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禅投降后写了3个字,司马昭放弃杀他,群臣不明白,昭:倒着读

刘禅投降后写了3个字,司马昭放弃杀他,群臣不明白,昭:倒着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阿乐聊文史 访问量:2840 更新时间:2024/1/20 13:01:21

身为皇帝,谁不想建下不朽功劳,留下传世美名,这也使得许多皇帝在位期间是劳心劳力。但也有些皇帝不想活得这么辛苦,开始耽于享乐,导致王朝风雨飘摇晃,甚至还有灭国的危险。

其中,就有一位亡国之君,照理说身为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应该以身殉国,但他却活得潇洒、顺势投降。甚至在投降后,留下了三个字,成功地让司马昭放弃杀了这位亡国之主。

这位亡国之君便是刘禅,那么他究竟写的是哪三个字,竟有如此大的魔力呢?让司马昭不杀他。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乐不思蜀的亡国之君刘禅

众所周知,刘禅是蜀国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父亲是汉昭烈帝刘备,母亲是皇后。刘禅出生于荆州,但命运多舛,幼年时差点就与母亲一同死亡。

当时,曹操派遣大军南下荆州,刘备仓促不及,只能选择逃退。在撤离的过程中,刘备只带了自己手下的谋士和将臣,把妻子和儿女都抛弃了。

多亏了赵云的保护,才让尚在襁褓之中的刘禅成功得以幸存,后来在建安17年,也就是公元212年,刘禅更是被当时的继母孙夫人一同携往东吴,多亏了赵云和张飞才及时拦截下来。

时间来到公元221年,刘备称帝、正式建立蜀国,身为刘备儿子的刘禅也被立为皇太子,并在公元223年登基为帝。身为继承人的刘禅,不求其军事才能有多强,但必备的朝政管理知识必须掌握。

为了让刘禅在今后能够执掌蜀国,此前刘备特意让诸葛亮,给他讲授《申子》,《管子》和《韩非子》等书,这么看来刘禅也算是学富五车了。

刘禅在位期间,还数次大赦天下,在他的政策下,人民稳定生活,国力也有缓缓上升的迹象。但是毕竟国家还是过于弱小,虽然有所发展,但与其他两个国家相比仍然相差甚大,最后在公元263年蜀国覆灭。

不过,身为亡国之君的刘禅,却没有以身殉国,反而是到了公元271年才去世。刘禅从君主之位下来后,被封为安乐公主,这让人有些不解其中之事。

刘禅并不愚笨,反而是大智若愚

话说,刘禅虽然老老实实地待在自己的府中,没有任何举动,但司马昭仍然担心其背后有谋划,还特意设请宴会,邀请刘禅和当时蜀国未亡的一些臣子观看歌舞表演。

刘禅在这个宴席中,不但没有悲秋之情,反而十分快乐惬意。问及刘禅是否思念自己的蜀国,更是表示在这里十分开心,并不想念,这也是后世“乐不思蜀”这一成语的历史来源。

由此来看,刘禅真的是一个如此不堪大用的君主吗?虽然在史书典籍上把刘禅给描绘成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后来更是由于“乐不思蜀”,在历史上留下臭名。

但16岁就登基为帝的刘禅,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昏庸无能,虽然蜀国破灭,但并不仅仅是刘禅一人的责任,咱们可以来看看当时的情况。

虽然刘备给他留下了一个国家,但却不是一个强盛的国家。当时,魏蜀吴三国鼎立,其中魏国力量最为强大,良臣将相是数不胜数。吴国经历了孙家三代人的经营,再加上水路发达,经济实力都不是蜀国所能相比的。

刘备所建立的蜀王朝,地处于当今的四川一带,给刘禅留下的王朝,最大的优势也不过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也正是地形复杂,地势崎岖导致不利于发展农作物,农业和商业都发展较为落后,从而国力薄弱。

刘禅是一个很好的守成之君,且十分听从父亲刘备留下来的遗训,他继续重用诸葛亮,在政事方面更是事无巨细,都由诸葛亮所决定、所拍板。

但毕竟诸葛亮多年跟随在刘备身边,一路上出谋划策,耗费了巨大的精力,最终在与司马懿一战后,于公元234年去世。在诸葛亮去世以后,刘禅却能很好地稳固朝堂,继续执政30年。

而且在他执政期间,百姓们安居乐业,免受战乱之苦。从这就可以体现出,刘禅其实并不是一个昏庸无能之人,他内心自有沟壑,若真是愚笨,怎么可能会离开了诸葛亮之后,仍然能稳固朝堂30年。

所以说,蜀汉与其说是亡于刘禅的手中,不如说是天下大势所趋。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经历过这么多年的动荡,天下早该一统。

之所以最后晋国能够一统天下,是天时地利、再加人和。此外,刘禅在蜀国灭亡之后,被押送到了晋国的国都,本来对其有杀心的司马昭,却因为刘禅的一个举动而彻底放下杀意。

由此观之,刘禅其实是一个大智若愚之人,而他在自家大门上悬挂着“中山寨”,也正是这三个字,保住了他的一条性命,其中的故事如下:

投降后写下的三个字,成功让司马昭放下杀人念头

乐不思蜀后,司马昭并没有放弃警惕,他一直监视着刘禅,派人在背后默默监视这位亡国君主的一举一动,毕竟谁也不想在阴沟里翻船。

亡国后的勾践都能卧薪尝胆、重新复国,刘禅虽然看似愚笨,但也有着故意假装的可能性。司马昭宴请刘禅,虽然得到了一个乐不思蜀的结果,但这让司马昭放松的同时也有一丝警惕。

从一朝国君最后沦为一个安乐公主,生杀大权全掌握于他人之手,怎么可能会快乐?于是司马昭继续派人监督刘禅的行为,不久后就接到手下回报说是刘禅在府中挂上了一个“中山寨”的牌子。

看到这三个字后,司马昭经过一番思索,终于放下心结。原来这三个字倒过来念,就表示“在山中”,从这三个字中就可以体现出刘禅是在向司马昭示弱,表示自己已然臣服,有归隐山林之心。

再加上,刘禅毕竟年事也高,手上也无能用人才,即使想要复辟自己的国家,可能性也极其小。这个牌子算是彻底给司马昭,吃下一个定心丸,让司马昭放弃了杀刘禅的这个念头。

翻看史书典籍,从一些历史故事中细细品味,不难发现一些历史人物,给后世所留下来的印象与其自身真正的形象,还是存在着一些差距,甚至是是截然不同。

毕竟功过是非都是由后世人所书写,尤其是史书,更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描写。所以亡国之君刘禅的形象,极有可能被刻意污化,真实的刘禅也只能从蛛丝马迹中寻找。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标签: 刘禅司马昭刘备诸葛亮赵子龙蜀汉

更多文章

  • 此人是匈奴单于后裔,被司马昭软禁,却成西晋的掘墓人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司马昭,刘渊,匈奴,曹操,曹魏

    216年,南匈奴单于呼厨泉来到邺城,去朝见已经成为魏王的曹操。呼厨泉没想到自己再也无法回到自己的部落,曹操将其留下,“使右贤王去卑监其国”。之后,曹魏继续加强对南匈奴的控制,各部首领的儿子都要来到洛阳,实际上就是人质。作为曹魏的权臣,司马昭做梦也不会想到,在这些人质中,有一个人居然成为西晋的掘墓人,

  • 刘禅投降后写了3字 司马昭不敢杀他 群臣困惑 司马昭:倒着读

    历史解密编辑:西西职场说标签:刘禅,司马昭,刘备,诸葛亮,魏国

    提到刘禅,我们大家都不熟悉。可是有一个关于刘禅的典故,我们大家都很熟悉:扶不起的阿斗。有多少次在我们考试成绩不合格时,父母总会拿手指着我们说:“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历史上的阿斗刘禅在蜀国灭亡后,只写了3个字,这3个字让司马昭不敢杀他,群臣对此很是困惑,司马昭却说:“你们倒着读。”刘禅到底了写了哪3个

  • 蜀汉被灭后,刘禅写了3个字做成牌匾,司马昭:放过他,不杀

    历史解密编辑:大米饭故事标签:刘禅,魏国,蜀汉,刘备,司马昭,诸葛亮,史说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乱世中,留下了众多让世人口口相传的历史英雄,同时也有让人一说起只用懦弱无能评价的人物, 例如三国时期的刘禅,人称“扶不起的阿斗”。 拥有旷世奇才诸葛亮辅佐,《出师表》中一字一句的真诚告诫,最后他还是丢了蜀汉的江山。可是刘禅真的如世人所说,只是一个懦弱无能的人吗?刘备死前,白帝城

  • 司马昭之心!曝兰帕德回切尔西打短工,预示一人已“锁定”帅位

    历史解密编辑:字圆球方标签:利物浦,司马昭,切尔西队,波切蒂诺,纳格尔斯曼,弗兰克·兰帕德,何塞·穆里尼奥

    在结束的英超第8轮的补赛中,切尔西0-0战平利物浦。两支球队,难兄难弟,本赛季的发挥都是一个糟糕了得。切尔西这边,已经换了两位主帅了。而利物浦,真能沉得住气,依然相信克洛普。此刻,根据多方消息确认:兰帕德出任切尔西临时主帅已达原则性协议,他将执教至赛季末。这件事最让小编感到奇怪的是,不是切尔西找一个

  • 司马昭杀死曹髦后,被忠臣们责骂,他是如何善后平息众怒的?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司马昭,曹髦,司马懿,司马师,曹爽,贾充

    司马昭是史上第一个敢当街弑杀皇帝的臣子,不过他有胆子干却没胆子认,为平息众怒,居然把责任全都推到别人身上。封建历史上,当皇帝其实也是一门比较危险的职业,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被想取而代之的臣子给杀掉。不过,虽说确实有不少皇帝死在臣子手里,但唯独魏帝曹髦,却是第一个被当街弑杀的皇帝。下令弑杀曹髦,正是司马

  • 收到司马昭的信后,刚立下不世大功的钟会,为什么要起兵背叛?

    历史解密编辑:老夫从不吹牛标签:司马昭,钟会,邓艾,姜维,司马懿,司马师

    灭蜀两大功臣都不能善终,如果说邓艾是不作不死,那么作为司马昭心腹的钟会就是欲望迷人眼,自取灭亡!要了解钟会的反叛,我们须得了解钟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司马昭心中又是什么地位,然后再结合当时蜀中的形势,分析一下他是如何走上这么一条不归路的。1.曹魏重臣之后、少年神童钟会是曹魏重臣钟繇的幼子,虽然钟繇名

  • 诸葛亮去世后,为何司马懿终生不进攻蜀国?专家:司马昭无意说漏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蜀国,曹魏,古蜀,诸葛亮,司马懿,司马昭,史说三国

    杜甫曾写了一句诗来评价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写出了诸葛亮极其悲凉的一生,诸葛亮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最终却是在五丈原病逝,其一生志向北伐中原也是以失败告终,那么在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终生不进攻蜀国?全因此人尚在人世。当初的曹操也是因为内部问题太多,朝廷内部嫉恨他,想打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历史解密编辑:围炉煮茶标签:曹髦,曹操,曹魏,司马昭,司马师,司马炎,司马懿,史说三国

    司马昭,字子上,是司马懿的次子。司马家族早年间为曹魏政权立下不少功劳,在战功加持下获得了不小的权力。他有一件非常著名的事迹,那就是弑君,而且还是连路人都知道的野心。在公元260年四月,他发动了政变,将曹魏第四位皇帝曹髦杀害,史称“甘露之变”。司马昭影视形象司马昭为何要发动政变呢?究其根本是他们司马家

  • 挖掘机进场翻地寻找饭卡,其实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历史解密编辑:乔曼娱乐社标签:饭卡,尸体,遗体,三国,司马昭,挖掘机,录音笔

    1月28日,失踪了106之久的胡鑫宇被发现,顿时又引起了全网的关注。不到一天的时间,警方通报的内容与胡妈妈口中所言发现遗体的地点有出入,引起了网友们的各种质疑。因为当时官方通报的是胡鑫宇被发现的地点是离学校直线距离百米左右的金鸡山树林里,而胡妈妈称是在一个储粮仓库里,用鞋带“上吊”着。众多网友质疑的

  • 曹髦为什么不趁司马昭上朝时杀掉他?而是选择发动自杀式讨伐

    历史解密编辑:城南太守标签:曹髦,贾充,王沈,曹魏,司马昭,司马懿,司马师,史说三国

    司马师死后,曹髦果断意识到这是个收回皇权的好机会,便一面下诏,命令司马昭留守许昌,让尚书傅嘏率军回到洛阳;一面着手筹划宫廷政变,打算干掉司马昭。但是,曹髦的计划被司马昭识破。接到诏书后,司马昭采纳钟会的计策,亲自率兵回洛阳。景帝(司马师)崩,天子(曹髦)命帝(司马昭)镇许昌,尚书傅嘏帅六军还京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