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陆逊之死,除卷入废立太子之争外,还和孙权打压士族势力有关

陆逊之死,除卷入废立太子之争外,还和孙权打压士族势力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秀才吃瓜 访问量:4342 更新时间:2023/12/27 6:07:59

江东人杰——陆逊

陆逊于东汉光和六年(公元183)出生在江南一个士族之家,其祖父陆纡,“敏淑而有学识”,曾任城门校尉。其父陆骏,为人淳厚,官至九江都尉。陆逊年少丧父,寄养在他叔祖庐江太守陆康家。

彼时,东汉政权早已名存实亡。群雄混战、三国鼎立之势即将到来。年轻的陆逊在乱世中脱颖而出,后成为支撑东吴大局的一代人杰。

史载,东汉建安九年(204年),陆逊入孙权幕府,后出任海昌(今杭州东北)屯田都尉。彼时海昌大旱,饿殍遍野,盗匪如麻,陆逊剿抚有功,被孙权攫为定军都尉,并将孙策之女嫁给他为妻。

孙权对这位书生带兵、初露锋芒的年轻将领,甚为青睐、器重,经常召其问策,纵论天下。

襄助吕蒙袭夺荆州,一战成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趁蜀将关羽大举北攻,和曹魏军队在襄阳、樊城一带激烈交战之际,决意偷袭关羽身后,夺回战略要地荆州。

是役,孙权破格任用陆逊为偏将军、右部督,代吕蒙镇守陆口,部署袭取荆州的具体军事行动。

吕蒙佯装患病,被孙权召回建业商议袭取荆州的用兵策略。陆逊返回陆口,备上美酒,遣使送往樊城。同时还亲笔修书一封,对关羽极力恭维,以麻痹这位傲世轻物、骁勇无敌的“战神”。关羽看了这封用词谦恭的来信,认为陆逊乃无名之辈,胆怯无能,不足为患,便以为荆州方向可以无虑,遂放心大胆的将后方守军大部分抽调前线,加紧围攻樊城。

陆逊细查敌情变化,草拟破敌要务,派人速送孙权。孙权遂命吕蒙为大都督,陆逊为前锋,偷偷率军溯江西上,孙权自己亲率主力随后跟进。吕蒙率精兵“白衣渡江”入荆州后,逐一拔除了关羽部署在沿江烽燧里的守军,继而直扑江陵、公安,说服并招降了二城守将糜芳、傅士仁。关羽闻讯,自忖势单力孤,不敢回攻、复夺江陵、公安,只好退守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当年十二月,关羽弃麦城而逃,欲归蜀境,在章乡(当阳东北)被设伏吴军生擒,不屈而死。这样,孙权轻而易举夺取荆州。陆逊积功被攫为抚边将军,领宜都太守,封华亭侯。

陆逊再接再厉,率军攻城略地,连克房陵、南乡、秭归。孙权嘉奖其功,授陆逊镇西将军、右护军,封娄侯。

东吴袭夺荆州那一年,陆逊刚满36岁,他谋勇兼具,屡建奇功,表现出一个杰出军事将领必须具备的文治武功,成为一颗令人瞩目的年轻将星。

夷陵之战大破刘备,陆逊的人生达于巅峰

关羽兵败身亡,荆州失守,使刘备分兵两路北攻取中原的计划破产,也使蜀汉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支撑。刘备对孙权毁约背盟愤恨不已,断然拒绝了他的数次请和,决意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夺回荆州。公元221年7月,刘备不顾诸葛亮、赵云等人的再三谏阻,亲率五、六万大军,浩荡出川,顺流东下,讨伐孙吴。

得悉刘备倾巢而来,孙权任陆逊为大都督,率大将朱然潘璋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率五万大军西上阻抗蜀军。但陆逊勘察战场后,认为己方不占地利;他还认为蜀军势大,且气势汹汹,兵力占优势, 又以报仇雪耻为口号,加上刘备御驾亲征,士气高昂;蜀军连战连捷,风头正劲,兵锋已深入吴境数百里,硬拼肯定不是上策。于是他力排众议,顶着众将的不解与质疑,毅然实施战略退却。

222年初,蜀军出巫峡至夷陵(今湖北宜昌),立营数十座与吴军对峙;刘备千方百计引诱吴军出战,再相机一举歼灭之。陆逊不为所动,不顾众将质疑他临阵怯战,仍然坚持后撤,直至猇亭(湖北宜都之长江北岸),已退无可退,方才据险坚守,转为战略相持。

陆逊摸清了蜀军虚实,找到了“破敌之策”。他利用刮东风之机,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命士卒每人持一束干草,勇闯敌阵,纵火焚营,风助火势,人借火威,连破四十余座蜀营,憋了一肚子鸟气的吴军将士奋勇杀敌,斩杀蜀将张南、冯习、武陵豪酋沙摩柯。蜀将杜路、刘宁走投无路,弃械投降。刘备惶恐不已,引残兵败将爬上夷陵西北的马鞍山,“陈兵自绕”,企图据险苟延。

若不是陆逊为防备曹丕觊觎江南,主动撤军,吴军恐怕就会衔枚急追,乘势捣入蜀境了。

不久,刘备在懊恼与自责中死去。猇亭一战,陆逊居功至伟,威名大震,被授黄钺,大都督,统御六军及中军禁卫,摄行王事,节制文武百官。之后,他采用诱敌深入之策,大破曹魏大司马曹休的十万大军,俘斩万余,掳获无数。

陆逊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而且极具政治家的禀赋。他被孙权任为丞相,亦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之事。至此,陆逊的人生、事业均达到巅峰。

卷入王储废立之事,屡遭孙权责难,郁愤而死

可惜的是,陆逊为相仅仅一年,竟因为卷入废立太子问题屡遭孙权苛责,郁愤而死。陆逊跌宕起伏的人生悲剧,其实就是历朝历代功臣的因果宿命,也是封建王朝永远无法避免的悲剧。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记载陆逊死时“家无余财”,可见他清廉无私,人品高贵。

陆逊之死,除卷入帝王家事外,似乎还和其家族背景有关

孙权之所以能拓定江南, 得益于江南世家巨族的鼎力支持。据史料记载,吴郡的顾氏、陆氏、朱氏、张氏“四大家族” 是孙吴统治集团的中流砥柱,这四大姓子弟做郡吏以上官员的就多达千人,其中以顾雍、张昭、陆逊为代表。陆逊之所以能成功,和他特殊的家庭背景有莫大关系,孙权出于笼络江南豪族、争取他们支持的角度考虑,对陆逊非常器重与刻意栽培 。由于孙权的特别关照,陆逊很年轻时即入仕幕府,而后又从基层军事指挥官做起,并且兼管地方事务,从而经受历练,走上一条文武全才的发展道路;孙权很能大胆重用年轻有为之人,放手让他去驾驭那些宗室子弟、功臣宿将,从而增长了陆逊的组织才能,具备了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的名将之风;孙权用人不疑,把他放在最重要的战略方向上,从不干扰他的作战计划,保证了他从容运筹,坚持正确的战策方略而大功告成 。

随着孙权年纪渐老,已无早期的英明睿智,变得日益昏昧多疑。陆逊运势由盛转衰,表面上因他卷入立储之争,干涉帝王家事,实际是士族集团权力过大,已隐隐对皇权构成威胁,而陆逊是江东士族的代表人物,位高权重,又屡屡参与废立太子一事,虽无私心,但已逾越了权力的边界,遭孙权猜忌与打击在所难免。

【插图源自网络】

标签: 陆逊孙权刘备士族关羽吕蒙

更多文章

  • 东吴最后的胜仗:陆逊之子以少胜多,为东吴“续命”八年

    历史解密编辑:遇双未央标签:陆逊,东吴,蜀汉,孙策,陆抗,羊祜

    在东吴的历史上,有两位名将非常重要,堪称是中流砥柱,因为他们的存在,吴国才得以延续。一位是陆逊,他在夷陵之战中,大破蜀汉皇帝刘备率领的军队,稳固了东吴政权的统治。另外一位就是陆逊的儿子陆抗。三国后期,陆抗取得了一场大胜,再次为东吴政权“续命”。那么,这场战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件事发生在272年。

  • 吴书·陆逊传原文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陆逊,吴书,太守,刘备,吕蒙,江陵,陆逊传

    吴书·陆逊传原文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本名议,世江东大族。逊少孤,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在官。袁术与康有隙,将攻康,康遣逊及亲戚还吴。逊年长於康子绩数岁,为之纲纪门户。孙权为将军,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县连年亢旱,逊开仓谷以振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时吴、会稽

  • 刘备赐死刘封,孙权杀了陆逊,曹操逼死的人知名度很高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刘备,刘封,孙权,陆逊,曹操

    三国是我们一段非常熟知的历史,主要就是讲了曹操,孙权,刘备三个人的斗争,但是大家应该不知道,这三个人曾经都杀了自己手下非常重要的臣子,尤其是刘备他杀得人那还不仅仅是臣子这么的简单。曹操作为北方的雄主,魏国的奠基人,可谓是一世奸雄非常的厉害的,统一了北方,灭亡了袁绍,马腾,马超这样的诸侯,成功的把整个

  • 周瑜陆逊谁的实力更强 周瑜陆逊两位大将对比

    历史解密编辑:小美美魅标签:周瑜,陆逊,孙权,孙策,汉朝,三国,军事制度

    周瑜和陆逊,都曾做过三国时期东吴的大都督,陆逊要周瑜小上8岁,两人同为东吴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都是战功卓著,声名在外。一提到周瑜,大家首先想到了就是“即生瑜,何生亮”,在《三国演义》里,被诸葛三气周瑜,最后落得个吐血身亡的悲状结局,给大家的印象周瑜就是个虽然满腹将才,却心胸狭隘的自负之人,孰不知,

  • 刘备为何会败给陆逊,曹丕的评价很到位,但少了一点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刘备,陆逊,曹丕,关羽,诸葛亮,军事制度,国防政策,曹操手下

    随着关羽败走麦城,张飞于军营内被害,蜀汉的颓势已经开始显露了出来。后来虽然有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之举,但蜀汉人才凋零的局面,已是无法更改的大势。早期的刘备能够做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其实是依赖于人和。张松送给刘备入川的地图,法正,黄忠等人相继投靠刘备。这才让刘备入川,将人和转化为了地利优势。关羽败走麦

  • 曹操逼死了荀彧,孙权逼死了陆逊,刘备逼死的人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曹操,孙权,陆逊,刘备,荀彧

    《三国演义》正是由罗贯中根据历史事实改编的长篇历史章回小说,虽然很多内容掺杂了作者的主观思想并非正史那般真实有依据,但是也让很多读者认识到了很多有名的谋士猛将,不过正是这样的动乱时期让不少人都惨死在命运之手上。荀彧荀彧是曹操的首席谋士,是曹操统一北方最大的功臣。他本和弟弟荀谌、郭图、辛评几人在袁绍手

  • 陆逊是江东名将,谋略出众,为何搞死关羽破坏吴蜀联盟?原因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陆逊,关羽,刘备,孙权,吕蒙,三国,汉朝,吴蜀联盟,曹操手下

    公元219年,对刘备麾下的大将关羽而言,是人生的巅峰,这一年他被刚刚自立为汉中王的刘备,拜为前将军,并获得了假节钺的权力;这一年他发动襄樊之战,围曹仁、降于禁、斩庞德,战绩斐然;这一年他威震华夏,吓得曹操想要迁都。可公元219年,对于关羽而言,而是绝对的低谷,这一年他被魏将徐晃全面击溃;这一年他被糜

  • 曹操将荀彧逼死,孙权将陆逊逼死,刘备逼死的大家都认识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曹操,孙权,陆逊,刘备,荀彧

    《三国演义》作为名著之一,一直都很受欢迎,虽然书中也夹杂了很多创作者的主观看法,但是也是有着一定的历史依据的,通过这部书籍,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很多的猛将和优秀的谋士。然而,在当时的三国,毕竟是动乱的年代,很多人都惨死了!今天,我们来看看那些被逼死的人!第一个:荀彧提到荀彧这个人,大家应该是清楚的,他是

  • 陆逊亮剑,刘备终于明白了永安是永远安息的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刘备,陆逊,诸葛亮,曹丕,刘禅,永安

    稍微懂兵法的人都知道,用兵讲究变化无穷,虚实结合,有先锋,有后应,还有埋伏。刘备倒好,将全部军队规规矩矩整整齐齐地依次排列,一个营寨接着一个营寨,首尾长达七百里。这哪里是打仗?这好像是在巡游。刘备这样搞,远在邺城的曹丕说话了,他说,刘备不懂兵法,岂有连营七百里可以拒敌的?“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

  • 荀彧被曹操逼死,陆逊被孙权逼死,那刘备把谁逼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曹操,陆逊,孙权,刘备

    所谓伴君如伴虎,在君主身旁效力虽然光宗耀祖,但荣耀越大,风险越大。君主的个性就像老虎一般喜怒无常,如果稍加不慎便会遭到君主的反噬。自古以来,为君主竭尽全力最后却被君主斩杀的不计其数。在三国时期,战乱频发,一个君主想要建立自己的政权,就必须要广收人才。在三国时期也涌现了很多谋士和猛将,他们为了自己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