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有卧龙和凤雏,为何难成霸业?庞统临终一叹,道出天命之理

刘备有卧龙和凤雏,为何难成霸业?庞统临终一叹,道出天命之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可爱小癸 访问量:3715 更新时间:2024/2/8 19:44:16

三国时期,各路诸侯争雄,人才辈出。其中刘备集团,武将如云,但谋士匮乏。直到得到了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的辅佐,才有了一统天下的希望。然而,最终刘备还是未能实现这个目标。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

诸葛亮和庞统都是当时的顶尖智囊,他们的才华和贡献都不容置疑。但他们的性格和风格却有很大的差异。诸葛亮是一个通透官场、深谙人心、稳健中庸、善于治国的谋臣。庞统则是一个狂傲不羁、敢言敢行、锐意进取、擅长用兵的谋士。

诸葛亮在刘备身边主要负责内政和外交方面的事务,他帮助刘备巩固了荆州和益州的根基,与东吴结成了联盟,与曹魏周旋于中原。他对刘备忠心耿耿,甚至在刘备死后,还为其子刘禅辅政十六年,六次北伐曹魏,力图完成刘备的遗愿。

庞统在刘备身边主要负责军事方面的事务,他帮助刘备攻取了益州,并提出了上中下三条计策,让刘备可以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他对刘备也十分敬重,甚至在临死前还说:“今我之死,乃是天命。”

那么既然两位谋士都如此优秀,为何刘备还是不能一统天下呢?这里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刘备本身的性格和能力有所欠缺。刘备虽然有着高尚的仁义之心和远大的抱负,但他也有着虚伪和官僚主义的一面。他不愿意完全信任和委任任何一个谋士,总是想要掌控一切。他也不愿意放弃自己在民间树立起来的仁义之君的形象,即使这样会损害自己的利益。

比如,在赤壁之战后,孙权借给了刘备南郡作为根据地。诸葛亮建议刘备上表朝廷让荆州大公子刘琦为荆州牧,并暗示日后可以将荆州据为己有。但当东吴派人来讨要荆州时,刘备却说自己只是代管,并承诺等到得到益州后就归还荆州。

这样做虽然看似正大光明,但实际上却是自欺欺人。荆州本来就不属于刘备或者刘琦,而是属于荆州军民和朝廷。如果刘备真的想要以仁义之名行事,就应该尊重荆州人民的意愿,并向朝廷请示。而不是用自己的族亲作为挡箭牌,并拖延时间。

这样做不仅没有赢得东吴的信任和友谊,反而让孙权对他产生了敌意和怀疑。最终导致了关羽被东吴联合曹魏所杀,并引发了夷陵之战。

又比如,在夷陵之战中,刘备率领大军进攻东吴报仇雪恨。但当他听说曹魏派出大军进攻汉中时,他却犹豫不决。他既想继续攻打东吴复仇关羽张飞,又担心失去汉中影响自己的霸业。

最后,在诸葛亮和庞统等人的劝说下,他才勉强同意撤退。但在撤退途中又多次迟疑不决,并且对东吴军队进行无谓的挑衅和报复。这样做不仅没有保住汉中和荆州,并且还让自己身陷重围,并因此染病而死。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刘备虽然有着高尚的理想和情感,但却缺乏果断和坚定的行动力和执行力。他总是想要做到两全其美,但往往事与愿违。他也没有能够真正理解诸葛亮和庞统等人给出的建议和策略,并按照他们的意图去执行。

第二,诸葛亮和庞统两人合作不够默契和协调。诸葛亮和庞统都是极具才华的谋士,但他们在思想和方法上有很大的差异。诸葛亮更倾向于稳健中庸、循序渐进、以守为攻、以政治为先导、以内治为根本、以外交为手段、以长期战略为目标。

而庞统更倾向于锐意进取、变化无常、以攻为守、以军事为主导、以外征为重点、以战术灵活为手段、以短期突破为目标。

这两种思想和方法都有其合理性和优势,但也都有其局限性和弊端。如果能够相互补充和调节,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不能够相互配合和沟通,则可能会造成相互抵消或者相互干扰的后果。

从历史上看,在庞统活着的时候,两人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和沟通渠道。诸葛亮主要负责荆州方面的事务,并没有直接参与益州方面的战略规划;而庞统主要负责益州方面的事务,并没有直接参与荆州方面的政治安排。

两人的思想和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异,导致他们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和主张。比如,在刘备进攻益州时,诸葛亮建议刘备先与刘璋和睦相处,然后再逐步取代他的势力;而庞统则建议刘备直接发动兵变,趁刘璋不备,一举夺取益州。

刘备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但在刘璋发现刘备的野心后,双方爆发了决裂。庞统此时又提出了上中下三条计策,让刘备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上计是进攻成都,直接消灭刘璋;中计是退守汉中,与曹魏对峙;下计是回到荆州,与东吴联合。

刘备选择了中计,退守汉中,并派诸葛亮回荆州处理政务。庞统则跟随刘备进攻雒城,但在战斗中不幸中箭身亡。临死前,他叹息道:“今我之死,乃是天命。”

这句话表达了庞统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无力,也反映了他对于刘备的不满和怀疑。他可能觉得刘备没有给他足够的信任和支持,也没有按照他的建议去行事,导致他的才华无法施展,甚至丢了性命。

综上所述,诸葛亮和庞统确实有能力一统天下,只是要看主君性格如何。刘备和刘禅都不能让诸葛亮放下无用的官场之道,导致诸葛亮始终会保存一部分精力放在主君身上。

庞统性格狂傲,如果是曹操,根本不会在乎庞统说什么,只要是个人才,只要对曹魏集团有价值,曹操才不会多管多问。而刘备的肚量,完全不足以支撑庞统施展才学。

因而刘备无法统一天下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他不能完全交权给任何一个谋士。甚至就连关羽死后,刘备第一时间先考虑的是利益得失,最后才出兵伐吴。

就像陈寿评价刘备“有高祖之风”一样,刘邦就是个表面信任,背地忌惮功臣的君主。这样一个虚伪且官僚主义严重的集团,根本没办法全心全意角逐天下。

更多文章

  • 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为何看不出埋伏,出道即死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诸葛亮,庞统,凤雏,刘备,曹操,刘表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客居荆州,因为刘表病重,托付刘备代他主持荆州大会,途中被人告知刘表的下属蔡瑁要杀他,便提前上马逃走,刘备逃到檀溪,深陷水池之中,欲逃无路,刘备于是大骂:的卢的卢,今日你果然害我! 宝马的卢受惊,居然一跃数丈之高,逃出蔡瑁等人的追捕。刘备逃出生天后来到一片山野之中,遇到了“水镜先

  • 他与庞统齐名,关羽死后怒批其“带兵无方”,下场很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道远文史标签:庞统,关羽,刘备,孙权,诸葛亮,曹操

    1,与庞统齐名很多朋友看到与庞统齐名,首先第一位想到的就是诸葛亮,这二人号称卧龙与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但本文要说的这位,与庞统齐名的蜀国大臣,却不是诸葛亮,而是三国时期蜀国的谋臣廖立。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廖立是何人,更何况还与庞统齐名,最起码在蜀国丞相诸葛亮看来,廖立的才华足以和庞统相提并论。廖立,

  • 庞统说荆州是累赘,诸葛亮说荆州是蜀国一统天下关键,谁高谁低?

    历史解密编辑:糊说故事标签:庞统,诸葛亮,荆州,刘备,关羽,曹操

    荆州是三国时代的重镇。各方势力欲占之,荆州恩仇重重。 ”盟友对他反目成仇,导致战神关羽失荆州,一败涂地,惨遭杀害。荆州既然如此重要,为什么庞统冯楚先生说它是负担呢?相反,诸葛孔明坚持让刘备占据荆州,说这里是统一中原的要害之地。到底谁对谁错?诸葛亮是个惜才之人,有远大的志向,一心想帮助刘皇叔帮助汉朝,

  • 曹操逼死荀彧,孙权逼死陆逊,刘备逼死庞统,哪个损失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孙权,陆逊,刘备,庞统,荀彧,曹操麾下

    曹操逼死荀彧,孙权逼死陆逊,刘备逼死庞统,哪个损失最大?曹操、孙权、刘备三人,都是当世豪杰,他们原本都有机会一统天下,但他们都逼死了自己手下最得力的干将,导致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那么他们逼死的都是谁呢?谁的死导致的损失更大呢?曹操逼死荀彧荀彧原本投奔的是袁绍,并且袁绍也非常欣赏荀彧,不过荀彧觉得袁

  • 刘备帐下重要谋士庞统,如何为刘备献计征蜀,为什么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是你我的标签:刘备,庞统,刘璋,汉朝,三国,蜀汉,诸葛亮,曹操手下

    作者:念初心【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

  • 庞统临死道破刘备的秘密,诸葛亮根本没听懂,至今无人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山海藏意深标签:庞统,刘备,诸葛亮,曹操,蜀汉

    庞统临死道破刘备的秘密,诸葛亮根本没听懂,至今无人相信导语:三国时期刘备能够建立蜀汉政权,荆州士人可谓是功不可没。而这些荆州士人当中最出彩的就是我们熟知的卧龙、凤雏,也就是诸葛亮和庞统,水镜先生认为谁能得到他们就可以安定天下。草船借箭、连环计、赤壁之战、刘备伐蜀这些经典战役全都是出自于诸葛亮和庞统之

  •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为什么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揉碎夏的诗标签:庞统,刘备,荆州,曹操,刘璋,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

    这个问题,其实是两码事。诸葛亮建议刘备取荆州时,曹操还没南下。刘表控制着除宛城外的荆州大部分地区。麾下带甲之兵十余万。治下百姓,不说敢说有两三百万吧,至少也有一百多万。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馀万。——《三国志·刘表传》荆州这么好的资源。再加上刘表年迈,活不了几天了。他两个儿子,刘琦

  • 诸葛亮,司马懿,郭嘉,庞统,周瑜,该如何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诸葛亮,司马懿,郭嘉,庞统,周瑜

    东汉末年因为皇帝的暴政和荒淫无道导致天下大乱,百姓苦不堪言,在这样的乱世时期各路英雄崛地而起,最后董卓挟天子令诸侯,展开了三国精彩的画卷。董卓凭着手下有一位大将吕布,在汉室朝廷无恶不作,导致汉朝岌岌可危,最终引来十八路诸侯征讨董卓,当曹操和刘备等人亮相之后三国正式开始。往往在乱世的时候才会出现很多无

  • 庞统聪明绝顶,为何却如此轻易死在落凤坡?真不是大意

    历史解密编辑:广祺福趣闻标签:庞统,刘备,周瑜,关羽,刘璋,鲁肃,三国,诸葛亮,落凤坡,五虎上将

    庞统号称凤雏,与卧龙诸葛亮齐名,在三国时期,有过这样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得天下”。由此可见,凤雏庞统的实力也是三国谋士中数一数二的存在。可为什么庞统在为刘备手下效力短短几载便一命呜呼了呢?其实诸葛亮他自己都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他说庞统庞士元之才,胜过自己数十倍。虽然这里面包含着夸张的成分,但是

  • 这位川军名将胜过庞统,刘备本想留用,诸葛亮为何抢先下令斩杀?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庞统,刘备,诸葛亮,张任,张飞

    《三国演义》让诸葛亮在世人心中几近成神,诸葛亮这个人不仅智谋出众,而且对人才是及其看好的,他的心胸也宽广,体现了自己的独特的魅力,从孟获和姜维身上,我们都能看到诸葛亮的大度,也正是因为看到诸葛亮心胸宽广,孟获与姜维都心甘情愿的投降到诸葛亮手下。可令人看不透的是,一向心胸宽广的诸葛亮,在面对一个刘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