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为何非要逼死陆逊?有3个根本原因,陆逊还是败给了现实

孙权为何非要逼死陆逊?有3个根本原因,陆逊还是败给了现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烨青衣 访问量:3428 更新时间:2024/2/14 7:13:06

俗话说得好:“ 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因此在古代有很多大臣也都因为皇帝下令而结束生命,正所谓伴君如伴虎,皇帝身边的很多大臣,大将,古往今来也有很多因为功高而死。最常见的就是初汉三杰之一的兵仙、神帅韩信,他其实也就是死于功高。

相比韩信而言,三国时期的陆逊要逊色很多,但是即使如此,陆逊最终还是被孙权给逼死了。陆逊在刘备东征之时,利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把刘备的野心给粉碎。随后,又在石亭打退曹魏兵马,可以说陆逊算得上是继,周瑜、鲁肃、吕蒙死后的又一栋梁之才。

但是陆逊最终的结局却是非常凄凉的,晚年的陆逊到底被孙权逼到什么程度,我们先来看一下史料的记载。

《三国志》: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家无馀财。

根据上述资料记载来看,可以说陆逊的死,真的就是孙权所逼,一国丞相落得家无余财,气愤身亡。那么,像陆逊这样一位栋梁之才,孙权为什么要亲手逼死他呢?主要原因有3个,陆逊其实还是败给了现实。

第一个原因:孙氏、陆氏,家族之前有嫌隙。

孙家、陆家,其实早在孙策时期就发生过摩擦,两家也一直是敌对状态,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孙策也就是孙权的哥哥,在早年时前往拜访陆逊的从祖父陆康,但是陆却完全没有给孙策面子,直接没有接见孙策。后来孙坚死于刘表之手,而孙策也只有暂时投奔袁术帐下,袁术还收了孙策为义子。故事到这里还没有完,陆逊的从祖父陆康跟袁术交恶,而作为义子的孙策便亲自带兵攻打陆康。

江东小霸王的称号可不是白给的,陆康及陆氏家族被打败,而且陆家家族死伤近半,可以说非常的凄惨,陆逊虽然年仅12岁,但是也不得不撑起陆氏门户。

《后汉书·列传第二十一·陆康传》:术大怒,遣其将孙策政康,围城数重。宗族百余人,遭离饥厄,死者将半。

由此可见,孙氏、陆氏,其实早就有家族仇恨。因此,在孙权掌权之后,如果稍有看陆逊不顺眼,那么孙权也是会整治陆逊的。因此,后续的陆逊在打败刘备,击退曹魏进犯之后,基本上是提前过上了养老的生活,被闲置起来。

第二个原因:陆逊功高震主,为权所顾忌。

陆逊正式效力于孙权,乃是在关羽北伐襄樊之前,也就是在公元217年时才被孙权接纳。其实陆逊是在公元 203年,也就是21岁时便成了孙权幕僚的。但是孙权一直等了14年之后,才决定用陆逊,这一点足以说明,孙权是个城府极深的领导。

因为孙权知道,陆逊与他有家族仇恨,因此一直防备着陆逊。不过,在陆逊被启用之后,首先便是为孙权解决了一大难题,那就是搞定关羽,协助吕蒙袭取荆州,圆了孙权10多年的取荆州梦。

公元222年,陆逊以吴国大都督的身份,亲自坐镇夷陵指挥并击退了刘备的东征。并且,利用以退为进,骄敌之心等多个战略把刘备所率领的东征之师打得大败而回。如此这般的战绩,足以震动东吴全国上上下下。

陆逊在夷陵击退刘备,相比之前孙权在合肥被张辽800精勇撼动来说,孙权的带兵行为,在陆逊那里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公元228年8月,陆逊再次以大都督的身份,亲自领兵打败了曹魏大司马曹休。并且,缴获曹魏牛马骡驴车乘上万辆,军资器械更是无数,并且曹休也因为此次战事病死。这些战绩,足以让孙权忌惮。

孙权害怕什么?很简单,一来陆逊是江东的大族,其地位,能力也都非常突出。更为关键的是,陆逊一直镇守武昌,声望极高。东吴的权要之人,上至太子登,下至步骘诸葛瑾、潘浚、朱据等人都与陆逊交好,你看看如果你是孙权,你能不忌惮陆逊吗?

第三个原因:陆逊参与孙权立嗣之争,孙权帮助儿子清除障碍。

这个原因也是古代君王惯用的手法,一旦皇帝觉得某个大臣、大将、主帅不可驾驭之后,便会对其下手,而陆逊正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晚年的孙权考虑到儿子的帝位,因此决定除去想拥戴太子孙和的陆逊。而且孙权在逼死陆逊之前,还清除了陆逊在东吴的亲党,后来孙权才立了幼子孙亮为太子。

《三国志·陆逊传》:逊上疏陈:"太子正统,宜有磐石之固,鲁王藩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谨叩头流血以闻。 "

陆逊,向孙权上书陈说,嫡庶之分,这一点陆逊是做得非常没有脑子的。想当年,曹操向贾诩询问应该立谁为继承人时,贾诩的回答就是举刘表、袁绍的例子。这样一来,作为老大的曹操就明白贾诩的意思了。然而,陆逊呢?直接陈述利害干系,这样率是率直了,但是他自己也将会惹火上身。

孙权顾忌陆逊之后,便挑选诸葛恪为首辅,而把江东大族陆、顾两家置之不用。

《吴录》:初权疑竺泄之,及服,以为果然,乃斩竺。

杨竺在狱中制造20条罪状陷害陆逊,后来杨竺被孙权所斩,而陆逊呢?也因为气愤而病死,在历史上关于记载陆逊死亡的资料过程是这样的。陆逊终不胜愤忿而卒。重点就是在这个“卒”字上面,卒与“猝”通,意思就是非正常死亡。

从陆逊的遭遇来看,不管一个人有多牛,那么也得认清形势,否则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如果,陆逊像诸葛亮那么灵活,相信他的最终结局不会如此。

看看东吴历任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他们有哪一位死后孙权不是非常悲痛,然而陆逊呢?孙权似乎巴不得让他早点死,特别是后期三国大局趋于稳定之后。看来,“伴君如伴虎”,这句话,确实不是盖的,为人臣子,做好分内之事即可。

标签: 孙权陆逊东吴孙策刘备

更多文章

  • 孙权对陆逊多年相信之后为何残忍对待——深析文化背景与权力斗争

    历史解密编辑:小炎谈体育标签:孙权,陆逊,东吴,丞相,汉朝,权力斗争,史说三国

    孙权是三国时期东吴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在治理东吴期间极富眼光和胆略,为东吴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陆逊则是孙权最得力的幕僚和将领之一,为东吴的战略和实力取得了重要胜利。但是,在孙权后期,他却对陆逊表现出了残忍和猜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本文将从文化背景和权力斗争两个方面进行剖析。一、文化背景首先,

  • 孙权为什么宁愿牺牲国家利益,也要杀了陆逊?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孙权,陆逊,孙策,诸葛亮,袁术,诸葛恪,三国,军事制度,汉朝

    这个问题很奇怪,换句话说,你又怎么知道孙权杀陆逊,不正是出于保全国家利益的需要呢?(一)陆逊之死陆逊对于东吴有多重要?其实完全就是诸葛亮之于蜀汉,因为这一点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就体现地淋漓尽致,因为在这本书中除了各个诸侯君主外,也只有诸葛亮、陆逊这两个人被单独列传了,两人绝对堪称两大对峙势力下的肱骨

  • 东吴第四代都督,火烧连营的陆逊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陆逊,孙权,东吴,孙策,蜀汉,关羽,刘备,都督,三国,军事制度,曹操手下

    今天我们讲这位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三国里东吴后期当之无愧的顶梁柱,也是和吕蒙一起坚定主张从关羽手下夺取荆州的大将,他就是东吴第四任都督——陆逊。陆逊本名陆议,字‘伯言’,在历史上他的功绩可以说是三国中顶尖的存在,先是破荆州擒关羽,而后在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中更是凭借着自己的谋略率领东吴诸位将领打败了蜀

  • 夷陵之战中,刘备为何会败给陆逊?他到底犯了哪些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刘备,陆逊,夷陵之战,蜀汉,孙权,关羽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一面向曹魏称臣,一面任命陆逊为总

  • 陆逊真的与孙权信任无间吗,为何晚年被其活活逼死?

    历史解密编辑:环宇头条世界标签:陆逊,孙权,诸葛恪,丞相,诸葛亮,蜀汉

    公元245年,陆逊心中怀着无限愤忿病倒了。只因他曾上书为太子孙和正位,近期,宦官不断带来孙权的书信,斥责他不该探听宫中机密。3月,63岁的陆逊带着满腔的愤懑与疑惑,离开了这个世界。他21岁就成为孙权的幕僚,为东吴的建立和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孙权也多次夸他像周瑜一样胆略兼人;就在一年前,孙权还在册封他

  • 陆逊是怎样火烧连营攻破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陆逊,刘备,孙权,东吴,蜀汉,连营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关羽被杀之仇,率大军攻吴。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又不能速战速决,加上入夏以后天气炎热,以致锐气渐失,士气低落。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

  • 正史上,关羽、张辽、陆逊、周瑜4大名将,谁的成就最高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关羽,张辽,陆逊,周瑜,汉朝,曹操麾下

    演义中,最厉害的武将是吕布,之后是典韦、赵云,但他们的战绩、功勋,不少是罗贯中老先生杜撰的,三国正史上,最优秀的名将是关羽、张辽、陆逊、周瑜等人,他们4人谁的成就最高?一、关羽关羽智勇双全,被后人尊为“武圣”,和“文圣”孔子齐名,在我国人民心中拥有着很高的地位。关羽结识刘备之后,就跟随刘备征讨黄巾军

  • 诸葛亮曾经给陆逊写信,希望孙权给侄子诸葛恪调个岗位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陆逊,孙权,诸葛亮,诸葛恪,诸葛瑾,天文学家

    诸葛亮,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智慧的化身,是忠臣的典范,是一个不世出的奇才。小编读史书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诸葛亮曾经给陆逊写过一封信,希望陆逊转告孙权,给自己的侄子诸葛恪调整岗位,这也算是变相的“走后门”了。诸葛恪其人诸葛亮有兄弟三人,大哥诸葛瑾在东吴为官,深受孙权信任,官至大将军。诸葛恪是诸葛瑾的长

  • 三国东吴名将陆逊,因为战胜关羽而闻名,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一说史标签:陆逊,关羽,孙权,吕蒙,诸葛亮,东吴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一直以来都有很多骁勇善战的将军,但是任何一个将军都未必能每战必胜。今天要说的每战必胜的将军就有那么一个,无论是从官方的《三国志》还是从小说《三国演义》来看,都对他评价很高。他就是东吴的第四任也是最后一任总督--陆逊。陆逊剧照陆逊是三国中后期杰出的军事家。虽然与诸葛亮相比,他

  • 孙权为陆逊特别设立一个官职,陆逊死后,只有两人曾任此职!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孙权,陆逊,东吴,蜀汉,曹魏

    大将军,古代领兵之最高统帅。始于战国,是将军的最高封号,汉代沿置,职掌统兵征战。事实上多由贵戚担任,掌握朝政,职位甚高。《汉官仪》载:“汉兴,置大将军,位丞相上。”《文献通考》卷五十九云:“大将军内秉国政,外则仗钺专征,其权远出丞相之右。”在汉末三国时期,大将军无疑是魏蜀吴三国的朝廷重臣了。比如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