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禅投降后写了3字 司马昭不敢杀他 群臣困惑 司马昭:倒着读

刘禅投降后写了3字 司马昭不敢杀他 群臣困惑 司马昭:倒着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西西职场说 访问量:1403 更新时间:2023/12/11 17:38:36

提到刘禅,我们大家都不熟悉。可是有一个关于刘禅的典故,我们大家都很熟悉:扶不起的阿斗。

有多少次在我们考试成绩不合格时,父母总会拿手指着我们说:“真是扶不起的阿斗。”

历史上的阿斗刘禅在蜀国灭亡后,只写了3个字,这3个字让司马昭不敢杀他,群臣对此很是困惑,司马昭却说:“你们倒着读。”

刘禅到底了写了哪3个字:彻底打消了司马昭的杀人之心呢?他又是如何在虎口中保全的自己呢?

登基的刘禅

刘备称王后,刘禅是太子的热门人选。刘备在讨伐孙吴的时候,一路惨败,最终因为身体的原因不得不在白帝城停留。

刘备在知道自己即将离世的时候对阿斗说:“阿斗,你对待诸葛宰相要像对待父亲一样相信他且敬重他。”

刘备对诸葛亮殷殷嘱托道:“我为帝后,遇到了你是我的一大幸事。论才能,你在我之上。”

刘备又道:“我知道阿斗年幼,你要是认为他还有一丝丝做君主的潜力,你就帮帮他。”

诸葛亮听后内心十分感动,对刘备表决心道:“感谢主公赏识我,我必将尽我所能,辅佐太子。”

刘备作为一个帝王,他的内心剖白可能表达了这样一层意思:你要记住自己的身份:你始终是一名臣子,你也只能是一名臣子。

刘备去世后,刘禅毫无疑问的登上了帝位。刘禅的登基虽然使诸葛亮的权力达到巅峰,真可谓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但是也加剧了他的灭亡。

如果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最了解你,那一定是你自己。刘禅明白:自己的本领目前在治理国家方面还是比较弱。

在很多事情上,刘禅虚心的听取诸葛亮的意见。

诸葛亮接受了刘备的托孤的举动,可是他的内心并不十分敬重刘禅。

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他的内心是骄傲的,开始总揽朝政。

诸葛亮在政治上采取保险的措施,保持国家的稳定;在经济上采取积极的措施,大力发展经济。

刘禅在这个时期虽为帝王,却是少有建树。在经历长时间的工作后,诸葛亮的身体终于扛不住了,他病了。

在病重之际,他给刘禅推荐了许多能辅佐他的人。刘禅得知诸葛亮病重的消息后,内心的虽有悲,并不痛。

诸葛亮死后,蜀国的战斗力呈现断崖式的下降。刘禅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不得已宣布投降于魏国。他命令各地的蜀军也全部投降于魏国。

投降的刘禅

刘禅投降后,司马昭把刘禅押到了洛阳。司马昭并没有把刘禅收押在监狱,反而是利用他的威望,维护蜀汉的稳定。

蜀国灭亡后,蜀国老将姜维认为蜀国一定会复国。他对刘禅说:“殿下当前要忍。”

他本意是想挑拨司马昭身边的钟会邓艾的关系,结果走漏风声,他失败了。

这次事件给司马昭敲响了警钟,为了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司马昭决定:将刘禅和蜀汉的一些重要的官员严加看管于洛阳。

刘禅被压到洛阳后,司马昭封其为安乐公。安乐公,顾名思义只知安乐,忘记复国。

司马昭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不是单纯的看管,而是大肆封赏蜀国的官员。对于刘禅,司马昭更是给其提供华衣美人。

刘禅的情商特别高,处理事情十分谨慎,与人交往和善可亲,在司马昭面前缩手缩脚。

尽管刘禅示弱了,但作为帝王的司马昭又怎么会轻易的相信他呢?司马昭故意让刘禅的旧臣劝他复国,刘禅果断拒绝。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桥梯。刘禅心中不断告诫自己:万事要小心。司马昭听后十分开心。

刘禅在洛阳的表现十分平庸,司马昭有一段时间十分开心。但是随着司马昭年龄的增长,他怀疑刘禅想要恢复蜀国。

一日司马昭故意宴请蜀国百官,想要进一步确认刘禅的想法。这是对自己的考验,刘禅的内心特别清楚,他抱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想法去了。

宴会上司马昭故意让跳舞的女子表演蜀地的舞蹈,在暗中观察众人的反应,尤其是刘禅的反应。

他看到蜀国的旧臣涕泗横流,痛哭不已,但是只有一人例外。刘禅看起来没有情绪起伏,他不知道刘禅内心真实的想法。

他问刘禅:“别的大臣在此情此景下都痛苦不已,难道你感到欢乐吗?”

刘禅回到:“我感到快乐,并不想念蜀国。”

宴会过后刘禅知道:司马昭对自己的怀疑一直没有停止过。正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宴会过后,刘禅第一件事情就是给自己居住的地方取了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只有三个字:中山寨。

中山寨倒过来读:在山中。司马昭听闻后,彻底放心了。

结语

刘禅大赦天下有10次,而且还多次平息了内部,以及阻挡了魏国的进攻。他在位期间其实遭遇的困境并不比他的父亲刘备好多少。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之下,蜀国不但特别的稳定,而且还有稳中求生的现象,可见刘禅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将国家于乱世之中保存30年,足以证明刘禅的实力。单从治国方面来说,他甚至不比诸葛亮差。

他经常被人诟病的方面在于带兵,其实他也不是不会带兵,只是他没有什么大将可以使用。

昨日之事不可逆,天下的事物都是发展的,这种发展只能是前进的。

刘禅之所以选择投降,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怕百姓受苦。

虽然说面对司马昭的进攻,蜀国有能够组织抵抗的能力。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为了百姓,他还是在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投降。

抛开两国对立局面,司马昭本人对于刘禅是敬佩的。按理说如果刘禅在蜀国,他可以作为皇帝,继续锦衣玉食,但是他却放弃了这种生活,心甘情愿变成了一个囚犯。

这样的大义不是谁都能够做到的,为了国家的百姓,甘愿如此,他的这份气度以及牺牲让司马昭敬佩。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标签: 刘禅司马昭刘备诸葛亮魏国

更多文章

  • 蜀汉被灭后,刘禅写了3个字做成牌匾,司马昭:放过他,不杀

    历史解密编辑:大米饭故事标签:刘禅,魏国,蜀汉,刘备,司马昭,诸葛亮,史说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乱世中,留下了众多让世人口口相传的历史英雄,同时也有让人一说起只用懦弱无能评价的人物, 例如三国时期的刘禅,人称“扶不起的阿斗”。 拥有旷世奇才诸葛亮辅佐,《出师表》中一字一句的真诚告诫,最后他还是丢了蜀汉的江山。可是刘禅真的如世人所说,只是一个懦弱无能的人吗?刘备死前,白帝城

  • 司马昭之心!曝兰帕德回切尔西打短工,预示一人已“锁定”帅位

    历史解密编辑:字圆球方标签:利物浦,司马昭,切尔西队,波切蒂诺,纳格尔斯曼,弗兰克·兰帕德,何塞·穆里尼奥

    在结束的英超第8轮的补赛中,切尔西0-0战平利物浦。两支球队,难兄难弟,本赛季的发挥都是一个糟糕了得。切尔西这边,已经换了两位主帅了。而利物浦,真能沉得住气,依然相信克洛普。此刻,根据多方消息确认:兰帕德出任切尔西临时主帅已达原则性协议,他将执教至赛季末。这件事最让小编感到奇怪的是,不是切尔西找一个

  • 司马昭杀死曹髦后,被忠臣们责骂,他是如何善后平息众怒的?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司马昭,曹髦,司马懿,司马师,曹爽,贾充

    司马昭是史上第一个敢当街弑杀皇帝的臣子,不过他有胆子干却没胆子认,为平息众怒,居然把责任全都推到别人身上。封建历史上,当皇帝其实也是一门比较危险的职业,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被想取而代之的臣子给杀掉。不过,虽说确实有不少皇帝死在臣子手里,但唯独魏帝曹髦,却是第一个被当街弑杀的皇帝。下令弑杀曹髦,正是司马

  • 收到司马昭的信后,刚立下不世大功的钟会,为什么要起兵背叛?

    历史解密编辑:老夫从不吹牛标签:司马昭,钟会,邓艾,姜维,司马懿,司马师

    灭蜀两大功臣都不能善终,如果说邓艾是不作不死,那么作为司马昭心腹的钟会就是欲望迷人眼,自取灭亡!要了解钟会的反叛,我们须得了解钟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司马昭心中又是什么地位,然后再结合当时蜀中的形势,分析一下他是如何走上这么一条不归路的。1.曹魏重臣之后、少年神童钟会是曹魏重臣钟繇的幼子,虽然钟繇名

  • 诸葛亮去世后,为何司马懿终生不进攻蜀国?专家:司马昭无意说漏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蜀国,曹魏,古蜀,诸葛亮,司马懿,司马昭,史说三国

    杜甫曾写了一句诗来评价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写出了诸葛亮极其悲凉的一生,诸葛亮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最终却是在五丈原病逝,其一生志向北伐中原也是以失败告终,那么在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终生不进攻蜀国?全因此人尚在人世。当初的曹操也是因为内部问题太多,朝廷内部嫉恨他,想打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历史解密编辑:围炉煮茶标签:曹髦,曹操,曹魏,司马昭,司马师,司马炎,司马懿,史说三国

    司马昭,字子上,是司马懿的次子。司马家族早年间为曹魏政权立下不少功劳,在战功加持下获得了不小的权力。他有一件非常著名的事迹,那就是弑君,而且还是连路人都知道的野心。在公元260年四月,他发动了政变,将曹魏第四位皇帝曹髦杀害,史称“甘露之变”。司马昭影视形象司马昭为何要发动政变呢?究其根本是他们司马家

  • 挖掘机进场翻地寻找饭卡,其实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历史解密编辑:乔曼娱乐社标签:饭卡,尸体,遗体,三国,司马昭,挖掘机,录音笔

    1月28日,失踪了106之久的胡鑫宇被发现,顿时又引起了全网的关注。不到一天的时间,警方通报的内容与胡妈妈口中所言发现遗体的地点有出入,引起了网友们的各种质疑。因为当时官方通报的是胡鑫宇被发现的地点是离学校直线距离百米左右的金鸡山树林里,而胡妈妈称是在一个储粮仓库里,用鞋带“上吊”着。众多网友质疑的

  • 曹髦为什么不趁司马昭上朝时杀掉他?而是选择发动自杀式讨伐

    历史解密编辑:城南太守标签:曹髦,贾充,王沈,曹魏,司马昭,司马懿,司马师,史说三国

    司马师死后,曹髦果断意识到这是个收回皇权的好机会,便一面下诏,命令司马昭留守许昌,让尚书傅嘏率军回到洛阳;一面着手筹划宫廷政变,打算干掉司马昭。但是,曹髦的计划被司马昭识破。接到诏书后,司马昭采纳钟会的计策,亲自率兵回洛阳。景帝(司马师)崩,天子(曹髦)命帝(司马昭)镇许昌,尚书傅嘏帅六军还京师。帝

  • 姜维听说司马昭杀了魏帝曹髦,立曹奂为帝,为什么要兴兵问罪?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姜维,司马昭,曹奂,曹髦,贾充,吕布

    司马昭杀曹髦,另立曹奂为帝,姜维兴兵问罪并不是要管魏国废立之事,他是认为借这个事件出兵伐魏,出师有名。公元260年6月2日,魏主曹髦因不满司马昭专横跋扈,在宫里凑齐三百多人,亲自带队杀奔司马府,要除掉司马昭。司马昭早就得到禀报,他下令贾充领成倅,成济二将,带铁甲禁卫军迎上前来,挡住了曹髦的去路。曹髦

  • 为什么说三国演义里关羽和徐庶的忠勇谋略,都不如他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关羽,徐庶,袁绍,曹操,三国演义,田畴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经典名著小说,在全世界的影响力都是巨大的,但是,书中有很多人物,在历史上不过是泛泛之辈,只不过因为艺术的需要,他们的知名度才通过小说流传开来,也正是因此,那个时代有很多真正的英雄,却因为无法和小说主线产生太大的关联,也就只能被作者舍弃了。但是,这样一来,很多真正的汉末三国英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