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逼死荀彧,孙权逼死陆逊,刘备逼死庞统,哪个损失更大?

曹操逼死荀彧,孙权逼死陆逊,刘备逼死庞统,哪个损失更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小武哥 访问量:670 更新时间:2024/2/8 19:52:48

曹操逼死荀彧,孙权逼死陆逊,刘备逼死庞统,哪个损失最大?

曹操、孙权、刘备三人,都是当世豪杰,他们原本都有机会一统天下,但他们都逼死了自己手下最得力的干将,导致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那么他们逼死的都是谁呢?谁的死导致的损失更大呢?

曹操逼死荀彧

荀彧原本投奔的是袁绍,并且袁绍也非常欣赏荀彧,不过荀彧觉得袁绍并没有匡扶汉室之心,所以他决定另寻主公,匡扶汉室!最终,荀彧经过多番考察,选定了曹操,成为了曹操手下的首席谋士!而荀彧之所以会选择曹操,则主要是因为三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曹操能力不错,有成功的机会,值得辅助;另一方面是曹操身边全是武将,缺乏谋士集团,荀彧加入后能够获得重用;最后一方面则是曹操此人心向汉室,当年诸侯讨董,只有曹操愿意追击董卓,可见曹操这人还是比较靠谱的!

当时的众人,对荀彧的选择都非常疑惑,因为按照常理来推断,袁绍实力更强,跟着袁绍,成就应该会更大!但荀彧却出人意料地选中了曹操,辅助曹操,最终帮助曹操击败了袁绍,令天下震惊!

在加入曹操集团后,荀彧利用自己的身份,为曹操引荐了非常多的人才,其中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人,都是荀彧推荐给曹操的,可以说,荀彧凭借一己之力,直接帮曹操打造出了高级的谋士团队!除了在举荐人才方面颇有建树,荀彧在谋略上也有着傲人的成绩!当年汉献帝东归,各路诸侯都纷纷避而远之,结果荀彧劝曹操去迎接天下,奉天子以令诸侯,成功地帮助曹操提升了自己的影响力,为曹操一统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正是因为荀彧在战略上的杰出贡献,曹操最终才有机会击败袁绍,一统北方。遗憾的是,当曹操的权力越来越大后,他的心态发生了转变,屠龙少年最终也成为了恶龙,曹操也开始有了篡汉之心!荀彧原本以为,曹操只是想做个和霍光一样的权臣,这是荀彧可以容忍的,毕竟匡扶汉室需要曹操,曹操也出力极大,他确实有当权臣的资本,甚至曹操逾越规矩,藐视皇帝,荀彧也可以容忍,只要曹操不篡汉,一切都好说!但最终,曹操还是迈出了篡汉的步伐!

《三国志》: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咨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以恃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想要进爵国公、加封九锡,派人去征询荀彧的意见,在曹操看来,他和荀彧亲密作战这么多年,荀彧应该不会反对自己,但他却没有想到,荀彧是一个真正匡扶汉室之人!而曹操加九锡的做法,其实就是效仿当年的王莽,准备篡夺汉室天下,所以荀彧当即提出反对意见,不赞同曹操加九锡的做法!由于曹操集团的文臣谋士,很多都是荀彧引荐的,荀彧在世家大族这边的话语权非常重,所以曹操也不敢和荀彧翻脸,只能暗中和荀彧协商,只不过协商并没有什么效果。于是不久后荀彧就病死了!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荀彧的死法是“因病留寿春,最终以忧薨”,意思是荀彧是病死的,但荀彧死后,陈寿立马补了一句,说曹操第二年就做了魏公,也就是说,荀彧的死肯定是和曹操有关的!其他史料更是毫不留情地指出,荀彧就是被曹操毒死的,也就是说,其实大家一致的看法便是:曹操逼死了荀彧!

荀彧是曹操手下最厉害的战略家,他的死严重影响了曹操一统天下的步伐,不过当时的曹魏集团,已经非常强大了,所以荀彧虽然影响到了曹操一统天下的步伐,但并未影响到曹魏集团一统天下的步伐,最终天下还是会归属于曹魏,毕竟实力摆在那里!

孙权逼死陆逊

陆逊可谓是东吴最低调的猛人了,在偷袭荆州以前,陆逊一直不被人所重视!当时吕蒙称病,让陆逊接替他的职位,关羽还非常看不上陆逊,认为陆逊不过是一儒生,结果最终被陆逊吊打,成功的拿下了荆州!刘备伐吴时,认为陆逊没啥大的战绩,而且陆逊一直坚守不出,不敢和刘备对战,于是刘备也开始轻视陆逊了,结果夷陵之战,陆逊又将刘备吊打,令天下震惊!

从陆逊击败关羽、刘备的战绩来看,他绝对是当世猛将,军事才能超高!而且从他之后对阵魏军的战绩来看,我们可以发现,陆逊绝对拥有当时名将的顶级水平,他每次出战基本都处于上风,非常厉害!而且陆逊不仅在军事上表现优秀,而且在内政上也颇有建树,出将入相,说的就是陆逊!

遗憾的是,如此优秀的陆逊,最终却卷入了东吴的权力之争!当时东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夺权力,陆逊站位孙和,且经常写信给孙权,希望孙权搞清楚嫡庶之分,不要支持鲁王孙霸,最终惹怒了孙权。作为皇帝,最担心的就是自己还活着,手下大臣却站位太子,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孙权怒了,数次遣使责备陆逊,最终活活将陆逊给逼死了!

《三国志》: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家无馀财。

陆逊才能出众,号称东吴的顶梁柱,他的死使得东吴大受打击,也使得孙权彻底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希望!不过陆逊死后,他的儿子陆抗又接替了他的位置,而且他儿子的表现也出色,也算是一定程度上的减小了东吴的损失!

刘备逼死庞统

庞统原本是周瑜的手下,因为周瑜暴毙,孙权解散了周瑜团队,而庞统又未能得到孙权的重用,于是庞统选择了投靠刘备!当时的刘备,还准备在荆州好好发展,扩大自己的实力,和曹操、孙权纠缠,但庞统却直接抛出观点,表示荆州已经荒残,且周边强敌众多,刘备待在这里是没办法做大做强的,应该向益州发展,以益州作为发展基地,才能够做大做强!最终,刘备结合了庞统和诸葛亮的意见,选择了带庞统出征益州,将诸葛亮留在荆州!

庞统跟随刘备出征之后,给刘备献出了一条非常好的建议,那便是擒贼先擒王!意思是刘备既然要攻打益州,那么就应该先拿下益州的首领刘璋,这样的话益州便会群龙无首,没办法形成强大合力,刘备便可以轻松占领益州!

《三国志》: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庞统劝刘备趁会面之机拿下刘璋,结果刘备不答应,白白错失了大好时机。之后刘璋得知了刘备的企图,开始和刘备翻脸,庞统又给刘备献出了上中下三策,其中上策也是“擒贼先擒王”的套路,劝刘备派精兵直冲成都,拿下刘璋,直接瓦解蜀军的抵抗。说白了,这就是我们现代社会所说的斩首行动,只要打掉对方的指挥中枢,对方将会群龙无首,指挥直接瘫痪!

《三国志》: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遗憾的是,刘备并没有采纳庞统的上策,而是采用了中策,选择和刘璋硬碰硬,最终损失惨重,逼得刘备连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都请了过来,降低了荆州的防守力量。而在攻打雒城的时候,庞统也被飞箭射中,遗憾去世!可以说,正是因为刘备三番五次的瞎操作,不采纳庞统的正确建议,反而去和刘璋军队硬碰硬,最终导致了庞统的身死。若刘备早听庞统的话,估计益州早就被拿下了,庞统也不会身死了,庞统完全就是被刘备逼死的!

而庞统的死,造成的后果就更加严重了!原本按照刘备的想法,是让庞统跟着自己打益州,诸葛亮留在荆州辅助关羽的,这样的话,荆州便能安然无恙。等到天下生变时,刘备和关羽两路北伐,便有机会一举击败曹魏,问鼎中原!而且有诸葛亮守卫荆州,东吴断不可能偷袭成功!这种安排原本是非常完美的,按照这种计划实施,刘备是非常有可能一统天下的,但是刘备的任性,却逼死了庞统,而庞统一死,诸葛亮等人就必须入川相助,荆州就只留下了关羽。

关羽如此高傲,无法正确处理和东吴的关系,也无法正确处理和集团内部的关系,最终遭到了糜芳和傅士仁的背叛,被轻易偷家,荆州易主,蜀汉损失严重,彻底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希望!

结语

总的来看,曹操逼死荀彧,虽然让他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但曹魏势力已成,实力强大,优势仍然在曹魏。孙权逼死陆逊,虽然也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但陆逊后继有人,陆抗成功地挑起了担子。而刘备逼死庞统,使得诸葛亮被迫入蜀,荆州只留下了关羽,导致关羽败亡,荆州丢失,这其实彻底断绝了蜀汉的希望,再加上益州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的生活太过安逸,不出数十年,蜀汉集团的战斗力都将被腐蚀殆尽,最终被快速灭亡!所以说,荀彧、陆逊、庞统三人中,庞统的死损失最大,最令人惋惜!

标签: 孙权陆逊刘备庞统荀彧曹操麾下

更多文章

  • 刘备帐下重要谋士庞统,如何为刘备献计征蜀,为什么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是你我的标签:刘备,庞统,刘璋,汉朝,三国,蜀汉,诸葛亮,曹操手下

    作者:念初心【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

  • 庞统临死道破刘备的秘密,诸葛亮根本没听懂,至今无人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山海藏意深标签:庞统,刘备,诸葛亮,曹操,蜀汉

    庞统临死道破刘备的秘密,诸葛亮根本没听懂,至今无人相信导语:三国时期刘备能够建立蜀汉政权,荆州士人可谓是功不可没。而这些荆州士人当中最出彩的就是我们熟知的卧龙、凤雏,也就是诸葛亮和庞统,水镜先生认为谁能得到他们就可以安定天下。草船借箭、连环计、赤壁之战、刘备伐蜀这些经典战役全都是出自于诸葛亮和庞统之

  •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为什么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揉碎夏的诗标签:庞统,刘备,荆州,曹操,刘璋,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

    这个问题,其实是两码事。诸葛亮建议刘备取荆州时,曹操还没南下。刘表控制着除宛城外的荆州大部分地区。麾下带甲之兵十余万。治下百姓,不说敢说有两三百万吧,至少也有一百多万。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馀万。——《三国志·刘表传》荆州这么好的资源。再加上刘表年迈,活不了几天了。他两个儿子,刘琦

  • 诸葛亮,司马懿,郭嘉,庞统,周瑜,该如何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诸葛亮,司马懿,郭嘉,庞统,周瑜

    东汉末年因为皇帝的暴政和荒淫无道导致天下大乱,百姓苦不堪言,在这样的乱世时期各路英雄崛地而起,最后董卓挟天子令诸侯,展开了三国精彩的画卷。董卓凭着手下有一位大将吕布,在汉室朝廷无恶不作,导致汉朝岌岌可危,最终引来十八路诸侯征讨董卓,当曹操和刘备等人亮相之后三国正式开始。往往在乱世的时候才会出现很多无

  • 庞统聪明绝顶,为何却如此轻易死在落凤坡?真不是大意

    历史解密编辑:广祺福趣闻标签:庞统,刘备,周瑜,关羽,刘璋,鲁肃,三国,诸葛亮,落凤坡,五虎上将

    庞统号称凤雏,与卧龙诸葛亮齐名,在三国时期,有过这样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得天下”。由此可见,凤雏庞统的实力也是三国谋士中数一数二的存在。可为什么庞统在为刘备手下效力短短几载便一命呜呼了呢?其实诸葛亮他自己都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他说庞统庞士元之才,胜过自己数十倍。虽然这里面包含着夸张的成分,但是

  • 这位川军名将胜过庞统,刘备本想留用,诸葛亮为何抢先下令斩杀?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庞统,刘备,诸葛亮,张任,张飞

    《三国演义》让诸葛亮在世人心中几近成神,诸葛亮这个人不仅智谋出众,而且对人才是及其看好的,他的心胸也宽广,体现了自己的独特的魅力,从孟获和姜维身上,我们都能看到诸葛亮的大度,也正是因为看到诸葛亮心胸宽广,孟获与姜维都心甘情愿的投降到诸葛亮手下。可令人看不透的是,一向心胸宽广的诸葛亮,在面对一个刘备本

  • 诸葛亮和庞统谁的能力更强?为何刘备入蜀带庞统不带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诸葛亮,庞统,刘备,汉朝,天文学家

    张鲁在汉中,要去汉中必先经过关中,名义上是打张鲁,实则是要打马超、韩遂。当然打完关中也可以顺势去打汉中,人家这话没毛病呀。这跟当年周瑜取蜀之计有异曲同工之妙,说是联合取蜀,但先要从刘备的地盘过,路过的时候有点小动作那是在所难免的,赶走刘备,再去攻蜀,人家并未食言呀。但刘璋是比较实在的,听说曹操要取汉

  • 庞统被吹得神乎其神,为何轻易死在了落凤坡?看看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广祺福趣闻标签:庞统,刘备,刘璋,张任,三国,落凤坡,诸葛亮,水镜先生

    三国中,有一句误导人的话却一直在被世人奉为经典,那就是“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得天下”,这句话原本是水镜先生送给起兵之路不顺的刘备的,希望他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谋士,一起共商天下大计。但是被很多人断章取义了,为什么呢?因为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庞统和诸葛亮齐名庞统和诸葛亮齐名

  • 被演义黑得很惨的“凤雏”——庞统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庞统,凤雏,刘备,诸葛亮,周瑜,鲁肃

    有道是得“卧龙凤雏者安天下”,卧龙大家都知道是我们蜀汉丞相诸葛亮,以一己之力护持蜀汉数十年不曾倒下,‘卧龙’之名名副其实;而凤雏则是因为死的太早所以在历史上留下的事迹要更不为人所知一些,以至于让人怀疑他的“凤雏”之名是不是有些言过其实。而我们今天就来简单的说一下这位历史上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先生—

  • 庞统的成长环境,及在刘表荆州时期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白话三国正史标签:庞统,刘表,太守,汉朝,三国,司马徽,诸葛亮,荆州(古代)

    关于庞统的文章少有深入的,笔者尝试用一个系列全方位地对他做个详细解析。首先对他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环境和过程,以及他在刘表主政荆州的时代的社会地位做个介绍。庞季为刘表劝降襄阳190年,因袁术阻隔南阳,董卓所任命的荆州刺史刘表,单骑来到距襄阳城东南百余里的宜城。在宜城,他得到襄阳周边蔡瑁、蒯越等几大家族的