打庐江,庐江太守陆康坚守两年,最终仍是敌不过江东小霸王,兵败身亡。在抵御孙策的两年里,本来是江东大户的陆家死了数百人,陆家眼看就要分崩离析。

  还好陆家还有一部分人早早地被送到吴郡,其中为首的就是陆康的小儿子陆绩,可是陆绩只有6岁,不足以支撑门户,于是陆逊便主动站了出来,扛起这一支陆家的大旗,打理陆家事务,在乱世之中站稳了脚跟,而此时,陆逊也仅仅12岁。

  孙策是孙坚的长子,孙权的哥哥,尽管他当时攻打庐江,是奉了袁术的命令,可陆康确实是因为兵败而死,陆逊本就少年丧父,是作为叔祖父的陆康把他抚养长大,亲人之死,陆家走向下坡路甚至差点分崩离析,怎能不令陆逊怀恨在心呢?这是世仇原因之一。

  可为什么后来陆家还是在陆逊的掌管下投靠了孙策呢?当年孙策重返江东,靠着武力取得了其余家族的支持,可是陆家的势力也必须是要争取的,为了化解仇恨,孙策就想出了联姻的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陆家在其他家族的劝说下,也不得不认孙策为主。至于联姻,在孙策死后,孙权出尔反尔,陆逊本来是要与孙尚香结婚的,结果被孙权给换成了孙策的女儿,平白无故的低了孙权一个辈分,这种事情在古代是要被视为奇耻大辱的,可是陆逊为了陆家的考虑,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下来。这是世仇原因之二。

  二、陆逊有什么功?

  提起陆逊,首先让人想起的就是他白衣渡江、夷陵破蜀,实际上他的功绩远远不止这些。

  早在陆逊出山为孙权效力的早期,他就连续平定数个山越部落,讨伐了会稽的大山贼潘临,他的文韬武略得到实践,所向披靡,为孙权打下了一个安定的后方。

  219年,孙权攻打合肥,曹操在扬州屯兵,关羽趁着襄樊空虚,发动了襄樊之战,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三国。曹操这时候急了,不想两面受敌,于是就把江南封给了孙权,意图让孙权和关羽相争荆州。东吴本来就认为,荆州是孙权借给刘备的,早都该还给东吴了,而关羽性格高傲,又曾经拒绝了孙权联姻的请求,所以东吴对关羽怀恨在心,于是便暗地里开始谋划如何打败关羽。

  后来孙权封陆逊为偏将军右都督代替吕蒙,关羽本来很担心东吴偷袭后方,一看孙权让一个不知名的将领当了统帅,他就放心了,而且陆逊刚一上任,就写信给关羽,大肆吹捧,表示自己对他非常仰慕,绝对不会与关羽为敌,也自认为不是对手。

  陆逊把关羽哄得很开心,于是关羽就放心地跟曹军打了起来,把留守后方的军队全都调到了前线。陆逊和吕蒙一看时机成熟,立马就挥军断了关羽的后路,使得关羽进退维谷,被困麦城,最后一代武圣终究难逃一死。

  关羽死了以后,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又发动了夷陵之战,两军相持半年之久,到了盛夏酷暑难耐,蜀军疲惫不堪,延绵数百里安营扎寨,陆逊趁机抓住机会,一举反击,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仓皇逃窜,最终在白帝城郁郁病死,可以说关羽和刘备,都是因陆逊而死。除了打蜀汉特别厉害,陆逊后来也在正面战场上打败过曹休,为东吴征战数十年,不愧为东吴神将之名。

  在文治方面,陆逊被誉为“社稷之臣”,他倡导广施恩德、减轻刑罚,放宽田赋的征收,教导诸位皇子公子,在朝堂上又敢言直谏,最终被任命为丞相,主导东吴军国大事,当时孙权要批阅的文书,孙权看过以后,还要给陆逊修改,陆逊的权势,一时之间到了顶峰。

  三、掺和进了皇家事,怎么都是个死

  前文说过,陆逊与孙权按理来说是有世仇的,再加上陆家身为江东四大家族之首,陆逊统领江东文治武功,孙权又生性多疑,尽管陆逊后来表现的忠心耿耿,但是仍然少不了对他的猜忌。

  孙权一方面把奏章都交给他修改,表达对他的信任,另外一方面暗暗地削弱江东四大家族的势力。

  这时,陆逊又卷入了争夺太子两宫之乱中,这给了孙权逼死陆逊的绝佳机会。太子孙和和鲁王孙霸在争夺太子之位,陆逊本来是中立的,但是无奈族人里有个坑货名叫陆胤,孙和有个使唤的小厮,偷偷听到孙权对宠臣杨竺说想要立孙霸为太子,于是孙和很恐惧,就让陆胤请驻守武昌的陆逊为孙和站台,而陆逊不在朝堂之上,以为孙权已经公布决定,就上书陈述嫡庶之分,立太子还是要慎重。孙权发现有人偷听他与大臣的说话内容,于是大发雷霆,先后把杨竺、陆胤都抓了起来,并且派遣使者连连谴责陆逊为什么要打听宫中机密之事,是不是监听孙权,陆逊被责备的哑口无言,最终愤愤而死。

  陆逊可谓说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孙权的家事岂是一个大臣好指手画脚的?退一万步来讲,哪怕晚年的孙权性格不多疑,也不会容忍有大臣左右立储这种事情,更何况陆逊功高盖主,陆家是江东士家,他本来就要削弱,好给继承人铺平道路,过河拆桥本就是皇帝惯用的伎俩。

  神将陆逊,死的真是不冤。

标签: 陆逊孙权东吴关羽孙策刘备

更多文章

  • 孙权为何非要逼死陆逊?有3个根本原因,陆逊还是败给了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孙权,陆逊,东吴,孙策,刘备

    俗话说得好:“ 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因此在古代有很多大臣也都因为皇帝下令而结束生命,正所谓伴君如伴虎,皇帝身边的很多大臣,大将,古往今来也有很多因为功高而死。最常见的就是初汉三杰之一的兵仙、神帅韩信,他其实也就是死于功高。相比韩信而言,三国时期的陆逊要逊色很多,但是即使如此,陆逊最终还是被孙

  • 孙权对陆逊多年相信之后为何残忍对待——深析文化背景与权力斗争

    历史解密编辑:小炎谈体育标签:孙权,陆逊,东吴,丞相,汉朝,权力斗争,史说三国

    孙权是三国时期东吴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在治理东吴期间极富眼光和胆略,为东吴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陆逊则是孙权最得力的幕僚和将领之一,为东吴的战略和实力取得了重要胜利。但是,在孙权后期,他却对陆逊表现出了残忍和猜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本文将从文化背景和权力斗争两个方面进行剖析。一、文化背景首先,

  • 孙权为什么宁愿牺牲国家利益,也要杀了陆逊?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孙权,陆逊,孙策,诸葛亮,袁术,诸葛恪,三国,军事制度,汉朝

    这个问题很奇怪,换句话说,你又怎么知道孙权杀陆逊,不正是出于保全国家利益的需要呢?(一)陆逊之死陆逊对于东吴有多重要?其实完全就是诸葛亮之于蜀汉,因为这一点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就体现地淋漓尽致,因为在这本书中除了各个诸侯君主外,也只有诸葛亮、陆逊这两个人被单独列传了,两人绝对堪称两大对峙势力下的肱骨

  • 东吴第四代都督,火烧连营的陆逊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陆逊,孙权,东吴,孙策,蜀汉,关羽,刘备,都督,三国,军事制度,曹操手下

    今天我们讲这位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三国里东吴后期当之无愧的顶梁柱,也是和吕蒙一起坚定主张从关羽手下夺取荆州的大将,他就是东吴第四任都督——陆逊。陆逊本名陆议,字‘伯言’,在历史上他的功绩可以说是三国中顶尖的存在,先是破荆州擒关羽,而后在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中更是凭借着自己的谋略率领东吴诸位将领打败了蜀

  • 夷陵之战中,刘备为何会败给陆逊?他到底犯了哪些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刘备,陆逊,夷陵之战,蜀汉,孙权,关羽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一面向曹魏称臣,一面任命陆逊为总

  • 陆逊真的与孙权信任无间吗,为何晚年被其活活逼死?

    历史解密编辑:环宇头条世界标签:陆逊,孙权,诸葛恪,丞相,诸葛亮,蜀汉

    公元245年,陆逊心中怀着无限愤忿病倒了。只因他曾上书为太子孙和正位,近期,宦官不断带来孙权的书信,斥责他不该探听宫中机密。3月,63岁的陆逊带着满腔的愤懑与疑惑,离开了这个世界。他21岁就成为孙权的幕僚,为东吴的建立和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孙权也多次夸他像周瑜一样胆略兼人;就在一年前,孙权还在册封他

  • 陆逊是怎样火烧连营攻破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陆逊,刘备,孙权,东吴,蜀汉,连营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关羽被杀之仇,率大军攻吴。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又不能速战速决,加上入夏以后天气炎热,以致锐气渐失,士气低落。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

  • 正史上,关羽、张辽、陆逊、周瑜4大名将,谁的成就最高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关羽,张辽,陆逊,周瑜,汉朝,曹操麾下

    演义中,最厉害的武将是吕布,之后是典韦、赵云,但他们的战绩、功勋,不少是罗贯中老先生杜撰的,三国正史上,最优秀的名将是关羽、张辽、陆逊、周瑜等人,他们4人谁的成就最高?一、关羽关羽智勇双全,被后人尊为“武圣”,和“文圣”孔子齐名,在我国人民心中拥有着很高的地位。关羽结识刘备之后,就跟随刘备征讨黄巾军

  • 诸葛亮曾经给陆逊写信,希望孙权给侄子诸葛恪调个岗位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陆逊,孙权,诸葛亮,诸葛恪,诸葛瑾,天文学家

    诸葛亮,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智慧的化身,是忠臣的典范,是一个不世出的奇才。小编读史书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诸葛亮曾经给陆逊写过一封信,希望陆逊转告孙权,给自己的侄子诸葛恪调整岗位,这也算是变相的“走后门”了。诸葛恪其人诸葛亮有兄弟三人,大哥诸葛瑾在东吴为官,深受孙权信任,官至大将军。诸葛恪是诸葛瑾的长

  • 三国东吴名将陆逊,因为战胜关羽而闻名,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一说史标签:陆逊,关羽,孙权,吕蒙,诸葛亮,东吴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一直以来都有很多骁勇善战的将军,但是任何一个将军都未必能每战必胜。今天要说的每战必胜的将军就有那么一个,无论是从官方的《三国志》还是从小说《三国演义》来看,都对他评价很高。他就是东吴的第四任也是最后一任总督--陆逊。陆逊剧照陆逊是三国中后期杰出的军事家。虽然与诸葛亮相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