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为何会败给陆逊,曹丕的评价很到位,但少了一点

刘备为何会败给陆逊,曹丕的评价很到位,但少了一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斯基栀子 访问量:882 更新时间:2024/2/13 22:18:42

随着关羽败走麦城,张飞于军营内被害,蜀汉的颓势已经开始显露了出来。后来虽然有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之举,但蜀汉人才凋零的局面,已是无法更改的大势。早期的刘备能够做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其实是依赖于人和。

张松送给刘备入川的地图,法正黄忠等人相继投靠刘备。这才让刘备入川,将人和转化为了地利优势。关羽败走麦城和刘备被陆逊所击败,都是因为轻敌的原因。关羽死后为了给义弟报仇,刘备沿着猇亭陈兵数十万。声势浩大的刘备,准备一举攻下东吴,为义弟报仇雪恨。

此时得到消息的孙权,便选择了拜陆逊为大都督,前去抵抗蜀军。陆逊刚领兵,就立下了一条军令。各处东吴军只能把守关隘,不得外出迎敌。刘备面对龟缩防守的陆逊大为恼火。此时刘备身边的马良劝解他道:陆逊统兵的才能,不亚于周瑜,陛下不可轻敌。可是盛怒之下的刘备根本听不进劝谏。在刘备看来,陆逊的大都督之职是用义弟的性命换来的。所以刘备便毅然决然的决定,率领蜀汉大军全面出击。反观另一方。东吴大军以逸待劳,把守着各处关隘。

当探马发现刘备大军的行动,将蜀军的动向报给了陆逊以后。陆逊来到前线,经过侦查与谋划,便决定诱使蜀军离开平原,进入山林之中。随后的东吴军再将蜀军分割开来,各个击破。于是夷陵之战,刘备大败,从此蜀汉政权元气大伤。战前马良对刘备的劝诫其实很对。但刘备却觉得陆逊年纪轻轻,一定没有太多统兵的经验。当刘备领兵攻吴之时,曹丕得知刘备布下了七百里连营,便对身边的群臣说道:刘备不知兵事,岂有用七百里连营拒敌的道理。险阻被敌军利用,刘备终会被吴军所擒,此乃兵家大忌。可见就连曹丕都觉得,刘备与陆逊的一战,是输在了轻敌上。

那么曹丕的分析对吗,编者认为,对但并非是刘备兵败的所有原因。在关羽身死以后,刘备就有了为义弟报仇的念头。随后被诸葛亮等人劝阻的刘备,有了一丝犹豫。但当张飞到来,提起桃园结义之情时,刘备再无动摇,执意兴兵为关羽报仇。

此时的刘备已经将诸葛亮,三分天下的战略规划抛在了脑后。当马良劝诫刘备,刘备不听规劝以后。马良更是将刘备安营扎寨的图纸送回蜀中,让诸葛亮参详。对东吴的用兵,本就是大事,为何刘备不亲自去信和诸葛亮商量呢?这个时候的刘备已经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可以说此时的刘备与诸葛亮是君臣失和的。刘备和曹操以及孙权的实力对比中,刘备一直处于劣势。刘备能够做到三分天下,正是因为他拥有了人和。失去了人和,也就等于让刘备失去了成功的根本,再加上对陆逊的轻敌,刘备又怎会不败呢?

更多文章

  • 曹操逼死了荀彧,孙权逼死了陆逊,刘备逼死的人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曹操,孙权,陆逊,刘备,荀彧

    《三国演义》正是由罗贯中根据历史事实改编的长篇历史章回小说,虽然很多内容掺杂了作者的主观思想并非正史那般真实有依据,但是也让很多读者认识到了很多有名的谋士猛将,不过正是这样的动乱时期让不少人都惨死在命运之手上。荀彧荀彧是曹操的首席谋士,是曹操统一北方最大的功臣。他本和弟弟荀谌、郭图、辛评几人在袁绍手

  • 陆逊是江东名将,谋略出众,为何搞死关羽破坏吴蜀联盟?原因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陆逊,关羽,刘备,孙权,吕蒙,三国,汉朝,吴蜀联盟,曹操手下

    公元219年,对刘备麾下的大将关羽而言,是人生的巅峰,这一年他被刚刚自立为汉中王的刘备,拜为前将军,并获得了假节钺的权力;这一年他发动襄樊之战,围曹仁、降于禁、斩庞德,战绩斐然;这一年他威震华夏,吓得曹操想要迁都。可公元219年,对于关羽而言,而是绝对的低谷,这一年他被魏将徐晃全面击溃;这一年他被糜

  • 曹操将荀彧逼死,孙权将陆逊逼死,刘备逼死的大家都认识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曹操,孙权,陆逊,刘备,荀彧

    《三国演义》作为名著之一,一直都很受欢迎,虽然书中也夹杂了很多创作者的主观看法,但是也是有着一定的历史依据的,通过这部书籍,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很多的猛将和优秀的谋士。然而,在当时的三国,毕竟是动乱的年代,很多人都惨死了!今天,我们来看看那些被逼死的人!第一个:荀彧提到荀彧这个人,大家应该是清楚的,他是

  • 陆逊亮剑,刘备终于明白了永安是永远安息的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刘备,陆逊,诸葛亮,曹丕,刘禅,永安

    稍微懂兵法的人都知道,用兵讲究变化无穷,虚实结合,有先锋,有后应,还有埋伏。刘备倒好,将全部军队规规矩矩整整齐齐地依次排列,一个营寨接着一个营寨,首尾长达七百里。这哪里是打仗?这好像是在巡游。刘备这样搞,远在邺城的曹丕说话了,他说,刘备不懂兵法,岂有连营七百里可以拒敌的?“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

  • 荀彧被曹操逼死,陆逊被孙权逼死,那刘备把谁逼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曹操,陆逊,孙权,刘备

    所谓伴君如伴虎,在君主身旁效力虽然光宗耀祖,但荣耀越大,风险越大。君主的个性就像老虎一般喜怒无常,如果稍加不慎便会遭到君主的反噬。自古以来,为君主竭尽全力最后却被君主斩杀的不计其数。在三国时期,战乱频发,一个君主想要建立自己的政权,就必须要广收人才。在三国时期也涌现了很多谋士和猛将,他们为了自己的理

  • 古代名人智慧:陆逊两面点火夺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陆逊,荆州,关羽,吕蒙,刘备,东吴,曹仁,三国,古代名人,曹操手下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自从刘备乘吴、曹大战之机巧夺荆州(今湖北江陵)后,东吴一直耿耿于怀,伺机夺取。刘备也看透了这一点,他在夺取蜀川后,留下最得力的大将关羽镇守荆州。东吴一直垂涎于荆州,故派大将吕蒙驻在陆口(今湖北嘉鱼),以挡蜀刘进攻,以伺夺取之机。但关羽一向谨慎,不轻易对外用兵,保持军事优势,使

  • 《松江人文大辞典》精选|陆逊

    历史解密编辑:上海松江标签:陆逊,平定,太守,孙策,三国,松江人文大辞典

    陆逊(183年—245年),字伯言。三国吴吴郡 人。孙策之婿,善谋略,嗜弈。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以袭取荆州关羽之功,拜授抚边将军,领宜都太守,封华亭侯,“华亭”始见于史志。次年,平定房陵、南乡、秭归等地,升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吴黄武元年(222年),刘备率众数十万攻吴。陆为大都督,

  • 东吴使用反间计上瘾?陆逊略施小计除掉一个边境大患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陆逊,曹魏,东吴,孙权,诸葛恪,曹叡

    反间计在战争史上非常的常见,是考验人心的一种手段。历史上的反间计数不胜数,基本上是针对敌方的高层的关系,往往用很小的代价就能达到很高的效果。在三国时期,在正面战争的交锋的背后,也不乏反间计的施展。三个政权中都有反间计的影子,尤其是曹魏和孙吴,简直是你来我往,孙权使用反间计离间曹魏河北都督吴质与曹叡的

  • 陆逊明明可以灭掉曹魏却为何不灭

    历史解密编辑:岛未晴心未眠标签:陆逊,曹魏,东吴,蜀汉,吴国,魏国

    引言:在三国时期北伐是一个十分熟悉的词语,关羽发动过北伐,诸葛亮更是四出祁山展开了五次北伐,而姜维更是对于北伐乐此不疲。貌似北伐是蜀国特有的一项活动,其实除了蜀汉进行过北伐,同处于南方的东吴同样也进行过北伐。东吴的陆逊同样也进行了四次北伐战争,对手同样是北方的曹魏。可以说当时在三国的国力对比中曹魏是

  • 夷陵之战后,陆逊等人劝孙权称帝,为何被孙权拒绝呢?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陆逊,孙权,蜀汉,刘备,曹魏

    三国(220年-280年)是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公元220年,在曹操去世后,汉朝丞相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汉朝正式结束。一年后,也即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